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军事美军海外征战记(下册)
7807300000007

第7章 插手中东屡屡挑起事端 美苏争斗阿以战火连绵

早在越南战争之前,美国就在中东挑起过不少事端。20世纪40年代末期,操纵“联大”挑起了巴勒斯坦战争(第一次中东战争);50年代怂恿英法,再起苏伊士运河战争(第二次中东战争);60年代中期,支持以色列发动了“六五”战争(第三次中东战争);70年代中期,直接参与黎巴嫩战乱和支持以色列入侵黎巴嫩战争,等等。直到八十年代,中东战事从未间断,最后演变成90年代震撼全球的海湾战争,都与美国插手中东有关。

中东本是欧洲人的一个特定区域称谓,是欧洲人以欧洲为中心而提出的一个地理概念。它包括埃及、叙利亚、黎巴嫩、伊拉克、约旦、科威特、巴勒斯坦和以色列等多个国家和地区。因为它衔接亚非欧三大洲,并拥有丰富的石油资源,显然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其中的巴勒斯坦位于中东的中部,扼亚非欧3大洲要冲,是联结东西两边阿拉伯国家的纽带,因此它是强邻和大国争夺的主要目标。

原来中东这块土地居住着阿拉伯和犹太这两个民族的祖先。后来,随着外族的入侵和历史的变迁,犹太人绝大多数流散到世界各地。19世纪末20世纪初,流散到世界各地的犹太人掀起一场犹太复国主义运动,力图重返中东。这场运动首先得到老牌帝国主义英国的支持,美国和法国紧跟其后。这些军事大国之所以要支持犹太人的复国运动,显然是试图在这一地区扩大自己的势力范围。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英法力量显然不如在战争中发了横财的美国,因此,美国成为帝国主义势力在该地区的代理。

1947年11月29日,联合国大会通过了一个巴勒斯坦分而治之的决议。决议规定,在巴勒斯坦建立阿拉伯国和犹太国,阿拉伯国面积11000多平方公里,犹太国面积14000多平方公里。这个决议显然偏袒犹太人。因为犹太人当时只拥有巴勒斯坦6%的土地,人口不及当地总人口的1/3,而“联大”划给犹太国的面积却占巴勒斯坦全部面积的58.7%。这理所当然地遭到阿拉伯人的强烈反对。决议颁布的第二天,便爆发了犹太人和阿拉伯人之间的激烈武装冲突,很快导致阿拉伯国家出兵巴勒斯坦的严重后果。

要动武,美英等大国显然不怕,怕的是犹太国在襁褓中夭折。于是,犹太复国主义者于1948年5月14日宣布成立以色列国。翌日,阿拉伯联盟国家埃及、约旦、伊拉克、叙利亚和黎巴嫩的军队相继开进巴勒斯坦,对犹太人居住地发起猛烈进攻,由此拉开巴勒斯坦战争的帷幕,史称第一次中东战争。

此次战争开始时,阿拉伯国家军队在数量上比以色列部队略占优势。双方一交手,阿拉伯国家军队凭借兵力上的优势,向以色列军队发起猛攻。首先是埃及的军队,他们从阿里什分两路开入巴勒斯坦。北路以第1旅为主力共5000人,沿海岸公路通过加沙向特拉维夫进发;南路经过比尔谢巴、希布伦,向耶路撒冷进发。

就在阿拉伯国家处在有利地位、以军节节败退的时候,以军头目向政府发出呼吁:以色列军队无法抵挡阿拉伯军队的进攻,全军已处于崩溃边缘。以色列总理急电以色列驻联合国代表埃班,要他呼吁联合国敦促双方停火,“以色列急需几星期的时间来重新组织和装备军队”。

被美国人控制的联合国接到以色列的“请求”,立即通过其代表向联合国安理会递交了一份议案,建议安理会敦促战争双方在36小时内停火。

苏联代表开始时不知其中奥秘,表示同意美国的建议。英国代表尽管一开始持反对态度,但在美国的压力下也投了赞成票。经过联合国特使的协调,阿以双方同意停火4周。

停火给了以色列喘息之机。以色列充分利用停火的有利时机,积极备战。先是快速扩充兵员,继而从美英等国大量采购武器,接着又重新对部队进行了改组和部署。到7月初,以色列军队已由开战时的3万人扩大到6万余人。

经过充分准备之后,以色列军队于1948年7月9日分3路向阿拉伯军队发起反攻。阿拉伯国家对前一阶段战争取得的胜利过于乐观,以为联合国会尊重阿拉伯人的意愿,未能进行充分的战争准备,加之他们内部存有分歧,因此在以色列军队的猝然攻击下,立即陷入被动。开战仅10天,以色列便夺取了阿拉伯人约1000平方公里的土地。此后,在联合国的干预下,双方再次停火。

在第二次停火期间,以色列大力推行移民计划,继续扩充军队和武器装备。至10月初,以军总兵力已增至9万多人,并装备飞机100多架,舰艇16艘。相反,阿拉伯国家在第二次停火期间却矛盾进一步激化,战局每况愈下,以至到了不可扭转的地步。

不久,以色列再次向阿拉伯军队发起进攻。这时的阿拉伯国家军队已不堪一击。1949年1月7日,埃及被迫提出停战。此后,以色列先后与埃及、约旦、黎巴嫩和叙利亚等国签订了停火协定。

至此,历时15个月的巴勒斯坦战争,以阿拉伯国家的失败、以色列的胜利而告终。在战争中,以色列军队虽然死亡了6000人,但阿拉伯国家军队死亡的数字却是以色列的两倍半。除加沙和约旦河西岸部分地区外,以色列占领了巴勒斯坦4/5的土地。

战争激化了阿拉伯国家和以色列之间的矛盾,同时使阿拉伯国家更加仇视美英等大国。他们认为,战争打成这样的局面,完全是美国插手的结果。从此,中东战乱不断。

仅仅时隔7年,中东再次燃起战火。这就是苏伊士运河战争。这场战争的直接诱因是苏伊士运河权益问题,但实际上是阿拉伯国家与英法等大国的矛盾激化的结果,是美国插手中东事务造成的。

苏伊士运河是埃及境内的一条国际通航运河。自开通就被英法两国占领,苏伊士运河公司也被英法垄断资本所控制。埃及人民为收回运河主权进行了长期不懈的斗争。1956年7月26日,埃及断然宣布将运河公司收归国有。

这一决定震动了西方世界,也使英法两国恼羞成怒。为夺回对运河的控制权,英法采取了经济封锁、制裁、军事威胁等多种手段,但均未达到目的。于是,他们勾结以色列向埃及发动进攻,准备重新占领运河。

得知以军进攻的报告后,埃军统帅部一面命当地守军坚决顶住以军的攻势,一面紧急向西奈半岛增兵。就在大批埃军由运河地区开进西奈抵抗以军之时,英法两国借口保护运河航运,向埃及发出“最后通谍”,要求埃以双方停火,并允许英、法军队进驻运河区,否则要派兵干涉。

埃及没有听英国人的指挥,当即拒绝了停火要求。因此,英、法空军对埃及的15个机场、兵营和开罗、亚历山大、塞得港、伊斯梅利亚等城市进行了疯狂的轰炸,同时轰炸了西奈的埃军部队,企图将埃军拦截在西奈半岛。

英法的侵略行径,遭到了国际社会的强烈谴责。在中国、苏联及其他一些国家的倡议下,联合国通过了一个令交战双方停火的决议。英法见战争在短时间内难以打赢,又遭国际舆论的抨击,不得不在开战后5天宣布停火,随即撤出全部军队。次年3月,以军也撤出埃及。

美国人看到英法在苏伊士运河战争中的失败和中国、苏联在国际舆论中的得分,气得火冒三丈,于是急忙商讨对策。

美国总统艾森豪威尔很快召见国务卿杜勒斯等智囊人物,密商重新审查美国的内外政策。他们认为,朝鲜战争使美国遭受沉重打击,美国在世界上的地位不断下降,而苏联、中国等国的力量却日益增强,对美国提出了严重挑战。同时他们还看到,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中东地区的民族解放运动汹涌澎湃,英法等老牌殖民主义已无力维持在中东地区的殖民统治,而且苏联、中国正在扩大他们在中东的影响;要实现美国称霸中东和世界的目标,必须立即抢占中东。

为此,艾森豪威尔先是于1957年元旦同美国两党领袖谈了关于中东的政策。5天之后,他经过与“高参”们反复密谋策划,向国会提出一项关于中东政策的特别咨文。咨文的主要内容是:美国国会授权美国总统在中东地区实行“军事援助与合作计划”,为“对付共产主义威胁”,在中东使用美国武装部队;两年内额外拨款数千亿美元,向中东国家提供经济援助。

这项政策,最先应用于中东,后来被杜勒斯推广到了全世界。

此后,由于美国接连插手中东事务,使中东的战火连绵不断,成了一个“火药桶”。

美国依据艾森豪威尔的中东政策,不仅在政治上、外交上加紧了对中东的控制,而且在军事上、经济上做了大量投入。至此,美国在中东完全代替了英法殖民主义者,控制方式也与英法如出一辙:哪里有风吹草动,就在哪里诉诸武力。

苏伊士战争结束一年之后,美国又以直接出兵的方式粗暴干涉了黎巴嫩的内政。

黎巴嫩这个素有“中东瑞士”之称的亚洲国家,不仅在历史上战乱很少,而且在阿拉伯国家事务中经常充当“调和人”的角色。自美国插手中东事务,与人民对立的夏蒙政府为美国所收买,经济上与美国缔结了所谓的“援助”协定,并“租用”了一些机场和港口给美国军队使用,从而激起黎巴嫩人民的强烈不满。

夏蒙出任总统后,黎巴嫩人民反对美国的斗争更是如火如荼。夏蒙的任期即将届满,为了取得连任,他玩弄各种阴谋手段,甚至试图修改宪法,并残酷镇压人民的反抗。

1958年5月,黎巴嫩人民掀起了一场大规模武装起义。人们拿起各种自制的武器,不断向政府军的军营冲击,用缴获的武器再来武装自己。至6月下旬,起义武装控制了黎巴嫩3/4的领土,使夏蒙政府处于风雨飘摇之中。

一直把中东划为自己势力范围的美国,对黎巴嫩国内形势极为关注。因为黎巴嫩当局不仅历史上与美国有着“特殊关系”,而且在黎境内已有美国的多处军事基地。美国为了保住在中东的阵地,维护在黎巴嫩的既得利益,决定对黎巴嫩的内政进行干涉,运送武器支援夏蒙政府镇压起义人民,派遣海军在黎巴嫩沿海进行威胁。

后来,美国人看到夏蒙政府已很难支撑局面,便以“保护黎巴嫩主权”、“保护美国侨民”为借口,悍然采取突然袭击方式,派兵入侵了黎巴嫩。

7月16日下午3时,在美海军第6舰队护送下,1500名海军陆战队士兵,在贝鲁特以南国际机场附近的哈尔迪海湾登陆。在海军陆战队进入黎巴嫩的同时,美国又通过西德的“空中走廊”不断增兵。到8月上旬,美国侵黎兵力达到4.8万人。

几天工夫,美军占领了贝鲁特及其附近的山区、国际机场、火车站和海港,还控制了几条公路。执行支援任务的美国空军约3000人,编成一个混合空中攻击部队,驻扎在土耳其的亚达那美国空军基地。此外,美国海军第6舰队及所属200余架飞机,全部调到地中海东部海域,其中有50余艘军舰集中在黎巴嫩沿海活动。

然而,黎巴嫩人民没有被貌似强大的美军吓倒,人民起义部队对美国侵略者不断进行英勇的反击。黎巴嫩一些政党领袖、起义部队领导人纷纷发表声明,反对美国武装侵略,强烈要求美国侵略军撤出黎巴嫩。

就在美军入侵的那天,2000多名冲过贝鲁特区泛美大厦的美军官兵遭到人民起义部队的猛烈攻击。在议会广场的议会大厦附近,人民起义部队对美军进行了英勇的抵抗,俘虏了一部分美国士兵,迫使美军退出上述地区。起义部队击落了十多架美空军飞机。美国的武装侵略,一开始就陷入了黎巴嫩人民武装反抗的汪洋大海之中。

黎巴嫩人民反对美国武装侵略、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得到了全世界爱好和平的国家和人民的支持。在黎巴嫩人民英勇斗争面前,在全世界爱好和平的国家和人民的愤怒谴责下,美国处于空前孤立的境地,不得不于10月底从黎巴嫩全部撤军。

9月,夏蒙政府下台,人民武装革命斗争取得了胜利,从而宣告美国干涉黎巴嫩的武装入侵彻底失败。

美军入侵黎巴嫩的战争结束之后,中东暂时恢复了平静,但这仅仅是一种表面上的平静。

60年代,随着美苏两霸在中东地区的争夺越加剧烈,以色列与阿拉伯国家宿怨犹存,潜在的危机随时都有可能爆发。果不其然,中东这只“火药桶”又于1967年6月5日燃爆了。

这是一个星期一的早晨,当开罗时钟指针指向8点45分的时候,尼罗河三角洲和苏伊士运河上空晨雾刚刚消散。此时,军官们吃完早饭,走在上班路上;雷达值班员正想轻松一下;许多值班室正在交接班……

突然,埃及的空中响声四起,以色列的飞机鸟群般地向埃及空军基地袭来,只见火光闪闪,弹片如注,突如其来的袭击使埃及空军措手不及。埃及空军大批飞机还没来得及参加战斗,就被摧毁在地面上。

半小时的空袭过后,以色列地面部队的5个师以坦克装甲车为前导,自加沙、阿里什和阿布奥格拉大举入侵。当时,埃军在西奈半岛有5个步兵师和两个装甲师,共约12万人,分别据守在各个战略要点上。以军在反复攻击后,占领了加沙地带,进入了西奈半岛的阿里什、阿布奥格拉等地。接着,以军兵分3路,向苏伊士运河地区进犯:北路攻打坎塔腊,中路指向伊斯梅利亚,南路对准陶菲克港和苏伊士城。

埃及军队为了挽回被动局面,曾发动了两次反攻,终因没有空军支援而失败。7日,北路以军攻抵坎塔腊附近;中路以军越过比尔吉夫贾法;南路以军进抵吉迪山口和米特拉山口,堵住了埃军的退路。于是,埃军不得不封锁苏伊士运河。到6月8日,以军全歼了埃及在西奈半岛上的5个师,一直进犯到苏伊士运河东岸。仅3天时间,西奈半岛就全部落入以军之手。

以色列在向埃及发动地面进攻后不久,又以9个旅的兵力对约旦河西岸发起猛烈进攻。以色列对约旦河西岸的进攻分两个阶段实施。第一阶段的目标是占领杰宁地区,解除约旦炮火对以色列马特戴维居民点和空军基地的威胁,攻占拉特伦并控制拉特伦到腊马拉公路;第二阶段目标是占领包括耶路撒冷旧城在内的整个约旦河西岸。

5日夜晚,以色列军队开始猛攻耶路撒冷。中部以军于6日凌晨越过曼德尔鲍姆门和警察学校之间的地区,6日上午夺取了耶路撒冷旧城并占领斯科普斯山地区,7日开始向耶路撒冷城内进攻。北部以军在空军的配合下,首先进攻杰宁以西约军的炮兵阵地,接着切断杰宁与纳布卢斯和约旦河西岸基地大部分地区的联系,而后与中部以军合力攻占杰宁。

至此,以色列军队已占领了耶路撒冷东区和约旦河西岸原由约旦管辖的全部地区。

为防止中东局势进一步恶化,在美国和苏联的策动下,安理会先后制定了“立即实现停火”和“限期停火”的决议。

6月8日,以色列在进攻埃及和约旦的目的基本达到后搞了一个大骗局。一面假装同意“停火”,一面积极调兵遣将。第二天,又突然向叙利亚发起大规模进攻。

当时,叙利亚在戈兰高地有驻军3个步兵旅,战争爆发前夕,又增派了4个旅。以军进攻戈兰高地共投入6个旅的兵力,从南北两面向戈兰高地进击。

北路由北部军区的艾伯特·曼德勒装甲旅、约纳·埃夫拉特指挥的“戈兰尼”旅和巴尔·科奇瓦装甲旅组成。9日,曼德勒旅攻下卡拉德,“戈兰尼”旅占领了该高地。10日,科奇瓦旅协同“戈兰尼”旅一部进攻巴尼亚斯,并向艾因菲特和冯马达推进;曼德勒旅从卡拉德向东进击库奈特拉。

从南部进攻戈兰高地的以军由古尔伞兵旅和阿夫农步兵旅组成。他们首先向塔瓦菲克和雅穆克河谷发起进攻,在夺取塔瓦菲克后,又攻克了菲克和埃拉尔,并沿太巴列湖东岸推进。

至此,以军已控制了戈兰高地大部和通往大马士革的几条主要公路,夺取了横跨阿拉伯地区通往黎巴嫩的输油管道。以色列看到目的已基本达到,便假惺惺地表示愿意接受联合国的停火决议。6月11日,叙利亚和以色列签署停火协议。第三次中东战争落下帷幕。

这次中东战争,埃及、约旦、叙利亚3个阿拉伯国家遭受严重损失,伤亡和被俘达6万余人,而以色列却阵亡不足千人。通过这次战争,以色列侵占了加沙地带和埃及的西奈半岛,约旦河西岸,耶路撒冷旧城和叙利亚的戈兰高地共6.5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使100万阿拉伯人和巴勒斯坦人被迫离乡背井,沦为难民。

这次战争的爆发,和前两次战争一样,完全是由美苏争霸造成的,是美国一手操纵以色列发动的。苏伊士运河战争之后,苏联正式加入了对中东的争夺战,公开与美国作对。美国对苏联在中东的步步紧逼又急又气,便研究对策加以抵制。

美国一面对埃及和其他阿拉伯国家进行种种限制,一面大力扶植和武装以色列。仅1967年3月到5月,美国就向以色列提供了400辆新式坦克和250架飞机,并从空军现役部队中抽调1000名所谓“志愿人员”,充实以色列空军。美国把以色列作为同苏联争夺中东的工具,加剧了各种矛盾的激化,同时准备了下一次战争。

第三次中东战争虽然在联合国的干预下平息下来了,但阿以双方的矛盾并未消除,特别是美苏在中东的争夺加剧了这种矛盾。在战争中吃了败仗的阿拉伯国家,一心想收复失地。为此,他们开始了卧薪尝胆的战争准备。复仇意志最为强烈的埃及、叙利亚认识到,要打败犹太人,首要的是改善武器装备。为此,埃及总统纳赛尔多次与苏联领导人会晤,谋求军事援助。萨达特继纳赛尔出任埃及总统后,多次强调埃及必须加强战备,决心用武力收复失地。1971年3月,他秘密访问苏联,要求提供武器援助。开始时苏联满口答应,但后来出于自身利益的考虑,在提供武器问题上进行了种种限制,并且一拖再拖。

苏联的举动,引起埃及的极大不满。1972年7月8日,气愤至极的萨达特宣布结束苏联军事顾问和专家在埃及的使命,要求2万多名苏联军事人员在10天内离开埃及;苏联在埃及的一切军事设施,或者卖给埃及,或者全部撤走。

失去了苏联支持的萨达特,想到了联合的策略。于是,他提议尽快召开阿拉伯国家首脑会议。1973年1月底,所有阿拉伯国家首脑聚集开罗,共商未来的作战战略。4月,阿拉伯国家的参谋长在开罗举行会议,统一与以色列作战的思想。此时的国际国内形势对阿拉伯国家颇为有利。第四次不结盟国家首脑会议作出了谴责以色列的决议;许多国家还同以色列断绝了外交关系,使以色列更加孤立;西方国家发生能源危机,对阿拉伯产油国家依赖加深。

在这种国际形势的推动下,埃及国内的群众要求“抗战雪耻”的情绪日益高涨,军队中也不断发生公开“请战”事件。叙利亚军民同埃及一样,强烈要求政府用武力收复被以色列占领的土地。有鉴于此,埃及总统萨达特于6月下旬访问大马士革,商讨埃叙军队的作战目标。

不久,埃及和叙利亚商定,向以色列发起进攻的时间为10月6日。因为10月是阿拉伯人的“斋月”,10月6日是犹太人圣节“赎罪日”。在这个日子里,以色列全国忙于宗教祈祷,军人也都要参加宗教活动,苏伊士运河东岸的巴列夫防线上的防御一定会出现漏洞和松懈。此时开始行动,会获得巨大成功。

决心已定,命令随即下达。10月6日下午2时,埃及潜伏多时的2000门大炮同时齐射,200多架战斗轰炸机腾空而起直抵以军阵地,仅用了50分钟的时间,以色列的巴列夫防线即变成了一片火海。

提到巴列夫防线,这里还有一段故事。当初,以色列为修筑“巴列夫防线”,从设计到施工共用了3年时间,耗资3亿美元。防线建成以后,以色列国防部长达扬在参谋长巴列夫陪同下亲临现场进行视察。每到一处,巴列夫都对防线的“神奇”功能大肆吹嘘一番。当视察到最后一个碉堡时,巴列夫极秘密地、低声地向达扬介绍了在运河水面上制造30分钟火障的方法及其无穷的威力。一番话把达扬说得眉开眼笑,对巴列夫赞扬道:亲爱的将军,你干得真漂亮啊!这条防线就用你的名字命名,叫作“巴列夫防线”吧!

然而,他们哪里想到,就是这个被他们吹嘘为“铜墙铁壁”“固若金汤”的巴列夫防线,在埃及军队的强大火力之下,竟是如此不堪一击。被突如其来的炮击打得晕头转向的以军军官,还没有忘记防线的“火障”功能,便慌忙命令士兵打开苏伊士运河边的油管阀门,企图用200吨燃油的火焰烧退埃及军队。没想到,埃及军队的“潜水蛙人”早已将油嘴封死。

炮火准备过后,10万埃及军队便浩浩荡荡地开过了苏伊士运河;叙利亚军队也对戈兰高地发起猛攻。战争初期,埃及和叙利亚的军队节节胜利,以色列军队全线后撤几十公里。

以色列总理梅厄夫人连续给美国国务卿基辛格打紧急电话,惊慌失措地报告以军遭受打击的情况,要求美国赶快出手支援,否则后果不堪设想。

苏联人见阿拉伯军队捷报频传,感到光讲空话不行了,必须拿出点真家伙表示支援。于是,苏联急忙把几万吨的军火运抵埃及。美国人从战争开始时就公开支持以色列,然而他们却低估了阿拉伯军队的作战能力。战争初期的严酷现实和以色列总理的呼救,使他们看到事情并非那么简单。

国家安全顾问基辛格对战争态势仍持观望态度。他不慌不忙地说:“危机的急剧爆发往往最能解决棘手问题,让他们先打一阵子吧!”美国当时的如意算盘是,先让以色列遭受某种有限的挫折,使阿拉伯国家感到满意,也给以色列泼一盆冷水,以便在必要时逼以色列领导人坐到谈判席上,按美国的要求同阿拉伯国家进行谈判,但也不能让以色列跌太大的跟头。

战争进行到第4天,以色列损失惨重,基辛格发现他的估计失误了。于是,赶紧同五角大楼首脑商讨对策,决定建立通过亚速尔群岛直达以色列的空中桥梁,从美军现役部队装备中调拨大量军火运抵以色列,与苏联在中东展开了一场军火运输竞赛。

同时,美国总统尼克松下令,调美国第6舰队的王牌—“独立号”航空母舰,从希腊海港比雷埃夫斯开往中东。尼克松宣称,这艘航空母舰有80架舰载作战飞机,还有大量的令人生畏的现代化武器;另外3艘航母“富兰克林·罗斯福号”、“约翰·肯尼迪号”、“瓜达卡纳尔号”也奉命浩浩荡荡地开赴中东。接着,苏联把30多艘作战舰只加速开往埃及,中东的气氛顿时更加紧张起来。

在美国的大力支持下,以色列前线指挥官沙龙乘埃及暂停进攻之机,试图“创造拿破仑的战绩”。首先,他以优势兵力击垮叙利亚部队,乘胜追击至大马士革近郊。接着,他回师西奈半岛,发动世界战争史上规模最大的坦克会战,打掉了埃及军队的锐气,摧毁了埃及导弹基地,包围了埃及第3军团4万余人。这样,以军便再次兵临苏伊士城下。

以色列军队在北线掌握了主动权之后,随即将作战重点移至西奈半岛,使西奈战区从原来的4个旅增至3个师12个旅,并向西奈调去了大批飞机和坦克。

当以军在北线举行反击之时,埃军为增援叙利亚决定向以军发起进攻。这场决定两军命运的较量是10月14日6时开始的。

埃军出动80架飞机、200门火炮对以军第二线阵地进行了90多分钟的火力打击,随后以装甲师、机械化师的1000辆坦克向以军发起进攻;以军共投入坦克约800辆。双方在运河东岸展开了一次大规模的坦克会战。经过数小时激战,以军损失坦克50辆,埃及则损失坦克200辆,双方均被迫退回进攻时出发的阵地。

两天之后,以军3个旅向埃军发动进攻,双方再次展开激烈的坦克战和炮战。同时,以军根据美国侦察卫星提供的情报,抓住埃军运河西岸兵力空虚的有利时机,从结合部突入运河西岸,建立了桥头阵地,摧毁了埃军几个防空导弹阵地,并迅速组织了5个旅的兵力,在空军的支援下,源源不断地渡过运河。

不幸的是,埃军对以军这样的大规模行动没有及时发现,甚至认为是小股以军的骚扰活动,促成了以军对埃军阵地的突然袭击。

突入运河西岸的以军在取得主动权后,又不断袭击公路、铁路和运河沿岸地区,切断埃军2、3军团的后路。此时,东岸以军也配合发起攻势,使第3军团腹背受敌。

这时,美苏两国都已经意识到,他们已由这次中东战争初期的幕后策划者变成了武器的供应者。但是,他们都害怕战争继续打下去,因为再打下去可能把自己升级为直接交战者。于是,他们开始叫停了。美苏两国经过公开争论、私下密谋之后,于22日联名向安理会提出了双方停火的3点主张,也就是被安理会通过的《338号决议案》,其内容是:现在战斗的各方,在本决议通过之时起2小时内,在目前各自占领的阵地上,立即停止各种射击并终止一切军事活动;有关各方于停火后立即开始执行安理会第242号决议的所有各项条款;有关各方在适当方面的主持下立即开始谈判,以求在中东建立公正和持久的和平。

埃及和叙利亚对联合国安理会的决议表示愿意接受,以色列却感到很不满足。于是,以色列利用美国给它拖延的时间,继续乘胜发展攻势。

23日凌晨,以军沙龙旅依靠夜间偷运过河的人员和物资补给,向阿塔卡地区发动猛攻。当日晚,以军占领苏伊士城郊外的炼油厂,切断了苏伊士城西面和南面第3军团部队的联系,完成了对埃军第3军团大部分部队的包围,埃及、叙利亚面临灭顶之灾。萨达特万般无奈,想请美国和苏联联合出兵中东监督停火。于是,他便把自己的想法通报了苏联领导人。

其实,这正是苏联领导人求之不得的事情。苏共总书记勃列日涅夫得知萨达特同意派“维和”部队的想法之后,立即给美国总统尼克松拍发了“热线”电报。他在电报中说:“让我们一起把苏联和美国的军队紧急派往埃及,以确保10月22日和23日安理会关于停火和停止一切军事活动的决定的实施,并确保我们同你们就保证执行安理会的各项决定所达成的谅解……如果你认为在这件事上不可能同我们一起行动,我们就不得不紧急考虑采取适当步骤的问题。无论如何我们不能允许以色列方面的专横行为。”美国人收到这封电报之后,十分气愤。基辛格认为,这是苏联领导人对美国总统的最为严重的挑战。不仅开头不礼貌,结尾同样毫不客气,竟要求“立即给予明确答复”。

就在此时,基辛格得到中央情报局的报告称,苏联正集中飞机空运空降部队,苏联在地中海的舰艇已达到85艘,12艘作战舰只正向亚历山大港开进。基辛格认为情况紧急,就拿起电话机用警告的口吻对苏联大使多勃雷宁说:“我们就要开会考虑你们的来信,但我只想告诉你们,在我们答复之前采取任何单方面的行动,后果都将是十分严重的!”

基辛格见事态严重,便请国防部长黑格报告美国总统尼克松。当时被水门事件搞得狼狈不堪的尼克松心情十分烦躁,他当即做出极其强硬的指示:“你(黑格)和基辛格马上来白宫开会制订计划,对苏联这种赤裸裸的单方面干涉的威胁做出坚决的反应。讲空话是没有用的,我们需要的是行动,甚至可以宣布处于军事戒备状态!”

10月23日夜,基辛格以尼克松的名义给萨达特写信,要他撤回邀请苏联出兵之举,使勃列日涅夫失去出兵中东的借口。同时他向埃及总统施加压力说:“请你考虑一下,如果两个大国在你的土地上发生对抗,对你的国家将带来什么样的结果?我还请你考虑,如果两个核大国中的一国的军队在埃及土地上被牵涉进去,美国就不可能在中东有外交的主动权。”

第二天,基辛格针对苏联将于10月25日向埃及空运5000名苏军的行动,主持召开了美国国家安全委员会特别会议,决定全球美军进入3级戒备,调集美海军前往中东准备与苏军交锋。

勃列日涅夫对美军的行动没有表态,显然他正在采取行动。这时白宫的空气紧张得简直要爆炸了,尼克松赶紧再给苏联领导人写信,坚决反对苏联单独出兵中东。

此时,阿以双方还没有真正实现停火,美苏双方却早已剑拔弩张了。

10月24日,埃及、叙利亚分别与以色列签署了停战协议。

至此,燃烧了18天的战火终于熄灭了。此战,双方都遭受了巨大的损失,而阿拉伯国家的损失是以色列的3至5倍。

这次战争结束之后,在美苏的斡旋之下,埃叙两国同以色列分别于1979年1月和5月签署了脱离军事接触协议。1982年4月,根据1979年3月埃以和平条约,以军全部撤出西奈半岛,北线以军也撤到1967年停火线以西。中东出现了暂时的和平。

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大规模的战争已在中东地区进行了4次。这4次战争都与美国的插手有直接关系,而且美国把中东当做他先进武器装备的“试验场”,并通过武器实验发了一大笔横财。第四次中东战争之后,美国在中东的地位得到了巩固和加强,那么中东的和平景象会不会由此长久些呢?其实,这只是人们的愿望,实际上,只要美国插手并驻军的地方,就别指望长久和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