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超级CEO成功哲学课:史玉柱
7768600000006

第6章 成为“东方巨人”,你也可以

——要想成大事,必须要有自己的理想。人应该将视线放得更远一些,给自己定义好人生的方向,以美好的愿望作为工作的支撑,并咬紧牙关,握紧拳头,拼尽全力向自己所想的目标前进。

如果一个人取得了一点小的成就就停滞不前了,没有一个长远努力的目标,就如同球员踢球不知道球门在什么地方,不知从何下手;如果史玉柱在事业飞速发展时不再努力,可能巨人也会因此淡出我们的视线。

真正优秀的企业家哪怕在某一领域中并不熟悉,也应该勇于思考、创新。而不少人并没有这样的胆量,只是存在自己的思维当中,用习惯性的思维束缚自己原有的创新思想,总是在墨守成规之中生活着。正因为如此,有的人获得成功,而有的人仍旧碌碌无为。

如果一个人没有自己的理想,那这个人只是一片随波逐流的树叶,风到哪里,便到哪里。史玉柱从来不做守株待兔的事情,他有自己的目标,总是朝着期望的方向前进,这样的生活才是有意义的。史玉柱是一个有勇气挑战自我的人,正因为有了梦想,他才不会随波逐流,知道自己的归宿在什么地方……

诚然,未来有很多的不确定性,任何人都一样。但梦想帮助我们获得成功。

要想成大事,必须要有自己的理想。人应该将视线放得更远一些,给自己定义好人生的方向,以美好的愿望作为工作的支撑,并咬紧牙关,握紧拳头,拼尽全力向自己所想的目标前进。

没有这种品性的人,是很难获得成功的,甚至很小的事情都做不成。

史玉柱是一个拥有远大梦想而且为梦想努力奋斗的人,他一直坚信通过努力必然实现梦想,使他愈战愈勇。即使后来出现经营策略的偏差,“巨人”的轰然倒台,面对着两亿多的债务,史玉柱依然用信念坚持自己的梦想。

1997年,巨人的变故,策划专家何学林帮助史玉柱策划了一个“零成本”收购方案,即收购方不需要花费一分钱,但是必须要“整体接收”,接收下整个巨人的负债与资产,承担所有债权债务。收购方占51%以上的股份,史玉柱占49%以下的股份。收购之后,收购方必须向巨人投入启动资金,填补断裂的资金链,让巨人重新站起来。收购方用“零成本”收购的,主要是“巨人”品牌的品牌效应以及史玉柱的失败教训。通过收购,珠海巨人集团原先积累的无形资产都被收购者所接纳。而且,巨人的失败引起了很大的反响,收购巨人这一行动本身,会制造很大的轰动效应。何学林认为,这实际是双赢的做法:通过收购珠海巨人集团,史玉柱可以获得资金重新发展企业,发展起来之后,可以按股分红,如果想单打独斗,另外筹划新的公司也很容易;收购方则因为在巨人品牌的影响下得到提升,提升企业的层次,同时帮助巨人集团起死回生,重新正常运转。然而,史玉柱并不希望自己苦心经营的巨人集团被他人所收购,他打算将巨人大厦与巨人大厦之间进行剥离,出让股份。何学林在发表的文章中指出,史玉柱的算盘是,巨人大厦可以重新盘活,并且保住整个集团。

而且他只是出让集团一个项目的股权,整个集团还属于他。“但这只是一厢情愿,是注定要失败的。”

何学林指出:“此时的巨人集团并不是待价而沽,而是别人要挑肥拣瘦。所以需要考虑合作方进行合作的出发点是什么,然后想方设法去满足他,而不能只考虑自己的如意算盘。合作者更多的是希望收购一个完整的巨人,而不是帮助你合资盖大厦。因为72层的大厦在珠海根本不能有多大的影响力。当时,房地产热已经在降温,大量楼盘积压,大厦即使完工,也卖不出去。”何学林最后说,“果然,巨人大厦的收购计划最后仍然没有达成。”

今天,我们再进行分析:为什么史玉柱选择让整个集团都陷入绝境之中,也不同意别人的收购计划,而只是选择部分“割肉”呢?

总结起来,主要是因为史玉柱为巨人倾注了太多的情感。巨人是史玉柱一生之中最大的梦想,怎么愿意拱手让给他人呢?1999年7月12日,脑白金项目得到顺利的运行,史玉柱再次注册公司,并没有放弃从前的巨人梦想。新公司的名字叫上海健特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而健特是英文巨人GIANT的音译。

史玉柱曾告诉媒体说:

巨人的名字我在经商领域是一直沿用的,IT领域没有用巨人的名字。我当年是在IT领域起来的,虽然后来倒下去了,但我总有一个情结。现在认为在IT这块初步成功了,所以我决定重新用巨人这个名字。

史玉柱非常明确地表达出了自己对于巨人的情结,以及在心中多年的巨人梦想。这个梦想的蜡烛一直在心中燃烧,从没有熄灭过。

茫茫宇宙,大千世界,为什么有的人总是保持奋斗的精神,给自己创造成就,让大家看到希望,成为卓越者乃至伟大者;而有些人一生碌碌无为,甘于平庸或是努力却从没有成功呢?出现这样的差异的主要原因在于:前者总是有梦想作为支撑,后者没有想过自己未来能做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