脾经是起于足的大指内侧端,沿着内侧往上走,过了内踝,沿小腿内侧正中线,至内踝上8寸处,交出肝经之前,过膝盖骨,沿大腿内侧前缘,进入腹部,属于脾,络于胃,向上穿过横膈,沿食管两旁,连舌根,散布舌下。它有一个分支注入了心,交于心经。
·艾灸隐白穴止血崩
“位置及取穴”:在大脚趾内侧的趾甲旁。
“功效及主治”:温中健脾,益气统血,清心开窍,回阳苏厥。主治腹胀,便血,尿血,月经过多,崩漏等。
女性朋友的月经病有很多,除了痛经外,还有一种叫崩漏。崩,既大量流血;漏,既月经淋漓不尽。主要表现为经期延长,周期缩短,经量时多时少,反复发作,严重的人可持续数十天出血不止,并伴有面色苍白、头晕目眩、心慌气短和全身无力等一系列严重贫血症状。
从中医角度看,崩漏的发生多因气血失调,冲任损伤,不能固摄经血,或因饮食劳倦,或思虑过度,伤及脾胃,致脾虚气弱,中气虚衰,以致统摄无权,冲任不固所致。
脾气有统摄气血在经脉中运行,防止血液外逸的功能。若脾气虚衰则血失统摄,就会导致便血、尿血、崩漏等各种出血症状。
想要治疗崩漏,首先要做的事就是止血,而脾经上的隐白穴有很好的止血功效。其中,艾灸隐白穴具有健脾安神,调经止血的作用。脾气渐旺,统摄有度,崩漏自然就会止住了。
隐白穴的位置也很好找,就在大脚趾内侧的趾甲旁。艾灸时,先将准备好的艾条的一头点燃后悬于一侧隐白穴上1厘米处,每次熏炙15~20分钟,直至隐白穴周围皮色转红有热感为止。
同时,两侧的太白穴也要灸,病情较重的话,每天可灸3~5次,待病情稳定后可改为每天灸1~2次,使疗效更为巩固。灸时会感到小腹部原有的绷紧拘急感或空虚感消失,心情也会随之变得开朗,经量往往于灸后不久即明显减少。
虽说,艾灸隐白穴治疗血崩疗效显著,但当患者出血量较大,病情危急时,还是应及时送往医院救治。
你还要这样做——
崩漏的日常注意事项:
1.严禁房事,外阴要保持清洁,毛巾盆具要消毒,不宜进行坐浴。
2.饭菜品种要杂,荤素混合食用,以易消化为主,少吃辛辣刺激的食物。
3.平时一定要加强身体锻炼,并保持心情愉快。
4.患者应卧床休息,大量出血时应及时送往医院,以免耽误病情。
·按摩大都穴缓解抑郁
“位置及取穴”:位于足大趾关节后内侧凹陷中。
“功效及主治”:健脾,化湿,止泻。主治腹胀,胃痛,呕吐,泄泻,便秘等。另外,还可缓解抑郁。
工作和生活上的压力,或是与朋友家人间的不愉快,常常会让我们的心情变得低落,不爱说话,容易伤感,不愿意与人打交道,情志上总是觉得抑郁。
遇到这种情况,其实我们不妨换个角度想一想,也许一切就会变得云淡风轻,重拾笑颜也不是什么难事了!
使自己情绪低落的原因若已明确,不妨好好的思考如何去解决。如果一时之间有些想不出解决的方法,心情又无法开朗时,可以学会使用大都穴,它是缓解抑郁情绪的大穴。
大都穴位于足大趾关节后内侧凹陷中。每天按揉左右两脚大都穴10分钟,以自己能耐受的时间和力度为准。也可以直接用艾条艾灸大都穴,每次灸5分钟,每周3次,效果也比较明显。刺激大都穴,不但适合情绪抑郁的人,也适合那些工作压力的人。
另外,大都穴还是一个补钙的穴位。有些人会问?想补钙吃点钙片不就行了吗?不错,吃钙片是会有些效果,但是你知道自己为什么会缺钙吗?并不是我们补得少,而是因为我们体内不能吸收,这才是导致缺钙的真正原因。而你每天只要多揉一揉大都穴,就有助于帮你吸收钙了。
你还要这样做——
当你的情绪抑郁时,也可借助精油来转换你的心情!
首先我们准备一盆热水,再将4滴葡萄柚精油滴入盆中,然后我们进行深呼吸,让葡萄柚精油的香气将心灵的阴霾一扫而空。最好在小空间里进行,这样效果更佳。
·硌一硌太白穴可改善脾虚的问题
“位置及取穴”:位于足内侧缘,当第一跖骨小头后下方凹陷处。
“功效及主治”:健脾和中,理气运化。主治胃痛,腹胀,肠鸣,痢疾,便秘等。
中医认为,脾主运化,当脾的运化能力不足,也就是中医所说的人体处于“脾虚”的状态了。之所以脾虚,多因饮食失调,劳逸失度,或久病体虚所引起。
一旦脾虚,脾的运化功能失常,就会出现营养障碍,水液失于布散而生湿酿痰,或发生失血等症。
一般来说,按揉太白穴可治疗各种脾虚的症状。太白穴是脾经的原穴,有非常好的健脾补脾功效。如夜里睡觉流口水,舌头两边有齿痕,腹胀没有食欲,女性月经紊乱等,都与脾的运化功能受损有关,若能坚持按揉太白穴均可防治。
太白穴位于足内侧缘,当第一跖骨小头后下方凹陷处。刺激太白穴有一个非常管用的方法,就是用大拇指内侧多硌一硌,这样健脾效果更好。
你还要这样做——
《黄帝内经》认为,中央黄色,入通于脾。五行中黄色为土,黄色食物摄入后,其营养物质主要集中在中医所说的中土(脾胃)区域,因此常吃黄色食物对脾胃大有裨益。
1.黄豆:具有健脾宽中、润燥消水等作用,可用于脾气虚弱、消化不良、疳积泻痢、腹胀羸瘦、妊娠中毒、疮痈肿毒、外伤出血等症。
2.南瓜:性味甘、温,归脾、胃经,有补中益气、清热解毒之功,适用于脾虚气弱、营养不良、肺痈、水火烫伤。
3.土豆:性平味甘,具有治疗习惯性便秘、和胃调中、益气健脾等功效。
4.玉米:玉米有健脾利湿、调中和胃、利尿的作用,非常适合脾虚的人吃。
·胃胀、胃痛时要按公孙穴
“位置及取穴”:在足内侧,第一跖骨基底部下缘,当赤白肉际处。
“功效及主治”:健脾温中,疏理胃肠。主治胃痛,胃胀,呕吐,消化不良,腹痛,肠鸣等。
面对越来越丰富的美食,现代人难以抵住这种诱惑,自然是胃口大开。可惜,每次饱餐一顿后,又难免出现胃胀等消化不良的感觉。不仅难受,更糟糕的是,等到一段时间以后,一过秤,又是积了一身脂肪。
还有些人吃完晚饭后觉得心窝难受,也不知道是吃的太撑还是没吃饱,总是觉得心里有气出不来也进不去。这时候我们可以按摩公孙穴。
公孙穴位于足内侧缘,当第一跖骨基底部下缘,当赤白肉际处。此穴还能治胃痛,呕吐,腹痛,泄泻,痢疾等。若是配中脘穴、内关穴,可治胃酸过多、胃痛。就连胃经头痛(眉棱骨痛),揉此穴也有很好的效果。
公孙穴也是八脉交会穴,通于冲脉,而冲脉是妇科的主脉,所以公孙穴也是治疗妇科病 (如痛经、不孕、崩漏等)的要穴。
你还要这样做——
胃胀的人还可以这样做:
1.用绿萼梅10克、绿茶4克,泡茶频饮,每天喝一剂,可理气疏肝,和胃止痛,对肝胃不和引起的胃胀有效。但阴虚严重者(症见舌红无苔、少津、口干喜冷饮等)不宜长期饮用,久用理气之味,必将伤阴耗气。
2.取红鸡蛋壳20个,放在瓦片上用火焙干,研成细末,每天服用一小勺,用糖水送服。每天2次,服完为止。
3.白萝卜也是最好的疏肝理气食物,平时可以多吃点。此外,要少吃豆子、豆腐等豆制品,这些食物容易引起胀气,加重腹胀的症状。
·商丘穴最善于消炎
“位置及取穴”:位于足内踝前下方凹陷中,当舟骨结节与内踝尖连线的中点处。
“功效及主治”:健脾化湿,调理胃肠,消炎止痛。主治腹胀,肠鸣,腹泻,便秘,消化不良,足踝痛,神经性呕吐,急慢性胃炎,肠炎等。
炎症,就是平时我们所说的“发炎”,是机体对于刺激的一种防御反应,主要表现为红、肿、热、痛和功能障碍。一般情况下,炎症是有益的,是人体的自动的防御反应。但是有的时候,炎症也是有害的,例如对人体自身组织的攻击、发生在透明组织的炎症等。
对于由细菌感染引起的炎症,我们可以通过按揉商丘穴来消炎。有人可能会问,为什么揉商丘穴就能消除炎症呢?这还要从脾经说起。
从中医方面来说,我们知道脾是主管运化的,是运化血的,它能把新鲜血液运到病灶上去。脏东西被清走后,炎症自然也就消除了。脾经上的穴位都是帮助血液循环的,都能把新鲜血液引到病灶去,而脾经上的商丘穴正好对应于足底反射区中的下身淋巴反射区,因此它可以消除各种炎症,比如膀胱炎、尿道炎、盆腔炎等。
商丘穴位于足内踝前下方凹陷中,当舟骨结节与内踝尖连线的中点处。平时我们一定要多揉揉商丘穴,把气血引下来。
商丘穴还是一个能预防和治疗痔疮的穴位。对于有痔疮的人,要经常按摩商丘穴,每天按两次,每次按足5分钟。如果和肾经上的复溜穴合用,效果会更好。
你还要这样做——
日常生活中,人们难免会遇到小磕小碰,有时会造成局部软组织的血肿等。下面给您介绍几种消炎去肿的小方法:
1.将适量绿豆磨成粉,放入碗内,然后再加入少许食醋,调匀后敷于淤血部位,每24小时更换一次。
2.用一小匙食盐与洗净捣烂的生姜混合调匀后,外敷伤处,用纱布包裹固定,每天敷一次,一般2~3天就可消肿。
3.将赤小豆磨成粉,与少许凉水调成糊状,之后敷在伤口处用纱布包好,同样24小时更换一次,直到消肿为止。
·三阴交是妇科病的灵丹妙药
“位置及取穴”:位于小腿内侧,找三阴交时,先找到脚踝骨的最高点,然后向上四指宽处,胫骨内侧缘后方便是此穴。
“功效及主治”:健脾和胃,疏肝理气,调理冲任,益肝填精,通经活络。 主治腹胀纳呆,遗尿,小便不利,妇科病。
中医认为,“女子以血为本”,即女子的月经、怀孕、生产、哺乳每一样都要有气血的支持。同时白带也属于阴液,过多地分泌白带,也会伤及女性的气血。而脾为气血生化之源,刺激脾经上的穴位对预防各种妇科疾病都有很好的效果。
三阴交穴是脾经上一个非常有名的穴位。三阴交穴又名“女三里”,只要是妇科病,刺激此穴皆有效。经常按摩此穴,可防治月经不调、痛经、白带多、崩漏、盆腔炎、腹痛、腹泻、消化不良、神经衰弱等症。
单拿女性最常见的痛经来说,按摩三阴交就有很好的止痛效果。因为导致痛经的主要原因有两种:一种是气血虚弱或肝肾亏损所致,我们称之为虚症;另一种是肝气不畅,以致气滞血淤,或过于吃寒凉食物,以致经血凝滞而致,我们称之为实证。无论哪种情况导致的痛经,三阴交都有很好的调理效果。
三阴交是还脾经、肝经及肾经三条阴经的交会处。肝主藏血,脾主统血,肾主藏精,刺激三阴交穴,对三条经络都有很好的调节效果。三经气血调和,则先天之精旺盛,后天气血充足,经脉运行顺畅,疼痛自然就消失了。
三阴交穴位于小腿内侧,找三阴交时,先找到脚踝骨的最高点,然后向上四指宽处,胫骨内侧缘后方便是此穴。有妇科病的女性朋友可用拇指按住此处用力向下按压,每侧按压3分钟。
对三阴交穴的刺激,用艾条艾灸也较为有效。月经开始前5~6天起,每天花1分钟的时间来刺激本穴,远比生理痛后再刺激来得有效。需要注意的是,三阴交与合谷穴合用会导致堕胎,因此怀孕的女性朋友不宜按摩这些穴位。
你还要这样做——
按摩三阴交还可预防腹泻。
中医认为,腹泻与脾阳虚有关。平时可多观察一下,你就会发现很多引起腹泻的诱因中以寒性占多数。当寒气进入胃中之后,由于人体的脾阳有些虚弱,所以不能温运它,没有办法,只好退而求其次,尽量将其排出体外。此外,还有一种腹泻叫做“五更泻”,是与肾阳虚有关的。而三阴交穴能健脾益气、补肝滋肾,所以对这两种情况都能治疗。
·消化不良揉漏谷穴
“位置及取穴”:在我们小腿的内侧,当内踝尖与阴陵泉穴的连线上,距内踝尖6寸,胫骨内侧缘后方。从三阴交穴贴着脚骨内侧下缘往上3寸,就是此穴。
“功效及主治”:健脾,化湿,利气。主治消化不良,腹胀,肠鸣,小便不利,遗精等。
快节奏的城市生活,上班、赶车、下班……做事什么都是一个字:快!就连吃饭也不例外,很多上班族的中餐都是依赖快餐或者盒饭,不仅没有营养,吃饭时间也不规律。这时所产生的最为直接的问题就是“消化不良”。
此外,长期在外吃饭的人,由于摄入过油、过咸的食物,也容易造成肠胃不适。一旦食物不消化,全堆在肚子时里,腹胀就会很不舒服。这时的办法要不是去药房买肠胃药来解,要不是用手直接抠吐出来,真是既花钱又遭罪。
有没有好办法来解决呢?想要从根本上改善肠胃不适、消化不良的问题,除了从饮食入手外,还可通过按摩来解决。
脾胃的问题脾经解,脾经上的漏谷穴就是解决消化不良的重点穴位。
漏谷穴在我们小腿的内侧,当内踝尖与阴陵泉穴的连线上,距内踝尖6寸,胫骨内侧缘后方。从三阴交穴贴着脚骨内侧下缘往上3寸,就是此穴。
“漏谷”怎么解呢?就是有谷子漏出来之意,也就是吃下肚的东西,没能得到很好地消化,营养没吸收,又从身体里排出去了,这在中医里称为“完谷不化”。而每天揉漏谷穴10分钟就可以避免这个问题。
你还要这样做——
预防消化不良的注意事项:
1.平时一定要随气候变化,注意增减衣服,屋内要注意冷暖适宜,避免风寒暑湿等外邪的侵袭。
2.要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一日三餐要有规律,不暴饮暴食,不饮生水,饮食应以清淡为主,忌食生冷、辛辣香燥之品,忌过量饮酒。
3.注意体育锻炼,以提高机体的免疫力。
4.保持心情愉快,避免精神刺激。
·按揉地机穴缓解痛经
“位置及取穴”:位于小腿内侧,当内踝尖与阴陵泉穴的连线上,阴陵泉穴下3寸处。
“功效及主治”:健脾利湿,调补肝肾,理血通经。主治月经不调,痛经,崩漏等。
翻看着桌上的日历,李小姐盘算着月经又要来了,不禁皱起了眉头。每次来月经时,李小姐都异常痛苦,腹痛、腰酸……最后,就连止痛药都已对她失去了疗效。
其实,在日常生活中有很多像李小姐这种症状的女性朋友。她们在每次月经来临之时,往往有下腹阵阵疼痛、腰膝酸软、全身倦怠乏力等不适感,这就是令人特别苦恼的“痛经”。
中医认为,痛经多因气血运行不畅或气血亏虚所致。平时多按揉地机穴能缓解痛经疼痛,让女性朋友不在烦恼。
地机穴位于小腿内侧,当内踝尖与阴陵泉穴的连线上,阴陵泉穴下3寸处。我们可用食指指腹点按地机穴周围摸按,寻找最敏感点,用拇指的指腹由轻及重地按压敏感点,以能忍受为度。持续按压1分钟,疼痛会很快缓解或消失。按压后局部可产生酸胀痛感,或向会阴及小腹部放射。按压地机穴可在月经前数日及月经期间进行,每天进行1~2次。
地机穴对胰腺上的问题也很有帮助,像慢性胰腺炎、糖尿病都可以通过揉地机穴来防治。
你还要这样做——
痛经的日常护理方法:
1.痛经时应该避免一切生冷及寒凉的食物,如冰冻饮料、冰水果及豆腐、油菜、海带、荸荠、黄瓜等食性偏寒的食物。
2.当经血量不多时,可适量地饮用一些葡萄酒,能缓解症状。
3.要注意保暖,忌淋雨、涉水、受寒,避免用冷水洗脚和洗头、坐在阴凉湿地上等。
4.经期要避免剧烈运动,如跑步、打球、跳绳、跳跃运动等,因为剧烈运动可能会使经血从子宫腔逆流入盆腔,造成子宫内膜异位,引起痛经,日久甚至可能造成不孕。
5.平时要保持心情愉快,同时要克服害怕痛经的情绪。
·长夏按摩阴陵泉最能排暑湿
“位置及取穴”:在膝下胫骨内侧髁直下方凹陷中。取穴时,正坐,屈膝垂足,从膝关节外边向下能摸到一小圆的骨突起,叫腓骨小头,在腓骨小头的前面稍下一点的凹窝处就是此穴。
“功效及主治”:健脾化湿,通利三焦,调理膀胱,祛风除寒。主治膝关节酸痛,小便不利等。
长夏气候的最大特点就是暑湿,此时我们最易受暑湿之邪的伤害,也就是人特别容易在这时耗气伤阴,而且病程特别绵延难愈。这就是为什么很多人在夏季容易感冒或拉肚子,痢疾的时候总是时好时坏,难以痊愈的原因。
有些老年人在长夏时还会感到内心烦躁,浑身无力,不爱吃东西,甚至出现头晕、胸闷、恶心等症状,这在中医里是“暑伤气”,民间则说是“苦夏”。这其实都是暑湿之邪惹的祸。
为了排除体内的暑湿之邪,我们每天要坚持按揉阴陵泉。如何取穴呢?正坐,屈膝垂足,从膝关节外边向下能摸到一小圆的骨突起,叫腓骨小头,在腓骨小头的前面稍下一点的凹窝处就是此穴。阴陵泉穴可以健脾利湿,坚持每天按揉3分钟,可以把多余的湿祛掉,保持整个夏天脾胃消化功能正常。
生活中,有一些老年人在小便时总有一种尿不尽的感觉,这在中医属于“淋症”的范畴。中医里讲,肾主水,随着年龄增加,肾虚下元不固、膀胱失约、水道失调,就会出现尿不尽的症状。而按摩阴陵泉可增强肾气的固摄力,并具有补肾益气、通经络的功效,使其主水功能恢复正常。
我们建议,老年人每天按摩阴陵泉穴位,每次左右穴位各按摩60下,每天早晚各按摩一次,一般2周后就会有效果。
你还要这样做——
预防暑湿之邪还应该这样做:
1.饮食上,最好以素食为主,黄豆和豆制品(如豆腐)有利于心脏健康,还可多吃冬瓜、西瓜,有利于排除暑湿之邪。
2.不可暴饮暴食,伤及脾胃,避免饮食中有过量油腻及大量肉类,这些食物容易产生或加重内湿,加重症状。
3.夏季暑热外蒸,人体毛孔开放、汗液大泄,最容易受风寒雨露侵袭,因此,晚上不宜在室外乘凉过久。
4.长夏居室一定要保持干燥通风,如果室内过于潮湿,空气污浊,不仅家具、衣物发霉、长毛而损坏,还能损伤人体阳气,容易招致外湿的侵袭。
5.保证充足的睡眠,并利用午睡时间,弥补夜晚睡眠之不足。
·血海穴可缓解月经不调的症状
“位置及取穴”:大腿内侧,取穴时,坐在椅子上,将腿绷直,在膝盖内侧会出现一个凹陷下去的地方,在凹陷的上方则有一块隆起的肌肉,顺着这块肌肉摸上去,顶端即是此穴。
“功效及主治”:调血和营,清热通络,宣达下焦。主治月经不调,膝痛等。
作为女人,每个月总有那么几天,是颇为烦恼的日子。有规律、无疼痛地过了还算好,如果碰到不按规律“办事”的时候,可够女性朋友心烦的了。
24岁的娟娟一直以来都是行色匆匆的。有一次,娟娟惊讶地发现刚刚拜访后离开十多天的“好朋友”又再度降临,怎么一个月来两次呢?仔细想想,好长时间以来月经就不太“循规蹈矩”了,有时提前,有时推后,量也比以前多了。
后来,娟娟到医院去了妇科检查。医生询问了娟娟的生活情况后告诉她,是长期压力过大导致了精神紧张,从而使内分泌系统紊乱,改变了她的月经的规律,从而出现月经不调的症状。
除了娟娟这种情况外,像不良的饮食习惯、使用激素、不良情绪的困扰或是经常生闷气等,都会引起月经不调。中医认为,月经不调与肾、肝、脾有关,所以对于月经不调的治疗中医建议可采用自我按摩的疗法。
我们可通过按摩血海穴来缓解月经不调的症状。血海穴是活血化淤和通络止痛的要穴,位置很好找,坐在椅子上,将腿绷直,在膝盖内侧会出现一个凹陷下去的地方,在凹陷的上方则有一块隆起的肌肉,顺着这块肌肉摸上去,顶端即是血海穴。
按摩时,将双手掌心放在同侧血海穴上,适当用力揉按1分钟左右;双腿可交替进行。可在月经前后几天睡觉和起床时各做一次,但在月经期间应停止按摩。
此外,每天午饭前按摩血海穴还有利于祛除脸上的雀斑。午饭前是脾经值班,气血最旺,此时点揉两侧血海穴3分钟,力量不宜太大,能感到穴位处有酸胀感即可,要以轻柔为原则。
你还要这样做——
月经不调时可以试一试下面这些方法,或许对你有用,不妨试用一下。
1.将米醋200克,豆腐250克一同放入锅内煮熟,饭前吃,1次吃完。适用于经期过短、血色深红、量多的壮实女性。
2.干姜15克,韭菜根120克,用水煎服。适用于月经前后不定期者服用。
3.黑木耳若干,焙干研末,以红糖水送服,每次3~6克,每天2次即可。适用于月经过多,淋漓不止。
4.生姜6克,益母草24克,红糖60克,水煎服。适用于月经不调,经行量少,有血块者。
5.将鸡蛋2个洗净后,与益母草30克加水共炖,蛋熟后去壳再煮20分钟,吃蛋饮汤。适用于淤血阻滞所致的月经过少,月经后延症。
·久坐者按大横穴可健脾防肉伤
“位置及取穴”:肚脐旁开4寸处。
“功效及主治”:健脾理肠。主治泄泻,便秘,腹痛,心忪少力,四肢不可举等。
相信很多上班族对久坐都不陌生:每天乘车或开车上下班,到办公室后一坐下来除了上厕所外就不轻易站起来;晚上吃完晚饭后就坐到电视机前懒得再动……如果你每周少于3次体育活动,每次活动少于20分钟,那很不幸,你已经加入了久坐族的队伍当中了。
久坐的生活方式是造成现代疾病的一个主要潜在原因。俗话说“久坐伤肉”,也就是说,长时间坐着不动,会损伤人体的颈、腰等部位的肌肉组织,引起局部疲劳。
从表面上看,久坐伤到了肉。但从中医整体观上讲,这种情况其实是无形中伤害了脾。中医认为,“脾主四肢、肌肉”,久坐会使气机郁滞,则脾气不健,水谷精微难以运化转输,反使肌肉松弛,四肢倦怠,身体软弱无力。久坐不动,气机的运行、血液的流通就会受到阻碍,容易患上慢性胃炎、消化道溃疡、冠心病、腰肌劳损、痔疮等病。另外,脾虚还可诱发肥胖。
如何解决久坐的问题呢?其实只要我们能意识到久坐不动的危害性,并有意地克服这个不良的生活习惯,还是可以避免它所带来的健康危害。
在久坐之后,除了应有意识地起来散散步,活动活动四肢外,还要多按摩脾经上的穴位。久坐的人可常按大横穴,有温中、健脾、理肠的功效。
大横穴非常好找,它就在肚脐旁开4寸处。按摩时,可用双手食指指端同时按压,圈状按摩100次。
你还要这样做——
久坐之人应该多做一些运动,以保持身体的强健。下面的这套运动方法可以在家中进行,也可在办公室内进行,很适合久坐的上班族。
具体方法:
1.双脚分开站立,腿稍弯;两臂向前后摇甩,甩臂时,两臂要伸直,不可弯曲。
2.身体直立,让膝盖做连续的屈伸运动;两臂向左右随意摆动,摆动时,适当用力拍打对侧的胯部。
3.双手叉腰或交叉放在背后做下蹲运动。做此运动时,背部要挺直,起身动作要缓慢。
4.身体端坐,两手交叉放在脑后,保持自然呼吸;缓慢用鼻深吸气,同时最大限度地扬头阔胸,然后慢慢吐气,同时俯首凹胸,放松脊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