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军事百战奇略(中华国学经典)
7818700000010

第10章

八十一、声战

【原文】

凡战,所谓声者,张虚声也。声东而击西,声彼而击此,使敌人不知其所备。则我所攻者,乃敌人所不守也。法曰:善攻者,敌不知其所守。

【今译】

凡是作战所谓声战,就是虚张声势迷惑敌军,扬言进攻东面而袭击西面,扬言要袭击这边而暗中却攻打那边,迫使敌人无法防御。这样就可做到我方所要进攻的恰是敌军没有防备的地方。兵法说:善于进攻,就能使敌军不知如何防守。

【战例】

后汉,建武五年,耿弇与张步相拒。步使其弟蓝将精兵二万守西安,诸郡太守合万余人守临淄,相去四十余里。弇进兵画中,居二城之间。视西安城小而坚,且蓝兵又精;临淄虽大,而易攻,乃敕诸将会后五日攻西安,蓝闻之日夜为备。至期夜半,弇敕诸将皆蓐食,会明,至临淄。护军荀梁等争之,以为宜速攻西安,弇曰:“西安闻吾欲攻之,日夜备守。临淄出其不意,至必掠扰,攻之,则一日可拔。拔临淄,则西安孤。张蓝与步阻绝,必自亡去,所谓击一而得二者也。若攻西安,不卒下,顿兵坚城,死伤必多。纵能拔之,蓝帅兵还奔临淄,并兵合势,观人虚实。吾深入敌地,后无转输,旬日之间,不战而困。诸君之言,未见其宜。”遂攻临淄,半日拔之,入据其城。张蓝闻之,果将兵亡去。

【战例今译】

东汉建武五年(公元29年),大将耿弇同割据青州的张步军队对峙,张步派弟弟张蓝率两万精兵坚守西安,并命令各郡太守拼凑1万多人把守临淄,两城相距40多里。耿弇把兵力驻扎在两城之中的画中。耿弇观察到西安城小但城壁坚厚,防守严密,相对来说临淄城虽大但很易攻破。于是,耿弇召集将士,声言五天之后兵力会齐攻打西安。张蓝得知情报后,日夜加紧防守。第五天夜里,耿弇命全军起床吃饭,天亮时分兵抵临淄城下。可护军梁荀却提出反对意见,要迅速攻西安。耿弇说:“西安的敌军听说我们要进攻他们,正在加倍防范,而临淄缺乏防备,我们现在去袭击它,守军必定惊慌失措,只需一天便可拿下临淄,这样,西安守敌就成了孤军,张蓝与张步分割两地,孤军无援,必定放弃西安逃走,这就是一箭双雕啊!如果先攻西安,无法攻破,我军已暴露在坚城之下,必定死伤惨重。即使攻下西安,张蓝也会率兵逃到临淄,把兵力合在一起,观察我方虚实。我们已深入敌境,后方缺乏供应,不过十天八天,虽然敌人未作反击,困难更加增多。因此你们所说的未必正确。”于是,耿弇率军不到半天就攻下临淄,迅速占领城池。张蓝听说,果然带兵弃城而逃。

八十二、和战

【原文】

凡与敌战,必先遣使约和。敌虽许诺,言语不一。因其懈怠,选锐卒以击之,其军可破。法曰:无约而请和者,谋也。

【今译】

凡是对故作战,必须首先派遣使者议和。敌人虽然已口头答应,但是语言矛盾,可以乘他懈怠的时候,选派精锐兵卒攻击,敌军可以击破。兵法说:不缔约而请求和议的,其中必有阴谋。

【战例】

秦末天下兵起,沛公西入武关,欲以两万人击峣关。张良曰:“秦兵尚强,未可轻视。闻其将多屠贾子,利以动之则易。愿且留壁,使人先行,为五万人具食,使益张旗帜为疑兵,而使郦生、陆贾往说秦将啗以利。”秦将果欲连和。沛公欲听之,良曰:“此独其将欲叛,恐士卒不从,当因其懈怠击之。”沛公乃引兵击秦军,大破之。

【战例今译】

秦朝末年,各地义兵兴起,沛公刘邦向西进入武关,想以二万军队进攻峣关。张良说:“秦军还很强大,不能轻视他们。听说其将领不少是屠夫的后代,用利益打动他们是比较容易的。我建议您暂时留下坚守壁垒。可以派人先走,预备5万人的粮食。派人广张旗帜作为疑兵,继而派遣郦生作说客,去向秦将领讲说利害。”秦军将领果然想连和。刘邦于是想同意议和,张良说:“这只是秦军将领单独反叛求和,士兵恐怕不会听从的。应该乘他懈怠的时候发动攻击。”刘邦即领兵进攻,大败了秦军。

八十三、受战

【原文】

凡战,若敌众我寡,暴来围我,须相察众寡虚实之形,不可轻易遁去,恐为尾击。当圆阵外向,受敌之围,虽有缺处,我自塞之,以坚士卒心。四面奋击,必获其利。法曰:敌若众,则相众而受敌。

【今译】

凡是作战,假若敌众我寡,敌军突然前来围攻我军,首先必须把双方实力大小强弱,统一分析,不可轻率撤走,恐怕会被敌人尾随追击。应当布成圆阵,向外抗击敌人的围攻。虽然也会有缺口,我方要自行塞补,以加强我军士卒的战斗决心,向四边奋力搏击,必定获得胜利。兵法说:敌人兵多,就要正面抗击。

【战例】

《北史》:魏普泰元年,高欢讨并州刺史尔朱兆;孝武帝永熙元年春,拔邺。尔朱光自长安,兆自并州,度律自洛阳,仲远自东郡,同会于邺,众二十万,挟洹水而军。欢出顿紫陌,马不满二千,步不满三万,乃于韩陵为圆阵,连牛驴以塞归路。将士皆为死志,选精锐步骑从中出,四面击之,大破兆等。

【战例今译】

据《北史》记载,北魏普泰元年,高欢进攻邺地,孝武帝永熙元年春季,攻下邺城。尔朱光从长安,尔朱兆从并州,尔朱度律从洛阳,尔朱仲远从东郡,四路军马陆续聚集到邺,号称20万大军,沿漳水两岸扎下大营。高欢也出兵屯扎在紫陌,步兵不满3万,骑兵不到2000,在韩陵山前摆好圆形防御阵地;同时把牛、驴用绳子拴在一起,用来堵塞退路,将士看见这种情况认为非拼死决战不可。高欢又从部队挑选主力步、骑兵从中央向外突破,四面出击,打垮了尔朱光、尔朱兆等军的包围。

八十四、降战

【原文】

凡战,若敌人来降,必要察其真伪。远明斥堠,日夜设备,不可怠忽。严令偏裨,整兵以待之,则胜,不然则败。法曰:受降如受敌。

【今译】

凡是作战,假如敌军来向我军投降,必须要察明真假,派人监视他们的所作所为,昼夜加强防范,不要松懈大意。而且还要布置好军队,作好一切战斗准备,这样才能万无一失,保证胜利。兵法说:接受敌军投降,要像打仗一样提高警惕,加强防范。

【战例】

后汉建安二年,曹操讨张绣于宛,降之。既而悔恨复叛,袭击曹操军,杀曹操长史及子昂,操中流矢,师还舞阴。绣将骑来,操击破之。绣奔穰,与刘表。操谓诸将曰:“吾降绣,失在不便取质,以致于此。诸将观之,自今以后,不复败矣。”

【战例今译】

东汉建安二年,曹操领兵进攻驻守宛城的张绣,张绣兵败被迫投降曹操。不久又后悔起来,再次反叛曹军。他突然袭击曹操军队。杀死曹操的长史曹安民和儿子曹昂,曹操也中了暗箭,只好退兵到舞阳。张绣出动骑兵迂回包抄。结果曹军奋勇作战,打败了张绣。张绣率残兵败将投奔了刘表。事后,曹操对部将说:“我接受了张绣的投降,因为不便让他交人质抵押,招致了他的暗算。所以才落到这般地步。诸位请看吧,有了这次教训,从今以后再也不会遭受这样的失败了。”

八十五、天战

【原文】

凡欲兴师动众,伐罪吊民,必任天时。君暗政乱,兵骄民困,放逐贤人,诛杀无辜,旱蝗水雹,敌国有此,举兵攻之,无有不胜。法曰:顺天时而制征讨。

【今译】

凡是要出动军队,讨伐有罪的君主,解救受难的百姓,必须顺应天时。敌国君主昏庸,政治混乱;军队骄横,百姓饥困;贤臣遭贬,无辜被杀;干旱蝗灾,冰雹水涝等天灾人祸接连不断。如果敌国有这些情况发生,出兵进攻它,就没有不胜利的。兵法说:顺应天时而征讨叛逆。

【战例】

北齐,后主纬,隆化元年,擢用邪佞陆令萱、和士开、韩长鸾等,宰制天下;陈德信、何洪珍等参预机权;各领亲党,升擢非次。官由财进,狱以赂成,乱政害人。遂致旱魃水潦,寇盗并起。又猜嫌诸王,皆无罪受损。丞相斛律光及弟荆山公羡,并无罪受诛。渐见覆溺之萌,俄观土崩之势,周武帝乘此一举而灭之。

【战例今译】

北齐后主高纬隆化元年(公元576年),提拔重用了一批邪恶奸佞之徒,如陆令萱、和士开、高阿那肱、穆提婆、韩长鸾等人控制朝政,发号施令,让陈德信、何洪珍等人也参掌军国大政。他们拉帮结派各树党羽,提拔官员超越正常程序,官职爵位可用钱财买到,构陷冤狱能用贿赂铸成,紊乱国政随便害人,加上旱涝蝗灾、土匪强盗到处出现;他们还猜忌仇恨各亲王大臣,结果都无罪而遭到迫害。例如贤明有功的丞相斛律光及其弟荆山公斛律羡,都是无罪而同时惨遭杀害的。就在北齐显露垮台的苗头,后来每况愈下,土崩瓦解之势很快便可看到的时候,北周武帝宇文邕乘此有利时机,亲率大军东征,一举灭亡了北齐。

八十六、人战

【原文】

凡战,所谓人者,系人事而破妖祥也。行军之际,或枭集牙旗,或杯酒变血,或麾竿毁折,惟主将决之。若以顺讨逆,以直代曲,以贤击愚,皆无疑也,法曰:禁邪去疑,至死无所之。

【今译】

凡是作战,所谓人者,惟有人才能破除谣言和迷信,在部队行军过程中,或是遇到恶鸟群集主帅旗竿上,或是出现杯中水酒变红,或是发生旗竿突然折断等怪异现象时,唯有主将及时作出正确决断,才能稳定军心士气。倘若所进行的战争,是以正义攻讨叛逆,以理直征伐邪曲,以贤能进击愚顽,都应坚信必胜无疑。兵法说:要禁绝迷信,消除疑惑,即使战斗到死,战士也无所畏惧。

【战例】

唐,武德六年,辅公袥反,诏赵郡王李孝恭等讨之。将发与将士晏集,命取水,水变为血,在座皆失色,孝恭自若,曰:“毋疑,此乃公授首之征也。”饮而尽之,众心为安,先是贼将拒险邀战,孝恭坚壁不出,以奇兵绝其粮道。贼饥,夜薄李营,孝恭坚卧不动,明日,以羸兵扣贼营挑战,别选骑阵以待,俄而羸却,贼追,遇祖尚薄战,遂败,赵郡王乘胜破其别阵,辅公祏穷走,追骑生擒之。

【战例今译】

唐朝武德六年,辅公祏叛乱。朝廷下诏派赵郡王李孝恭等前去讨伐。出发之前,将士们举行会餐,派人取水,水突然呈血红颜色,在座的人都大吃一惊。李孝恭仍如平常一样说:“毫无疑问,这是公祏要掉脑袋的先兆。”说完就把水一饮而尽,这时大家才放了心。战斗开始,敌方据险顽抗,还不断进行袭击。李孝恭采取坚守营垒不去应战的对策,却暗中派出奇兵截断敌人粮道。敌人饥饿,夜晚偷袭,李孝恭还是坚卧不动。第二天,派老弱残兵到敌营挑战,另外挑选出精锐骑兵严阵以待。不一会儿,弱兵败阵而回,敌人紧迫不放,终于和伏兵相遇,祖尚带队奋力进行战斗,敌兵大败。李孝恭乘胜又夺取敌方别的阵地。辅公祏逃跑后走投无路,被李孝恭的骑兵活捉了。

八十七、难战

【原文】

凡为将之道,要在甘苦共众。如遇危险之地,不可舍众而自全,不可临难而苟免,护卫周旋,同其生死。如此,则三军之士岂忘己哉?法曰:见危难,毋忘其众。

【今译】

凡是做将领的道理,最重要的在于能和部众同甘共苦。假如在战争中处于危险境地,不能丢掉部众而只独自逃生,不能临危难而乞求自己活命;要千方百计掩护士兵,与他们同生共死。如能这样,全军的官兵,又怎会忘记将领呢?兵法说:遇到危难,千万不要忘记广大士兵。

【战例】

魏曹操征孙权还,使张辽、乐进、李典将七千余人屯合肥。操征张鲁,教与护军薛悌书,题其函曰:“敌至乃发。”俄而,权帅众围合肥,乃发此教,曰:“若孙权至者,张、李将军出战,乐将军守城,护军勿与战。”诸将皆疑。辽曰:“公远征在外,及敌至此,破我必矣,是以指教。及其未合,逆击之,折其盛势,以安众心,然后可守也。胜负之机,在此一举,诸君何疑?”李典意与辽同。于是,辽夜募敢从之士,得八百人,椎牛享士,明日大战。平旦,辽披甲出战,先登陷阵,杀数十人,斩二将,大呼自名,冲击突至权麾下。权大惊,众不知所以,走登高冢。权以长戟自守,辽叱权下战,权不敢动,乃聚兵围辽数重,辽左右麾围,直前急击,围解,辽将麾下数十人得出。余众呼号曰:“将军岂合我耶?”辽复还入围,拔出余众,权军无敢当者。自旦至日中,吴人夺气,辽还修守备,众心乃安,诸将悦服。权攻合肥旬日,城不得拔,乃退。辽率诸将追击,几复获权。

【战例今译】

三国时,魏曹操进攻孙权回归,派张辽、乐进、李典三人带7千多人驻扎合肥。曹操去征讨张鲁,临行前交给护军薛悌一封信,封面上题着:“敌人来了才打开看。”不久,孙权率军包围合肥,张辽等才打开信。只见上面写着:“如果孙权来了,张、李将军出战,乐将军守城,护军薛悌不要出战。”诸将都很疑惑。张辽说:“曹公在外远征,虑及敌军到这里来会打败我们,所以留下教帖指示我们:在两军没有接触以前,就迎面攻击他,挫折他的锐气,以安定我军心,然后才可以防守。胜负之机,全在此举,各位又有什么可疑惑的呢?”李典的看法也和张辽相同。于是,张辽连夜选募敢死之士,共得800人,杀牛慰劳他们,准备明天大战。第二天一早,张辽披甲出战,率先冲入敌阵,杀死敌几十人,斩敌两员大将,大声呼喊着自己的名字在敌阵中横冲直撞,直至孙权的指挥旗下。孙权大惊,将士还来不及应变,就纷纷登山逃跑。只抛下孙权手里拿着长戟自卫。张辽大声呵叱孙权下来应战,孙权不敢出来。吴军聚兵把张辽包围了几圈。他左冲右突,一直向前猛攻,包围圈终于被冲破,张辽率部下几十人得以冲出。其余部众大声呼喊说:“将军要丢掉我们吗?”张辽又杀入重围,救出其余部众,孙权军兵没有人敢阻挡。从早晨直杀到中午,吴军的士气趋向低落。张辽回营以后,修整城池,士兵情绪坚定,将领从内心佩服他。孙权攻合肥,十天还没攻下,便撤退。张辽带将追击,又差一点捉住了孙权。

八十八、易战

【原文】

凡攻战之法,从易者始。敌若屯备数处,必有强弱众寡。我可远其强而攻其弱,避其众而击其寡,则无不胜。法曰:善战者,胜于易胜者也。

【今译】

凡是进攻作战的法则,先打弱小之敌可以取胜。假若敌兵驻守数处,其中必有强大与弱小、兵多与兵少之别,我军可以避开强大之敌而先消灭弱小敌人,避开众多之敌而先消灭寡少之敌,则没有不打胜仗的。兵法说:善于作战的人是在具备充分把握的条件下才打,取得胜利是从容易得胜的地方着手。

【战例】

《北史》:周武帝伐齐之河阳,宇文弼曰:“河阳,要冲,精兵所聚,尽力攻围,恐难得志,彼汾之曲,城小山平,攻之易拔。”武帝不纳,终无成功。

【战例今译】

南北朝时,周武帝进攻齐国河阳。宇文弼说:“河阳是齐国的重要基地,驻扎了很多精锐部队,即便使用大军全力攻城,恐怕也很难攻破。要是进攻汾曲,那里守城部队很少,山也不高,很容易攻下。”周武帝不同意,此战果然最终是劳而无功。

八十九、饵战

【原文】

凡战,所谓饵者,非谓兵者置毒于饮食,但以利诱之,皆为饵兵也。如交锋之际,或弃牛马,或遗财物,或舍辎重,皆切不可取,取之必败。法曰:饵兵勿食。

【今译】

凡是作战,所谓饵者,不是指对敌兵的饮食进行放毒,而是用小利引他上钩,这也属于饵兵一类。例如,在敌我双方交战中,敌人或者利用牛马相引诱,或者委弃财物相引诱,或者舍置辎重相引诱,切记都不可随意拾取,一旦拾取则必为敌人所乘而导致作战失败。兵法说:对于敌人的设饵引诱,千万别上当。

【战例】

汉献帝建安五年,袁绍遣兵攻白马,操击破之,斩其颜良,遂解白马之围,徙其民而西,绍追之。军至延津南,操驻兵扎营南坡下,令骑解鞍放马。是时,白马辎重就道,诸将以为敌骑多,不如还保营。荀攸曰:“此所谓饵兵,如何去之?”绍骑将文丑与刘备将五六千骑前后至。诸将曰:“可上马。”操曰:“未也。”有顷,骑至稍多,或分趣辎重。操曰:“可矣!”乃皆上马纵击,大破之。

【战例今译】

东汉献帝建安五年(公元200年),袁绍派兵进攻白马,曹操率军把他打败,杀死其大将颜良。于是解除了白马之围,然后迁移当地居民沿着黄河而向西转移。袁绍这时亲自率军渡过黄河追击曹操军,一直追到延津之南而扎营。曹操所率部队驻扎在南面的山坡下,他命令所属骑兵都卸下马鞍,放开战马。此时,白马方面的曹军运输车队正行进在路上。曹操的将领们认为敌人的骑兵众多而难以战胜,不如退还保卫部队营地为好。但谋士荀攸向大家解释说:“这正是我们所以能用饵兵诱敌上钩的好机会,怎么可以撤走部队而失去这一战机呢!”袁绍的骑将文丑与刘备此时率领五六千骑兵前后赶到这里。将领们又说:“现在可以上马迎战了。”曹操说:“还不可以上马迎战。”过了一会儿,袁绍的骑兵逐渐增多,有的去争抢辎重。曹操这时下达命令说:“现在可以上马迎战敌人了。”将领都上马出击,终于打败了敌军。

九十、离战

【原文】

凡与敌战,可密候邻国君臣交接有隙,乃遣谍者以间之。彼若猜贰,我以精兵乘之,必得所欲。法曰:亲而离之。

【今译】

凡是对敌作战,可乘邻国君臣之间互不信任的时候。如果有隙可乘,就派遣间谍去离间他们,他们如果互相猜疑,就乘机用精锐部队去攻击。这样,一定能够得到我们所想得到的东西。兵法说:对于内部团结的敌人,要设法挑拨离间它。

【战例】

战国,周赧王三十一年,燕王将乐毅并将秦、魏、韩、赵之师伐齐,破之,湣王出奔于莒。燕军闻齐王在莒,合兵攻之。楚将淖齿欲与燕将分齐地,乃执湣王数其罪而诛之。复坚守莒城、即墨,以拒燕,数月不下,乐毅并围之,即墨大夫战死,城中推田单为将军。顷之,昭王薨,惠王立。初,惠王为太子时,与毅有隙。田单闻之,乃纵反间,曰:“乐毅与燕新王有隙,畏诛,欲连兵于齐,齐人未附,故且缓攻即墨,以待其事。齐人惟恐他将来,即墨残矣!”燕王以为然。乃使骑劫代毅,毅遂奔赵。燕将士由是不和。单乃诈以卒为神师而祀之,列火牛阵,大破燕军。复齐七十余城。迎襄王自莒入临淄。

【战例今译】

战国时期周赧王三十一年(前284年),燕国将领乐毅同时率领燕和秦、魏、韩、赵军队讨伐齐国,大破齐军。齐湣王出逃到莒。燕军听说齐王在莒,又聚兵攻莒。楚国将领淖齿想和燕将共分齐国土地,就捉住湣王历数他的罪行,将他杀了。齐国人坚守莒城和即墨,抵抗燕军。燕王攻打了几个月还没攻下,乐毅便将莒和即墨包围起来,即墨大夫战死后,城中推荐田单作了将军。不久,燕昭王死了,燕惠王即位。当初惠王做太子的时候,与乐毅曾有怨仇。田单听说,便施反间计说:“乐毅与燕国新王有怨仇,怕被杀死,想联合齐军,做齐国的国王。齐军还未归附,所以他缓攻即墨,等待齐国人慢慢归附于他。但是齐人只怕派别的将领前来,那样,即墨就完了。”燕惠王听了认为是这样的,就派骑劫替代乐毅为将领,乐毅便投奔了赵国。燕国将士因此不和睦了。田单诡诈地让一个士卒装成神师并祭祀他,布置了火牛阵,一举打垮燕军,恢复了齐国城池70多座,将齐襄王从莒城迎接至临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