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大麟断然否定了这种习惯偏见——“人到中年,创业的确艰难,机会也不太好寻觅。不过,美国是个充满机会的地方,把握就有成功机会。机会就像火车一样,这一班有机会,下一班也有机会,机会是无穷地、不断地来。”就这样,徐大麟抓住机遇而不丧失机遇,背靠美国汉博奎斯特风险投资有限公司这颗参天大树,于1987年大胆冒险地创办起了美国汉鼎亚太风险投资有限公司,矢志不渝地开始了风险投资的大搏杀。
公司投资资金主要来源于美国的退休基金,这也是世界上最大的一笔长期发展基金;公司的投资目标是“大小通吃”,无论是种子期还是成熟期的高新技术企业都投资,唯一的标准就是能赚钱;公司的运作模式分为4个类型,既有投资未上市高新技术公司,又有投资前期阶段的高新技术公司,还有杠杆收购,更有企业并购从创建美国汉鼎亚太风险投资有限公司的第一天起,徐大麟就精心勾勒出了公司的未来发展路径——“公司不是一个理想,不是一个慈善事业,而是一个需要盈利的单位。公司要赚钱,就要有一个很好的营业项目,它本身的财务、业务要健全。公司财源滚滚才会成功,当然同时还要融入到国际规则中去。”
从这一未来发展路径出发,徐大麟从美国抽身而出杀了个回马枪,果敢挺进台湾“高科技荒漠”,力求成为台湾高新技术产业的“孵化师”。在20世纪八九十年代,台湾岛内视风险投资行业为“笨蛋才会投入的行业”,而徐大麟却置冷嘲热讽于不顾。甘当风险投资行业的“大傻蛋”。为了最大限度消除投资人的心理阴影,徐大麟活学活用将风险投资(Venture?Capital)一词,翻译为不带任何刺激色彩的“创业投资”,很快便筹集到了21300万美金,全力扶持宏碁电脑(Acer)、中国台湾新竹科技园区、旺宏电子(Macronix)等高新技术企业。他认为:我的出发点是帮助台湾发展科技,但因台湾地区的状况最迫切的不是发展更好的科技产品,而是需要能够对做科技产品厂商进行投资的公司,即由科技导向变为投资导向。
为此,在风险投资的高远志向导引下,徐大麟“铁肩担道义”“大打出手”,不仅把风险投资的概念和方法引进台湾,而且将“基金管理”的理念输入宝岛,并付诸行动对150余家高新技术公司进行了风险投资,功到自然成地将台湾这个“高科技荒漠”变成了享誉全球的“高科技绿洲”。在长年累月的高风险投资过程中,徐大麟对风险投资的认知由糊里糊涂到清晰明了——“风险投资是所谓上市资本的一环,所有资本投在未上市公司,比较科技方面的,都用风险投资这种字眼,但另外也包括购并,只要这个东西不是在股票市场很快地买卖,我们都称作未上市,中间以风险投资历史最悠久,而且也是初创科技方面的资金来源。”
时至今日,美国汉鼎亚太风险投资有限公司在中国内地的风险投资总额高达2.?5亿美元,投资对象涉及高科技、房地产、化工、消费类产品等领域,投资项目多达十六七个。徐大麟之所以十分钟情于中国内地的风险投资事业,报效祖国母亲的确是一个重要动因。但同时还有赖于他对中国内地发展风险投资事业重大意义的清晰认知——“中国被说成是‘世界工厂’,因为这里有廉价的劳动力和勤奋的工人。但是,中国人最大的长处——发明力、创造力却没有发挥出来。要成为世界强国,就要发展自主创新。自主创新的一个很大的工具,就是风险投资。”如何才能将中国内地的风险投资业做强做大?在徐大麟看来,别无捷径可走,只有实施“四渡赤水出奇兵”的以巧取胜战略。
历经20载“越是艰险越向前”,在徐大麟的苦心经营和细心打理下,美国汉鼎亚太风险投资有限公司“丑小鸭变成了白天鹅”,以管理5项泛亚太法人型基金(亚太成长基金)的无敌优势,纵横驰骋亚洲、美国的风险投资业,发展壮大为亚太区最大、分布层面最广的私人风险投资公司之一。
让生活简单一些
猜疑是人性的弱点之一,历来是害人害己的祸根。生活中,我们也经常看到这样的事情,因为猜疑,夫妻离异;因为猜疑,朋友反目;因为猜疑大打出手,甚至导致悲剧。
《三国演义》中有这样一段描写:曹操刺杀董卓败露后,与陈宫一起逃至吕伯奢家。曹吕两家是世交。吕伯奢一见曹操到来,本想杀一头猪款待他,可是曹操因听到磨刀之声,又听说要“缚而杀之”,便大起疑心,以为要杀自己,于是不问青红皂白,拔剑误杀无辜。
这是一出由猜疑心理导致的悲剧。曹操是一个猜疑心理特别重的人。猜疑心理是一种由主观推测而对人产生不信任感的复杂情绪体验。猜疑心重的人往往疑心重重、无中生有。一个人一旦掉进猜疑的陷阱,必定处处神经过敏,事事捕风捉影,对他人失去信任,对自己也同样心生疑窦,损害正常的人际关系,影响个人的身心健康。
社会是一张人际关系编结而成的巨网,任何人都不可能逃脱这张网而孤独地生存。现代社会竞争越来越强,人际关系也越来越复杂困难,尤其是同事之间,既是同舟共济的战友,又是相互竞争的对手。一些人,面对复杂的人际关系无所适从,常常闹得疑神疑鬼、心神不宁。
刘江大学毕业后被一家知名外企录用,他欣喜不已,暗下决心,一定要干出一番成绩。他十分注意自己的言谈举止,唯恐稍不留意影响到领导和同事对自己的看法。一次,他成功地完成了一张设计图,高兴之余,情不自禁脱口而出:真是太棒了!邻桌的同事闻声抬头瞄了他一眼,他马上紧张起来,糟糕!同事一定觉得我太得意忘形了。又一次,听到部门主管与人谈话中提到“新员工”3个字,并表情严肃,他的心一下缩紧了,一定是说我什么不好的事情。上班路上,遇到一位年长的同事,对方随口一句:年轻人,走路都是昂首挺胸啊!他马上将头垂了下来,坏了!这分明是在批评我盛气凌人,不尊重老同事。此后,每当见到别人脸色不好或两三个人低声交谈时,他都担心是不是在针对自己。过分猜疑让他身心疲惫,感觉周围的环境越来越差,最终辞职而去。
猜疑一般总是从某—假想目标开始,最后又回到假想目标,就像一个圆圈一样,越画越粗,越画越圆。最典型的例子就是“疑人偷斧”的寓言了:一个人丢失了斧头,怀疑是邻居的儿子偷的。从这个假想目标出发,他观察邻居的儿子的言谈举止、神色仪态,无一不是偷斧的样子,思索的结果进一步巩固和强化了原先的假想目标,他断定贼非邻子莫属了。可是,他不久在山谷里找到了斧头,再看那个邻居的儿子,竟然一点也不像偷斧者。现实生活中猜疑心理的产生和发展,几乎都同这种封闭性思路主宰了正常思维密切相关。
生活中常常有人敏感多疑,不仅影响到人际关系和情绪,更有可能让我们遗憾地失去了一些发展的机会。你是否也曾因为别人一个冷漠的眼神而抑闷一天?是否也曾因为别人一句无心的话语而惴惴不安?
其实,别人的一些态度多是他们自己的情绪反映,每个人都经历着自己的喜怒哀乐,或许与你原本并无多大关系,过分敏感多疑,本质上是一种心理外投射的反应。通俗地讲是以己之心,度他人之腹,恰恰是当事人自信心不足,或是过度追求完美所造成的。只要我们学会欣赏自己、宽容自己,欣赏他人、宽容他人,这样,你就能与人友好沟通,不被猜疑蒙上眼睛,突破自我发展的障碍。当你培养出必备的社交能力,人生的道路将显得从容得多。
有的猜疑是有必要的,但是有的猜疑的确是杯弓蛇影,草木皆兵。很多时候,我们嘴里所说的复杂世界,是能挤出水分的。我们太容易把虚幻的东西当成真实,把原本很简单的东西无限地复杂化了。猜疑就像是一柄对着自己心口的利剑,一不小心就会伤人伤己。
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很多东西,不过是我们自寻烦恼罢了。对我们来说,很多思想都是不必要的,想太多,反倒会生出许多不必要的烦恼来。
很多复杂都是没有必要的,对自己简单一点,对别人简单一点,对周围的环境简单一点,我们的人际生态环境会好很多,自己也会生活得更轻松一些。
学会调节健康好情绪
从心理学的角度上来说,情绪是一个人心理活动的核心,情绪对身心健康有重大的影响。据心理学家研究发现,积极健康的情绪,如欢乐、愉快、适度的紧张,对人体大有好处,它可以引起心脏输出量增加,促进血液循环,使人精神振作,大脑工作能力增强。反之,伤心、悲痛、愤怒、焦虑等消极情绪引起的生理变化,对人体是不利的。机体如果长期处于这些不良的情绪影响下,往往会引起多种疾病的发生,如高血压、胃溃疡,以及心理障碍等。正因为如此,学会自觉地调节和控制情绪也就成了心理保健的重要内容。
古时候有个人,生气时常绕着自己的房子与土地跑圈,有人问他为什么这样做,他说:“我一边跑一边想,自己的房子这么小,土地这么少,哪有时间和精力去跟人家生气呢?这样一想我的气就消了,气一消,我就有时间与精力去干活了。”到了晚年这个人的房子越来越大,可生气时还是绕着自己的房子跑圈。他孙子问:“阿公,你现在年纪这么大了,又有了这么多钱,为什么还要这样呢?”他笑着说:“我一边跑一边想,我房子这么大了,土地这么多了,又何必跟人家计较呢?一想到这里,我的气就更没了。”其实,这种对待人生对待生活的心理状态,值得我们借鉴。
心理学告诉我们,在人们的心理活动中,有利导心理与弊导心理之分。所谓利导心理,就是遇到挫折和失利时,在心理认知上,多从积极美好的方面去想,其结果会使事物朝对自己有利的方面发展。而相反的,所谓弊导心理,就是遇到问题往往去找客观原因,其结果会导向对自己不利的局面。其实,从心理认知的观点看,世界上没有绝对的好事,也没有绝对的坏事。正如老子所说:“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因此,我们在心理认知上,如果善于用利导心理分析问题,从不利的事情中寻找美好、提取美好、放大美好,那么不仅使自己在不利的境遇下保持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进而激励自己克服困难和战胜挫折,而且对我们的身心发展有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