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午,教研组长通知,下午第一节课后,全系师生集中阶梯式大讲堂听一位“名誉博导”的报告。
下午,全系师生按时集中坐好,大家对“博导”都带有某种期待。按惯例,我们当教师的坐在前排。
过了不多一会儿,“博导”由系领导陪同从连着贵宾休息室的侧门进来了,全体师生都鼓掌欢迎他。
“博导”的出现,让我很感诧异,因为他不是别人,而是我过去中学的同学、初中没读完就辍学的陆丑牛。
关于丑牛,有许多趣闻轶事。在校时,他是读书最不开窍的一个。有一年教师节,学校号召学生给老师写慰问信,他在给一位已调走的老师信中写道“……老师您教导的遗言我将永远牢记……”一时成为笑柄。由于感到读书太吃力,后来丑牛干脆辍学去打小工,又因“走货”做小买卖被说成“投机倒把”被抓起过。
改革开放后,他以很低的价钱买下本生产队的一座小山包,本意是想搞点种养糊口的。后来,有商人向他购买这座山包的泥土,说是用来做陶瓷原料。丑牛坐收渔利,一下子成了百万富翁。泥卖完了,剩下一块地皮,卖给了房地产开发商,卖出了天价,丑牛一夜之间成了大富翁。
丑牛的成功还不只于此。他明白自己的发迹带有很大的偶然性,要得到更大发展,凭他这点“活遗言”的水平是肯定不行的。他听从别人的建议,将“瞎碰”改为“借脑”,高薪聘请了理财专家做顾问,投资多个项目,几年内身家飚升到数十亿元。自此无数机构向他伸出橄榄枝,用他的话来说,此后他身上的各种名誉头衔多得扳着手指脚指都数不过来。
我没有当过富翁,不知道富翁的心态是怎么样的,而丑牛——同学们都说他是我们班的骄傲——则认为,一个亿万富翁的人生与一个仅得两餐温饱的人本质上是没有区别的。
鉴于他“大发”前因“活遗言”常遭同学们耻笑(当然了,他大发以后再没人敢儿戏了),他想到了精神上也得翻一下身。于是他选择了附庸风雅。
通过旁人牵线,他出高价将一名职业写手的一部长篇小说《青云》的署名权买了下来。于是,在原有数不过来的头衔之外,又多了一个头衔——作家协会会员。至于什么时候多了一顶“博导”的帽子,这事我也不大清楚。
现在,我坐在听众席上,聆听丑牛——不,是陆博导的报告,内心只有惭愧的份。只听丑牛用生硬的普通话说:“……要成功,关键是要取得第一桶金。有了第一桶金,没有轰不开的门。钱可通神嘛!”
报告会的最后一个环节,是陆博导与学生互动对话。
有学生问:“请问陆博导,您长篇里的主人公,生活原型是您本人吗?”
看来陆博导对用他的名字署名的这部长篇的情节并不熟悉,他一时不知道该怎么回答。但他毕竟是个见过大场面的人,想了一会儿,他语意含混地说:“你们自己理解吧。”
有学生问:“您在塑造人物方面有些什么体会?”
估计陆博导一定是想起了读初中时出现频率很高的一个术语,他说:“只要记住高大全就可以了。”
有学生问:“您可以说说在文学创作方面的经验之谈吗?”
这回陆博导显得成竹在胸,微笑着答:“中心思想确定之后,就要勇敢地直奔主题!”
陆博导这几个答案,本来是很搞笑的,但会场里却没有笑声。大有以成败论英雄的意味。
今天我讲这个故事的目的,是想让为人父母者知道,如果您的孩子不是读书的料,就不要硬逼他(需知硬逼的结果有时会是很严重的)。因为一个人的成功,除了书本知识,在很大程度上还取决于社会环境和个人机遇。
(原载《羊城晚报》2010年1月4日,入选《中国当代微型小说方阵·广东卷》,雪弟主编,2010年10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