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人生三篇(人生智慧书系)
7746200000021

第21章 做事篇(9)

为此,就不难理解,为什么成就越高的人越让人感到平易近人,招呼必先鞠躬,说话轻声和气。我曾经在辽宁大学校园里遇到过著名经济学家宋则行先生,宋先生早年在英国剑桥大学获得博士学位,回国之后,一直从事凯恩斯经济理论研究,一生著述颇丰,其学术成果享誉国内外。如今已经是耄耋老人的他,每天都绕着校园的广场散步,当时我怀着无比崇敬的心情向先生问好,不料,先生停止了蹒跚的脚步,做了一个将近90度的鞠躬礼,我不知所措,直至先生走远,才回过神来,有醍醐灌顶之感,“不学礼,何以立?”孔夫子的话开始在我的耳边回绕。

在这里需要提及的是,“礼”应该有质量,不诚恳的虚伪做作只能让人感到无聊,整天假客套、恭维都是令人乏味的,特别令人不能容忍的是,某些人见面必握手,而握手必三度风湿,这样的礼节还不如没有的好,因为你透给别人一个基本的声音:我们只是在客套而已。于是,对方也对你回应客套,无形中彼此都做了很多没有意义的事情,大家都何苦来呢

据说唐朝的百丈禅师奉行“一日不作,一日不食”,抱负使之然。大凡想成功的人都应该拥有这种意念,高僧的话像鞭子一样,激励着人们的日常生活。如果拥有这样一种决心和状态,就不用愁自己有多么“拙”,因为你于“聪明”的人站在同一平台上。

勤能补拙是良训

在真正有追求的人看来,安逸和享乐是没有任何意义可言的,他们拿读书看报当作休息,其余的时间全部投入到工作之中,继而获得了各种各样的荣誉和地位,然后得到人们的仰视,人们也仅仅是仰视,很少有人想到自己也可以做点事情,当然,也可能有人琢磨过,可是,还没等他说完,大家就说他简直是在妄想了。

不知道科学家对爱因斯坦的分析到底有什么公论,据说他大脑的容积比别人的大,我总觉得这是后天努力的结果,经常思考问题,脑细胞大量繁殖,自然就扩充了大脑的容积,尽管这话没有任何的根据,但是,无论如何都不能否认,只要努力就会改变生活状态这一事实,即使当不了爱因斯坦,也要做一个勤快的人,勤快会使人生走上正轨。

“懒人”总是觉得成功者天生聪明,才华之水天上来,事实未必如此。一个人之所以比别人聪明,主要原因在于他付出了千百倍的辛苦,正是人与人之间的勤劳程度的不同决定了他们的差异。人家都闻鸡起舞了,你还在做黄粱美梦呢,然后你们产生了差距,你说人家天资聪颖,自己资质驽钝,这不是自欺欺人吗?诚然,人与人在接受事物的时候会产生这样那样的差别,比如说人家搞一个科研项目,一年就出成果了,你可能需要两年,但是,资质的不足可以通过后天的努力克服,懒惰永远都不是理由。

“笨鸟先飞”,意识到这一点的人知道“勤能补拙是良训,一分辛劳一分才”。人家都跑了1000米了,你还没起步呢,然后人家跟你说:“我这只算是笨鸟先飞。”等于是在你脸上抽了几个嘴巴,一则禅宗故事可以为此佐证:有个年轻人问寺院里的大师:“为什么念佛时要敲木鱼,而不敲木鸡、木马呀?”大师听后笑着说:“鱼是世上最勤快的动物,整日挣着眼睛,四处寻觅,这样勤快的鱼儿尚且要敲打,何况懒惰的人呢?”大师的“敲打”就是今天所说的鞭策,对人生至关重要。

香港画家、影评家林擒早年身患重病,从头到脚都不能打弯,就是这样的身体状况,并没有影响他的创作。在几十年间,天天都有影评发表,年年都有画展问世。身体跟健康人没法比,成绩却在健康人之上,完全是勤劳所致。一个基本的原则是:今天的事情不要拖到明天去做,因为明天已是另一天,据说唐朝的百丈禅师奉行“一日不作,一日不食”,抱负使之然。大凡想成功的人都应该有这种意念,高僧的话像鞭子一样,激励着人们的日常生活。如果拥有这种决心和状态,就不用愁自己有多么“拙”,其实,作为一种事实,谁也不比你聪明多少,只要你勤勤恳恳地往前追赶,就一定会到达自己理想的彼岸。所以,“笨鸟”们都成功了,而“聪明鸟”们却仍在懵然不解。

世间坚硬如牙齿的东西并不多,因为牙齿特别有力量,能咬着拎起重数百斤的物体。但是,最终竟没有舌头的生命力长,“柔弱胜刚强”,柔性坚持向来是无可抵挡的。这就像太极拳,你使出多少劲,人家给你弹会多少劲,你等于自己打自己。

柔弱胜刚强

有一个老人就要离开人世了,他让孩子们都聚过来,问他们牙齿硬不硬,大家说当然硬。老人听到后又问嘴唇软不软,大家说当然软啊。他们非常不解,不知父亲到底要说什么,这时候,老人不紧不慢地说:“你们说我的牙还有吗?”大家说早就没有了,“可是我的嘴唇呢?”孩子们终于恍然大悟。

世间坚硬如牙齿的东西并不多,因为牙齿特别有力量,能咬着拎起重数百斤的物体,但是,最终竟没有舌头的生命力长,宇宙间的道理真让人费思量。

我们常常说胳膊拧不动大腿,其实,这要看是谁的胳膊和谁的腿。可是,无论是谁的牙齿也注定没有舌头坚挺,人一辈子要掉两次牙,特别是后一次基本不会再长了,只好安上并不太顺口的假牙,舌头从来都是那个舌头,时刻保护着牙齿。

“柔弱胜刚强”,柔性坚持向来是无可抵挡的,因此,张三丰发明了太极拳,哪门哪派也不是人家的对手,你使出多少劲,人家给你弹会多少劲,你等于自己打自己。

水是世间的至柔之物,当它渗透到土里,就可能引起山体崩落。渗透是不知不觉的,不像牙齿一咬就疼,它把你含着,逐渐把你含化了。比如说你吃一块糖,糖硬得硌坏你的牙,嘴唇丝毫不会受伤,因为它慢慢耗费着硬糖的能量。水也是这个道理,用斧头凿石头,可能会把斧子劈出豁,但是水滴石穿。它在行为上客客气气地包裹你的意志,以低姿态崩溃你的自卫系统;它在态度上尊重你,博得你的同情,实际已经打好算盘了,只等时机成熟,让你绝没有还手之力。

即使水和水也有所不同,冷水热水都硬温水就柔,把一个蛤蟆扔进冷水和热水里,它能马上跳出来,一旦扔进温水里,它就怡然自得了,全然不顾水在渐渐加温,直至80多度时想跳也跳不出来了,直至被煮死。它万万想不到温水竟有如此力度,蛤蟆毕竟是蛤蟆,人总不能不知道蔫萝卜辣死人的道理。

从《红楼梦》也可见一斑,王熙凤非常火辣,可是我们都知道她是为了贾家的贵族体面苦苦支撑,其本质是很善良的。王夫人很温顺,但正是她逼死了林黛玉,于无形之中棒打鸳鸯。

所以,一定要提防貌似温柔的人,他们往往有阴损的一面。他们知道自己牙硬别人牙也硬,于是,上领导那里反映你,上群众那里埋汰你,比当面骂你力度大多了。你是在不知不觉中坏了名声的,自己却浑然不觉,等琢磨过味来为时已晚。

我们每天都应该在保护自己的同时,挖掘“柔性”的积极意义,遇到尴尬时,别浑身是刺地骂谁是王八蛋,殊不知,当刺猬未必比当乌龟好,你竖起全身的刺,难以避免一场厮杀,最后落得个遍体鳞伤,甚至被人家歼灭,乌龟尽管有点“迟钝”,但是,从来都会化解不必要的矛盾,于是,寿命比刺猬们不知长多少倍。

石头是世上最坚硬的东西,但是,在不停穿石的水面前,难以常存得久远。不断滴下去的水才真正具有穿透的力量,如果始终是活水,就更是战无不胜、无坚不摧了。

6.包容

不看僧面看佛面

和几位外地朋友到我所在的城市的寺院参观,没想到,看到一些跟佛规颇有些不合的现象。寺院中有些僧人随便糟踏水果,而且举止傲慢。午后5点钟左右,他们跟参观者说:“你们看完没有?大致看看就得了,我们要下班了。”实乃咄咄怪事!朋友们感到非常不舒服,都说佛门净地的神圣竟让这几位僧人玷污了,好在回来的路上,得一位老者点拨:不看僧面看佛面。平淡的言语当时竟给人震聋发聩的感觉,你是去看僧还是去看佛呢?

生活中也是如此,包容值千金,在为人处事的时候,你得知道自己面对的是“僧面”还是“佛面”。因为人与人之间织就的是一张非常复杂的网络,而“面子”代表着一种尊严,素来为中国人所看重。你可以不帮人家的忙,但绝对不能让人家没面子,因此,再有人仰仗着父辈乃至祖辈的荣耀面对同等条件超过你,就不要在做出大惊小怪状了,给他们点儿面子,因为他们的父辈或是祖辈曾经付出过很多,而自己收获甚微。当然,承荫祖上的人自己也得努力,否则,这种面子不可能支持他们走得久远,因为面子归根结底都是自己挣来的。

对于“僧面”还是“佛面”,有个分辨的问题,“佛”在教徒心目中,是正义、善良、智慧的化身,而僧仅仅是修佛的人,因此,“僧面”是个体的,也是不权威的,大可不必在意,只要心中有佛,就不会受到僧的影响。佛本身讲求包容,包容也是“护身符”,推而广之,就会涉及到我们的追求:“僧”仅仅是一个过程,而“佛”才是目标,因过程的不顺利而畏首畏尾是懦弱之举。

单拿“僧面”和“佛面”来说,“看”也是学问,这里的火候不好掌握。面子看到什么程度因人而易,但是,应该更多的考验“僧”能不能修行,能修行到什么程度,最终能不能成佛,完全看僧本身。在日常生活中,要更多地考虑发展前景,不是父辈和祖辈的面子,因为祖辈和父辈的时代必须由你来接任,在你的时代能不能创造辉煌,完全看你的造化。所以,“看”的人既要鼓励没有任何背景的年轻后生,又要激励有背景的年轻人。如果掌握得不好,“看人下菜碟”,就令人厌恶了。

很多刚刚到工作单位的年轻人都有这样的体会,他们总是被问及自己的父亲是干什么的,这非常令人反感。这跟他到底有什么关系?如果他非要拉扯上什么关系,是不是有点死乞白赖?而你将来成为某个部门的领导,千万别做这样的人,如果不想让人感到恶心的话。在这个意义上讲,过于看“佛面”和不看“佛面”都不好,也都违逆了佛的本意,当然,如果“僧面”都如“佛面”,阳光和春光将同时来临。

在一个相对宽松的社会环境中,成人之美的事做做实在无妨,而赞美已经成为生活的调味剂。一个人能够成人之美,之后又赞美别人,就达到助人为乐的境界了。听起来是傻冒,操作起来不仅能够提升生活品质,还会建立非常好的人际氛围。

君子成人之美

人们从来都固执地认为,自己的东西就是比别人的好,自己的错误大都是一种个性,而别人的错误简直万恶不赦。这样,别人是不能够成功的,而且,压根儿就不应该。生活中乐于成人之美的人实在是凤毛麟角,可是,凡事都讲究物以稀为贵。正如伟人所说,“如果我们选择了最能为人类福利而劳动的职业,就不会为他的重负所压倒,因为这是为全人类所做的牺牲,那时我们得到的将不是一点可怜的快乐,我们的幸福将属于千万人。”

人们对“成人之美”的关注,往往都在自己的利益与他人的利益发生冲突的时候。这时候,有些人喜欢夺人之美,当然,正常竞争自然无可厚非,可是,总是有些人愿意使用远离阳光的手段,乐此不疲地在暗地里掠夺别人的果实,即使这果实对他们毫无用处,他们也要掠夺,因为让别人拿走,那实在是一件太痛苦的事了。长此以往,道德逐渐流失,信任成为空洞的话题。发自内心地承认别人的成功的人越来越少,即使他们不发生酸葡萄反映,那夸奖的水分也太多了。

健康的初始态度是,鼓励别人的同时发展自己,同行不是冤家。在你已经成功的时候,帮别人一把,只是举手之劳,何必犹豫以至拒绝呢?如今的比赛遍地开花,跟比赛选手在平时聊天的时候,总能感受到其中的批评味道,特别是后学还经常被前辈压制。“文人相轻”尽管不是新鲜事,却加重了不正常的程度,参赛者始终吝啬于赞美别人。殊不知,人们大都渴望赞美,在节奏日益快捷的时代,作为生活的调味剂的赞美逐渐成为一种艺术。这种艺术的魅力不凡,因为它能给人提供生活的意义,一个人能够成人之美,之后又赞美别人,就已经达到助人为乐的境界了。

全国主持人大赛的失败选手陈斌的境遇于此相关,笔试第一名的他,知识储备还是蛮可以的。只是出镜时为评委所不看重,后来,在颁奖晚会上,陈斌被请去作嘉宾,并跟那个胖胖的女主持人探讨成败的问题,这本来是一件好事,或者说在一个侧面赋予陈斌一种机会。可是,那个胖胖的女主持人的表现令人诧异,她微笑地伤人。直至问陈斌是否觉得自己因为相貌不够出众而被淘汰?好在陈斌非常聪明,他间接地表达了一种意思:反正我比你漂亮。

后来,还是有识荆者成人之美,让观众在《东方时空》里看到了陈斌,作为外景主持面对镜头侃侃而谈,“知识就是力量”,那个曾给人家制造尴尬的胖主持人这时作何感想呢?当然,她当时也可能并没有伤人的意思,只是没有成人之美的主观自觉,就在客观上产生了不值得称道的结果。其实,帮人等于帮自己,成功从来都不属于单一个体。

做好事完全是一种个体行为,自己感到的快乐就等于回报,如果你帮助别人,为的是得到别人不迭的感激和回赠自己的利益,或者树立自己在人群中的威信,就注定会感到不快乐。因为没有人会配合你的矫情,生活是实实在在的,而前方的阳光普照一切。

但行好事、如沐春风

苦恼的人之所以苦恼,大多数原因在于“施恩招怨”,他们觉得自己上当了,“没想到他们会那么无情无义”。我很同情他们,却感到他们过于不智,做好事就为了得到对方的千恩万谢吗?你的要求实在太高了,助人为乐完全是一种个体行为,斯时斯地的快乐就已经是一种回报。

曾有位哲学学者一生周游了数十个国家,出版了十数部专著,任领导工作期间,不知扶持了多少年轻人,其中绝大多数人都不知道自己“心想事成”的原因,而他从来都只是默默地对自己说:“但行好事,莫问前程。”之所以能施恩不图报,完全是心态使然,如果你的心态出了问题,即使你想帮助别人,也有很强的目的意识。你为的是得到别人不迭的感激,从而树立自己在人群中的威信,长此以往,总是挖空心思地帮助别人,实在有些病态了,你非要这样做,就注定会感到不快乐,因为没有人会配合你的矫情。再者说,评价一个人成功与否,完全在于他的业绩水平,至于说助人为乐一类的事情只是辅助标准。

佛教理论告诉有缘人:“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这种理念有助于调整人的心态,把“前程”设置到了一个相对遥远的地方,立时见不到回报,因为着急看回报,往往都意味着一种交易的发生。是交易就别指望报答;是真情就看的平淡点,这里面似乎没有什么中间状态。关键时也要“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只有这样,你的生命才可能时时得到润泽。其实,健康的生活永远是互助的果实,人们应该手拉手去采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