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都会做梦,但是人为何会做梦呢?古往今来,它一直是人们谈论和科学家研究的课题。
释放论认为:做梦是为了忘记。
心理学解梦:在梦中排除欲望,缓解心理压力,梦是保护心理的卫士。
生物学解梦:做梦是一种生物本能。
遗传学解梦:做梦是一种遗传基因。
医学者解梦:梦是超出人类的意识。
科学界解梦:人在有梦睡眠期间,大脑与外界完全中断联系,但大脑皮层中有个特定区域血液循环加快,故能看见梦境。
睡眠是一种阴阳消长、卫气运行及神主学说的生理现象。
如果我们的身体阴阳失调、阴虚阳亢、气血虚弱或气血不调,就不能实现阴阳有规律的消长、卫气正常运行,就可能会出现神不安、不寐或多梦。
祖国中医学对多梦的认识始于《内经》,多从阴阳盛衰、脏腑虚实等方面立论。
如《脉要精微论》上说:“阴盛则梦涉大水、恐惧,阳盛则梦大火燔灼,阴阳俱盛则梦相杀毁伤。上盛则梦飞,下盛则梦坠,甚饱则梦予,甚饥则梦取。肝气盛则梦怒,肺气盛则梦哭”。
清代学者潘德兴在《驱梦赋》中写道:“昼伪遏敝,夜吐其情……不踏梦区,不烛其景。”他认为白昼由于有清醒的意识,故许多意念或想法就被压抑在意识底层,不会显现出来。但梦时心无志无主,各种意念想法,不论善恶美丑,都可显其真相。这一说法其实揭示了“梦吐真情”的特点。因此,“不踏梦区,不烛心境”,不深入分析个体的梦象、梦意,就不能真正洞烛其真实心理。
这段关于有时梦吐真情的论述,颇具有弗洛伊德梦学之旨趣,只是潘氏较其整整早了一个多世纪。
有的梦是我们思维的延续,思维的提示,思维的补充。
多梦是睡眠质量差的主要特征,有的做杂乱无章的梦,有的做各种稀奇古怪的梦,以致于醒后或惊、或悲、或怒、或恐……有的严重到一睡觉就做梦,做一整夜的梦。第二天起床时,感到非常疲惫,头昏脑胀,提不起精神。
梦产生的基本条件是:日有所思,夜有所梦;日有所为,夜有所梦;体内有所因,必然有所梦;过去有所为,现今有所梦;对未来有所思,当今有所梦……
不做梦,当然好,但极少。做点梦,无所谓。有的梦,有益处。有的梦,无害处。
多梦,影响睡眠,是一种病理现象,是睡眠质量差的体现,需要调整或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