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珍藏的时光:灵武园艺试验场文学作品集
7834000000073

第73章 忆念防风林

汤立

灵武园艺试验场是集科研和生产双重功能于一体的单位,自1950年建场后,几代林业工人披星戴月,夏顶烈日,冬迎寒风,在这片热土上辛勤工作。他们平丘填壑,开荒垦田,引水上山,植树造林,度过了漫长的岁月。

在园艺场的土地上,不仅生长着花果林,更有几千株两人合抱不过来的参天大树,这些树木不是花果木,是白杨、沙枣、刺槐、国槐这一类绿化树木。

园艺场的工人们,曾为这些树木骄傲和自豪,因为它们是屹立在灵武县城东郊的绿色卫士,这些绿色树木抗风挡沙,是灵武东大门前的一道绿色屏障。

灵武的地理现状很特别,东是丘陵地带,紧靠毛乌素沙漠边缘,据《万历宁夏志》记载,在17世纪时,灵武东郊就形成了连片的茫茫沙漠,这里是一望无际的沙海碛滩,丘陵起伏。灵武园艺试验场的坐落位置恰恰在东西山川接壤的交界处。自秦渠的水平线至园艺场目前的果林最高处,竟有56米的高差。因为园艺场有8000亩树木果林,紧靠毛乌素沙漠,在抵御风暴山洪时起到很大作用。

20世纪70年代,自然灾害也不少。我曾翻阅过《灵武县志》,一些关于自然灾害的数据令人触目惊心。1962年9月14日,灵武境内发生冰雹、大风,祸及几个公社,当年减产粮食21.7万公斤。1963年,灵武境内遭暴风雨袭击,大河子沟防洪坝决口258处,长1126米,秦渠坝灵武段冲断53处,长1072米,冲毁农作物田地1500亩,这一年灵武粮食减产11万公斤,4284人受灾。1968年8月25日,山水沟发生了487立方米/每秒的特大洪水。1970年8月1日,灵武境内突降暴雨95.4毫米。1973年8月27日,磁窑堡地区骤降暴雨,冲毁水库3座,山洪下泻淤平东沟1.58公里,淹没农田5500多亩,淹死3人。

灵武东山坡自古是人们挖沙石、采胶泥、打麻黄、挖甘草、埋死人的地方,历经千百年,这里植被已被破坏,地貌七沟八梁,地表支离破碎,到处是残碑荒坟,水土严重流失,沙丘呈月牙形流动。风起时,迎面不见五指,雨大时,水流形成山洪,把地表冲刷得乱七八糟。

为了改善环境减少自然灾害对人们的侵害,园艺场在1951年,贯彻省政府提出的“自采种,自育苗,自造林”的方针,积极开荒整地,恢复植被,栽树育苗。当年除培育引进水果树木,还建起了46亩苗圃。在以后的岁月里,园艺场的林业工人逐年开荒,逐年种植。特别是1966年,按照县政府提倡的“舍得土地,舍得投资,舍得劳力,舍得肥料”的办法,投入大量财力、物力、人工在园艺场对防风林带进行了规划,平均每两档果林中间种植一条防风林带,同时在洼地山坡及道路旁都种植了数量很多的树木,形成了系统的防风林带。防风林带的树种为柳树、白杨、沙柳、沙枣、国槐、刺槐等。

园艺场的林业工人对栽种树木倾注了很大的心血,付出了艰辛的劳动,在培育栽植果木的同时,也精心管护着这些防风林带,打药、剪枝多项工序都细致的操作。特别在1978年,园艺场大张旗鼓地宣传贯彻灵武县《关于进一步加强树木管理办法》,宣传活动工作搞得轰轰烈烈,油印的传单分发到每位职工手中,场里贴满了标语“护树光荣,毁林可耻”。为管理好树木,还举办了多次学习班,使爱护树木的意识深入人心。

岁月一天天流逝,在阳光雨露的滋润下,在职工精心的管护下,防风林的树木越长越大,长得枝繁叶茂。几十年过去了,园艺场到处是浓荫,微风吹过,树叶的沙沙作响,如同奏着一支雄壮的交响曲。很多到过园艺场的人都说,园艺场的树木茂盛郁葱,是园艺场闪着绚丽光彩的一个亮点。

那时,运输车辆很少,园艺场职工也基本不烧煤炭。职工们做饭、取暖烧的都是树枝,防风林修剪下的树干枝条,成为取暖烧饭最好的燃料。秋季收完水果后,很多职工从果林和防风林带拉回修剪下的枝干,回家后锯成木段,码成垛,堆在房前屋后。

到了冬季,家家用木柴填火炕,每家的火炕都烧得暖烘烘,不管是到谁家闲聊扯磨,总是被热情好客的主人让上火炕。很多职工坐在热炕上,打扑克、嗑瓜子,显得非常亲密和谐,就连一些队干宣传一些区县的文件,也是召集职工围坐在炕上。这种亲密的气氛维持了很多年。

防风林成材后,园艺场的一些果窖、包装场,办公室的门窗、屋顶上的椽棒、大梁、荇条都是用防风林的木头做成的,防风林为职工生活、为场里的生产带来极大的方便,人们都非常喜欢场内千万株郁郁葱葱、傲岸伟硕的大树。

那时,防风林带里玩耍最多的是园艺场的孩子们,他们踩着落下厚厚的树叶,吱吱作响,如同踩在了厚厚的地毯上,他们在雨后的防风林中采蘑菇、挖野菜、抓蚂蚱,尽情嬉戏玩耍。

园艺场防风林的建成,对抵御风沙雪雨灾害也起到了非常巨大的作用。1977年8月29日下午5时,园艺场东边三架山旁,闷雷轰轰作响,地面突然形成一股巨大的土柱,飞快旋转,极为凶猛,这便是人们所讲的龙卷风。这股龙卷风飞快旋转,折断了17年树龄的苹果树45株,连根拔起了61株沙枣,白杨树被连根拔起34株,水泥高压电杆折断了3根。龙卷风甚至把一台75马力自重5吨的链轨推土机刮得在原地旋转。这场龙卷风自始至终刮了16分钟,最后在三站的防风林带旁停止,很多老职工讲,如果不是几十处防风林带的阻隔使风力减弱,这场罕见的龙卷风会直接刮到灵武县城去。

防风林带建成后,对于园艺场果林的防霜冻也起到了很大作用。职工中间流传着这样一句农谚:“过了四月八,树木没麻哒。”意思是说在农历四月八之前树木随时有被霜冻侵害的危险。那时如遇霜冻,园艺场从北门制药厂拉回麻黄渣,在两档果林中间燃烧,燃烧的麻黄渣很快在两道防风林中形成烟雾,防风林和烟雾相融结合,对防霜冻起到了很大作用,保障了树木在花期坐果时不受霜冻侵害,保障了秋季水果的丰收。

1978年,灵武县新华桥镇新接滩村第一生产队队员杨文孝,给家中盖房子时,从石嘴山买回了一批未经检疫的木头、椽棒,这批木头中有大量的天牛成虫和虫卵,很快天牛虫害在灵武蔓延。园艺场的树木也受到了不同程度的侵害。这使园艺场树木遭受到了一次无烟灾害的劫难。20世纪90年代初,园艺场领导作出了砍伐防风林的决定,两年多的时间里,每天都有大树轰隆隆倒下的声音。如一颗颗巨人一般的白杨、柳树轰然倒下。两年的日月里,果林里、山坡上、田埂边到处都是“嚓嚓”的砍树声,砍伐声响在树上,疼在几十年辛勤管护树木的职工心上,树丛中响起很多老职工发自肺腑深处的叹息。

当防风林被砍光后,自然灾害随之向园艺场多次侵袭,连续不断的霜冻给园艺场带来极大的损失。就近些年来讲,从2000年园艺场发展长红枣产业起,到2008年,8年时间就被霜冻冻了两次。2005年霜冻把发芽的葡萄枝叶冻得如开水烫过的一样;2007年霜冻把全场枣树冻伤了50%,这一年园艺场直径碗口粗的桃树都被冻死,在园艺场绝了迹。

人们怀念防风林,怀念那郁郁葱葱,如同卫士般守护着果林的白杨、沙枣、刺槐,那些参天的大树时至今日仍在一些职工的梦境中出现。

所幸的是2008年春季,园艺场新一届党委又作出恢复防风林的决定,这一年春季栽植防风林树木18000万株。2009年春季,灵武市委、市政府又将灵武下白路沿线生态林位于园艺场东边的建造任务交给了园艺场,园艺场充分利用这个发展契机,积极恢复生态林,这年春季,园艺场又栽种各类树木达60000多株。很多职工非常欣慰地说:“当年的防风林又回来了,这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好事。”相信通过勤劳、善良、不怕苦、不怕累的园艺人的细心设计,高标准规划,细心栽植、细致管护的树木,会长成参天大树,抵御风沙,抗击风暴,阻挡冻害,成为灵武东郊的绿色屏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