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十年树人
7783300000067

第67章 吴泠亚:圆梦之旅

吴泠亚———

一个有目标的人走路的姿势是向前的,不会因为风险而避开既定的方向,也不会因为经历的失败而长时间痛苦。挫折不是惩罚,而是学习的机会。没有人相信她曾经是一个自闭内向的孩子,奇迹只发生在相信并付诸努力的人身上。高中学生党员、学生会主席;大学团委副书记、班长、班导师助理,大学四年累计获得近60个奖项,她学会找最好的方法,用最好的态度,尽最大的努力,做更好的自己!

她用斑斓的色彩总结了她的美国之行。

在她看来,红色是热情,是诱惑,是一种致命的吸引力,而纽约就是红色的!人在外界的诱惑面前,总是会显得动摇和犹豫。她说:“我去了两次纽约,第一次也会因为曼哈顿的灿烂夜景而疯狂,也会有去第五大道扫货的冲动,也幻想自己在唐人街有多家店面,也希望自己像华尔街的高级白领一样精致生活? ?第二次到纽约,重走了一遍这些代表性建筑和景区,体会繁华和喧闹,但却感受到了心里的宁静。”

蓝色是宁静,是平和,是一种让人舒服的情调,在她眼里波士顿就是蓝色的!波士顿是一个名校集合地,她去了M IT 和哈佛,校园很安静,只有拿着书或背着书包匆匆的背影,她除了后悔自己当初没好好考试,另一大感受就是把自己从喧闹的大环境中解脱出来感觉真的很好。已经适应了麻木聒噪随大流过生活,从来没想过自己究竟喜欢什么,没有为自己努力过,一直无忧无虑地享受着爸妈给予的今天,不想打破现有的安逸,更不敢奢望自己创造出一片更美的天地。蓝色中总是夹带的一点点感伤和忧郁,这让她感觉很真实,但只能庆幸自己还有知觉?

黑白在人们的眼中代表着是与非,单调得不值得人们去寻味。但她对此却有不同的体会,“经典,矛盾,八卦图”是她对黑白的定义。人世间的是非对错,让每一个人都在闯入围城和冲破牢笼之间游走,但她只求在黑白生活之间还有一点其他的色彩,让自己的心缤纷生机一些。每个人都会在无数的路口徘徊,一个人的毕业旅行,背起行囊去另一个国度生活100天,是她为了收获那一份成熟与蜕变,让自己更精彩地活着。

在一个如此陌生的国度,她是如何通过自己的能力,做到不花父母一分钱而能有这么充实的三个月?她在那里尝试了四种不同类型的工作。第一种是麦当劳的简单操作型,需要做的就是坚持,这是一份简单的工作,她却一直坚持认真完成它,她说:“即使是在没有人监督检查的时候,我会因为感觉到被信任,对自己的要求会随之变得更高。到最后拿到员工奖励的小礼品和经理的一封亲笔推荐信。”

第二种是Singha(当地非常有名的高级餐厅)的热情交流型。这家餐厅的经理因为她的友善和微笑竟然主动以高薪聘请她去店里帮忙,她所要做的工作就是简单地和客人交流聊天帮忙倒杯水而已。“不同的文化价值观,不同的声音,不同的观点,因为这些同时存在发生,让我真正明白了什么叫‘和而不同’,我不仅练习了自己的口语,而且让自己变得成熟,懂得什么叫倾听和包容。”

第三种是翻译公司的自我挑战型脑力劳动工作。吴泠亚一直觉得自己的语言水平不够好,但因为能够自如地和当地人进行交流,再通过美国当地大学教授的推荐和帮助,她也拿到了一份原本不敢奢望的翻译工作。但还是选择了拒绝,是因为明白自己本身还存在很多的不足和欠缺。

令她最难忘的是第四种———美国当地不同性质的志愿者工作。抗击癌症志愿者,这是美国官方组织的一次活动。除了连续十几个小时的竞走接力,不同方式的善款筹集之外,她还做了额外附加的活动来拓宽受众面以便增加善款,最后得到活动大会主席的亲笔感谢信。“美国民间也会有很多的志愿者活动,让我印象非常深刻的是免费午餐拒绝浪费。不同的餐厅、超市都自发组织起来,把蔬菜水果粮食捐赠出来给一个民间小组,他们每天都准备美味可口的饭菜,在图书馆边上供给需要的朋友。不管是高级白领,还是普通民众,大家都会相聚一堂。吃着美味的饭菜,一边谈天说地。我的志愿者工作就是负责帮忙收拾,原来天下还真的有免费的午餐,但我依然希望付出劳动为他人带去帮助和便利。”

她翻看着那些她在美国的照片,指着照片一张张地说着当时的情景。爬山、探险、划船、冲浪、看日出、骑自行车、外出郊游,走了美国10多个城市,纽约的繁华,华盛顿的庄严,波士顿的安静,费城的别致,尼亚加拉的雄伟? ?她的每一天都过得忙碌、充实而精彩。

在她的整个旅程中,最让她值得纪念的是和一群环球旅行者相伴去探险。他们个个都身手不凡,才华横溢,有的甚至通晓多国语言,有工程师、大学教授、自由职业者、法律顾问等。天没亮就出发,去登山探险,爬到了最高的顶端,为了等待第一缕阳光。她拍摄了很多日出的照片,其中她最喜欢那张小男孩和日出的合影。“人生短短数十载,我们会因为追求目标而忽略路边的美景,适时的短暂停歇,休养生息,享受大自然的馈赠,再继续整装出发,一定能走得更远更稳。”她感慨道。

由于不同文化背景的影响,不同国度的人们的交往方式和处事态度也会截然不同。吴泠亚就自己的美国之行,畅谈了中美之间的差异。

“在我眼里中国人和美国人的最大差别在于是否拥有自己的梦想。中国孩子的梦想可能是想吃麦当劳或者肯德基,而美国孩子则会天马行空,缤纷五彩;中国青年的梦想是想买套房子,不再蜗居,而美国青年的梦想是做自己喜欢的事,所以比尔·盖茨才会成为辍学生;中国老年人的梦想是儿孙幸福,美国老年人的梦想可能是环球旅行,弥补所有人生的缺憾。美国公共场所非常安静,环境优美,大家手中都是一杯咖啡,外加一本书。而中国的公共场所则异常喧闹,环境混乱,大家一脸的麻木和烦躁,到处是手机电话交谈声,很难见到一张笑脸,听到一声问候。在这样的抱怨和郁闷情绪中,对个人和整个社会而言,都形成了一种恶性循环。究竟什么时候可以拿到情绪处方,我觉得这是一个值得大家深思的问题。”

她始终坚持:在做事之前,先想想自己喜欢什么,期望未来拥有什么样的生活,只要有目标,认准后要做的就是努力并坚持。所谓的压力和失败其实根本不存在,只是胡思乱想、注意力没有集中在努力和实践上的家伙的借口罢了。外面的世界很精彩,每一个人都应该有梦想,摆正心态,勇敢去闯,做一个学习工作生活的远行者!

采写:胡城璐 陈 琳 葛 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