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在北京开笔会,用餐时旁边一位文友自我介绍是安徽阜阳人,阜阳有“中国樱桃之乡”的美誉。“原来樱桃长在你们那里啊!”他介绍完毕,我也长长地舒了一口气,我的樱桃之旅终于有了具体的目标和方向!
前几天,给儿子拿牛奶,看见水果摊上摆着红红的樱桃,顺便问了一句价钱,老板娘回答:十五元一斤!当时没空,急着赶路,心里想,现在樱桃怎么这么便宜,有时间一定要买些回去。
周六这天,走到街角看见路边摆着红樱桃,一问十二元,逛完街回转时就买了一斤,拎回家把儿子乐得,樱桃成了当天的晚饭。带着他去艺术中心看“高雅艺术进上饶”第37场演出《军魂颂》的路上,有拉了板车在路边卖樱桃的,十元一斤。我又买了一斤,笑着说:“太便宜了!儿子,今天这樱桃就让你吃个够!”
演出前,我一边拎着袋子请身边的几个女朋友分享,一边兴奋地推介:“今年的樱桃真便宜!”“多少?”“十二块一斤!”“不算便宜吧?”“是不便宜!但是……”
忽然发现原来自己看樱桃的眼光已经与别人有些不同!
2011年6月20日
三品《印象上饶》
莫名的,突然的,广播、电视、报刊、杂志全方位的,一个新名词——《印象上饶》横空出世,看过的、没看过的,都知道有一场关于上饶旅游文化的盛大演出,每个夜晚都在上饶市艺术中心华彩启幕。
百度《印象上饶》,首页首条“印象上饶官网”介绍:中国首部纯地域风情大型音乐舞蹈诗画剧——《印象上饶》,以世界自然遗产三清山、龟峰以及中国最美乡村婺源、中国第一大淡水湖鄱阳湖和世界稻作文化发源地万年仙人洞(即一山一水一村一峰一洞)等本土自然山水文化为依托,由国家级导演团队编创,借助高科技手段与多样艺术表现手法,将上饶悠久厚重的人文历史、秀绝天下的美景风光与舞台表演完美融合,融情于景,情景交织,让观众在具国际水准的演出过程中感受到强烈的视听震撼,从中深刻领略上饶深厚的文化底蕴与独特的艺术魅力——印象一小时,神游一万年。
整场演出分为序幕《远古幽梦》、第一章《万年星火》、第二章《鄱湖渔歌》、第三章《龟峰传说》、第四章《婺源乡语》、第五章《三清神韵》和尾声《魅力上饶》七大部分,让观众领略了上饶从一万年前的稻作起源到今天现代化城市的时空变幻,气势恢宏、激情磅礴、色彩华丽、雅俗共赏,260多名演员全立体、多方位,倾情演绎了美丽上饶的华彩乐章。
第一次品读《印象上饶》,亲身的体验和感受就是大气、唯美、温情、诗意。回味整场演出的亮点,作为一个女人,我喜欢白鹭翩跹的浪漫优雅、天鹅交颈的婉转缠绵、鄱湖儿女的纯朴爱情、婺源茶乡的田园情思;作为一个文人,我喜欢三清风光的神奇瑰丽、万年稻作的文明发源、书院文化的飘逸淡雅、道教文化的玄奇变幻,还有百花盛开的绚丽多彩、杂技演员的出色表演,以及舞台设计、声光变幻、各种舞蹈和特色文化的组合,让人赏心悦目,掌声连连。鄱水茫茫,长天一色,静谧的湖面,不时传来几声天鹅的鸣叫,一群美丽的白天鹅展开翅膀,在天空中自由地飞啊飞啊,仿佛飞入了我的梦境中。
演出结束出来很久,我还晕晕乎乎地陶醉其中,甚至对能够设计排练出这样一台盛大演出的人,也充满了由衷的敬佩和无限的神往。作为上饶旅游的一张文化名片,能够做到自然风光和人文风情相结合,老少皆宜和雅俗共赏相融合,不同的观众群都能在这里找到自己最欣赏的亮点,不管是家住本地的上饶人还是外来的游子游客,都可以在刀耕火种、捕猎为生的远古文明中找到自己祖先的足迹,也可以在环境优美风光秀丽的全国优秀旅游城市上饶找到渴望太久的心灵回归,因为这里,是人类稻作文明的发源地!因为这里,是我们祖先共同的生态家园!《来到上饶回到家》,演出结束时的这首歌唱出了所有观众的心声。
第二次品读《印象上饶》,是在网络文字和图片上。我看完演出没隔几天,文学会有票。为了让更多的会员去现场感受一番,有感而发讴歌上饶的美丽风光和人文风情,我把票让了。第二天,三清媚网站、上饶新闻网博客上,《印象上饶》的图片和观后感一篇接一篇,让我重温了那份震撼和感动,回味了一个又一个精彩瞬间。博友徐珍写道:宝贝儿看后回家对爸爸形容心情,竟用了一个我们从未说过的成语——光彩夺目!
她的这一句话,忽然间点醒了我:对呀,小孩子都很喜欢《印象上饶》,那些可爱勇敢的小乌龟、从天而降的天兵天将、鄱阳湖中的人鱼大战、翩翩飞舞的白鹭天鹅、远古洪荒的刀耕火种、精彩惊险的杂技表演,那种真实的立体感和现场感,儿子一定也会喜欢的。况且,《印象上饶》作为上饶的一张文化旅游名片,上饶人家门口的文化盛宴,这么多小朋友都看过感受过,儿子却错过了,岂不是太可惜?
于是我决定给儿子弥补损失,陪着儿子,再次品读了一回《印象上饶》。记得在三清山申报世界自然遗产成功的庆功晚会上,儿子只对庆贺的礼花感兴趣,和五六个小朋友在舞台前玩了一个晚上的彩纸,临走怀里还紧抱着一个空空的礼花筒;在“高雅艺术进上饶”的精彩演出中,儿子或者忙着拍照录像,或者拿过我的手机调出游戏,一个人玩得不亦乐乎,没影响别的观众就已经值得表扬了。每次带他看演出,我都希望他能多看精彩节目,熏陶一点艺术气质,可他总是不安分地调皮捣蛋,只有很少几个节目能吸引他的注意力。而这一次,他自始至终都很安静,看得非常认真,两只小眼睛忙得不够用,还不时东瞧瞧西望望,关注左右两边屏幕上变幻的风景,看见小乌龟勇敢地打败了二郎神的天兵、人鱼大战中手持渔叉的渔夫在深水中打败了大鱼,还一个人乐呵呵地笑了起来。
走在回家的路上,儿子和我边走边聊这场演出里他最喜欢的精彩片段,忽然又给我布置下一项新任务:“《印象上饶》太好玩了,以后你必须每个星期带我来看一次!”
儿子,这项任务压力太大,老妈我要彻底晕倒了!
2012年5月15日
——发表于《上饶广播电视报》
修理“机器”
我那两颗和女儿的乳牙同时长出来的牙齿,在历经多少年反反复复的痛苦折磨后,终于完成了它的历史使命,被好几个牙科医生宣布:“完全失去了牙齿的作用,留下来只能是个祸害!”
我和女儿
吃点消炎药,不痛了,也就忘掉它!才好几天,又开始发作,提醒你问题的存在。“拔!”终于痛下决心,以绝后患!
成年后才长出的这两颗牙齿叫智齿,很多人在它刚长出的时候,因为发炎肿痛就已经拔掉了。我虽然也曾痛得发烧打吊针,但它最终还算顺利地长了出来。
现在决定拔掉,为此我从牙科医生那里学到了很多牙科知识。这两颗智齿在刚长出时就要坚决拔掉,因为它根本就没有作用,只是安下一个病灶,随时可能发作。又因为这两颗智齿的位置太重要,有着丰富的神经末梢和毛细血管,容易引起大量出血和发生手术感染,一定要到正规医院,确保手术安全。还得等到牙齿不痛炎症完全消失时才行。
一切条件具备,我准时来到某正规医院的口腔科,找到朋友推荐预约的李俊医生,一个温和敦厚30多岁的年轻人。他给我粗略检查后开张单子让我先下去挂号缴费。
队伍太长,电梯太忙,等我办好一切手续,爬楼梯回到口腔科时,已是心跳加速,全身冒汗,主动要求休息一下。李医生看过另外一个病人的牙齿情况,才开始我的拔牙手术。
打麻药,作术前准备。我有点紧张。李医生温言细语地和我说话聊天,虽然蓝色的口罩遮住了整个脸庞,但那双充满真诚鼓励的眼睛,让我感到安心和信任。我乖乖地躺在手术椅上,闭上眼睛,张开嘴巴,接受手术。
有凿子,有铁锤、老虎钳。“叮叮叮!”我一边尽量放松,一边忍受着整个头骨嗡嗡的震动。坐在旁边手术椅上正在等候检查的一个中年男子,忽然哈哈大笑起来:“拔牙齿真像修理机器啊!凿子铁锤老虎钳全用上了!”
在器械脱离口中的间隙,我也独自一人“嘿嘿”地笑了起来。李医生奇怪地问:“你笑什么?”“我觉得修理机器的比喻用得太好了!”李医生也被逗乐了!
我一边静静躺着,一边想,牙齿应该是我们人类身上最坚硬的构件之一,北京周口店还发掘出60多万年前北京猿人的牙齿,为什么现代人的牙齿却这么脆弱不堪一击?牙痛不是病,痛起来可真要命!你看城市里哪条街上会少了大大小小的牙科诊所,你看那一个个诉说着牙病痛楚的老老少少,谁的嘴里没有几颗备受折磨的蛀牙?就连我接触过的几个牙科医生,也都坦言自己长着蛀牙。现代人的牙齿到底是怎么了?难道大家都缺钙了吗?
同时又想,做牙医真是个好职业。和其他科室的专职医生相比,又干净又清爽,病理病灶简单明了。那些被痛起来要命的牙病吓怕了的男女老少,到了牙医面前,全变成了世界上最听话最乖巧的好孩子。牙医,真是世上救苦救难的观世音菩萨啊!
正胡思乱想着,牙齿已经拔出来了,接着又清洁牙床。前后总共半个多小时,手术就顺利结束。李医生指给我看托盘里刚拔出来的蛀牙:长长三个叉的牙根还很结实,只是牙齿表面已经腐坏变色,用钳子一夹,就成了碎块。
说过谢谢,口含棉球回到家,看见儿子平时乱敲乱丢的工具:铁锤、老虎钳、螺丝刀,以及地上那些报废后被他敲碎的家用小电器,我忽然搂住儿子故作认真地问:“要不,你将来也去学做牙医好不好?拿了铁锤凿子,叮叮的像做游戏一样好玩!”儿子认真地想了想,回答:“我不想做牙医!”“为什么?”“我要是做了牙医,那我牙齿痛时,谁帮我拔牙!”
晕!儿子的嘴里真的有一颗蛀牙!
2011年6月23日
童言无忌
(一)这么多的小苹果啊!
女儿给我发来一个信息:“妈,母亲节快乐!”
我给女儿回了信息:“今天下午我还在上饶新闻网上,和博友龙飞九天聊起采摘油茶的趣事呢!记得第一次背了四五岁的你到山上摘油茶,你看到那红红绿绿还挂着晶莹露珠的油茶,一边喊:‘妈妈,这里有这么多的小苹果啊!’一边扑上去摘了一个就往嘴里塞,马上又皱着眉头吐掉了。我坏笑着也摘了一个红红的油茶递到你嘴边,你就逃跑了。味道很涩呢!你还记得吗?”
女儿回给我一个信息:“呵呵!是吗,不记得了耶!”
母亲是记得你小时候故事最多的那一个人……
2010年5月9日“母亲节”
(二)造句
给儿子检查作业,有一题是给出一个字,让组词造句。看过作业后,我哑然失笑!
摸——摸头——我每次放学回家,妈妈就给我摸头。
活——活该——我经常动来动去把自己碰破了皮,妈妈说:“活该!”
姑且不论对错,却活生生地刻画出了一个儿子眼中的“妈妈”形象。哈哈!记录下来,存此为念!
2011年6月30日
(三)小猪藏到哪里去了
电视里一个养猪场,一头母猪旁围着一大群小猪。一边玩耍的小小女儿被小猪吸引,站在旁边仔细观看。随着电视镜头上移,小猪往下移出了电视画面,不见了。女儿马上跑到摆放电视的方桌前,手扶电视,一边往桌子底下寻找一边自言自语地问:“小猪藏到哪里去了?”
(四)无数
夏夜,银河闪烁,星空璀璨。
儿子:“妈妈,天上到底有多少颗星星?”
妈妈:“不知道。有无数颗。”
儿子:“无数颗是多少颗?”
妈妈:“无数颗就是多得数也数不清,没有办法数。”
儿子:“哦,我还以为是没有计算星星的数字呢!”
(五)好多了
天冷干燥,儿子脸上因开裂结痂,被人戏称长“萝卜丝”。前一天已经用洗面奶给他洗过两次,早上边给他洗脸边观察,随口冒了一句:“萝卜丝好多了。”儿子着急地问:“妈妈,妈妈,‘好多了’是多了还是少了?”
(六)轻轻地读书
5岁的儿子开心地吃着我给他买的零食。我在旁边循循善诱:“你以后要用力地读书考大学,赚了钱给妈妈买好东西吃。”儿子问:“如果我轻轻地读书呢?会怎么样?”
(七)这里是我奶奶的家
清明节,我带着八岁的儿子,跟我爸爸一起,去给我的爷爷奶奶扫墓。
穿过茅草丛生的荒坡,顺手砍下几支小山竹,来到长满茅草的奶奶坟前。爸爸因病不能劳动,我拿着柴刀,一边清理奶奶坟前的茅草,一边和儿子对话。
“妈妈,你这是在割草吗?”
“是。我在给我奶奶的家清理杂草。”
“你的奶奶住在这里吗?”
“是。人长到很老很老以后,就会到另一个世界里去。这里就是我奶奶在另一个世界的家。”
“为什么要在这个土堆上面插上小竹子挂上白纸条?”
“这是告诉我奶奶我们来看过她了。”
“我们来看她,她会快乐吗?”
“会的,她会很快乐!”
儿子在茅草丛里快乐地玩耍着。我也和天下所有的母亲一样,希望在每一个孩子的心中,永远都是春天般的温暖灿烂。
(八)花粉吸进了鼻子
我种在阳台上的百合开花了!乳白色的花瓣,金黄色的花蕊,很大气很唯美,香气清新而淡雅。可惜只有一朵,好像有点孤单!
周六上午,儿子从阳台上进来,紧张地问:“妈妈,我把花粉吸进鼻子里去了?会中毒吗?”
我哈哈一笑:“没事,有人还专门吃花粉呢!花粉里有很多营养!可是你怎么会把花粉吸进鼻子里去的?”
儿子不好意思地笑了:“我看见百合花开得很漂亮也很香,就把鼻子伸到花里用力地吸了一大口气,结果把花粉吸进鼻子里去了!”
忍俊不禁,我和儿子一起捧腹大笑!
2012年5月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