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养生冠心病的保健细节和养生(现代健康丛书)
7818500000011

第11章 冠心病人的养生细节(3)

饱餐容易引起冠心病的发作,为什么呢?饭虽然是在胃里,但暴饮暴食却能增加血流的速度,加重心脏负担,引起心绞痛,同时,还能引起消化系统、循环系统、血液系统和神经内分泌系统的疾病。这是因为,当胃里充满食物时,为了促进胃消化,血液不得不大量的向胃肠道分流,导致其他组织的供血量明显不足。另一方面,饱餐后外周血压明显下降,原来高血压者的血压下降的更加显著,此外,喝酒时外周血管扩张也能引起血压下降。血压的明显下降,就造成了冠状动脉的供血不足。更有甚者,如果饱餐时摄入了大量高脂肪的食物,更容易诱发心绞痛,或者是心肌梗死。这是因为,大量高脂肪食物可促使血中脂质浓度快速升高,增加血液的黏稠度,增高血小板的聚集量,更容易导致微血栓。再加上聚餐饮酒时大脑处于兴奋状态,心肌的耗氧量增加。

因此.冠心病患者应该纠正不良的生活习惯,避免暴饮暴食,应该少食多餐,同时要控制热能和脂肪的摄入。还要注意保持乐观的精神,有序工作,保证充足的睡眠。

冠心病患者忌饮浓茶咖啡

对于正常人来说,茶和咖啡不仅可以提神醒脑、消除疲劳,保持头脑的清醒和思维敏捷,还能增进食欲,促进消化。因此,咖啡、茶和可可被称为世界三大饮料。闲暇之余,来上一杯,既怡情又养神。但对于冠心病患者来说,在喝这些饮料之前,必须慎之又慎。

茶中含有茶碱、烟酸和多种维生素,能够改善心脏的机能,增加毛细血管的弹性和韧性,降低血液中的胆固醇。在医学中,茶和一些中药合用,还可以成为冠心病患者的食疗方法。但是,如果冠心病患者饮过浓的茶则是有百害而无一利的。一方面,茶叶中含有咖啡因,一杯浓茶中约含100毫克的咖啡因,而过多的咖啡因进入身体后,能够使人大脑兴奋、失眠、心跳加快、情绪烦躁和心律不齐,进而加重心脏的负担。另一方面,浓茶中含有较多的鞣酸,极易引起便秘,这对冠心病患者来说非常不利。如果空腹或者晚上喝浓茶就更容易加重冠心病患者的病情,严重者可诱发心绞痛和心律失常。因此,冠心病患者应该多饮淡茶,或者含咖啡因较少的茶,更不可在晚上和空腹时喝茶。

咖啡中含有比茶叶中更多的咖啡因,作用也更加强烈。喝咖啡不仅可以使人兴奋、不安、失眠、心跳加快和心律失常,诱发冠心病的发作,还能促使血液中胆固醇的增加。有研究表明,每天喝咖啡的人,患冠心病的危险性是不喝咖啡者的2.8倍,同时,喝咖啡的人还能加速冠心病及动脉粥样硬化的发展进程。因此,冠心病患者最好不要喝咖啡,以免恶化病情。

由此可以得出,做什么事情都要有所节制,饮茶喝咖啡也不例外。对冠心病患者来说,必须时刻牢记:清茶一杯,神清气爽;咖啡有害,少喝为妙。

冠心病人的心理保健

如何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

月有阴晴圆缺,人有悲欢离合。人们都会产生悲、欢、喜、怒的情绪。对于冠心病患者来说,情绪的时常波动,会对病情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甚至关系到生死。这是因为,不良的情绪容易引起机体内神经内分泌机制的紊乱,带来一些生理上的变化,比如呼吸急促、血压升高、脉搏加快、血液黏稠度增加、血中胆固醇和甘油三酯浓度增加等,这些变化都会危及到心脏。因此,冠心病患者不仅要依靠药物治疗,还必须坚持进行必要的心理治疗,逐步调节自己的情绪,改变不良的性格,这就是常说的身心同治法。当然,调节生活、增加生活乐趣的方法有很多,这里仅介绍以下几种。

1.多读书

读书不仅可以陶冶情操、增长知识,还可以励志、提高文化修养。在闲暇的时间里,多读一些适合自己口味的书,特别是那些富有幽默感、趣味性、知识性、催人向上的书,这样既开拓了自己的视野又得到了乐趣。同时,在读书时,人们往往能够和作者的思想产生共鸣,“同欢笑,共悲伤”,这样人们的情感得以抒发,胸怀更加开阔,机体内的各项机能也会处于正常的循环中。同时,脉搏跳动有力、血压稳定、血流畅通。

2.培养多种兴趣爱好

养成一些诸如养花、绘画、书法、钓鱼、弹琴、集邮等良好的兴趣爱好,对冠心病患者来说也是大有裨益的。在遇到不顺心、或者遭受挫折、困难时,把注意力暂时转移到这些兴趣爱好上来,不仅可以舒缓压力、平静大脑,还可以放松心情,使大脑处于清醒的状态,这样更有利于问题的解决。在这些兴趣爱好中,患者的生活更加充实,情感也得到了升华,忧虑和烦恼逐渐消失,有利于病情的好转和稳定。

3.少发怒

发怒是最不好的情绪表现,遇到烦心的事情光靠发怒是解决不了问题的,还会加重问题的复杂性。冠心病患者发怒的次数和程度更是关系到性命的安危,因此,冠心病患者要学会克制自己,减少发怒的次数,遇事要保持冷静,多开导自己,时常保持一颗宽容、豁达的心。遇事不要勉强自己,顺其自然就好,不要追求那些奢华的东西、更不能急躁发火。生活中要学会放松自己,忙碌之余听音乐、看报纸、下棋、和家人聊天等,学会适应不利的环境。

不良精神因素对冠心病的影响

人体是一个复杂而紧密的网络体系,是由神经——分泌系统联系起来的,而精神因素是这个网络体系上重要的结。冠心病和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就是因为精神因素如精神紧张或者发怒、激动,通过神经——内分泌系统作用于心血管系统,使垂体——肾上腺系统紧张程度上升,血液中儿茶酚胺和皮质激素水平升高而造成的。具体来说是因为:

(1)儿茶酚胺直接作用于心脏时,心跳加快,收缩力加强,心肌的耗氧量增加。这样可导致心肌缺血、缺氧加剧,从而引发心绞痛或者是心肌梗死。

(2)儿茶酚胺作用于外周的血管时,引起小动脉收缩,血压上升。长期的精神紧张因素致使小动脉持续收缩,造成动脉壁增厚,管腔变窄,血压持续性升高。这样,便损坏了血管的内皮细胞,血中的胆固醇趁机而入,并沉积在动脉壁上,动脉粥样硬化从而形成。

(3)另外,长期紧张、愤怒和激动还可造成高脂血症,改变血液流变学状态,导致血黏稠度升高,同时也激活了血小板,释放出血小板原生长因子,使平滑细胞过度繁殖,这时极易形成血栓。

通过以上介绍大家就可深刻理解诸葛亮三气周瑜的故事,周瑜正是因为生气、恼怒、郁闷而猝死的。从现代医学上来看,周瑜就是因为精神因素所导致冠心病发作而死的。因此,冠心病患者在生活中要学会宽以待人,与人为善,做到大事不糊涂,小事不计较,学会享受生活的乐趣,使自己时刻处在一个欢乐、友爱、和睦的气氛中,这样才有助于病情的好转。

走出对冠心病的心理认识误区

大多数冠心病患者往往对自己的疾病有不正确的想法和认识,这样既不利于病情的好转,又不能到达预期的疗效。总体上来说,在冠心病患者容易存在以下心理上的认识误区。

(1)冠心病是绝症,得上后必死无疑。很多病人存在着这样的想法:“冠心病同癌症一样是不治之症,得上后只能等死”,“得了冠心病就是被判了死刑,再挣扎也于事无补”等等。这样的想法都是不正确的,病人一定要树立起战胜疾病的信心和勇气。随着现代医疗水平的发展,冠心病已经变得不那么可怕。近年来,广大医务、科研工作者根据临床试验和理论研究已经总结出一套行之有效的救治、康复方法。据统计,冠心病监护治疗的统计表明,现在急性心肌梗死的住院病死率与20世纪50年代相比已经下降至10%左右,目前,还有继续下降的趋势。在生活中,也有这样的例子。那些患了冠心病的老年人,由于治疗措施得当,再加上生活、饮食、精神、运动等方面的合理调节,带病活到八、九十岁已经不是什么新鲜的事情。

(2)临床症状一消失,病就好了。这是一种极其错误而又危险的认识,这种观点过于盲目乐观。冠心病患者之所以会有这种看法,是因为他们对“什么叫冠心病的治愈”这个概念认识不清。冠心病的治愈是指因缺血引起的坏死心肌重新正常工作或者是动脉粥样硬化消失。但是尽管目前对冠心病的研究很多,治疗的方法也举不胜举,但没有一种方法是完全见效的。冠心病患者万万不可相信那些所谓的告别冠心病、治愈冠心病的宣传。症状消失并不代表冠心病已经完全治愈,因为出现症状的只是冠心病造成的心肌缺血的一小部分,其中还有很大一部分并不出现心绞痛的症状。因此,即使在很长一段时间没有出现症状,也不能抱着“已经治愈”的幻想,仍要坚持去看医生,做定期的检查。

(3)心电图检查正常,症状消失,就意味着冠心病完全治愈。心电图的检查正常也并不意味着冠心病的完全治愈。这是因为:第一,症状的消失并不代表疾病治愈j比如一些无痛性冠心病患者在发生心肌缺血甚至心肌梗死时并不出现任何症状。第二,心电图不是诊断冠心病的唯一可靠的指标。早期的冠心病患者通过心电图是检查不出来的,即使是动态心电图和心电图运动试验,其检查出来的结果也不是绝对正确的。

冠心病患者不宜过分激动

冠心病患者要保持平和、稳定的心态,切忌不能过于激动,比如狂喜、愤怒、恐惧等。

愤怒可能导致呼吸急促、血压升高、血液凝固性加大、血中胆固醇浓度增加等从而危及心脏。生活中,因为过于愤怒而心肌梗死失去性命的例子屡见不鲜。

一般人都有这样的看法“笑一笑,十年少”,可见笑对人体是非常有益的。正常、普通的笑可以锻炼人体的心、肺、肝脏和胸腔,可以促进内分泌系统加快分泌,可以有助于排解烦恼和忧愁,减轻病痛。但是,凡事都有度,过分的笑,特别是大笑、狂笑,都不利于身体健康,对于冠心病患者来说,影响更大。这是因为狂笑容易使呼吸次数增加,脉搏加快,血压升高,心肌的耗氧量增加,从而诱发心肌梗死、心绞痛等,甚至可能出现猝死。如果患者有脑血管疾病,还可能突发脑出血、脑血栓等。比如在激烈的比赛运动中,或者是激动人心的电视前,就有人因为过度兴奋大笑不止而丧失性命。历史上也有不少这样的记载,一些骁勇战将因大胜对手狂喜而猝死。

因此,患者的情绪不能过分激动,对于患冠心病的老年人来说更要保持适度原则。要学会自我暗示的方法,比如遇到高兴的事时告诉自己:“身体不好不能大笑”;遇到伤心的事时告诉自己“没什么大不了,一切都会过去的”;遇到恐惧的事时告诉自己:“冷静,冷静,再冷静”。同时,合理安排饮食和生活,这样才能有利于提升药物的疗效,加快病情好转的速度。

避免对病情盲目乐观的心态

患冠心病的人,往往会有一种悲观的心态,给自己加上了沉重的包袱。但也有一些身体素质好,体壮力强,对冠心病认识不足的人,常常会产生乐观的心态。

通常,这类人对自己所患的疾病不承认或者不重视,总认为自己的身体很好,很健康,对这种病所产生的严重后果也缺乏必要的心理准备。有些人为了自己所谓的“面子”,更是否认自己的病情,从而增大了意外的危险性。这些人个性往往很强,拒绝家人及医生的帮助和照顾。为了表现自己身体良好,还故意参加一些重体力劳动,甚至暴饮暴食,烟不离手,酒不离口,过度的进行夜生活,所有不良的生活习惯照样进行,对别人的劝阻也置若罔闻,对有关这种疾病产生的严重后果也不管不问,视而不见。遇到这种情况时,首先,医生要对其进行说服和劝导,使他们认识到冠心病的严重性以及生活不当所造成的严重后果。比如,医生可以把最近因冠心病引起事故报道给病人看,但要注意不能危言耸听,只要让病人认识到问题的严重性,并引起他们足够的重视就行。其次,冠心病患者自己要端正心态,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同时要多学习有关冠心病治疗的知识,认识到这种疾病的危险性,还要知道这种疾病并非不治之症,只要治疗得当,病情还是可以得以控制的。

总之,患者不能讳疾忌医,不仅要排除盲目乐观的心态,还要去掉悲观、绝望的心态。此外,还要抛开不良的生活嗜好,采用打太极拳、绘画、集邮等方式放松精神情绪,树立打败疾病的必胜信心。只有这样,冠心病才能得到有效的防护,才能延年益寿。

不良性格对冠心病的影响

从前文我们可以看出,情绪对冠心病的发生起着推波助澜的作用,可以说是冠心病的“催化剂”,而情绪又是和性格密切相关的。据医学资料提供的数据显示,性格对冠心病的影响已经远远的超过了年龄、血压、血脂等因素。临床已经证实A型性格,即我们常说的急性子,与冠心病的关系最为密切,他们中冠心病和心肌梗死的患病率明显高于非A型性格的人。

那么A型性格都具有哪些特征呢?一般来说,主要有:

(1)时间紧迫感比较强,强烈要求达到预定目标,但这种目标往往是不一定切合实际的。

(2)好胜心极强,热衷于竞争和决斗,并渴望取胜。

(3)情绪极不稳定,凡事易激动,爱发脾气,耐心极差。

(4)整天忙忙碌碌,生活节凑快,常常在一定时间里做几件事情。

(5)爱表现自己,期望时刻都得到别人的重视和关注。

(6)做事喜欢速战速决,思维敏捷,跳跃性大。

(7)往往事业有成,社会活动能力强,并且在社会上有一定的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