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红楼梦一百句
7767900000007

第7章 护官符

贾不假,白玉为堂金作马。

阿房宫,三百里,住不下金陵一个史。

丰年好大雪,珍珠如土金如铁。

东海缺少白玉床,龙王来请金陵王。

贾宝玉在发表他的“女儿”观的时候只有七八岁,程伟元和高鹗的改编本说是十岁,不管如何,这时的宝玉只是一个尚未涉世的小孩。说这样一个小孩是因为讨厌男子才崇拜“女儿”,似乎不能令人相信。他之厌恶男人,有什么现实根据吗?

请不要急于把西方的“现实主义”桂冠戴到《红楼梦》头上吧。曹雪芹自然有他的中国式艺术思维。他在写了甄士隐的出家故事之后又写了贾雨村的故事。贾雨村的故事让我们明白了宝玉为什么如此厌恶“男人”。

贾雨村一入官场,便贪酷恃才。被革职之后,到金陵巴结上贾府,被任命为应天府知府。一到任就碰上一件棘手的人命官司。金陵四大家族的薛家公子薛蟠因为与冯冤争买一个丫环而把冯打死。贾雨村本想秉公执法,但手下衙役冷笑道:“老爷说的何尝不是大道,但只是如今世上是行不去的。”并向他出示一份“护官符”,上列金陵四大家族名单,并说四大家族一损俱损,一荣俱荣。衙役告诉他:如今凡做地方官者身上都有一份护官符,上面列着不能得罪的本地有权有势、极富极贵的大乡绅。最后,贾雨村听从这位衙役的“指点”,徇情枉法,胡乱了结此案。贾雨村终于完成了他的男人的事业。

在这张护官符上,“贾不假,白玉为堂金作马”一句旁边脂批:“宁国、荣国二公之后,共二十房分,除宁、荣亲派八房在都外,现原籍住者十二房。”“阿房宫,三百里,住不下金陵一个史”一句旁批:“保龄侯尚书令史公之后,房分共十八,都中同住者十房,原籍现居八房。”“东海缺少白玉床,龙王来请金陵王”一句旁批:“都太尉统制县伯王公之后,共十二房,都中二房,余在籍。”“丰年好大雪,珍珠如土金如铁”句旁有脂批:“紫薇舍人薛公之后,现领内府帑银行商,共八房分。”这位作批语的脂砚斋,似乎对作者的家世了如指掌。在这里,他点明了《红楼梦》关于“护官符”的描写是有现实依据的。他点明了四大家族在都中和原籍大都有数房乃至十数房,这个巨大的关系网的覆盖面远远超出了金陵。

在这个拥有权势富贵的巨大关系网下面,弱肉强食、草菅人命的事情便是司空见惯的。

在贾琏偷娶尤二姐、凤姐大闹宁国府的事件中,都察院简直成了王熙凤手中的棋子。都察院是明洪武年间设置的官署,其职责是监察弹劾官事,参与审理重大案件。然而,当凤姐唆使张华到都察院状告贾琏时,察院慑于四大家族的势力,感到为难,只好派役吏到贾府传讯来旺。役吏到贾府时,“不敢擅入”。凤姐让察院虚张声势,察院也只能当应声虫。“都察院又素与王子腾相好……况是贾府之人,巴不得了事,便也不提此事”。这王子腾就是王夫人的哥哥,就是“龙王来请金陵王”这一家族的。察院一下子就讨好了贾府和王府,可见察院是一个时刻将“护官符”记诵在心的官场老将。

这些都展示了四大家族一荣俱荣的关系。至于四大家族的一损俱损,曹雪芹没有来得及写出。高鹗的后四十回通过抄家事件展示了四大家族的这一命运。

这就是贾宝玉所厌恶的“男人的事业”。我们现在开始明白贾宝玉为什么如此厌恶男人了。

然而贾宝玉乃至曹雪芹的厌恶并不能杜绝“护官符”在现实中的存在。所谓“护官符”,即使在今天的法治社会,依然成为“潜规则”。

原文

贾不假,白玉为堂金作马。

阿房宫,三百里,住不下金陵一个史。

丰年好大雪,珍珠如土金如铁。

东海缺少白玉床,龙王来请金陵王。(第四回)贾不假,白玉为堂金作马。

阿房宫,三百里,住不下金陵一个史。

丰年好大雪,珍珠如土金如铁。

东海缺少白玉床,龙王来请金陵王。(第四回)

注释

阿房宫:秦始皇时所造规模宏大的宫殿。雪:与“薛”谐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