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格拉底(前469-前399)
哲学家逛街
有一天,一位熟知苏格拉底的朋友突然在集市上发现他全神贯注地打量着几件俗气的陶器,很惊讶,便上前问道:“苏格拉底先生,您今天怎么有雅兴到集市上来买东西呢?”
苏格拉底回答道:“我向来都有雅兴看看市场上有多少东西是我不需要的。”
不出所料
苏格拉底的妻子是一个典型的泼妇。她撒起泼来,叫旁人看了真受不了。一天,苏格拉底的妻子又对他大发脾气,那模样,好像要把自己的丈夫吃掉似的。苏格拉底只好退避三舍,下楼到郊外散心去了。
没想到刚走到楼下,他的妻子便从楼上泼下一大盆水来,把苏格拉底浇得像一只落汤鸡一样。不过,他又慢条斯理地说:“我早知道雷响过后必有大雨,现在果然不出所料!”
清白而去
苏格拉底得罪了不少大贵族,被其中一人诬告,判处死刑。有位敬仰他的女人哭着对他说:“您什么罪也没有,却要去死!”
苏格拉底笑着说:“这样最好,难道你希望看到我作为真正的罪犯去死吗?”
双份学费
苏格拉底是古希腊有名的雄辩家。一天,有个年轻人来向他请教,一见苏格拉底的面便滔滔不绝地讲了半天,以示其才华不凡。
苏格拉底挥手打断他的话:“你必须交双份学费。”
“为什么?”年轻人挺委屈,而且颇感疑惑。
“因为,”苏格拉底说,“我要先教你怎样闭嘴,然后才教你怎样开口。”
选择任何一种都要后悔
一个学生请教苏格拉底:“结婚与不结婚究竟何者为好?”
苏格拉底说:“有这种想法的人,选择任何一种都是要后悔的。”
好妻子与坏妻子
苏格拉底的妻子常对他大发脾气,而苏格拉底总是自嘲道:
“讨这样的老婆好处很多,可以锻炼我的忍耐力,加深我的修养。”他还说:
“擅长马术的人总要挑烈马骑,骑惯了烈马,驾驭其他的马就不在话下了。我如果能忍受得了这样的女人的话,恐怕天下就再也没有难以相处的人了。”
他曾经对一位青年朋友说:
“一个好老婆,能给你带来家庭幸福。要是讨到坏妻子,那么你就有机会变成哲学家了。”
柏拉图(前427-前347)
更大的荣耀
有一天,古希腊有名的讽刺哲学家图奥尼拉斯来到柏拉图的家里。他从来不穿鞋,两脚脏得很。就这样,他在柏拉图家的地毯上来回走动。
“我在践踏柏拉图引以为荣的东西。”他得意地说。
柏拉图说:“这倒是真的,可是我得到了更大的荣耀。”
奇迹
有一次,有人问柏拉图:“你在海上游历了好多年,你看见海上的奇迹是什么?”
柏拉图回答:“奇迹是我平平安安、无损伤地登上了岸。”
休谟(1711-1776)
不写的理由
休谟晚年退休后,每年还能拿到1000英镑的退休金和稿费。他写的《英国史》是一本重印多次的畅销书。周围的人劝他再写续集,一直写到当代。
哲学家摊开两手说:“你们已经给了我太多的荣誉,先生们,但我不想再写了,理由有四点:我太老了,太胖了,太懒了,太富了。”
没有任何敌人
休谟去世前不久还出席过一次晚宴。宴会上一个客人抱怨世界充满敌意,人跟人之间的对立太深了。老哲学家不以为然。
“不,并非像你说的那样。”他语重心长地说:“你看,我以前写过能引起敌意的各种题目,道德的、政治的、经济的、还有宗教的,可除了辉格党人、托利党人以及基督教徒以外,我却没有任何敌人。”
泰勒斯(约前624-前547)
跌进泥坑
泰勒斯是古希腊第一位哲学家。他研究过天文和数学,预言过一次日食,指出过小熊星座是航海的指针。在哲学上,他是一个朴素唯物主义者。
有一次,泰勒斯抬头观测星星时,不小心掉进了一个泥坑里,有人嘲笑他只认识天上的东西,而对脚下的东西却看不清楚。
泰勒斯对此淡然一笑,并平静地说道:“只有那些永远躺在泥坑里,而从不仰望高空的人,才不会掉进泥坑里。”
哲学家赚钱
泰勒斯热爱读书和创立学说,但有的人嘲讽他只会搞虚的学问,干不了实际的事。这一年夏天,泰勒斯突然租下了城里的所有榨油机,搞得大家莫名其妙。没想到不出几个月,橄榄大丰收,到处需要榨油机,泰勒斯高价把榨油机转租出去,赚了大钱。
“知识使我判断出今年的橄榄将大丰收。”泰勒斯对嘲笑他的人说:“我的目的不是钱,而是想告诉人们:哲学家只要想赚钱,就能赚钱。”
蒙田(1533-1592)
分别只在于一层银子
一位富人去看望法国思想家蒙田。蒙田将那富人带到玻璃窗前,对他说:“向外看,告诉我你看见了什么?”
“许多人。”富人回答道。
然后,蒙田将他带到一面镜子前,问道:“现在你看见了什么?”
富人回答道:“我自己。”
“窗子和镜子都是玻璃,”蒙田感叹地说,“分别只在于一层薄薄的银子,但这一点银子就叫你只看到自己而见不到别人了。”
分配最公平的
有一次,法国思想家蒙田一本正经地说:“看来,世界上分配得最公平的要数良心了。”
有人问他:“您有什么根据这样说呢?”
蒙田答道:“从来没有人埋怨过自己缺少良心。”
亚里士多德(前384-前322)
不同之处
有人问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你和庸人有什么区别?”
“他们活着是为了吃饭,而我吃饭是为了活着。”
换一个角度
亚里士多德的儿子在雅典时,有人对他说:“公众的事,你离得越远越好,因为你说公正的话,人们恨你,你说不公正的话,天神要恨你。”
正好亚里士多德在一旁听到,马上回答:“我热爱公众事务,因为我说了公正的话,神将爱我;我如果说了不公正的话,人们将爱我。”
烦恼的原因
亚里士多德是古希腊著名哲学家、科学家、百科全书式的学者。他在许多方面都有卓越的建树。
他在雅典吕克昂学园从事教学研究,著述期间,常与学生们一道探讨人生的真谛。
有一次,一位学生问他:“先生,请告诉我,为什么心怀嫉妒的人总是心情沮丧呢?”
亚里士多德回答:“因为折磨他的不仅有他本身的挫折,而且还有别人的成功。”
伊索(约前620-前564)
不知去哪儿
著名的古希腊寓言作家伊索曾是个奴隶。有一次,主人派他进城去。半路上,他遇见一位法官,法官严厉地盘问他。
“你去哪儿?”
“不知道。”伊索回答说。这样的回答使法官起了疑心,于是把他投入监狱。“可是,要知道,我讲的全是实话。”伊索在狱中提出了抗议,“我确实不知道会进监狱。”法官笑了起来,把他释放了。
智答旅行者
聪明人伊索写了许多书,他以喜欢讲各种笑话而闻名。
一天,一个旅行者沿着伊索散步时常走的路走来。旅行者走近伊索,说:“请告诉我,我要走多久才能到城里?”
“去吧。”伊索回答。
“我知道我要去的,”旅行者说,“但我要你告诉我得走多少路才到城里。”
“去吧。”伊索又说。
“这个人一定是疯子。”旅行者想着朝前走去。
过了几分钟,伊索在后面喊道:“你走两小时就可以到城里。”
“你方才为什么不对我说?”旅行者惊奇地回转身来问道。
“我之前怎么能告诉你呢?”伊索回答,“我不知道你走得有这么快。”
喝干海水
伊索常为主人巧解难题。有一天主人酒后失言,说要喝干大海。全城轰动,许多人都蜂拥到海边看他怎么喝干海水。主人后悔不及,无奈,只得求助于伊索。伊索教了他一番,只见主人面不改色地奔到海边,向众人大喊道:
“现在我要喝干大海。可是,海周围的江河还在不停地向海里流,河水海水都分不清了,请你们将江河水全拦住,然后我喝海水。”
人们听后面面相觑,无可奈何。
心和舌头
伊索曾当过奴隶。一次,主人吩咐伊索宰一头羊,然后用羊身上最可口的部位给他炒盘菜。过不长时间,伊索给他端上一盘炒心和舌头。
第二天,主人又吩咐伊索用羊身上最不爽口的部位炒盘菜。过不长时间,伊索端来的还是炒心和舌头。
“这是怎么回事啊?”主人不解地问道。
“主人啊,”伊索语重心长地说,“如果心地正直、语言公道,这便是世上最美好的东西。若是用心险恶、语言龌龊,这就是所有人都厌恶的。”
培根(1561-1626)
相形见
有一次,伊丽莎白女王巡幸到培根的宅邸。由于女王生活在宫廷中,平时也多来往于达官显贵豪华的宅邸,当她看到大法官的住宅很简朴的时候,不禁惊叹道:“你的住宅太小了啊!”
培根站在女王身边,仔细端详了自己的房舍后,耸耸肩说:“陛下,我的住宅其实不错,只是因为陛下抬举我,光临寒舍,才使它显得小了。”
亲属关系
培根经常工作到很晚,整夜亮着灯,以至行路人把他的灯光当成了坐标和路灯。但这样一来,灯光也给培根引来了麻烦。
有一夜,培根正在灯下写文章。突然,响起了一阵急促的敲门声。培根以为是行路人来问路或者讨口水喝,就起身开了门。
想不到来的是一个不速之客,此人名叫荷克,是一个惯犯。相关部门正在对他进行侦查、起诉,看来非判处死刑不可。他半夜潜入培根家,是要培根出面救他一命。他说:“我的名字叫荷克(hog,意为‘猪’),你的名字叫培根(bacon,意为‘熏肉’),你一定要救我一命,因为我们是亲属关系!”
培根笑着回答说:“朋友,你若不被吊死,我们是无法成为亲戚的,因为猪要死后才能做成熏肉!”
马克思(1818-1883)
马克思的背包
海涅写完诗后,常请马克思修改。马克思逐字推敲,直至他认为没有再修改的余地为止。
当时,马克思受法国当局的迫害,不得不离开巴黎,流亡他国。临行前,他给海涅写了一封既有感情又不失幽默的信,信中说:“……我希望明天还有时间见到您。我将离开这里的人民,可是离开您最使我痛苦,我真想把您也装进我的背包里去。”
马克思的镜子
青年马克思和燕妮心心相印,但谁也没有轻易说出那三个字。一天,马克思对燕妮说:“我已经有女朋友了。”燕妮先是一愣,接着迫不及待地问:“她漂亮吗?”
“举世无双。”马克思答道。
接着马克思拿出一个小盒子说:“你看看她的照片就知道了。”燕妮忐忑不安地往里一看,看到的是自己的脸庞。
罗素(1872-1970)
挖苦尼采
19世纪德国唯心主义哲学家尼采对女性特别仇视,他一生不接触女人,他曾经这样说过:“男子应受战争的训练,女子则应受再创造战士的训练。”又说:“你到女人那里去吗?可别忘了带上你的鞭子。”
罗素对尼采的哲学极为不满,挖苦他说:“十个女人,有九个女人会使他把鞭子丢掉的,正因为他明白了这一点,所以他才要避开女人。”
人生的幸福
有一天,罗素的一位年轻朋友来看他。走进门后,只见罗素双目凝视房屋外边的花园,陷入了沉思。
这位朋友问他:“你在冥思苦想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