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海军少将肯特·休伊特指挥的西部特混舰队全部由美国海、陆军组成。该舰队自10月23日起,分批自美国本土汉普顿启航,于8日拂晓前抵达摩洛哥海岸。由于在夜间行驶,且航程较远,所以登陆时间比原计划晚3小时。美军登陆部队在美国乔治·巴顿少将的指挥下分3处登陆,主要登陆点是卡萨布兰卡附近的费达拉,由中路突击舰群担任主要突击任务。另在其两侧各有一个辅助登陆点:北面的麦赫迪耶,南面的萨菲。
根据计划,中路突击舰群的15艘运输舰必须于11月7日午夜成四路纵队锚泊在登陆海滩以北6~8海里的海面上。靠近海岸的4艘运输舰各运送1个营登陆队。4个营登陆队共计6000人,准备在黎明前实施最初登陆突击。由于天黑,海军人员无经验,以及登陆兵携带装备过多,整个登陆行动动作迟缓,偏离目标,出现混乱。至8日晨5时,美军第一艇波开始向海滩前进,接着,每隔5至10分钟,第二、第三艇波相继跟进。登陆艇开足马力,马达声引起海岸法军炮兵连的注意,他们打开探照灯进行搜索。美军再次发生混乱,部分登陆艇触礁或搁浅,一些士兵落入海中。到黎明时分,计3500人登陆上岸。在负责指挥费达拉登陆的乔纳森·安德森少将的指挥下,第一梯队向前推进,并夺取了费拉达城。但滩头阵地翼侧的岸炮连依然掌握在法国人手里,并在早晨6时后不久,突然向登陆部队和驱逐舰开火,法国战斗机也向航空母舰上的美军飞机发动攻击。美舰立即还击。战斗于中午前结束,美舰无一遭受重创,而法舰除一艘外,全部受到严重破坏。
与此同时,在卡萨布兰卡西南海路150海里处,南路突击舰群在萨菲取得很大进展。当天下午,美军已夺取了登陆突击的全部目标,只损失一艘登陆艇。之后,部队便全速向卡萨布兰卡推进。
北路突击舰群的主要攻击目标是利奥特港飞机场,从护航航空母舰上起飞的1个战斗机大队将从该机场起飞作战,以便为从直布罗陀起飞实施下一步作战的轰炸机提供战斗机掩护。
11月9日起,各路登陆部队开始向卡萨布兰卡进军,次日日终,包围了该城。美军计划于11日晨从陆上、海上和空中实施全面进攻。在发动攻击之前,摩洛哥总督诺盖闻讯达尔朗已下令停火,便宣布投降,美军遂占领卡萨布兰卡。
盟军至11月中旬占领整个阿尔及利亚和摩洛哥之后,即向突尼斯推进。到12月1日,盟军共有25.3万余人(英军10万余人、美军14.6万余人)在北非登陆。登陆6天之内(1月8日~13日),盟军在海上、陆地和空中总共损失2225人,其中死1083人、伤1068人、失踪74人。法国人死亡490人(包括蒙难居民)。盟军海、空军共击沉法军驱逐舰9艘、潜艇10艘、其他船只14艘。
尽管意大利人一直担心盟军在法属北非登陆,但德军最高统帅部对局势判断却一错再错,认为盟军不会在的黎波里或西西里岛登陆,进攻法属北非更不可能(这样就会把法国赶到德国的怀抱里),盟军大批船队不过是要增援并补给马耳他岛。结果,德国人“甚至连做梦也没想到这一点。直到最后一天,我们还认为他们肯定会穿过(西西里海峡)……后来,他们突然回头驶向北非海岸”。
北非落入盟军之手后,轴心国在非洲只剩下最后一块地盘——与欧洲遥遥相望的突尼斯。鉴于突尼斯具有政治上和战略上的重要性,轴心国决定不惜任何代价扼守突尼斯,并制定了西地中海战略的新基础,即占领整个法国,在科西嘉岛登陆,并在突尼斯建立一个桥头堡。盟军登陆的当天中午,纳粹德国已迫使维希法国政府接受了它的建议:从西西里岛和撒丁岛提供空中支援,以抵抗盟军在北非登陆。由此,法国在突尼斯的机场全部对德国飞机开放。第二天,11月9日,德军南线总司令凯塞林元帅向突尼斯空投第5伞兵团及其他分队,抢在盟军之前占领了突尼斯城的欧韦奈机场,10日占领突尼斯比塞大的西迪艾哈迈德机场。11月11日晨,德军执行“阿提拉”计划,占领了法国的未沦陷区。同日,两个意大利师分别由撒丁岛和本土出发,在科西嘉岛登陆。11月27日,德军为夺取法国军舰,进攻法国南部的港口土伦。在土伦法国舰队司令让·德拉博德海军上将的命令下,土伦法国海军将其舰队的70余艘军舰以及60余艘运输舰、油船等凿沉。土伦法军被解除武装。
盟军占领摩洛哥和阿尔及利亚,获得重要的后方基地之后,迅速向突尼斯挺进。11月15日,北非登陆部队英国第1集团军在安德森中将的指挥下,追击德军进入突尼斯境内,占领突尼斯市西北部海岸城市泰拜尔盖。17日,在比塞大以西50公里处,盟军与德军首次在突尼斯交战。德军1.5万人的快速增援部队和大量飞机,挫败了英美联军迅速夺取突尼斯和比塞大的企图。至年底,盟军被迫撤至迈杰兹巴卜一线。至翌年春,由于暴雨不断,道路泥泞,盟军暂停在突尼斯的攻势。与此同时,蒙哥马利指挥的第8集团军也因等待补给而推迟了向突尼斯的挺进。轴心国乘机向非洲增派兵力,并规定突尼斯轴心国军队司令库尔特·冯·阿尼姆上将的首要任务是,保证隆美尔军队的道路通畅,进而两军配合,共同守住突尼斯。
到1943年2月初,轴心国在突尼斯的兵力总数约10万人,其中德军7.4万人,编成德意非洲集团军群(司令冯·阿尼姆上将),下辖德军第5装甲集团军和意大利第1集团军,共17个师(德国7个师、意大利10个师)另2个旅。轴心国军队的防区是以160公里长的一连串防卫哨所连接起来的一个总桥头堡。它由包括突尼斯和比塞大在内的两个环形阵地构成,从比塞大以西约32公里的海岸延伸到东海岸的昂菲达维尔,分为北、中、南3个防区,各由1个师防守。防守该桥头堡的德意兵力最后增至25万人以上。
1943年初,同盟国根据卡萨布兰卡会议作出的攻占突尼斯领土、结束非洲战役的决定,任命艾森豪威尔将军为盟军地中海最高统帅部司令;英国亚历山大将军任副总司令,负责地面作战指挥;英国空军中将阿瑟·特德任地中海战区盟军空军总司令;英国海军上将坎宁安任地中海盟军海军总司令。
参加突尼斯战役的盟军兵力是第18集团军群,亚历山大将军兼任司令,下辖英国第1、第8集团军和美国第2军,共18个师(12个英国师、4个美国师、2个法国师)另两个旅。由盟国地中海舰队(近百艘军舰)及3241架作战飞机支援作战。
1943年2月,隆美尔军队在英国第8集团军的追击下,退守突尼斯的马雷斯防线。第8集团军则开抵马雷斯以南数英里的梅德宁占领阵地。德军趁英军尚未立稳脚跟,于2月14日在卡塞林隘口打败美国第2军的部队。然后,在3月6至7日又袭击了梅德宁的英国第8集团军,结果被早有准备的英军打败,损失52辆坦克,被迫撤回防线。此后,隆美尔应召回国,冯·阿尼姆上将接任隆美尔的非洲集团军群司令一职。
1943年3月中旬,盟军恢复在突尼斯的攻势。根据亚历山大司令的仅作有限进攻、以转移英第8集团军当面德、意军的命令,3月17日,美军第2军(新任军长巴顿将军,后为布莱德雷将军)在航空火力准备和炮火准备之后转入进攻,20日,顺利楔入米克纳西地区,成功地牵制了德军第10装甲师。同日夜,英国第8集团军开始进攻突尼斯南面的门户——马雷斯防线,以便歼灭意大利第1集团军,同英国第1集团军会合。
马雷斯防线是驻突尼斯的法国军队于30年代末修建的防御工事。它东翼临海,西翼坐落在迈特马泰山,紧挨一片沙漠地,全长32公里,由几十个孤立的小地堡和一些坚固筑垒阵地构成。防守马雷斯防线的意大利集团军(司令梅塞将军)拥有6个师(2个德国师),约8万人。德军第15装甲师为预备队,拥有坦克150辆、火炮680门。
英国第8集团军进攻部队为3个军(第10、第30军和新西兰军),辖6个师(2个装甲师)另8个装甲旅,有坦克610辆、火炮1410门及22个空军中队支援作战。作战计划规定,第30军以3个步兵师由正面进攻防线东翼,在近海地区突破防线。此后,第10装甲军通过缺口实施突击。与此同时,新西兰军从西翼迂回迈特马泰山发动袭击,以威胁守军后方并牵制其后备力量。作战代号“拳击家”。
3月20日晚,英军右翼第30军在靠近海岸的狭窄沼泽地区首先发起强攻,仅在对方防线打开一个很浅的缺口。次日夜得到增援后,英军重新发动进攻,桥头堡稍有扩大。由于反坦克炮受沼泽地及地雷阻滞,未能跟进,英军前沿步兵阵地在没有充分支援的情况下被德军的反击所摧毁。战斗开始两天后,英军正面进攻失败,撤回出发阵地。鉴于初战失利,蒙哥马利改变原计划,将作战重点移到内陆侧翼。为此,英军第10军司令部及第1装甲师于23日夜穿越沙漠去增援受阻于普卢姆山峡的新西兰军。同时,印度第4师从梅德宁向内陆侧面挺进,加强对德、意军侧翼的威胁,并开辟另一条冲击线。新计划代号为“增压2号”。增援部队到达后,英军左翼即于26日下午4时在空中轰炸的掩护下发起闪电攻击。德、意军试图调动其预备部队阻挡英军左翼的猛烈进攻,但为时已晚。在被合围的威胁下,守军不得不向北撤往瓦迪阿卡里特。3月28日上午4时,英军完全占领马雷斯防线,通往突尼斯的道路被打通。
4月7日,英国第8集团军开始进攻退守瓦迪阿卡里特防区的意大利第1集团军,并于同日与美国第2军先头部队会师,将德、意军包围。轴心国军队放弃阵地继续北撤。4月13日,意大利第1集团军撤至轴心国在突尼斯的最后一道防线昂菲达维尔-蓬德法斯一线。至此,德、意非洲集团军群在突尼斯东北部只保留一个南北长130公里、东西宽60公里的桥头堡阵地。次日,英军第8集团军开抵昂菲达维尔防线。4月20日,盟军在突尼斯展开非洲战役最后阶段的进攻,从南面和西面向突尼斯和比塞大方向同时实施突击,占领了重要据点。5月6日,英国第1集团军在强大的航空兵火力支援下,在突尼斯西线对德国第5装甲集团军发动决定性进攻,突破德军防线,将其残部分割为两部。7日,盟军占领突尼斯市和比塞大,此后,继续向海边进军。轴心国部队撤入邦角半岛,因受到同盟国海军的海上封锁,德、意军既无法继续防御,也无法逃脱、5月12日,盟军歼灭轴心国残余部队,德、意军总司令冯·阿尼姆被俘。13日晨,意大利第1集团军投降,历时3年的北非作战全部结束。轴心国被俘的人数约27.5万人(一半以上是德军),被同盟国的飞机、水面舰艇和潜艇击沉的轴心国的舰艇达43.3万吨。盟军伤亡7万余人。
3年来,轴心国在非洲战场总计损失95万人,损失舰艇240万吨、飞机8000架、火炮6200门、坦克2500辆、车辆7万辆。同盟国伤亡约26万人,其中英军22万人、法军2万人、美军1.9万人。同盟国占领北非,从根本上改变了地中海的形势,为后来在意大利西西里岛登陆创造了良好条件。
4.盟军夺取地中海制海权
1942年上半年,地中海形势显然对英军不利。在地中海各条交通线上,轴心国掌握了制空权,英国舰队被挤在东部海域;6月,英国为解救马耳他岛而发起的“鱼叉”、“精力旺盛”护航运输行动也告失败,马耳他岛面临被占领的危险。轴心国海上运输线的改善,严重影响到英军在北非的地面作战。到6月底,隆美尔军队追击英军进入埃及,其空军占据的机场距亚历山大仅257公里。
1942年7月,英美两国政府就美国积极介入北非地中海战区的军事行动达成协议,制定了从海上攻入北非的“火炬”行动计划,以尽早占领整个非洲。同盟国占领非洲的全部地中海沿岸地区的主要目标,是建立海、空军基地网,赢得地中海的制海权,从而迫使意大利退出战争。而达到这一目标的前提是,保证地中海的己方海运畅通,并打击敌方补给线。两年来的作战已经证明,地中海之战由于远离双方本土,实际上是一场拼实力拼物质的海上补给战。该战以海、空控制权之争为标志,谁掌握制海权、制空权,谁就获胜。为此,英国与轴心国之间展开了一场决定性的争夺制海权的战争。
1942年春季,英国在地中海拥有各类舰艇61艘,其中战列舰1艘、航空母舰2艘、巡洋舰6艘、驱逐舰27艘、潜艇25艘,分编为3个舰队:驻亚历山大港的地中海舰队,驻马耳他岛的K舰队和驻直布罗陀的H舰队。
意大利总共拥有68艘舰艇,外加德国潜艇20艘。相比之下,英国的海军实力略为薄弱,主要表现在潜艇方面。但是意大利舰队没有航空母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