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医学伤寒杂病论
7683000000031

第31章 辨太阳病脉证并洽(19)

误下后损伤中焦脾胃之气,表邪乘虚内陷,以致中焦寒热错杂,气机痞塞,升降失常,而见心下痞、呕吐、下利、心烦等。病人下利次数甚多,完谷不化,较之半夏、生姜泻心汤证的下利为甚,说明脾胃气虚的程度很重。其心下痞满而“硬”,亦是因脾胃重虚,推动无力,气机壅滞较甚所致,不是邪热与有形之邪相结,故曰“此非结热,但以胃中虚,客气上逆,故使硬也”。不可见“痞硬”就与结胸之“石硬”相等同,而用攻下之法。若误用攻下,势必更伤脾胃之气。气虚运化无力,则气机也易于停滞。脾胃正气遭受重创,气机壅滞尤为严重,所以“其痞益甚”,其余症状也会相应加剧。总属中焦虚甚,寒热错杂,治当补中和胃,消痞止利,用甘草泻心汤。

甘草泻心汤在《伤寒论》中无人参,恐属遗漏。半夏泻心汤与生姜泻心汤均有人参,《金匮要略》、《千金方》与《外台秘要》中所载的甘草泻心汤也都有人参,而本证为脾胃重虚、痞利俱甚,按理应该使用补脾益胃的人参。本方与半夏泻心汤药味一样,同为辛开苦降甘调之法。较之半夏泻心汤,本方重用甘草以补脾胃之气。

本证与半夏泻心汤证、生姜泻心汤证均有心下痞、呕、利等证,但本证之特点在于痞利俱甚,以此可作鉴别。

【辨治要点】

主症:心下痞满而硬,心烦呕逆,肠鸣,下利频作,而见不消化食物,舌苔或白或黄多滑腻,脉濡或弦缓。

成因:脾胃重虚,寒热错杂,水谷不化。

治法:和胃补中,消痞止利。

方药:甘草泻心汤(半夏泻心汤重用炙甘草为君)。

【原文159】伤寒服汤药,下利不止,心下痞硬。服泻心汤已,复以他药下之,利不止。医以理中与之,利益甚。理中者,理中焦。此利在下焦,赤石脂禹余粮汤主之。复不止者,当利其小便。

赤石脂一斤,碎太乙禹余粮一斤,碎。

上二味,以水六升,煮取二升,去滓,分温三服。

【释义】四种下利的治法。

原为伤寒,“服汤药”后却“下利不止”,说明服的“汤药”是泻下剂。伤寒误用下法,以致正伤邪陷,而见心下痞硬、下利不止。痞利俱见,按理可用甘草泻心汤或生姜泻心汤治疗,以和胃消痞,升清降浊。但服泻心汤后,病情不减,这可能是暂时药力未达,应作具体分析。可是医者未加仔细辨证,再次使用攻下药,导致下利不止。

伤寒误下后,可能出现多种变化,文中举例分析了3种可能,并提出相应的治法。

一是中焦虚寒,用理中汤温中祛寒,健脾燥湿。误下容易损伤脾阳。误下所致下利,首先考虑脾虚寒湿的病机,故而以理中汤治疗,药后下利当逐渐减轻并停止。

二是下焦滑脱,用赤石脂禹余粮汤涩肠固脱。“医以理中与之,利益甚”,即用理中汤治疗,其下利不仅不止,反而加重。本是下利不止,又复加重,说明其下利已至“滑脱不禁”的程度。此时自然要考虑病证由脾及肾,病已发展到下焦,这是因为“理中者,理中焦,此利在下焦”,即理中汤是治疗中焦虚寒的方剂,对于下焦关门不固、滑脱不禁的下利证,用理中汤自然不能够取效。下焦不能约束二便而导致的滑脱不禁、下利不止之证,非用赤石脂禹余粮汤填补下焦、固涩止利不可。

三是水湿内停,清浊不分,治以利小便而实大便。某些下利之证,经用理中汤及赤石脂禹余粮汤后仍未好转,推测其下利可能是由于三焦气化不利,泌别失职而水液偏渗大肠之故,“利小便”之法较为适用,即“利小便而实大便”。原文中未明确方药,后世注家大都主张用五苓散。

赤石脂禹余粮汤由赤石脂、禹余粮二药组成,二药均属收涩固脱之药,用于久泄滑脱不禁有良好效果。

【辨治要点】

主症:下利不止,滑脱不禁,小便短少,或小便不利。

成因:下元不固,统摄无权。

治法:涩肠固脱止利。

方药:赤石脂禹余粮汤(赤石脂、禹余粮)。

【原文160】伤寒,吐下后,发汗,虚烦,脉甚微,八九日心下痞硬,胁下痛,气上冲咽喉,眩冒,经脉动惕者,久而成痿①。

【词解】①痿:证候名,两足软弱无力,不能行动。

【释义】误治所致阳气受伤的变证。

病本伤寒,当发其汗。吐下之法均为误治,吐下之后,再行发汗,是误上加误,势必损伤正气。脉象甚微,是阳气大虚的标志,其“烦”亦是因虚所致,由虚阳内扰而成。时过八九日,正气未复,阳气更虚。一方面,阳不制水则水邪上泛。水邪变动不居,逆于心下成心下痞硬,留于胁下使胁下作痛,上冲咽喉而使咽喉有梗塞之感,上蒙清阳而致头目眩晕。另一方面,阳虚不能化生津液以濡养筋脉,而水饮之邪又滞于其中,故发生筋惕肉瞤之证。阳气不复,水邪久留而津液不生,皮、肉、筋、骨、脉失其润濡,以致肢体痿废不用,所以,“经脉动惕者,久而成痿”。

本证与苓桂术甘汤证比较,阳气虚衰更重,可考虑用苓桂术甘汤加附子治疗。

【原文161】伤寒,发汗,若吐若下,解后,心下痞硬,噫气不除者,旋覆代赭汤主之。

旋覆花三两人参二两生姜五两代赭石一两甘草三两,炙半夏半升,洗大枣十二枚,擘上七味,以水一斗,煮取六升,去滓,再煎取三升,温服一升,日三服。

【释义】胃虚痰气痞塞、噫气不除的证治。

伤寒经发汗、或吐、或下等治疗之后,表证虽解,但中阳受损,腐熟运化功能失职,则痰饮内生,气机不畅。痰阻气滞,胃气上逆,故见心下痞硬,而噫气不除。“噫气不除”包含有三层意思:一是噫气频作,持续不断,久久不能除掉,言其噫气之重;二是虽噫气频作,但心下痞不能解除;三是或曾用泻心汤治疗,噫气仍然不除。噫气不除是辨证眼目,据其推断,本证还不仅仅是痰气痞塞,而且存在肝气横逆,即“土虚而木贼”之机。所以用调和脾胃、涤痰化饮和镇肝降逆的旋覆代赭石汤治疗。

旋覆代赭汤以旋覆花为主药。“诸花皆升,旋覆独降”,旋覆花味咸又有下降的作用,又能消散痰结。代赭石,入肝经而具镇肝降逆之功,配旋覆花,使肝气条达而下行为顺。半夏、生姜辛辣健胃,消痰涤饮、降逆和胃。人参、甘草、大枣甘温扶虚,补中益气。诸药配伍,既治痰气,又疏肝气,同时还补脾胃之气,为治中虚痰阻气逆之良方。

本方即半夏泻心汤去黄芩、黄连、干姜,加旋覆花、代赭石而成。本证里无热邪,非寒热错杂,故不用芩、连;阳虚不甚,故不用干姜。因本方同属和解剂,故在煎服时,要去滓重煎,以使药性充分和合。

使用本方时,代赭石一药的用量须特别注意,原方中代赭石用量与生姜、甘草、人参、旋覆花的比例,是1∶5∶3∶2∶3。本证病本中虚,因虚生痰,痰生气阻。代赭石重镇降逆,但用量宜小不宜大。因其质重性坠,易伤胃气。

【辨治要点】

主症:频频嗳气,上腹部痞满,按之紧硬而不痛,纳差,或见呃逆、呕吐,舌苔白腻或厚腻,脉缓或滑。

成因:胃虚痰阻,肝胃气逆。

治法:和胃化痰,镇肝降逆。

方药:旋复代赭汤(旋复花、代赭石、半夏、生姜、人参、甘草、大枣)。

【原文162】下后,不可更行桂枝汤,若汗出而喘,无大热者,可与麻黄杏子甘草石膏汤。

麻黄四两杏仁五十个,去皮尖甘草二两,炙石膏半斤,碎,绵裹上四味,以水七升,先煮麻黄,减二升,去白沫,内诸药,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本云,黄耳柸。

【释义】下后邪热壅肺的证治。

本条与第63条虽然有汗后与下后之别,但热邪壅肺,肺气闭郁的病理机转一样,所以治法相同,也用麻黄杏子甘草石膏汤,以清热宣肺,降气平喘。

【辨治要点】

主症:汗出而喘,身热或高或低,尚有口渴、苔黄、脉数。

成因:邪热壅肺。

治法:清热宣肺,降气平喘。

方药:麻黄杏子甘草石膏汤(麻黄、杏仁、甘草、石膏)。

【原文163】太阳病,外证未除,而数下之,遂协热而利①,利下不止,心下痞硬,表里不解者,桂枝人参汤主之。

桂枝四两,别切甘草四两,炙白术三两人参三两干姜三两上五味,以水九升,先煮四味,取五升,内桂,更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日再夜一服。

【词解】①协热而利:夹表证发热而下利。热,此处指表寒证的发热症状。

【释义】太阴虚寒兼太阳表邪不解的证治。

太阳表证,屡用攻下,致使表证不解而里气先伤。中阳受损,运化失司,寒湿中阻,气机痞塞,因而出现“利下不止,心下痞硬”之症。这种既有太阳表证存在,同时又有下利不止的病证,则称之谓“协热利”。此“热”,不是热邪、热证,而是指表证之发热而言,是夹有发热恶寒等太阳表证。因其“表里不解”,表里皆寒,故用桂枝人参汤,以温中解表,是表里兼顾的治疗方法。

桂枝人参汤即人参汤加桂枝。方用干姜、白术温中以去寒湿之邪,人参、甘草补中益气以治脾气之虚,桂枝以解太阳在表之邪气。

人参汤的药物组成与理中汤相同,只是用药剂量略有差别,其功效和主治病证与理中汤相近。

本方煎服法要求先煎人参汤四味,使其发挥温中散寒、健脾益气的效用。后下桂枝,使其先越出表邪,而不受人参、干姜的羁绊。否则五药同煎,会使桂枝芳香走表之力变为温里之用,而达不到表里两解的目的。

后世某些注家将34条之葛根黄芩黄连汤证亦称为“协热利”,其病理机制与此有寒热虚实的不同,需要加以鉴别。本证是里虚寒兼表寒证发热的“协热下利”,症见恶寒发热,心下痞硬,下利稀溏,而肛门部无灼热感,舌淡苔白;而葛根芩连汤证是热性的下利兼表热之证,症见发热恶寒,喘而汗出,下利黏秽,暴注下迫,肛门灼热,口渴,舌红苔黄,脉促。二者虽皆有发热、下利,但疾病性质完全不同。

【辨治要点】

主症:下利不止,心下痞硬,兼发热恶寒,脉不浮。

成因:脾虚寒湿兼表之风寒不解。

治法:温中解表。

方药:桂枝人参汤(人参汤加桂枝)。

【原文164】伤寒,大下后,复发汗,心下痞。恶寒者,表未解也。不可攻痞①当先解表,表解乃可攻痞。解表宜桂枝汤,攻痞宜大黄黄连泻心汤。

【词解】①攻痞:治疗痞证。攻,此处是治疗的意思。

【释义】热痞兼表证不解的治法。

伤寒表证,当以汗解。大下之后,不但表证不解,而且使邪气内陷,热遏中焦,气机壅滞,以致“心下痞”。此时虽复发汗,但因汗法不当,表邪仍未解除,所以还见恶寒。据理推测,当有发热之证。“热痞”而兼表寒,不如上条表里俱寒,可用表里两解之法。因“热痞”较轻,故而采用先表后里之法,若先“攻痞”,可能有引邪人里之弊。解表以桂枝汤,表解后可“攻痞”,攻痞用大黄黄连泻心汤。

桂枝人参汤证是脾气虚寒而兼表寒,用温中益气之药不但无碍予解表,且能助正驱邪,而辛温解表之药亦有助于温里,所以用表里两解之法;本条所论是邪热内陷之痞证而兼表寒,里证之实且不重急,故治先发汗解表,然后攻痞。

【原文165】伤寒发热,汗出不解,心中痞硬,呕吐而下利者,大柴胡汤主之。

【释义】少阳邪热壅实的证治。

伤寒发热,汗出之后,其热不解,说明此热已非表热,更见心中痞硬,说明邪热已经入里。心中痞硬,与103条“心下急”的病机相同,邪入少阳,枢机不利,气机阻滞,是“邪在胆,逆在胃”的一种表现。胆热犯胃,胃气上逆,而呕吐,此与103条“呕不止”同义。胆热内迫肠腑,则见下利。较之小柴胡汤证,其邪热较盛,故用大柴胡汤清泄少阳,通下邪热。

【原文166】病如桂枝证,头不痛,项不强,寸脉微浮,胸中痞硬,气上冲喉咽,不得息者,此为胸有寒①也。当吐之,宜瓜蒂散。

瓜蒂一分,熬黄赤小豆一分

上二味,各别捣筛,为散已,合治之,取一钱匕,以香豉一合,用热汤七合,煮作稀糜,去滓,取汁和散,温顿服之。不吐者,少少加,得快吐乃止。诸亡血虚家,不可与瓜蒂散。

【词解】①胸有寒:此处之寒,泛指邪气,包括痰涎宿食。

【释义】痰实阻滞胸膈的证治。

疾病有类似于桂枝证的表现,如恶寒发热、汗出脉浮等。细察之,患者头不痛,项不强,又不支持原有“桂枝汤证”的推测。结合“胸中痞硬,气上冲喉咽不得息”的症状分析,进而推翻了原有的判断,提出了“此为胸有寒也”的结论。胸居阳位,为上气海,是阳气会聚之处。卫阳之气出于下焦,开发于上焦,即由胸中开发,以温分肉,熏肌肤、肥腠理、司开合。胸中有痰实阻塞,故“胸中痞硬”,胸阳被遏,卫阳不能正常地宣发布散,营卫不和,因而出现发热、汗出、恶风之证。痰实阻塞于上。正气驱邪外出,则有气上冲喉咽不得息的表现,寸脉亦显浮象。根据《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所指出的“其高者,因而越之”的治疗法则,本证应因势利导,用瓜蒂散吐之。吐出胸中痰实邪气,则胸阳得伸,其病自愈。

瓜蒂散中瓜蒂味极苦,性升催吐,本方以此作为主药,涌吐胸中痰实实邪;赤小豆味酸苦,能行水气,二药合用可奏“酸苦涌泄”之功。香豉轻清宣透,可助二药涌吐之力。瓜蒂及赤小豆药后所注“一分”的“分”,不是重量,而是指所占方剂总量的份额。两药都是一分,说明用药比例相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