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战国策(中华国学经典)
7817200000012

第12章 秦策(9)

“臣诚心为大王考虑,最好是和楚国言归于好,和睦相处。秦楚一体,兵临韩境,韩必俯首称臣。大王据定崤山之险,保有河曲之利,韩国必然成了替秦伺察天下诸侯动静的吏属。这时大王以十万大兵进逼郑地,魏国必然震恐,许和鄢陵两城马上会闭城自守,上蔡、召陵都不和魏国往来。这样,魏国也就成为秦在东方的侦察官。大王一旦与楚国修好,韩、魏两国自会戮力攻齐,齐国右方的土地大王就垂手可得。这时秦之土地,自西海至东海,横绝天下。燕、赵与齐、楚相互隔绝,然后加以胁迫,四国不待出兵攻打,便会臣服于秦。”

或为六国说秦王

【原文】

或为六国说秦王曰:“土广不足以为安,人众不足以为强。若土广者安,人众者强,则桀、纣之后将存。昔者赵氏亦尝强矣。曰赵强何若?举左①案齐,举右②案魏,厌案万乘之国,二国,千乘之宋也。筑刚平,卫无东野,刍牧薪采③莫敢窥东门。当是时,卫危于累卵,天下之士相从谋曰:‘吾将还其委质,而朝于邯郸之君乎!’于是天下有称伐邯郸者,莫不令朝行。魏伐邯郸,因退为逢泽之遇,乘夏车,称夏王,朝为天子,天下皆从。齐太公闻之,举兵伐魏,壤地两分,国家大危。梁王身抱质执璧,请为陈侯臣,天下乃释梁。郢④威王闻之,寝不寐,食不饱,帅天下百姓,以与申缚遇于泗水之上,而大败申缚。赵人闻之至枝桑,燕人闻之至之格道。格道不通,平际绝。齐战败不胜,谋则不得,使陈毛释剑掫,委南听罪,西说赵,北说燕,内喻⑤其百姓,而天下乃齐释。于是夫积薄而为厚,聚少而为多,以同言郢威王于侧纣之间。臣岂以郢威王为政衰谋乱以至于此哉?郢为强,临天下诸侯,故天下乐伐之也。”

【注释】

①左:东面。

②右:西面。

③刍牧薪采:指放牧打柴的人。

④郢:指楚国。

⑤喻:说明情况。

【译文】

有个人替六国的利益来游说秦王:“国土辽阔不足以永保安定,人民众多不足以国家强大。如果认定土地广阔可永享太平,人民众多可长盛不衰,那么夏舛、商纣的后代便能世袭为君。过去赵国盛极一时,但赵国强盛又能怎么样呢?东可以震慑齐国,西可以压制魏国,除了这两个万乘大国,还困住千乘的宋国。赵人筑起刚平城,使得卫都东门几乎没有郊野,卫人连放牧打柴都不敢迈出东门。其时卫国岌岌可危。这时天下游说之士相与谋划说:‘我们能让卫国归还礼物,改事赵国吗?’于是有人倡议攻打赵国,晚上才发出命令,次日清早就行动起来。魏国出兵攻破邯郸,在逢泽这个地方主持诸侯会盟,魏王乘坐夏车,自称夏王(隐然自诩为中原之主),率领诸侯朝见周天子,诸侯们不敢不从。齐王听说这回事后,出兵讨伐魏国。魏国丧师失地,濒于危亡。魏惠王亲自带上重礼向齐侯称臣,诸侯们这才停止对魏国的打击。可是楚威王听说后就寝食难安,便统率各路诸侯与齐将申缚大战于泗水之上,大败齐军。赵人乘势占领枝桑,燕入则出兵攻占了格道,格道和平陆的交通都被断绝。齐国欲战不能,欲谋不得,只好以陈毛为使,解下佩剑、头戴布冠,南下请罪于楚王,同时去西边对赵国解说、北往燕国好言相求,在国内安抚人民,这样天下诸侯才放弃对齐国的打击。积薄渐厚,积少成多,楚威王渐渐得势,又成为众矢之的。这难道是因为楚威王政治腐败、谋略失误吗?这是因为楚王好勇逞强、妄自尊大啊!”

秦王与中期争论

【原文】

秦王与中期争论,不胜。秦王大怒,中期徐行①而去。或②为中期说秦王曰:“悍人也。中期适遇明君故也,向者遇桀、纣,必杀之矣。”秦王因不罪。

【注释】

①徐行:从容不迫地离开。

②或:有人。

【译文】

秦昭王与中期争论,结果昭王落了下风,不由勃然大怒,中期就从容不迫地离开。有人替中期向昭王劝说道:“中期可真是个胆大妄为的人,幸亏碰到贤明的君主,如果生在夏桀、商纣之世,必无幸免。”秦王因此竟然没有惩罚中期。

濮阳人吕不韦贾于邯郸

【原文】

濮阳人吕不韦贾于邯郸,见秦质子异人,归而谓父曰:“耕田之利几倍?”曰:“十倍。”“珠玉之赢几倍?”曰:“百倍。”“立国家之主赢几倍?”曰:“无数。”曰:“今力田疾作,不得暖衣余食;今建国立君,泽可以遗世。愿往事之。”

秦之异人质于赵,处于聊城。故往说之口:“子侯有承国之业,又有母在中。今子无母于中,外托于不可知之国,一日倍约,自为粪土。今子听吾计事,求归,可以有秦国。吾为子使秦,必来请子。”

乃说秦王后弟阳泉君曰:“君之罪至死,君知之乎?君之门下无不居高尊位,太子门下无贵者。君之府藏珍珠宝玉,君之骏马盈外厩,美女充后庭。王之春秋高,一日①山陵崩,太子用事,君危于累卵,而不寿于朝生。说有可以一切而使君富贵千万岁,其宁于太山②四维,必无危亡之患矣。”阳泉君避席,请闻其说。不韦曰:“王年高矣,王后无子,子傒有承国之业,士仓又辅之。王一日山陵崩,子傒立,士仓用事,王后之门,必生蓬蒿。子异人贤材也,弃在于赵,无母于内,引领西望,而愿一得归。王后诚请而立之,是子异人无国而有国,王后无子而有子也。”阳泉君曰:“然。”入说王后,王后乃请赵而归之。

赵未之遣,不韦说赵曰:“子异人,秦之宠子也,无母于中,王后欲取而子之。使秦而欲屠赵,不顾一子而留计,是抱空质也。若使子异人归而得立,赵厚送遣之,是不敢倍德畔施,是自为德讲③。秦王老矣,一日晏驾,虽有子异人,不足以结秦。”赵乃遣之。

异人至,不韦使楚服而见。王后悦其状,高④其知⑤,曰:“吾楚人也。”而自子之,乃变其名曰楚,王使子诵,子曰:“少弃捐在外,尝无师傅所教学,不习于诵。”王罢之,乃留止。间曰:“陛下尝轫车于赵矣,赵之豪桀,得知名者不少。今大王反⑥国,皆西面而望。大王无一公之使以存之,臣恐其皆有怨心。使边境早闭晚开。”王以为然,奇其计。王后劝立之。王乃召相,令之曰:“寡人子莫若楚。”立以为太子。

子楚立,以不韦为相,号曰文信侯,食蓝田十二县。王后为华阳太后,诸侯皆致养邑。

【注释】

①一曰:一旦。

②太山:即泰山。

③讲:即交好的意思。

④高:大,夸奖的意思。

⑤知:通“智”。

⑥反:通“返”。

【译文】

濮阳人吕不韦到邯郸去做买卖,见到秦国在赵国作人质的公子异人,回家便问父亲:“种田能够获利多少?”他父亲回答说:“十倍吧。”他又问:“珠宝买卖赢利几倍?”答道:“一百倍吧。”他又闸:“如果拥立一位君主呢?”他父亲说:“这可无法计量了。”吕不韦说:“如今即便我艰苦耕作,仍然不能衣食无忧,而拥君立国则可泽被后世。我决定去做这笔买卖。”

秦公子异人这时正在赵国做人质,住在聊城这个地方,吕不韦前往拜谒说:“子傒有继承王位的资格,其母又在宫中。如今公子您既没有母亲在宫内照应,自身又处于祸福难测的赵国,一旦秦赵开战,公子您的身体将化为粪土。现在公子听从我的计策,设法回到秦国去,就能够继承王位。我先替公子到秦国去活动,秦国必定接会接您回国。”

于是,吕不韦前去游说秦王后华阳夫人的弟弟阳泉君说:“阁下可知?阁下罪已至死!您门下的宾客无不位高势尊,相反太子门下无一显贵。而且阁下仓库中藏满了珍宝、马棚里养满了骏马、后院里佳丽多不可数。如今大王年事已高,一旦驾崩,太子执政,阁下则危如累卵,生死在旦夕之间。小人倒有条权宜之计,可令阁下富贵万年且稳如泰山,绝无危亡之忧。”阳泉君赶忙让座施礼,恭敬地表示请教。吕不韦说:“大王年事已高,王后却无子嗣,有资格继承王位的子傒继位后士仓一定会辅佐他,到那时王后的门庭必定长满野草,萧条冷落。公子异人才德兼备,现在在赵国为人质,可惜没有母亲在宫中庇护,每每翘首西望家邦,极想回到秦国来。王后倘若能请求秦王立异人为太子,这样一来,不是储君的异人也能继位为王,而无子的华阳夫人也因此有了日后的依靠。”阳泉君说:“对!”便进宫说服王后,王后便要求赵国将公子异人遣返秦国。

赵国没有送异人回来。吕不韦就去游说赵王:“公子异人是秦王宠爱的儿郎,只是失去了母亲照顾,现在华阳王后想让他作儿子。假如秦国真的要攻打赵国,也不会因为一个王子的缘故而耽误灭赵国的计划,赵国不是空有人质了吗?但如果让其回国继位为王,赵国以厚礼好生相送,异人是不会忘记大王的恩义的,这是以礼相交的作法。如今秦王已经老迈,一旦驾崩,赵国虽仍有异人为人质,也不能与秦国亲近了。”于是,赵王就将异人送回秦国。

公子异回国后,吕不韦让他身着楚服晋见华阳夫人。华阳夫人对他的打扮十分高兴,认为他很有心计,说道:“我本是楚国人。”于是把公子异人认作儿子,并替他更名为“楚”。秦王令异人诵读诗书。异人推辞说:“孩儿自小便被抛弃于国外,没有师傅教导传习,不长于背诵。”秦王也就罢了,让他留宿宫中。一次,异人乘秦王空闲时,进言道:“陛下也曾羁留赵国,赵国豪杰之士知道陛下大名的不在少数。如今陛下返秦为君,他们都惦念着您,可是陛下却连一个使臣未曾遣派去抚慰他们。孩儿担心他们会心生怨恨之心。希望大王将边境城门迟开而早闭,防患于来然为好。”秦王觉得他说话极有道理,为他的才能感到惊讶。华阳夫人乘机劝秦王立之为太子。秦王召来丞相,下诏说:“寡人的儿子数子楚最能干。”于是立异人为太子。

公子楚做了秦王以后,任吕不韦为相,封他为文信侯,将蓝田十二县作为他的食邑。而王后称华阳太后,诸侯们闻讯都向太后奉送了养邑。

文信侯欲攻赵以广河间

【原文】

文信侯欲攻赵以广①河间,使刚成君蔡泽事燕三年,而燕太子质于秦。文信侯因请张唐相燕,欲与燕共伐赵,以广河间之地。张唐辞曰:“燕者必径于赵,赵人得唐者,受百里之地。”文信侯去而不快。少庶子甘罗曰:“君侯何不快甚也?”文信侯曰:“吾令刚成君蔡泽事燕三年,而燕太子已入质矣。今吾自请张卿相燕,而不肯行。”甘罗曰:“臣行之。”文信侯叱去曰:“我自行之而不肯,汝安能行之也?”甘罗曰:“夫项橐生七岁而为孔子师,今臣生十二岁于兹矣,君其试臣,奚②以遽言叱也?”

甘罗见张唐曰:“卿之功,孰与武安君?”唐曰:“武安君战胜攻取,不知其数;攻城堕邑,不知其数。臣之功不如武安君也。”甘罗曰:“卿明知功之不如武安君欤?”曰:“知之。”“应侯之用秦也,孰与文信侯专?”曰:“应侯不如文信侯专。”曰:“卿明知为不如文信侯专欤?”曰:“知之。”甘罗曰:“应侯欲伐赵,武安君难③之,去咸阳七里,绞而杀之。今文信侯自请卿相燕,而卿不肯行,臣不知卿所死之处矣!”唐曰:“请因④孺子而行!”令库具车,厩具马,府具币,行有日矣。甘罗谓文信侯曰:“借臣车五乘,请为张唐先报赵。”

见赵王,赵王郊迎。谓赵王曰:“闻燕太子丹之入秦与?”曰:“闻之。”“闻张唐之相燕与?”曰:“闻之。”“燕太子入秦者,燕不欺秦也。张唐相燕者,秦不欺燕也。秦、燕不相欺,则伐赵,危矣。燕、秦所以不相欺者,无异故,欲攻赵而广河间也。今王资臣五城以广河间,请归燕太子,与强赵攻弱燕。”赵王立割五城以广河间,归燕太子。赵攻燕,得上谷三十六县,与秦什一⑤。

【注释】

①广:扩大。

②奚:为什么。

③难:责难。

④因:由、借助、通过。

⑤什一:十分之一。

【译文】

文信侯吕不韦想攻打赵国以扩张他在河间的封地,于是他派刚成君蔡泽到燕国作大臣,三年之后,燕国送太子丹到秦国为人质。文信侯又请张唐到燕国作相国,以联合燕国攻伐赵国、扩大他在河间的封地。张唐推辞说:“到燕国去必须取道于赵国,赵国人如果抓到我,将得到百里之地的奖赏。”文信侯很不高兴地令他退下。少庶子甘罗问:“君侯为什么这般不高兴呢?”文信侯说:“我让刚成君蔡泽到燕国做了三年的臣子,使太子丹入朝为人质,现在我亲自请张唐到燕国为相,他竟推辞不去!”甘罗说:“我有办法让他去。”文信侯厉声斥到:“走开!我亲自出马他尚且无动于衷,你还能有什么办法!”甘罗辩解说:“古时项橐七岁时即为孔子老师,我今年已十二岁了,君侯为何不让我去试一试,为何不由分说便呵斥于我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