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养生大道无形:彻底学会经络养生
7843800000013

第13章 足太阳膀胱经——想排毒就离不开膀胱经

膀胱经起于内眼角的睛明穴,上行到达额部,左右交会于头顶部。

有一个分支从头顶分出来之后就到达了耳朵上角,循行的路线是头顶向后行到枕骨的位置,进入了颅腔,又回来分别下行到颈部,下行交汇于大椎穴,分别沿着肩胛骨内侧、脊柱两旁1.5寸的地方,到达腰部,深入体腔进到体内。联络肾,属于膀胱。

它的腰部支脉,向下通过臀部,从大腿后侧外缘一直下行到委中穴。

它的后项支脉,通过肩胛骨的内缘直下,过臀部向下行,沿着大腿后外侧,与腰部下来的支脉会合于腘窝中,后向下经过小腿后侧,出外踝的后面,沿着第五跖骨至小趾外侧端(至阴穴),与肾经相连。

·按揉睛明穴防治干眼症

“位置及取穴”:位于面部,目内眦角稍上方凹陷处。

“功效及主治”:祛风通络,清热明目。主治目赤肿痛,流泪,视物不明,目眩,近视,干眼症等。

俗话说:“眼睛里揉不得沙子。”可以说,眼睛的健康是我们正常工作、享受生活的基础。眼睛哪怕出现一点小小的问题,都会让我们异常难受。

可是对于现在的上班族来说,因为每天要面对电脑操作,在注意力高度集中时眨眼次数大大降低,泪水分泌也随之减少,再加上荧屏光线的辐射,平时靠泪水滋润的角膜因此变得干燥不堪,就会出现眼痛、干涩、有血丝,有异物感,而且还有痒的感觉。这时,你就要注意了,可能你已经患上了干眼症。

中医认为,干眼症主要与肺、肝、肾三脏有关。肝开窍于目,肝受血则能视。肝将血液中的营养物质输送到目;肾主津液,肺主宣降水液,水液上承于目则能滋润眼睛。所以,当肺、肝、肾三脏功能失调时,目失濡养,则会出现上述症状。

若在这时还不注意保护眼睛,使眼睛继续长期处于干燥的状态,就会引起角膜上皮细胞的脱落,造成器质性的损伤,使症状进一步恶化,严重影响视力。

为了保护好我们的眼睛,除了日常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外,进行自我保健按摩常对减缓病情有良好效果。

防治干眼症的有效穴位就是膀胱经上的睛明穴。睛明穴位于面部,目内眦角稍上方凹陷处。用双手拇指的螺纹面按在睛明穴上,按压鼻根部,先下后上挤压,上下挤压一次为一拍,连续做4个八拍;或是用双手食指指肚轻轻按住鼻梁两侧的睛明穴,以打圈的方式按摩。这两种按摩疗法很简单,只要每天坚持按摩几分钟轻轻松松就能搞定。

你还要这样做——

要预防干眼症,在日常生活中要做到以下几点:

1.要保证充足的睡眠,不要经常熬夜。

2.应多吃富含维生素A的食物,如豆制品、鱼、牛奶、核桃、青菜、大白菜、空心菜、西红柿及新鲜水果。

3.避免长时间使用电脑、看书和看电视,并与其保持适当的距离,每1小时休息10分钟,远望远方。

4.若感觉眼睛不适,不要自行买眼药水使用,因为一般的眼药水,常含有防腐剂、抗生素,这对眼睛是有损害的。另外,不要长时间使用隐形眼镜。

5.避免在燥热、风大的室外活动。若需在室外时,建议佩戴较宽边的眼镜,可避免风对眼睛的刺激;同时尽量减少在空调环境中的停留时间,因为空调房中空气过于干燥,泪液易于蒸发。

·癫痫不用怕,五处来治它

“位置及取穴”:在头部,当前发际正中直上1寸,旁开1.5寸。

“功效及主治”:清热散风,明目镇痉。主治头痛,目眩,癫痫等。

癫痫是一种什么样的病?在民间,人们习惯把癫痫病叫“羊羔风”、“羊癫风”、“猪婆风”等。叫法虽然不一样,但是有一个明显的特点,就是根据对病人发作症状的直观认识来起名字。

中医认为,癫痫属痰症。它的发生是由风、火、痰、瘀为患,导致心、肝、脾、肾、脏气失调。现代医学则认为,癫痫主要是由以下因素引起的:

1.先天因素:主要是指妊娠母体多病、受惊、服药过多,损及胎儿,大脑发育不全,畸形等。

2.七情失调:主要责之于惊恐郁怒。“悲则气下”、“惊则气乱”,心肝气郁,津聚成痰,痰随气逆,导致痫症发作。

3.饮食不节:平时过食肥甘厚味,脾失健运,聚湿生痰,蕴伏于内,一遇劳累过度或生活起居失调,遂导致气机逆乱,触动积痰,痫症发作。

4.跌扑产伤:出生难产窒息及意外跌扑造成脑损伤。

5.病后续发:某些瘟病、脑寄生虫病、颅内病变致脏腑功能受损,积痰内伏,引发痫症。

在众多方法中,按摩五处穴对癫痫有镇惊止抽的作用。五处穴位于头部,当前发际正中直上1寸,旁开1.5寸。平时我们经常按摩此穴,可预防癫痫的发作。

你还要这样做——

癫痫病的预防和护理:

1.要禁酒。有癫痫的人饮酒后最容易引起兴奋,导致严重的抽搐发作。

2.控制水和盐的摄入。忌过食茶水、各种饮料、多汁水果和腌制品。因为过多水、盐进入人体内会加重大脑负担并诱发本病。

3.忌过食碱性之品,如苋菜或食用碱等。若血液偏碱性,则对钙的化合物分解不利,使血钙降低,神经兴奋性增强,从而促使癫痫发作。饮食荤素合理搭配,保持酸碱平衡有助于预防复发。

4.注意生活调理,避免过度劳累以及精神紧张,保持心情舒畅。

·急性腰扭伤,殷门使绝招

“位置及取穴”:大腿后侧正中间位置,当承扶与委中的连线上,承扶下6寸处取穴。

“功效及主治”:通经活络,强健腰股。主治坐骨神经痛,下肢瘫痪,腰背痛等。

生活中,很多人可能都会遇到急性腰扭伤的问题,一旦自己遇到该怎么办呢?

急性腰扭伤俗称“闪腰”,是由腰部突然闪挫所致。一般来说,轻度的急性腰扭伤多因行走滑倒,跳跃、闪扭身躯、跑步而引起,多为肌肉韧带遭受牵挚所致,故损伤较轻。重一点腰扭伤是腰挫裂伤。腰挫裂伤是较为严重的损伤,如高攀、提拉、扛抬重物的过程中,用力过猛或姿势不正,配合不正当造成腰部的肌肉筋膜、韧带、椎间小关节与关节囊的损伤和撕裂。

急性腰扭伤发生后,腰部出现疼痛,活力受限,以咳嗽或活动时疼痛明显,扭伤部肌肉紧张,有时显压痛,第二天会因局部出血、肿胀、腰痛更为严重;也有的只是轻微扭转一下腰部,当时并无明显痛感,但休息后感到腰部疼痛。

一旦发生急性腰扭伤,要及时妥善施治,按摩殷门穴可有效缓解腰痛。

殷门穴位于大腿后侧正中间位置,当承扶与委中的连线上,承扶下6寸处取穴。专门治疗腰背疼及腰椎间盘突出症。

我们可取站立,用一个小木槌轮换敲打殷门穴各300次,力度适中,坚持敲打一个月左右,腰背疼基本治愈,症状消失。平时坚持敲打还可以积极预防腰突症的发生。

你还要这样做——

预防急性腰扭伤要注意以下几点:

1.在进行剧烈体育运动之前,要做好充分的准备活动,不要在毫无准备的情况下突然使用腰部力量。

2.应掌握正确的劳动姿势,如扛、抬重物时首先要使腰部肌肉处于紧张状态,然后使用正确的姿势搬运,使人体重心和脊柱处于正常的受力状态,以防止腰部肌肉和筋膜的损伤。

·指压攒竹穴消除脸部浮肿

“位置及取穴”:眉毛内侧边缘凹陷处。

“功效及主治”:祛风通络,明目止泪。主治头痛,眉棱骨痛,目痛,面部浮肿等。

在某一天早晨起床后,爱美的你是否会发现自己本来“珠圆玉润”的脸,却在一夜之后花容失色呢?其实这多是浮肿惹的祸。

造成浮肿的原因很多,在这一群族中包括了在睡前习惯大量喝水的人、经常久坐不动的人、饮食习惯偏重的人、经常熬夜加班的人,以及天生体质代谢差的人。经过一整夜平卧后,身体的水分容易流向面部,滞留在微血管内,甚至回渗到皮肤中,便产生了膨胀浮肿的现象。如果浮肿持续严重,甚至会引发心跳加速、目眩、失眠、过敏性鼻炎等症状。

想要摆脱浮肿的纠缠,除了养成良好的生活规律外,还可以通过指压面部,改善代谢循环。

消除眼部浮肿最有效的方法就刺激攒竹穴后,再对上眼加以按摩。攒竹穴很好找,就在我们眉毛内侧边缘凹陷处。按摩时,先以指腹自眉下处以画圈的方式按摩至眉尾下方,左右同时按摩10次左右后,然后再以同样的方式按摩下眼皮即可。

你还要这样做——

生活中,要改善浮肿应注意以下几点:

1.多吃黄瓜、西瓜、红豆、薏仁等排水食物,虽然不能马上见效,但只要坚持一定能看到效果。

2.晨起时用温水冷水交替洗脸,这样可有效促进血液循环及新陈代谢。另外,喝杯利尿的乌龙茶也可减轻面部浮肿。

3.充足良好的睡眠是消除浮肿的最佳方法。另外,晚上8点以后,应避免喝含咖啡因的刺激性饮料。

·按摩天柱穴提高记忆力

“位置及取穴”:位于后颈的颈窝外侧的发际处。

“功效及主治”:祛风通络,舒经止痛,益脑健肾。主治头部、颈部、脊椎以及神经类疾病。

快节奏的生活导致现代人的工作压力越来越大,进而也常也现丢东忘西,脑部老化的现象。中医认为,脑髓为肾精所化生。小孩可因先天肾精不足而出现智力发育迟缓,学习成绩平平;中老年人可因肾气渐衰,髓海不足而出现记忆力减退、健忘、反应迟缓等问题。肾,被认为蕴含有生命力,若不振作,不仅是记忆力,人体的机能也会随之衰弱。

因此,要强化记忆力,请刺激可强化肾脏功能的天柱穴,这样可以促使精血滋生,改善脑部血液循环和调节血量,增加大脑的营养供给,以延缓脑力衰退。

天柱穴位于后颈的颈窝外侧的发际处,按摩此穴位可以改善大脑的血液供应,使脑功能增强,以利记忆。

按摩时,把两手指交合起来,连同掌部—起放置在脑后处,使用拇指的第—关节均匀地上下轻揉。

按摩时应抬起下巴,脑袋后仰,效果才会明显。每按摩5秒钟,稍间歇—下,这样反复按摩5~10次,头脑则会感到舒畅。按摩时,如果再配合风池穴效果更佳。

你还要这样做——

要延缓脑力衰退,平时还要注意以下几点:

1.饮食加强营养。饮食上要多吃易于消化又富于营养的食物,保证足够的蛋白质,辅助地吃一些富含维生素B、维生素C的食物等。

2.保持充足的睡眠。睡眠不足会引起一些后遗症,如白天嗜睡、情绪不稳定、忧郁、压力、焦虑、失去应变能力、免疫力降低、记忆力减退、失却逻辑思考力、理解能力降低、工作效率下降等。

3.保持心态乐观。保持开朗乐观的心情及平和的心态,对清神益脑都很重要。

·指压肺俞穴有止痰作用

“位置及取穴”:位于背部,在背部第三胸椎棘突下,左右旁开二指宽处。先低头找到脖子后面正中有一个骨性的突起,这是第七颈椎的棘突,往下数三个这样的突起,这是第三胸椎棘突,再往两边1.5寸处就是此穴。

“功效及主治”:宣肺理气,止咳平喘,补虚益损,清退虚热。主治咳嗽,气喘,胸闷,背肌劳损等。

平时我们说的“痰”,是指喉咙到肺部之间的气管黏膜所产生的液状物,它掺杂有空气中的灰尘、病毒。当然,中医里所说的“痰”包括的范围要比这广泛得多。

中医认为,痰的产生主要与肺、脾两脏有关。肺主呼吸,调节宗气(元气)的出入和升降。如肺失肃降,就可出现咳喘、卧不平等症。在风邪或寒邪侵肺时,使肺内的津液凝聚成痰。脾主运化,即消化和运送营养物质至各脏器。如果湿邪侵犯人体,或思虑过度、劳倦及饮食不节,都能伤脾而使其失去运化功能,造成水湿内停凝结成痰。

痰是病症的一种,如果一味想将它抑制在体内,这反倒不好。但在别人面前吐痰最不礼帽,又会使人有肮脏感。尤其是与客人商量事情时,更不要随便吐痰。

可是一旦有了痰又不憋着,该怎么办呢?我们可以采用穴位指压法。其中指压肺俞穴就是一个好方法。

肺俞穴位于背部,在背部第三胸椎棘突下,左右旁开二指宽处。先低头找到脖子后面正中有一个骨性的突起,这是第七颈椎的棘突,往下数三个这样的突起,这是第三胸椎棘突,再往两边1.5寸处就是此穴。咳痰时,一边吐气一边在此强压6秒钟,如此重复三次,就可取得理想的效果。

此外,肺俞穴是与皮肤有密切关系的穴道,因此指压肺俞穴还可除雀斑等皮肤问题。指压时,一面吐气一面用手指强压6秒钟。如果不方便的话,可请他人帮忙。如果再配合肾俞穴,效果更好,也是一面吐气一面强压6秒钟。上述步骤,每20次为一疗程,每天应做5疗程。如此不间断,则肌肤定然变得光滑美丽。

你还要这样做——

几种化痰的食疗小方法:

1.取适量的干橘子皮,浸泡在白酒中20多天后再饮用,有清肺化痰的功效。

2.红皮萝卜一只,洗净切碎后,加入麦芽糖2~3匙,放置一夜,饭后服所得萝卜糖水,有清热化痰止咳的功效。

3.将梨一个洗净去核,再取川贝母3克、百部6克、陈皮6克洗净后,放入梨心中,上锅蒸熟,每天食用一个。有止咳化痰的作用。

·肝俞穴帮你解决宿醉问题

“位置及取穴”:位于背部脊椎旁,第九胸椎棘突下,左右二指宽处。

“功效及主治”:疏利肝胆,清化湿热,调理气滞,凉血明目。主治胁肋痛,肝炎,目糊等。

生活中,有很多人,前一天喝完酒后,第二天起床后开始呕吐、头痛,这种情况我们称之为宿醉。

宿醉是因为大量饮酒后,肝细胞无法将有害物质乙醛全部处理,很可能导致脑血管痉挛或是急性胃炎。若要呕吐时将胃中之物全部吐出的话,倒会有些舒服感。如果因饮酒过量而手指浮肿,甚至神志不清的话,可能是酒精中毒,不可等闲视之。正因为它会造成如此严重的后果,所以最好能强化肝脏的功能,让其能迅速地将血液中的酒精浓度降低。

早晨醒来,若因宿醉而觉得很难受,不妨就躺在床上,试一试下面所介绍的妙招!

首先将枕头直放于背部下方,两手伸至枕头处后向上抬起,此时将慢慢将身体弯曲,同时慢慢吐气。枕头应以较硬者为宜,也可应用坐垫代替。

如此重复数次后,再用拳头抵住肝俞穴(位于背部脊椎旁,第九胸椎棘突下,左右二指宽处),然后慢慢弓起身体。如此肝脏功能经慢慢好转,恶心的情况也会有所改善。

你还要这样做——

宿醉的人应该如何解酒呢?下面的办法可以减轻你的不适:

1.多喝果汁或蜂蜜柠檬汁,既可补充水分,还可加速酒精的代谢,同时能减缓恶心的症状。

2.喝茶可缓解宿醉产生的头痛,茶叶中的茶多酚成分还具有一定的保肝作用。但喝茶要适量,以免产生的副作用更胜酒精一筹。

3.在宿醉后的清晨不妨泡个热水澡,如果能在水中加入三滴茴香精油或是迷迭香精油就更好了,不但可以促进血液循环、加速体内酒精浓度的代谢,而且还有提神醒脑的效果。

·巧用胃俞穴治身材偏瘦

“位置及取穴”:在背下部,于第12胸椎棘突下(即大椎穴下12个棘突),自正中线向左右两侧用食指、中指并拢比二横指处取穴。

“功效及主治”:和胃调中,化湿消滞。主治胃病,小儿吐乳,消化不良等。

古语说得好:窈窕淑女,君子好逑!从古至今,很多女性都推崇以瘦为美。可是,太瘦也了也不好,骨瘦如柴又何谈性感呢?

由胖变瘦比较困难,需要注意饮食,需要不断加强运动。是不是由瘦变胖就容易呢?其实这也不是一件简单的事。

现在首先研究“瘦”的原因所在:一般来说,瘦弱的人胃肠对营养成分的吸收功能出现障碍;吃得太慢、偏食导致摄取的营养不足;身体吸收的营养素转变为肌肉脂肪的功能障碍。另外,遗传基因和一些消耗性疾病也是偏瘦的主要原因。

了解偏瘦的原因之后,平日里我们除了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之外,也可通过穴位指压法使自己变胖。

治疗偏瘦首先要促进内脏功能,尤其要使胃健全,营养才能送抵全身。指压胃俞穴可使胃液分泌旺盛,提高消化能力。

胃俞穴在背下部,于第12胸椎棘突下(即大椎穴下12个棘突),自正中线向左右两侧用食指、中指并拢比二横指处取穴。指压时要一面缓缓吐气,一面强压6秒钟,如此重复30次。但要注意必须是用餐半个小时之后再指压。如果在配合脾俞穴效果更佳。

你还要这样做——

偏瘦的人在日常饮食中应注意以下几点:

1.睡眠充足。睡眠是人体能量形成的重要时期,也是促进肌肉生长的“生长激素”分泌活跃的时期,因此保证充足的睡眠是让身材健美起来的前奏。

2.饮食合理。饮食上要以易消化、高蛋白、高热量为原则,用循序渐进的方式逐步提高各种营养物质的摄入,如绿色蔬菜、鸡肉、鱼片、海参等。避免吃刺激性强、易产气、粗纤维太多的食物,因为这类食物易令人产生饱腹感而减少食物的摄入量。

3.坚持运动。人体的肌肉是“用进废退”,如果长期得不到锻炼,肌肉纤维就会相对萎缩,变得薄弱无力,人也就显得瘦弱。

·用三焦俞穴赶走恼人的青春痘

“位置及取穴”:位于背部,于腰部第一腰椎棘突下,左右旁开2指宽处取穴。

“功效及主治”:通水化湿,促进气化。主治腰痛、精力减退、青春痘、糖尿病等。

相信很多女性朋友曾经或正在受到痘痘的困扰。随着年龄的增长,有些女人以为青春期结束了,痘痘也该消失了。然而,随着工作压力的加大、电脑辐射的增加、作息规律的打乱,使得痘痘又开始重现在脸上。另外,女性朋友一进入更年期,雌性荷尔蒙减少,而雄性荷尔蒙成为优势,也容易长青春痘。于是生命不止,战“痘”不息。

中医认为,痘痘与风热邪郁于皮肤或过食辛辣刺激之品有关,也可因脾气不健或女子冲任不调而发。

那么,面对恼人的痘痘,我们该如何解决呢?其实,最简单、最轻松的办法就是刺激三焦俞。

三焦俞穴位于背部,于腰部第一腰椎棘突下,左右旁开2指宽处取穴。三焦俞穴对治疗青春痘十分有效,以间接灸或线香灸(也称柱香灸法,是以线香作为灸具的一种灸法)刺激方法较为有效。每天一次,连续刺激一个星期就会出现效果。

此外,当出现腹胀、肠鸣、呕吐及痢疾等消化道疾病,通过按摩三焦俞穴也有一定的作用。

你还要这样做——

预防痘痘,平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1.多吃水果和蔬菜,防止便秘和消化不良;尽量少吃能够促进皮脂分泌的食物,如肥肉、油炸食品、糖类甜品、可可、花生及辛辣食品。

2.要注意保持皮肤清洁,洗脸时注意水温不要过热,避免用碱性大的肥皂,更不能用多油脂和刺激性强的化妆品,以免皮肤排出受阻。

3.不要用手去挤压粉刺,以免引起化脓发炎脓疮破溃吸收后形成疤痕和色素沉着,影响美观。

4.不要过于劳累,避免不良情绪的刺激,保证良好的睡眠。

5.坚持适度运动可促进新陈代谢,对身体及肌肤都有良好效果。

·常按肾俞穴保护肾功能

“位置及取穴”:在腰部,在与肚脐同一水平线的脊椎左右两侧两指宽处。

“功效及主治”:补肾强腰,聪耳明目。主治肾虚,腰痛,遗精,月经不调等。

中医认为,人的生长、发育衰老的过程,其根源在于肾的盛衰。

对于男性朋友来说,随着年龄的增长肾气会发生由盛到衰的变化。《黄帝内经》中指出:“丈夫八岁肾气实,发长齿更;二八肾气盛,天癸至,精气溢泻,阴阳和,故能有子;三八肾气平均,筋骨劲强,故真牙生而长极;四八筋骨隆盛,肌肉满壮;五八肾气衰,发堕齿槁;六八阳气衰竭于上,面焦,发鬓斑白;七八肝气衰,筋不能动,天癸竭,精少,肾脏衰,形体皆极;八八则齿皆去”。从这里看出,男人到了40岁时肾气就开始衰落了。因此,男人养肾一定要趁早。

对于女性朋友来说,肾是女人美丽与健康的发源地。女性的一生中的各个阶段均可出现肾虚,幼儿期肾虚可发育迟缓;青春期肾虚可初潮延迟,月经稀少;成年期则不孕不育、性欲淡漠,提前绝经;更年期易发生骨质疏松心脏病变等。

因此,不论男女一生中都要保护好我们的肾。养肾的方法有很多,今天向大家推荐按摩肾俞穴的方法。

肾俞穴在我们的腰部,在与肚脐同一水平线的脊椎左右两侧两指宽处。由于肾主人体水液,喜暖怕寒,按揉肾俞穴正好起到温补肾阳的功效。

具体方法:每天临睡之前,双掌摩擦至热后,将掌心贴于肾俞穴,如此反复3~5分钟。也可用手指按揉肾俞穴,按揉至腰部微微发热,出现酸胀感为宜。也可在每天散步的时候,用双手握空拳,边走边击打双肾俞穴,每次击打30~50次即可。

此外,在寒冷的冬天里,寒气最易耗伤肾阳,出现腰膝冷痛、夜尿频多、阳痿、遗精等问题。因此,我们在冬季更要加强对肾的保养。如何保养呢?你可到药店买盒艾条,在肾俞穴和关元穴上放上一块姜片,用大针在姜片上插几个眼,把艾条点燃对着穴位进行艾灸15~20分钟,这样可以温煦肾阳、畅达气血。

你还要这样做——

日常养肾小方法:

1.肾气不足的人平时最好多补充睡眠,至少要晚上10点前入睡;睡觉时尽量要少想没用的事情,保持心情开朗就可以了。

2.饮食上不要吃过咸的食物,钠盐太多会伤肾;也要保持充足的饮水量,饮水过少会引起尿结石、尿路炎症。

3.每天用手掌在腰部上下来回搓100~200下,可温暖腰及肾脏,增强肾功能。

4.晨起叩齿是一种很好的补肾强齿的方法。我们可以在每天早晨将上下牙齿反复相互咬叩(要叩击出声)100~400次。

·运动膏肓穴,除去一身疾

“位置及取穴”:位于背部,当第四胸椎棘突下,左右四指宽处(或左右旁开3寸),肩胛骨内侧,一压即疼。

“功效及主治”:调理肺脾肾脏,补益虚损。主治肺痨咳嗽,吐血,盗汗,健忘,遗精等。

大家都知道,形容一个人病无可治时,常会用到一个词:“病入膏肓”。“病入膏肓”这则成语出自《左传》。古以“膏”为心尖脂肪,“肓”为心脏与隔膜之间,“膏肓”之间是药力不到之处。

相传春秋时期,晋景公生病了,他请来了秦国的名医扁鹊来给他看病。在扁鹊到来之前,晋景公梦见这个病变成两个小孩儿在对话,他们商量说要来的扁鹊医术很高,太强大,咱们这些病邪该躲到哪里去呢?其中的一个小孩儿就说,咱们躲到肓之上,膏之下,躲到膏肓那个地方去,这样扁鹊就拿咱们没有办法了。果然,扁鹊来了后对晋景公说这个病没法治了,已经病入膏肓了。然而,人体的膏肓穴却可对“病入膏肓”起到预防和治疗的作用。

膏肓穴是我们后背上很重要的一个穴位,它位于背部,当第四胸椎棘突下,左右四指宽处(或左右旁开3寸),肩胛骨内侧,一压即疼。此穴是主治各种虚劳及慢性疾患的要穴。当久病不愈,身体呈现衰弱消瘦状态时,最适宜取膏肓穴施治,可以起到扶正祛邪、清热养阴、调和全身气血的作用,从而使身体恢复强壮。

中医认为,人体全身的病几乎都与膏肓相关。中医典籍中也曾有“运动膏肓穴,除一身疾”的说法。因此,我们要经常活动一下膏肓,特别是经常需要伏案工作的群体。

由于膏肓穴不太容易活动到,那么,我们怎样来锻炼它呢?

1.将肘部弯曲,分别向前向后转摇肩关节各50次,每天3次,这样可带动肩胛骨上下旋转,以运动背部的膏肓穴。

2.我们可把椅子反过来坐,人趴在椅背上,充分展开两个肩胛,而两个肩胛骨向后挤压,就是在挤压膏肓穴。

3.将两脚平行站立,两膝微曲,腰背要挺直,两手握拳,两臂缓缓抬起到胸前与肩平,然后用力向后拉至极限,使肩胛骨尽量向脊柱靠拢,挤压两侧膏肓穴,略停1~2秒后,再恢复原姿态。练习此动作时,要以背后有酸胀、出汗的感觉为宜。

你还要这样做——

长期间使用电脑,或是搬提重物,都会使肩膀出现僵硬、酸痛情形。此时,我们也可指压膏肓穴,一面缓缓吐气一面揉6秒钟,如此重复10次。指压时最好配合天柱穴和肩井穴,就可治愈肩膀僵硬、酸痛。

·指压志室穴去除腹部赘肉

“位置及取穴”:第二、第三腰椎棘突之间,距背正中线外,旁开3寸处。

“功效及主治”:补肾填精,减脂消肿。主治遗精,阳痿,小便不利,水肿,腰脊强痛等。

炎炎夏日,清凉的服饰,让你倍添凉爽,更能展示你的女性魅力。但很多女性朋友虽看起来身形匀称,却见腰缠赘肉、小肚腩凸现,穿什么夏装也毫无美感可言。

人的腹部是由很多肌肉组成的,如果平时喜欢吃甜食或冷饮,再加上平时缺乏运动,肥肉就很容易积聚在腹部。尤其是女性刚生完小孩后,由于没有及时减肥而形成腹部赘肉。而如果你长出了赘肉,缺乏一些锻炼以及饮食不节制就会使小肚腩长期盘踞在你的腹部,长期下去还会导致心脏病、糖尿病、高血压、高血脂症等疾病的产生。因此,不能轻易地忽视腹部的肥胖。乐透网(i%n9B"M;E#|9B;x

有人可能会问,有没有一种技术能够帮助人们消灭小肚上的肥肉呢?从现在开始,为了拥有“魔鬼”体态,你不妨试试穴道指压法。

我们可按压位于第二、第三腰椎棘突之间,距背正中线外,旁开3寸处的志室穴。经常按压此穴可以影响副肾分泌的与脂肪代谢有关的荷尔蒙,可除去现有脂肪。

按压时,双脚张开站立,双手叉腰,边扭转腰部,边以拇指大力指压志室穴,这有助腹部的肌肉更结实和收紧。

为保持美好的身材,除了采用这种去除腹部赘肉指压法之外,应配合适度的运动才能增大效果。

你还要这样做——

如果你急于减掉的就是腹部的一圈赘肉,不妨每天花上30分钟,试试腹式呼吸法。

具体方法:当我们吸气时,肚皮涨起;呼气时,肚皮缩紧。无论是吸还是呼都要尽量达到“极限”量,即吸到不能再吸,呼到不能再呼为度。

经常练习此法有助于刺激肠胃蠕动,促进体内废物的排出,顺畅气流,增加肺活量,更快的燃烧脂肪,收紧小腹。

虽然刚开始练习时会觉得很辛苦,但日子一久,你就可以看见自己的小腹肌肉变得紧实,能达到瘦身的功效。

·臀部下垂请按承扶穴

“位置及取穴”:位于大腿后面,于臀部下横纹的中点处取穴。

“功效及主治”:疏通经络,活血止痛,调理大肠。主治腰脊疼痛,腰臀痛等。

对于女性朋友来说,如果你拥有对称的、丰满的美臀,就会把自己装点得生机勃勃,也分外妖娆。但如果你的臀部松松垮垮,毫无弹性,那么腰部以下则会尽失美感,下半身的比例也会给人一种失去平衡的视觉感。

这种只是顾前不顾后的美容,那实在称不上完美。美中至美的女性,不仅让人在你前面看不够,而且对你身后的一瞥,也足以使人流连忘返。

一般来说,造成女性臀部下垂的原因主要与不合理的饮食有关。比如说,摄取了过多的动物性脂肪就很容易在下半身囤积,进一步造成臀部下垂。另外,长时间的久坐不动,也很容易造成脂肪成堆,导致臀部下垂。

日常生活中,女性朋友千万不要忽视对臀部的锻炼,让臀部变得圆翘,自然会带动身材曲线的窈窕。想知道最简单有效的美臀法吗?为何不试一试下面的穴道指压法!

要拥有丰满健美的臀部,一定要多用手指压承扶穴。承扶穴位于大腿后面,于臀部下横纹的中点处取穴。

按压时,要先将背挺直,肛门夹紧,慢慢吸气,然后再用拇指以外的四根指头按压承扶穴,往上按压6秒钟时,将气吐出,如此重复10次。每天早晚各做10次,一个月下来,成绩就会相当可观。

你还要这样做——

平时坚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可预防臀部下垂:

1.饮食上要多吃蔬菜和水果。蔬果中含有丰富的维生素、矿物质、无机盐和纤维素,对女性瘦身和美臀功不可没;还要减少动物性脂肪的摄取。

2.保持良好的坐姿。坐姿不正确,不仅背脊体型受影响,臀部也会随时间增长变型。

3.平时不要穿过于窄小的内裤,最好选择有伸缩性棉质内裤。这种内裤穿起来很舒服合身,既能修饰小腹,又能表现臀部的线条美。

·腰痛背痛求委中

“位置及取穴”:在膝关节后面,于腘窝横纹中点处取穴。

“功效及主治”:清泄邪热,凉血解毒,祛风利湿,强健腰膝。主治腰痛,膝关节屈伸不利,半身不遂等。

今年23岁的晶晶本来长得天生丽质,娇小玲珑,但她一直对自己不足1.6米的身高耿耿于怀。身高不够鞋来补,凡是鞋跟不超过5厘米的一律拒绝考虑。就这样,在高跟鞋的衬托下,晶晶确实显得更加亭亭玉立了,回头率也是非常的高。可是,最近晶晶却很烦恼,站得时间一长,腰似乎要断了一样……

出现这种情况,是由于长期穿高跟鞋所造成的。长期穿高跟鞋,会导致身体重心前倾,为了平衡轻微前倾身躯,加大了腰椎弯曲的角度,使脊柱向前弯曲,造成骨骼变形、扭曲等情况出现,腰部自会向后拗,导致关节囊和腰背肌肉发生劳损,引起腰痛。

生活中引起腰痛的原因还有很多。长时间久坐、坐姿不良或因运动不当,使腰肌或筋、韧带受损引起的腰痛,这种腰痛无下肢窜痛与麻木感。轻者,几天就会自愈;严重者,疼痛会持续达几个月。

对各种腰痛病,中医有一个很重要的治疗方法,叫“腰背委中求”。意思是说,后背、腰部的病痛很多都可以通过委中穴解决。

委中穴很好找,就是大腿的腘窝横纹的中点处。如果出现腰背痛,首先要从委中穴治疗,委中穴是一个正好处在膀胱经上的穴位,刺激委中穴能振奋整个膀胱经的活力,尤其是疏通腰背部的气血。

指压时,你可坐在椅子上,将膝盖弯曲,用拇指指肚按压委中穴1~2分钟,以被按部位出现轻微酸、麻、胀的感觉为宜。按压的同时可以上下活动脚部。

你还要这样做——

腰痛者的日常保健:

1.注意适当休息,包括充足的睡眠,矫正不良的坐姿,避免长时间端坐。

2.腰痛者应卧硬板床休息,以减轻肌肉痉挛,有利于腰部损伤组织的恢复。

3.多锻炼腰部,以改善腰肌血液循环,增强肌肉弹性,有利于损伤康复。

4.腰部宜保暖,避免坐卧湿地。若淋雨或身劳汗出,尽快更衣擦身,或服用热生姜红糖茶,以发散风寒或寒湿。

·承山穴——保证腿脚有力不抽筋

“位置及取穴”:在小腿后下部,当伸直小腿或足跟上提时,于小腿后方隆起肌的肌腹下方的尖角凹陷处取穴。

“功效及主治”:舒筋解痉,强健腰膝,调理肠道,凉血化痔。主治腰腿痛,腓肠肌痉挛等。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一些老年人常发生腿脚抽筋(又称痉挛)的现象,这主要是与缺钙和迷走神经兴奋性升高有关。

除此之外,还与老年人有局部循环障碍,供血不足,久站久走而劳累,着凉遇冷刺激,睡觉时腿脚放的姿势欠妥,睡觉翻身,小便时用力等有关。一般抽筋常发生于夜间,使人难以入睡,这给很多老年人造成极大的痛苦。

腿脚抽筋时,只要我们赶紧揉一揉承山穴,抽筋的症状就会缓解或者消失。

承山穴位于小腿肚子下方正中,当伸直小腿或足跟上提时,于小腿后方隆起肌的肌腹下方的尖角凹陷处取穴。

操作时,以大拇指稍用力点按住患腿的承山穴,接着按顺时针和逆时针方向揉按60圈,然后,大拇指在承山穴的直线上下擦动数下,令局部皮肤有热感,最后,以手掌拍打小腿部位,使小腿部位的肌肉松弛。几分钟后,小腿转筋症状就会缓解或消失。

按压承山穴时要注意:此穴按上去会非常酸痛,如果手法重了,人会受不了。所以,揉按承山时,开始只能轻轻地按、轻轻地揉,以感觉到酸胀微痛为宜,慢慢地再加重手法,千万不要急于用力。

你还要这样做——

预防腿脚抽筋的几点注意事项:

1.饮食应均衡营养,适当补充维生素B1、维生素E等,对腿脚抽筋都能起到很好的预防作用。

2.睡前喝几口白开水,增加睡前的舒适感,可放松神经,松弛肌肉,减少抽筋。

3.每天临睡前用40℃左右的热水浸泡双脚(浸泡至踝关节为宜),等到水冷了,再加热水以保持水温,浸泡时间15~20分钟。这样可起到促进末梢血液循环,舒筋活血,解除痉挛的作用。

4.经常做足尖运动。手扶桌椅或栏杆,脚尖着地,尽最大努力抬脚后跟,持续10秒钟后放下,然后继续做。如此反复进行10~15分钟,每天2次。常做足尖运动,能刺激足部末梢穴位,促进血液循环,使皮肤温度升高,肌力增强,解除小腿痉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