书城养生尿毒症实用自我疗法(实用自我疗法系列)
7857600000016

第16章 肾的透析和移植(3)

4)贫血:贫血是维持性血液透析的重要并发症之一。尿毒症病人贫血主要是由于肾脏失去内分泌功能。肾脏促红细胞生成素的产生减少,毒素蓄积抑制了骨髓造血功能,透析中频繁取血检查,透析器内残血废弃等均是引起贫血的原因。此外,透析病人由于食欲减退,造血物质(叶酸及各种水溶性维生素)及蛋白质摄入不足,亦使贫血加重。

防治措施:①充分透析,清除毒性物质,使病人能进高蛋白饮食,改善营养状态;②应用促红细胞生成素(EPO),详见“慢性肾衰”章;③输血,严重贫血,血红蛋白低于60克/升者,可少量输血或输红细胞,以尽快纠正贫血所致的缺氧状态。

5)透析脑病:透析脑病又称透析痴呆。这是一种严重的长期透析并发症。早期表现为间歇性讲话困难、口吃、构词障碍,继而有运动功能障碍、感觉异常、肌阵挛、震颤、癫痫发作,直至行为异常、痴呆。脑电图有非特异性改变,脑CT检查可发现脑萎缩。发生原因为铝中毒,单纯血清铝增加不能确诊,若脑脊液铝>;15微摩尔/升,则有助于诊断。

防治措施:①严格控制透析用水的铝含量;②不使用含铝的磷结合剂;③使用去铁胺,方法同透析骨病。

(三)饮食保健

1相关营养因素

(1)透析加重营养不良进行腹膜透析病人,以131Ⅰ标记的白蛋白进行测定。当透析超过48小时丢失白蛋白25~35克;如有腹膜感染,则丢失蛋白质更多。使用血液透析病人,因透析膜孔比肾小球毛细血管内皮层微孔(50~100埃)为小,丢失蛋白较少,但也丢失氨基酸及水溶性维生素。

(2)铝中毒血液透析时使用“未去离子”水作透析液,会加重肾性骨质病,这可能与水中未去除铝、铜及氟等微量元素有关。病人的血液接触水分可达2万升,为正常人的20~40倍,很容易发生铝中毒而引起脑病。

2营养治疗

营养治疗的目的及原则是提供足量蛋白质和维生素,支持病人,使其度过难关,并作进一步治疗,如为肾移植作准备。

(1)高热量60岁以下患者每天以每千克体重1463千焦为宜,60岁以上者以每天每千克体重1254千焦为宜,以避免消耗蛋白质和脂肪。

(2)供给蛋白质必须及时增加机体蛋白质需要量,否则将引起或加重低蛋白血症、营养不良及水肿等。血透患者蛋白质的摄入量为每天每公斤体重10~12克,腹透患者应为每天每公斤体重12~13克,优质蛋白应占50%以上。

(3)供给脂肪透析病人常伴有高脂血症,应适当控制饮食中脂肪及胆固醇量。但限制胆固醇应有选择,因为许多富含胆固醇的食物也是含优质蛋白的主要食物,如肉、蛋等。患者可选食蛋清,既保证优质蛋白的摄入量,又能减少胆固醇摄入量,吃鱼肉或禽类的白肉比畜类的红肉好。

(4)水分及盐类(钠盐)摄入水分每天约需1000毫升(血透),如每周透析2次(血透),每天供给食盐3~4克。

(5)钾盐摄入透析时钾摄入量,须视血清钾含量,尿量,透析液中钾的排出量及病人病情而定,通常每日食物中含钾量限制在1300毫克以内。

(6)补充维生素透析时水溶性维生素严重丢失,故必须补充。

每天补充维生素B130~40毫克、维生素B210~15毫克、叶酸05~1毫克、维生素C100~200毫克。小儿CAPD病人每天透析液中丢失1,25-二羟维生素D334~207微克。所以,也需要补充1,25-二羟维生素D3及钙剂。

(7)饮食形式透析病人胃、十二指肠溃疡发生率较高,在饮食中应注意给软饭菜,避免粗糙食物,以减少对胃肠道的机械性刺激。

(8)透析疗法病人食谱举例透析疗法病人的食谱举例如下:

蛋白质661克,钾12598毫克,钠35223毫克,总热能93925千焦耳(2247千卡)。

肾脏移植

肾脏移植(俗称换肾)是把一个来自供体(亲属或尸体)的健康肾脏“安装”到尿毒症病人的身体内,以替代无功能病肾工作,发挥其正常的肾功能。肾移植一旦获得成功,病人可完全恢复健康,长期生存,甚至重返工作岗位。故肾移植是尿毒症的最理想替代疗法。

肾移植应用于临床,是20世纪医学史上的一件大事。1902年维也纳Ullmann首先给动物作自体及异体肾移植术,1952年开始应用于临床,1954年Merrill等给同卵孪生者作肾移植获得成功。此后不断改进手术技术,对移植免疫学、各种免疫抑制剂以及影响移植肾存活的因素等方面不断进行深入研究,使肾移植成活率得到不断提高。目前,全世界接受肾移植治疗病人已逾70万例次。每年以1万~2万例次递增。国外报道有存活最长者已达46年。我国。肾移植工作始于20世纪60年代初,由我国著名泌尿外科专家吴阶平教授首先开展了尸体肾移植术,以后北京、上海、广州、武汉、重庆、西安等地医院亦相继开展,到2006年底,我国肾移植总数已逾8万例次,位居世界第二,亚洲第一,成功率已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并以每年5000~6000例次递增。上海长征医院肾移植中心自1978年6月至2007年6月29年间,已施行肾移植3300余例次,居全国前茅。每年移植例数均超百例。肾移植1年人/肾存活率分别达到98%/96%以上,5年存活率为853%。现在已经有1000多人存活10年以上,最长的已经超过27个年头;他们的一般情况和移植肾功能良好,家庭生活、社会活动、心理精神状态均处于正常,大多数已恢复工作,有的还恢复了生育能力。综上所述,可以认为我国肾移植水平已进入国际先进行列。

(一)移植适应证

一般地讲,凡慢性肾功能衰竭到达终末期,经一般保守治疗无效者均适合作肾移植。其适应证如下:①病人年龄范围以12~65岁为宜;②慢性肾炎终末期或其他肾脏疾病而致的不可逆转的肾衰;③一般情况好,无严重慢性心肺疾病,体内无潜在的感染病灶,能耐受肾移植手术者;④无活动性溃疡、肿瘤、肝炎及结核病史,也无精神、神经系统病史;⑤与供肾者的组织配型良好者。

近年来,选择受者原发病和年龄范围有所扩大,但最常见的适合作肾移植受者的原发病仍是以肾小球肾炎为主。上海长征医院肾移植中心3300余例肾移植病人中原发性肾小球肾炎者占969%。

病人的年龄大于65岁,如心脏、肺脏及肝脏器官功能正常,血压平稳,精神状态良好者,也可考虑作肾移植手术。上海长征医院肾移植最大年龄者为78岁。对消化道有活动性溃疡病者,手术前应治愈溃疡病;对体内有潜在感染者,应根治或治愈感染灶;对心功能不全者,应积极治疗,待病情稳定一段时间后,也可考虑进行肾移植。而对有下列情况的病人,则应视为肾移植禁忌证,以免加重病情,危及病人的生一命:①转移性恶性肿瘤;②慢性呼吸功能衰竭;③严重心血管病变;④严重的泌尿系统先天性畸形;⑤精神病和精神状态极不稳定者;⑥肝功能异常,如肝硬化;⑦活动性感染,如肺结核、支气管扩张及活动性肝炎等;⑧淋巴细胞毒抗体或PRA强阳性者。

(二)时机的选择

在临床工作中,我们时常会听到有些病人询问“换肾”手术何时最佳?根据多年临床移植经验表明,肾移植时机选择是有科学性的,并非越早越好,也非越晚越不好。那么,如何来确定手术时机呢?我们的意见是,要从多方面因素加以考虑。首先,病人在术前应尽量保持机体处于一种相对稳定状态,不能伴随呼吸道感染、结核、活动期肝炎等情况,因为病人手术后要服用大量的免疫抑制药物,将促使这些并发症加重。肾移植前是否需要透析,要看病人情况。如果病人还有一部分残余肾功能,尿量多,身体内环境相对稳定,可以不做透析治疗,而直接接受肾移植手术。但如果有严重并发症如心包积液、全身水潴留、水电解质平衡紊乱则必须先做透析。其次,要求在淋巴细胞毒性试验阴性(<;10%)的条件下,才允许做肾移植手术。再次,若病人因病情及经济等情况时,配型合适者也可提前或需推迟移植。最后,若病人系第2或第3次移植时,原则上再次移植间隔时间应在半年以上,其目的在于使抗体水平下降,有利于再次移植成功率的提高。总之,移植时机的选择,将随着移植医学的发展而变化。

(三)不透析也能换肾

透析和肾移植都是治疗尿毒症的有效措施。以往,尿毒症病人在换肾之前必须经过一段时间透析,方可行换肾手术。

近年来,随着医学科学的发展,术前检测手段和配型技术的完善,病人不透析也能换肾已成为现实。无透析肾治疗模式在国外首先提出,就是尿毒症病人不透析直接换肾,其优越性在于:①尿毒症病人不经过透析直接手术,身体状况较好,贫血和营养不良程度较好,能更好地耐受手术,术后康复快。②无论供肾来自尸体还是活体,术后病人和新肾的存活时间都比透析后移植要长,特别是无透析活体供肾移植的治疗效果在各种移植方式中是最好的。③没有透析和输血,避免了可能的交叉感染的风险,术后更易进行免疫抑制药物的调整,同时消除了输血诱发排斥这一危险因素,因而术后排斥,心功能不全等并发症的发生率都明显低于透析后移植的病人。④无透析移植的病人术后重返工作的时间较早,生活质量高。长征医院目前已有数十例尿毒症病人未接受透析就直接换肾,术后长期随访,人/肾存活率和生活质量与长期透析后的移植病人相比已有较为显著的优势。

虽然尿毒症病人可以无需透析直接换肾,但要根据不同的病情选择不同的治疗模式,部分病人就诊时已有明显水肿和营养不良,甚至随时有发生心衰的可能及血钾升高等。此时如果仍然坚持不透析,在等待的过程中随时都有生命危险,若勉强接受移植,则手术的风险也相当大,反而不利于病人的生命安全。

当然无透析肾移植也有不利的一面。那些经过长期透析和遭遇磨难后才移植的病人,康复后会有强烈的喜悦感和舒适感,倍加珍惜来之不易的第二次生命,能够严格遵照医嘱服用药物。而未经透析直接移植的病人可能体会不到这种刻骨铭心的感觉,因此在顺利经过一段康复时间后,就比较容易采取轻率而自以为是的举动,不按规定随访,不按医嘱服药,甚至自行调整或改换药物,结果导致排斥反应发生,甚至有移植肾失去功能的可能,功亏一篑,非常可惜。所以对这些病人术后更需要着重加强指导。

(四)换肾前准备

1移植前手术

(1)病肾切除除非很有必要,如肾肿瘤、巨大多囊肾、大量血尿、多发性或铸型结石并发顽固性感染、严重肾结核等,则需在肾移植手术前切除病肾。目前,一般不主张切除病肾,是因为残存的肾功能尚可使病人每日保持排出一定量的尿液和部分内分泌功能。并有极少数病人。肾移植术后复查发现,病肾奇迹般恢复了一定的功能。因此,不必切除病肾。

(2)胃肠手术如反复消化道溃疡或严重出血及反复感染的肠憩室等,为预防移植后可能加重出血和感染而危及病人生命的因素,移植前宜作手术切除。

(3)下尿路手术如后尿道瓣膜、前列腺增生等致尿路梗阻时,为解除下尿路梗阻,移植前需行手术处理。

2透析治疗

肾移植前是否需要透析,要看病人情况。如果病人还有一部分残余肾功能,尿量多,身体内环境相对稳定,可以不做透析治疗。但如果有严重并发症如心包积液、全身水潴留、水电解质平衡紊乱则必须透析。它可清除病人体内毒素、降低免疫抗体水平和减少毒素对机体各器官的损伤作用,保持机体内环境稳定,从而使病人能耐受手术。

自从环孢素问世以来,我们比较了透析3个月及1年以上的病人,移植肾存活无明显区别。常规血透病人,在移植前24小时内必须增加透析1次。腹透病人,一般持续腹透至术前。接受血透和腹透两种不同方式的病人其移植效果完全相同。

3纠正贫血

尿毒症病人通常都存在不同程度的贫血,若血红蛋白低于60克/升,应考虑应用促红细胞生成素或输血加以纠正。但输血的缺点是感染肝炎的机会增多和抗体水平增高。因此,目前提倡应用促红细胞生成素改善病人贫血情况,收到良好效果,并可避免输血的不利因素。

4组织配型

在人体中,存在着有核细胞(指白细胞、血小板及各种组织细胞),在其细胞膜上,存在着同族抗原,作为反应遗传类型的组织细胞的特异性,对于组织移植能否成功起决定性作用。当供肾者组织抗原与受肾者组织抗原相同或近似时,则被认为是“自我”的物质,不引起免疫反应,可以接纳而不被排斥。若两者不相同,则被认为是“非我”的物质,可引起免疫反应,移植物随之被排斥,难以存活。

这就说明:移植肾脏能否被接纳存活,须看供肾者与受肾者之间的组织相容性抗原是否一致。不一致即可引起移植免疫反应,发生排斥现象,严重时发生超急排斥反应,如不及时地切除移植的肾脏,可能危及病人生命。因此,做肾脏移植前,必须进行严格的组织配型,才允许做肾移植手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