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红楼梦一百句
7767900000001

第1章 石头的言说

《红楼梦》本名《石头记》,是作者“自譬石头所记之事也”。整部小说,乃是石头为我们所言说的故事。

石头究竟说了些什么?甲戌本的“凡例”说,作者把真事隐去,故小说楔子的主人公名叫“甄士隐”。而小说正文所讲述的,乃是用“假语村言”敷衍而成的故事,故由楔子通向正文的过渡性人物,名叫“贾雨村”。

本来,小说乃虚构之物,小说家言也即是“假语村言”。但“凡例”的作者告诉我们:石头用假语村言讲述了一连串真实的事件。并且感叹说:“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由于胡适先生在1921年的考证,我们知道这个真实故事所关联的不是市井细民、芸芸众生的日常琐事,而是与皇室相关的重大历史事件。我们知道这是一个意味深长的故事,但却无法确知其意味究竟指什么,假语村言背后的真实事件究竟指什么。我们能“解味”吗?

石头究竟说了些什么?我们依然似懂非懂。

脂砚斋批本《石头记》,曾经以极简略的文字提示读者:某段情节或人物与特定的历史事件相关。比如庚辰本第十六回写到赵嬷嬤、“咱家大小姐”等人的时候,有脂批写道:“文忠公之嬷。”文忠即傅恒,傅恒的姐姐为乾隆帝的皇后富察氏。脂批本《石头记》中还有大量类似的批语。后世的读者沿着这些线索追寻下去,试图去还原隐藏在“假语村言”背后的历史真相。这种追寻形成《红楼梦》阅读史上一种重要的现象,这就是“索隐派红学”。

然而,二百多年来,这样一些追寻始终不能找到历史的真相,它们除了为我们讲述了一段段清宫秘史之外,始终不能让我们确信,这些清宫秘史跟《红楼梦》有什么直接关系;它们始终不能让我们相信,石头讲述的即是这样一些故事。

不过,读者并不因此而舍弃索隐红学。索隐红学所重建的故事充满了神秘、惊悚、阴谋、暗杀、偷情、乱伦……读者乐此而不疲。索隐故事是如此充满曲折、离奇,富于阅读快感,以致读者早已忘记这些索隐故事是否与《红楼梦》有着确切的关系。或者说,此时的读者对于“石头究竟说了些什么”这个问题,已经是兴味索然了。

当今,索隐红学已经在某些“红学泰斗”或“著名作家”的手中被推向极致。他们的广受欢迎又反过来激励着无数红学爱好者去索解出匪夷所思的离奇故事。打开红学网站看看吧,在那里,真所谓:不怕索不出,就怕想不到。

其实石头所说的,就是这部《红楼梦》本身;作者期待我们去理解的“味”,就蕴含在这部小说之中。不必舍近求远,让我们抛开“惊悚”的阅读期待,走进“红楼”,与小说中的人物一起感受他们的命运与情感,细细品味,慢慢咀嚼;再走出“红楼”,看看今天的众生百态、人情冷暖。这时,小说与现实、审美与历史在我们的阅读中将得到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