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家居精明女人会当家
7676800000016

第16章 母亲是塑造子女的“艺术师”(1)

章序

有人说,女性是通过推动男性来推动社会进步的,是通过培养孩子来决定未来的。生儿育女对绝大多数家庭来说,是婚姻生活中一个不可缺少的内容。而女人不仅在培养孩子方面承担着艰巨的责任,在教育孩子方面也需要承担神圣的义务。黄宗羲认为:“爱其子而不教,尤为不爱也;教而不以善,犹为不教也。”一般来说,在家庭里,母亲与子女的接触时间较长,关系也较密切。母亲的一言一行,都影响着孩子的成长。可以说,母亲,是培育子女成长的“家庭教师”,是塑造子女成才的“艺术大师”。

用一颗慈母之心教育孩子

苏杭,著名作家、评论家、家庭教育专家,以“苏杭教子”闻名全国。

1984年,一场大病无情地击倒了苏杭。从此,她开始了在病榻上的人生之旅。这位坚强的女性,一方面要拒绝“死神”的纠缠,另一方面要竭尽全力咬牙坚持写作,同时,还要精心培养宝贝女儿刘苏。

20年中,苏杭做过两次大手术,经历过多次抢救,尽管有“死去活来”的奇迹,但肝脾肿大,排挤着心脏和肾脏,行走不出百米就出现血尿;此外,糖尿病也趁火打劫。面对死亡的威胁,苏杭毫不畏惧,坚强地与病魔抗争,她这样告诫自己:“要有一脸不衰的笑容,扫除别人和自己心中的阴云,往女儿心中播撒阳光。”

“往女儿心中播撒阳光”,这是苏杭的生活信念,也是她的家教准则。苏杭首先用自己坚强不屈的行为告诉女儿:人要坚强地面对生活中的磨难,有志气战胜苦难。许多次,在摆脱死神之后,和生命抢时间的苏杭即使是挂输液器,也要坚持修改稿子;取下输液器,她就让爱人用三轮车拉着她,或顶着烈日或冒着寒风采访交警,走访普通百姓;在剧本研讨会上跌断了脚骨,第二天又被女儿搀扶着到会。多年来,她或躺着、或坐着、或趴着坚持写作。近四年,许多单位纷纷邀请苏杭作报告,长期连续的报告使苏杭脸肿腿胀,但她依然笑容不衰。每次到家她都无力开门,进屋后就一头栽在床上……刘苏对此非常担心,她怕妈妈走出去再也回不来了。

这些都在女儿的心灵中产生强烈的震撼,其实,这本身就是一首动人的教育诗。在母亲的熏陶下,刘苏不但开朗自强,而且富有善心。

作为母亲,苏杭的家教始终坚持互相交流、老少平等的原则。在苏杭家的墙上终年挂有一块小黑板,上面定期更换“每月一句妈妈赠言”。这是苏杭家教的一道特殊风景,也是她的成功经验。因长期住院,不能与女儿有太多的交流,苏杭就把千叮咛万嘱咐的话浓缩成一句赠言,让家人抄在黑板上,以此培育女儿成长,引领女儿做人。如今已经积累了近二百句。这些赠言,既凝聚着一位慈母的心血,又体现着神圣的母爱,它像病床上伸出的一只手,拉着女儿刘苏一步步走向人生的金光大道。

黑板上的每句话都记载着刘苏成长的一个故事。

——刘苏上小学时,苏杭写过这样一句赠言:“岂能尽如人意,但求无愧我心。”她教女儿对考试应抱一个健康平常的心态。

——女儿几次获奖之后,黑板上出现了这样一句:“不求别人乱拍手,但愿他人暗点头。”

——面对同学之间学习上的竞争,苏杭教育女儿:“竞争中的友爱是人类的最高境界。”“给竞争中的对手一次立功的机会吧!”

——为帮女儿摆脱受人嫉妒的困惑,她给女儿开出多剂良方:“不遭人嫉是庸者。”“莫在失意人面前做得意状。”“不懂宽容不受尊重,过分宽容必失自尊。”“学会用真诚的简单,对付虚伪的复杂。”

——为培养女儿自奉要约、待人要丰的高境界,苏杭这样写道:“节约而不抠门,朴素而不寒酸。”“自家有的不挥霍,别人有的不眼热。”

——为培养女儿的爱心,她写道:“在人之上要视别人为人,在人之下要视自己为人。”

除了小黑板上的“妈妈赠言”这种无声的教育手段之外,苏杭还不失时机地和女儿进行言语交流,为女儿的人生导航。

美国著名教育家爱德华教授说:“孩子成才的关键在父母;父母教子成才的关键在方法。”这句话十分明确地指明了父母掌握教子艺术的重要性。

母亲由于其与子女有最为密切的关系,因此她既是子女的第一任老师,也是子女的终身老师。在培养孩子方面,母亲与父亲所起的作用是不能等同的,也是不能由其他人所能替代的。但恰恰在这个方面,有许多母亲却忽略了。在她们看来,母亲的职责更多地表现为在生活上照顾子女,而不是在家庭里教育子女。其结果是母亲对子女无原则的溺爱与宠爱,在品质培育与个性引导方面却下工夫不多。这是极其错误的做法。其实,在家庭中,母亲同子女相处的时间最长,关系最密切,母亲的言行与举止,对子女的影响也最大。因此,母亲应该义无反顾地承担起培养与教育子女的职责来。而在这方面,母亲有着其独特的优势,因为她们有一颗慈母之心。

母亲的慈母之心首先表现为她们特别有耐心,即她们教育孩子往往不厌其烦,采取循序渐进、谆谆教导的方式,而不是像父亲那样三天打鱼两天晒网,或者寄希望太高,希望孩子能一步登天。比如,许多孩子小时候“左”、“右”难辨,做父亲的很少能够有耐心反复地去训练孩子认识“左”与“右”,但母亲则不同了,她们会利用一切机会,如洗手洗脚或者吃饭时,轻轻地、无意识地教孩子:“来,把左手伸出来,妈妈给你洗洗吧!”洗好擦干后,再轻轻告诉他:“乖,轮到右手了。”吃饭时,则对孩子说:“宝贝,用右手拿筷子。”这样反复训练,就识别出了“左”、“右”。

母亲的慈母之心还表现在她们特别的细心上。她们教育孩子软硬适度,而且善于察言观色,如孩子的冷暖病痛以及孩子的喜好等等。孩子很小的时候,似乎什么都喜欢玩,但又什么都容易厌烦,这就需要母亲去发现和细心的培养,你的孩子适合玩哪一类玩具、听什么类型的音乐,甚至看什么类型的书籍等。

母亲的慈母之心也表现在她们对教育孩子特别有信心上。无论是怎么样的孩子,在母亲的眼里都是非常棒的,非常好的,非常聪明的。她们喜欢自己的孩子,也特别欣赏自己的孩子,对于孩子的任何一点儿成绩,都会毫不吝啬地进行表扬。这与那些喜欢对孩子吹毛求疵的父亲形成鲜明的对照。而正是母亲对孩子的自信,让她们在教育孩子方面也就更加有耐心,更加细心,也更加有利于孩子的成长与发育。

马卡连柯指出:“没有父母的爱培养出来的人,往往是有缺陷的人。”贝多芬则认为:“我不知道有什么职责比教育一个孩子更神圣的了。”许多人之所以能成就事业,往往都是与母亲的良好教育密切相关的。

中国白话文的倡导者、新文化运动的开拓者,荣获35项美国博士桂冠的中国大学者胡适,是安徽省绩溪县上庄人。其父胡铁花系清末贡生,曾在东三省、广东乃至台湾任官职;母亲冯顺弟(续弦)比其父小30岁,是一乡村良家女子。胡适三岁时,父亲即病故。23岁的寡母做了乡村大家族的主母,对唯一的儿子悉心教育,遵夫嘱,“令他读书”,终于把胡适培养成才。

胡适三岁随母在上庄接受教育,13岁离开母亲赴上海求学。在这9年的乡村生活里,母亲对他的一生产生了无以替代的影响。他在《四十自述》中写道:“我母亲的气量大,性子好,又因为做了后母后婆,她更事事留心,事事格外容忍。大哥的女儿比我小一岁,她的饮食衣料和我的总是一样。我和她有小争执,总是我吃亏,母亲总是责备我,要我事事让她。后来大嫂二嫂都生了儿子,她们生气时便打骂孩子来出气,一面打,一面用尖刻有刺的话骂给别人听。我母亲只装做没听见。有时候她实在忍不住了,便悄悄走出门去……我母亲待人最仁慈,最温和,从来没有一句伤人感情的话。”

嫂嫂的“生气的脸”和妈妈的“格外容忍”,在小胡适的心坎上留下了深刻的烙印。他日后好脾气的养成,和他这段日子的冷眼旁观很有关系。

胡适母亲对小胡适的学习更是重视。三岁前在台湾生活时,胡适父母即让他认方块字,学了约有一千字。回到安徽家乡时,胡适才三岁零几个月,但母亲望其读书心切,就让他在其四叔开的私塾里念书。因为个子太小,还要把他从念书的高凳上抱上抱下。胡适从小就对读书有兴趣,他母亲的“红色制度”是一个重要原因。别的小孩学费只有两元,而胡适的母亲渴望他读书,故学金特别优厚,第一年就送六元,以后每年递增,最后一年加到二十元。母亲嘱托先生要为他“讲书”,每读一字,须讲一字的意思;每读一句,须讲一句的意思。懂得了书中的意思,就避免了“小和尚念经,有口无心”,这使胡适在学习上比一般的孩子更扎实,九岁就能看《水浒传》,为他在“儿童生活史上打开了一个新鲜的世界”。

胡适母亲对胡适既是慈母兼“严父”,又是“恩师”兼“严师”。她从不溺爱独子。胡适说:她从来不在别人面前骂我一句,打我一下。我做错了事,她只对我望一眼,我看见了她的严厉目光,就吓住了。犯的事小,她等第二天早晨我睡醒时才教训我。犯的事大,她等到晚上人静时,关了房门,先责备我,然后行罚。胡适母亲这种既严厉又保护其自尊心的教育方式,使胡适从小就懂得正经做人,爱惜名誉,这为他日后的不断上进奠定了基础。

做一个称职的“家庭教师”

历代文化名人,大都有一定的家学渊源。现代文学巨匠茅盾曾无比自豪地宣称:“我的第一个启蒙老师是我的母亲。”

茅盾20岁时初出茅庐,到人才济济的上海商务印书馆工作。清末就在商务编译所任职的高级编译孙毓修,看茅盾在读《困学纪闻》大为惊异,便问:“你喜欢考据之学?”茅盾答道:“谈不上考据之学,我是个‘杂’家而已。”孙更惊异,便问茅盾读过什么书。茅盾说:“涉猎所及有十三经注疏,先秦诸子,《史记》、《汉书》、《后汉书》、《三国志》、《汉魏六朝百三家集》、《昭明文选》、《资治通鉴》……”最后,茅盾补充说:“不过,我这些‘杂’学,不尽来自学校,也来自家庭。”孙恍然大悟道:“尊大人是何出身?”茅盾答:“我10岁丧父。”孙又问:“刚才你说家庭教育,想来是祖父?”茅盾答:“不是,是家慈。”孙听后瞠目,喟叹不已。

茅盾虚岁5岁那年,父母就商量给儿子启蒙。当时,茅盾家里设有家塾。茅盾的三个叔父及二叔祖家的几个孩子由茅盾的祖父教授。茅盾祖父教书不认真,有时学生来了,他自己却去会友或打牌,而且教的是《三字经》、《千家诗》一类的书。所以茅盾父母想茅盾进家塾,得不到严格训练,还易养成不良习惯,便决定自己来教儿子。他们挑选了上海澄衷学堂的《字课图识》、《天文歌略》、《地理歌略》为教材,还根据《史鉴节要》用文言编成一节一节的歌诀作为历史读本,由茅盾母亲施教。每当母亲讲述历史故事或中国古典小说时,茅盾都听得津津有味。这些早期的熏陶,对茅盾形象思维的形成起了重要的作用。同时,“新学”中的资产阶级科学民主思想和母亲开明、通达、关心国家大事的思想也深深浸润着茅盾幼小的心灵。

茅盾7岁那年,一些受维新运动影响的青年人创办了一所按新式教学方式教学的“立志小学”。母亲便送茅盾进新式学校读书,但那时父亲已经卧床不起,茅盾经常请假照顾父亲。母亲怕茅盾落下功课,便让茅盾拿课本来自己教他,使茅盾每月的考试都名列前茅,每周一篇的史论文章经常获奖,这让茅盾在立志小学出了名。茅盾10岁那年,父亲病逝,那时,弟弟6岁。茅盾母亲便独自担负起抚育两个儿子的重任。对茅盾小学毕业后的升学问题,其母颇费心思,就当时的家境和亲友的愿望,想让茅盾上师范,这样可不花食宿费,还发服装,毕业后即可就业。茅盾母亲觉得这样一来,钱是节省了,但有悖于丈夫的遗嘱,因为茅盾父亲曾有遗嘱,让茅盾兄弟俩念工科,学实业,况且这样做也许会限制茅盾将来的发展。于是,茅盾母亲顶着来自家族的压力,毅然把茅盾送到湖州去念中学,中学毕业后,又让茅盾去最高学府——北京大学深造,使茅盾受到最好的教育。

虽然说现在许多孩子的知识都来自于学校老师的教授,但母亲作为孩子终生的“家庭教师”,却在孩子们的成长过程中起着极其关键的作用。孩子的品德、气质、个性、习惯等,无不受母亲的影响。为什么有的孩子聪明智慧、知书达礼,有的孩子却愚笨迟钝、性格怪癖?这其中当然有着许多的原因,而母亲的教育不当绝对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

高尔基说:“对待孩子,我们所做的一切都要向他负责。”作为一个称职的好母亲,应该也是一个称职的“家庭教师”。她不仅要在生活上悉心地照料孩子,而且还要在家庭里精心地培育孩子。有学者归纳了母亲在培育孩子时必须认真对待的几个方面。

培养孩子的爱心 母亲们有必要向孩子说明亲切有礼地待人接物与学业出类拔萃同样重要。专家认为,那些在情感方面得到一定培养的孩子会产生心理学家丹尼尔所说的情感智商,即协调自己与他人需要的能力,这类人有比别人更多的机会在生活中遥遥领先。贝尔实验室所进行的一系列调查表明:那些成果丰富的工程师并不一定是智商最高的,而是那些能与同事进行良好沟通的工程师。因此,母亲要注意培养孩子的爱心,培养孩子的交友能力。

多一些表扬和鼓励 我们都知道表扬能使人创造奇迹,过多的批评则会导致孩子过多的自责,甚至使他们急于为了获得成功而作一些冒险。

不过,表扬也有正确的方法与错误的方法。大多数父母在批评孩子时可以细数总总,而在表扬时却言语含糊——“你是个了不起的孩子”,这种评价会使片刻的光彩顿然消逝。因此表扬应具体些,与其说“你很勇敢”不如说“我为你摔倒了以后仍然爬上车而感到自豪。”这样就明确地说明了为什么这种行为值得表扬。

另外,每个人都有一个“要害区”,这个区域一旦受到表扬会收到意料不到的效果。作为母亲,你可能比谁都了解对于你的孩子来说什么是重要的——可能是音乐、体育或某一门课程,如果你不了解,问一问没什么不对。其次,由于孩子们一时间内只能吸收那么多的表扬,因此应小量而频繁地给予一些表扬。一分钟一百次鼓励胜过一次作一百分钟的表扬。

巧妙地谈论“禁忌” 我们生活在一个充满危险的世界里。在这个世界里,孩子们放眼接触到的尽是毒品、酒精与性。一些母亲担心谈论诸如此类的禁忌行为是在鼓励他们这么做。但事实正好相反,调查发现:那些与父母作过坦诚交谈的孩子更不易涉及毒品与酗酒。

事实上,母亲们可以有技巧地与孩子们谈论这些敏感的话题。首先,让你自己对这些现象有所了解,而后询问你的孩子他们所知道的。六、七岁大的孩子可能是在操场上听到过这类事或在电视上看到过这类事。指出你与他们谈论这类事是为了让他们了解其危险性,而不是不信任他们,让他们明白你愿意回答任何问题或与他们谈论他们的烦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