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诗真脱兔①,下笔先落鹘②。
——《送欧阳推官赴华州监酒》,《苏轼诗集》卷三十四〔注释〕
① “好诗”句: 喻美妙的诗意稍纵即逝,恰如逃命的兔子,转眼就消失了。脱兔,逃脱之兔。
② “下笔”句: 喻作诗的人应立即抓住诗意灵感,恰似俯冲下来的猎鹰那样迅速地将猎物捕捉住。落鹘(ɡǔ),下冲之鹰。鹘,也叫隼,一种猛禽,此指猎鹰。痴人但数羊羔儿,不知何者是左慈①。
千章万句卒非我②,急走捉君应已迟③。
——《次韵孔毅父集古人句见赠五首④》其五,《苏轼诗集》卷二十二〔注释〕
① “痴人”二句: 谓不会写诗的人只看到许多好像是有诗意的东西,却不知道真正的诗意何在。左慈,三国时人,此处喻好诗佳句。《后汉书·左慈传》: 曹操欲捉拿左慈杀之,逢左慈于阳城山头,遂走入羊群。曹操知不可得,乃令就羊中告之曰:“不复相杀,本试君术耳。”忽一老羝(公羊)屈前两膝人立而言曰:“遽如许。”即竞往赴之,而群羊数百皆变为羝,并屈两膝人立云:“遽如许”。遂莫知所取焉。
② 卒非我: 结果都不是我真正需要的。
③ 走: 奔跑。君: 指诗意灵感。
④ 次韵: 按照别人所作诗歌用韵的次序照样唱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