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军事枪械:世界经典枪械完全手册
7753000000005

第5章 冷兵器时代的终结(4)

10.第一把手枪

手枪是一种能单手握持发射的小型枪械,多用于近身战和自卫,一般有效杀伤距离约50米。它一直被世界各国军队和警察,主要是指挥员、特种兵以及执法人员等大量使用。那么它是什么时候出现的,第一把手枪又是什么样子?

关于手枪出现的时代说法众多,一种说法认为手枪出现在1540年,由意大利人制造了名叫皮斯托亚的手枪。另一种说法认为是从捷克文“pistol”演变而来:1419年,胡斯信徒在反对西吉斯蒙德的战争中使用了一种短枪,称为“pisk”,因为射击时枪管发出的尖叫声像哨声,手枪因此得名。

事实上,手枪的雏形在14世纪初或更早的时候几乎同时诞生于中国和普鲁士。当时的中国有一种小型的火铳叫手铳,它口径一般为25毫米左右,长约30厘米。使用时,先从铳口填入火药、引线,然后塞装一些细铁丸,射手单手持铳,另一只手点燃引线,从铳口射铁丸杀伤敌人。这可以说是手枪最早的起源了。欧洲最早的手枪雏形是公元1331年普鲁士黑色骑兵使用的一种短小的点火枪,骑兵把点火枪吊在脖子上,一手握枪靠在胸前,另一手拿点火绳引燃火药就可以进行射击了。

那么,手枪经历了一个怎样的演变过程呢?手枪的发展史我们大致可分为以下几个阶段:火门手枪—火绳手枪—转轮发火手枪—打火手枪—燧发枪—击发手枪—转轮手枪—自动手枪。据史料记载,最早的火门手枪是意大利人在14世纪中叶发明的,当时它被称为“希欧皮”,也就是手枪的意思。这种手枪是用铸铜或熟铁制成的,枪管尾部有一个火门,发射时先将火药装入,然后在火门处将引火药点燃。这种枪发射时,需一手持枪,一手持可燃物。这种手枪仅17厘米长,其性能与现代手枪完全不能相比,但在当时已经十分厉害了,它的出现使单手射击武器的发明向前迈出了一大步,并被各个国家广泛运用于军事上。

14世纪末,火门手枪逐渐被火绳手枪替代,从而被淘汰。火绳手枪在点火技术上有了很大突破,到15世纪中期,火绳手枪有了很大改进,至此,它引来世界各国的目光。直到16世纪,火绳手枪依然作为步兵武器在欧洲大陆广为流行,前后经历了一个世纪。但不可避免的,它也拥有所有火绳枪的缺点:在风雨天,火绳不易点燃;在夜间,火绳容易暴露目标。因此,人们又研制出抗风雨的点火方式,那就是转轮发火。它的工作原理和前面提到的转轮打火枪是一样的。不久后燧发手枪出现了,这一次完成燧发手枪研制的是法国人,燧发手枪的出现是手枪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里程碑。燧发手枪的发明前后经历了10年,1775年到1783年的美国独立战争中,燧发手枪大显神威。一名美国士兵就用燧发手枪把英国殖民军少校打下马,还缴获了一支苏格兰造的燧发手枪。燧发手枪和火绳手枪一样在欧洲被广泛使用。当时的燧发手枪已具备现代手枪的某些特点,如击发机构具有击锤、扳机、保险等装置,并且枪膛也由滑膛和直线式线膛发展为螺旋形线膛。

1812年,苏格兰牧师A.福赛斯设计制造出击发式手枪。这种手枪属于由枪口装弹丸的前装式手枪,操作不便,发射速度也较慢,难以适应作战需要。1825年,美国人德林格发明的德林格手枪,采用了雷汞击发火帽装置的方式,提高了手枪的射击性能。在后面的章节我们将详细介绍这种枪。

经过了约541年的漫长发展、改进、演变的过程,手枪逐渐具备了现代手枪的结构和原理,而现代手枪诞生的标志是左轮手枪和自动手枪的发明。

关于左轮手枪和自动手枪在后面的章节也将详细介绍,在此就先一笔带过。总之手枪的发展是一个十分漫长的过程,它的出现在军事史上有着不可磨灭的意义。

11.后装步枪的问世

后装步枪的发展是从枪械弹药后装开始的,最先尝试弹药后装的是法国人包利,他试用的子弹本身带有点火装置,但由于枪管尾端密封不严,火药气体从后面跑了出来,因而失败了。19世纪30年代,有人发明了一种纸壳定装式枪弹,将弹丸、底火、发射药合为一体,这种枪弹为后装枪的诞生创造了条件。

1800年,人们发现了雷汞,紧接着又发明了含雷汞击发药的火帽。把火帽套在带火孔的击砧上,打击火帽即可引燃膛内火药,这就是击发式枪机。到1828年,法国人德尔文设计了枪尾带药室的步枪并使用旋转膛线。1835年时,普鲁士机械工冯·德莱塞发明了从后面装填子弹的击针枪,在军方的支持下研制出后装式步枪,这种从身管后方装填弹药的枪由身管、枪机、发射机和枪托等组成,发射的正是纸壳定装枪弹。使用时,射手从后面将子弹推入枪膛,扣动扳机后,枪机上的长杆形击针即刺破纸弹壳,撞击底火,引燃发射药,将弹丸射出。由于这种枪发射时,击针穿破纸弹壳底部,打击底火,所以又叫“击针枪”。由于这种后装枪的子弹需要一发一发地装入枪膛,所以也叫“后装单发枪”,同时它也是最早的机柄式步枪。1840年,这种枪便成为普鲁士部队的主要装备。

德莱塞击针枪是一种后膛装填的线膛枪。它使用一种纸质弹壳的枪弹,枪弹成卵型,弹头后部装有底火,在纸弹壳中装有发射药。射击时,一根长长的击针刺破纸弹壳击打弹头后部的底火,底火引燃发射药,击发枪弹。

后装步枪比之前的枪具有更高的射速,而且射手可以以任何一种姿势重新填子弹。但在当时,几乎所有的国家都极力反对后装枪。1866年7月3日,在易北河以西的萨多瓦地区展开了一场欧洲近代史上的空前大会战,普鲁士军队和奥地利军队以50万的兵力进行争夺德意志领导权的战争,在总参谋长毛奇的指挥下,普鲁士军队以巧妙的战术和猛烈的火力打败了一直称雄欧洲的奥地利军队。在这场惊心动魄的战争中,奥军伤亡及被俘共4.5万人,普军仅损失约1万人。普鲁士战胜了奥地利,为德国的统一创造了条件。尽管决定这次战争胜败的因素很多,但有一个因素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那就是普军大量装备了以后装步枪为代表的先进武器,而奥军使用的仍是前装燧发枪。至此,世界各国才意识到自己之前的想法是多么愚蠢,随后,法国、俄国、奥地利还有欧洲其它国家都纷纷装备了这种可以卧姿装弹的后装枪。

到19世纪60年代,英美等国开始设计、制造后装连发枪,并相继装备部队,这之后,许多国家竞相制造,从而造出了种类繁多的枪。我国也在1867年研制成功了美式后装单发枪,但子弹是铅弹,药筒有纸和金属两种。在19世纪70年代,我国已能仿制生产多种后装单发枪。后来,我国又仿制了多种后装连发枪。

后装连发枪的特点是没有储存子弹的弹仓。根据弹仓在枪身上的位置不同,通常又分为前托弹仓、后托弹仓和机巢弹仓。弹仓有固定式和可卸式两种,固定弹仓使用较广,常能容纳5发子弹,采用弹夹做装弹工具,可一次将子弹全部装入弹仓。使用弹仓可大大地缩短装弹时间,提高子弹的发射速度,使射速达每分钟10~12发。

还是1866年,法国装备了英国人卡莱式结构的后装步枪,而后却发现此枪存在一系列问题。因为纸壳子弹没有可靠的密闭,这就影响射击精度,并使枪机结构复杂化,并且有后喷现象。因此,在19世纪70年代,后装步枪就被更完善的机柄式步枪所代替,这种步枪使用定装式金属壳子弹和装有弹簧击针的活动枪机,把气体密封起来,解决了令人头疼的后喷问题。

1870年的色丹战役,将奥地利与法国间的战争结局改变了。在拿破仑时期,还是使用前膛枪,那时的法国非常强大,因为那时世界各国都在使用前膛枪,而法国的军力相对强大。就这样,奥地利的陆军被法国的自由式射击征服,一排排的奥地利人被躲在掩体的法国大兵们击倒,此时,拿破仑正是春风得意。但俗话说得好风水轮流转,这样的得意随着后膛枪的大范围使用,开始大大转变。到拿破仑的侄子拿破仑三世时候,奥地利人聪明地选择了后膛枪,这些后装弹武器使本来就处于衰弱状态的法国再次遭到了惨重的伤亡,这也再一次证明了这种后装弹武器的巨大威力。最终的结局是法国皇帝被奥地利人活捉。法国再也没有了以前的威风。而色丹战役成了历史上最后一次大规模骑兵冲锋的战役。这时人们真正地意识到后面装子弹武器的威力,它不仅具有了前人无法想象的射程、准确性,还具备优良的发射速度。至此,前装枪械完全退出了历史舞台,世界枪械从此走上了后装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