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随意的溪流
7660600000001

第1章 圣地初旅

不久前,我在一篇文章里读到这样一种说法,当今国外的普通老百姓只记住了两个中国人。这两个中国人,一个是李小龙,一个毛泽东。将这两个人相提并论,就多多少少给人以“同日而语”的意思,至少对于我来说,心里不那么舒服,一时难以接受。一个是武术明星,一个是人民大救星,让我反复掂量了多时。掂量到后来,就有一些释然了,我是这样想的,任何一个国家都有普通老百姓,这是一个十分庞大的社会群体,能够让全世界的普通老百姓记住一个人,绝非易事。

接着就有了延安之行。

是我所在的报社组织的,意图不言而喻,借此接受革命传统教育。因此,我们将这次旅行亲切地称之为“红色之旅”。一行十几个人,我们几个年龄大些的,则携了妻子和孩子同行,属于特殊照顾和对待,心里自然是感激不尽。毕竟是第一次去延安,同行的人一路上都很兴奋,议论着革命圣地如今会有什么变化,猜测着延河、宝塔山、枣园、杨家岭的样子。这些烙有深深的革命象征和时代记忆的地名,虽然我们自小就耳熟能详,却不曾亲眼目睹过,现在就要和它们进行零距离接触,怎能不心情激动呢?

途经宁夏陶乐、盐池两县,到了定边,就开始进入陕北了。

陕北,多么大气的一个名字,如雷贯耳。它已经不单纯是一个地理概念,撇开那早已烟消云散的千年历史风云不说,只说共产党领导的与千千万万劳苦大众的命运紧紧相连、息息相关的中国革命,就让人们产生无限的感慨。还有那一唱三叹、回肠荡气的信天游,同样能够让人们产生无限的遐想。

陕北,还是一片文学的沃壤。

20世纪40年代李季先生的《王贵与李香香》;新中国成立后,贺敬之先生的《回延安》;新时期以来,路遥先生的《人生》《平凡的世界》,更是让陕北走进了文学的神圣殿堂。这些情厚境美、韵味深长的作品,不仅显示了西部文学的广阔前景,也为人们认识和了解陕北提供了一个新鲜的独特的精神入口。记得《人生》发表出来后人们争相传阅,盛况空前,一时洛阳纸贵。那一年我还只是一名大学二年级的学生,青涩懵懂,读过了这篇作品后却有如醍醐灌顶,久久难以释怀,不知流下了多少感动的泪水。从高加林身上,我似乎看到了自己的影子,因为我也是牧区家庭出身。牧区和农村、牧民和农民其实都一样,都处在社会的最底层,除了具象的劳动方式的区别,抽象的精神的异同确乎并不存在。如果不是恢复高考后考上大学,我个人的命运与前途很可能和高加林如出一辙,甚至还不如他呢。后来,我也走上了文学创作之路,其中肯定受到了《人生》这样振聋发聩的作品潜移默化的影响,同时也在我有关陕北的记忆里划上了又一道很深的印痕,即文学的陕北,或者陕北的文学。因此,在这里不妨多说几句。

出了定边,然后是吴起、志丹、安塞。

这些同样耳熟能详的名字,在我们眼前具象为伸出手就可以触摸的山川、田野和村镇。越往前走,黄土高原的特征和气息越浓厚。山大沟深,深藏在高原褶皱里的一个个村庄,被一条蜿蜒曲折、迂回延伸的公路串联了起来。面对一座座耸入云天,却又贫瘠裸露的山塬,漫长的旅途便少了一缕浪漫,多了几分单调。车上的人开始昏昏欲睡,一个个东倒西歪,一副疲惫不堪的样子,尤其是20世纪70年代出生的几个年轻记者,已经对这样的旅途开始产生某种厌烦情绪了。

其实,站在历史的角度,我们行走的这条路线,就是一道记载着华夏五千年文明的历史长廊,阅尽沧桑,淬砺烽火,马蹄声碎,喇叭声咽,只不过很多东西被如水的岁月给剥蚀了,也有很多东西被深深地掩埋在黄土下面了。而九曲十八弯的黄河,则以主动的姿态承载着历史的血腥或者辉煌浩浩荡荡,顺流而下。是的,在黄河中下游的任何一处,掬起一捧水喝进去,便能够有刻骨的体味,那就是水土交融。是不是可以这样说,喝进去黄河水的时候,也就是喝进去黄土,也就是体味历史。

相对于历史,人总是渺小的,无法逃脱历史的规律。经历了底层贫寒生活的人很多,历朝历代,俯拾皆是;身处历史转折的节点上而选择孤注一掷的人很少,这样的人是人中豪杰;如果还能够高瞻远瞩、高屋建瓴,视民族大义为毕生的追求,这样的人可以说是凤毛麟角。历史往往选择这样的人,这样的人应该是领袖,也必将是领袖。美国学者迈克尔·H·哈特写过这样一本书,书名叫《世界历史上最有影响的一百人》,毛泽东列第二十位。释义是毛泽东领导共产党夺取政权,并在以后的二十七年中,对中国这个古老的东方大国进行了相当规模的改造。我觉得这样的解释,虽然简洁凝练、一目了然,却未免显得有点冷冰冰或者硬邦邦的。还是陕北民歌《东方红》唱得好:“东方红,太阳升,中国出了个毛泽东,他为人民谋幸福,他是人民的大救星。”对毛泽东的评价和认知,中国的老百姓有自己的表达方式,更形象,更生动,更具有人情味,也就更加完美。我们曾在铺天盖地的红色宣传画,在各种版本的革命历史教科书中认识了陕北,认识了这样一场轰轰烈烈的中国革命,尽管一知半解,并不全面和完整。但是我想说的是,如果理想主义还没有泯灭,如果英雄主义还有市场,我们迷恋延安,我们谈论革命,至少有一个共同的道理:这个世界上还是穷人多。

毫无疑问,作为生在新中国、长在红旗下的我辈,这一生至少去一次延安,是一个非常值得和必要的选择。否则,会成为一桩遗憾。

这次去延安的确又是一段非常艰苦的行程。为了节约经费,我们租用的是一辆私家面包车;为了节省时间,我们舍远求近,经常走的是便道。自以为聪明的结果是,车动不动就在坑坑洼洼的乡村土路上抛锚,反而比预计到达的时间晚了整整一天。坐在大幅度摇晃颠簸的车里,时间长了竟能产生某种幻觉,感觉已经不是车在摇晃颠簸,而是两边的黄土大山在摇晃颠簸。三摇两晃便摇晃出了几孔古朴的窑洞、几棵沧桑的老树,或者一个小小的清静的村落、一个小小的人来人往的集市。看来慢有慢的好处,走马观花总比跑马观花要好。

途中我们在一个不大的山村里小憩片刻,我们一家三口信步走进一间土屋,和主人交谈起来。房东是个年轻妇女,看见我们时脸上略显羞赧,身边围着她的两个孩子。两个孩子脸蛋儿红彤彤的,穿着不甚整齐,却不怯生,目光大胆,看来是见多不怪。正是中午吃饭的时分,好客的女主人让我女儿品尝他们的碗中餐。后来,女儿小嘴鼓鼓地走出土屋,将饭团吐在妻子的手心里,妻子又将手心摊开要我看。我将饭团作了一番分析,只有小米和土豆。看来,这里的老百姓仍然保持着传统的饮食习惯,养育中国革命的小米仍然是他们餐桌上的主食。现在是20世纪90年代,三餐如斯,可属温饱标准?我的心情挺复杂的,耳畔似乎响起那低沉缓慢的信天游。这使得我情不自禁地想起了一桩趣事:有一次我抱着牙牙学语的女儿出门,正好路遇一口大白猪哼哼唧唧地蹒跚而过,女儿突然神情愉悦地指着那猪说,肉!这个小小的故事让我思之许久。现在这个陕北房东的小小故事又让我浮想联翩。人都是乐于享受的。我也才明白了,仅仅靠歌声是不够的,歌声能够美化生活、诗意生活,却不能够替代生活。所谓“诗意的栖居”,应该是建立在物质基础之上的。是不是应该这样说,物质生活结实饱满了,精神生活才能更加丰富多彩。

陕北的乡亲令我崇敬,作为中国革命的亲历者和后来人,他们的无私奉献精神和顽强的生存能力,不断给世人以深刻的启悟。他们是一株株挺立在黄土高坡上的枣树,于干渴与苦涩中奉送给这个世界一颗颗红亮的心。陕北人民更应该让我们这个国家、这个民族永记不忘。

再往前走,鸡鸣狗吠,猪哼驴骡叫,人烟就逐渐变得稠密了。一处处田陌一层层绿,树木也开始葱郁起来,而且以枣树居多,大部分枣树虬枝坚劲,想必是很有一些年月了。俗话说,有枣没枣打三竿,高高的枣树上结满了等待收获的果实,半遮半掩,半红半绿。车到安塞后,我们略作停留,有名的安塞腰鼓吸引了我们的眼球,勾起我们购买的欲望。满街的安塞腰鼓大小不一,形状各异。及至后来,我们的面包车里几乎到处挂满了这种只能当做饰物的旅游产品,满车红得耀眼,还时不时地相互碰触、叮咚作响,别有一番情趣。

过了安塞,就是延安了。

首先映入眼帘的自然是那座著名的宝塔山。而且我敢这样说,我们对延安宝塔山的熟知程度,绝对不亚于北京天安门。作为革命圣地的象征,用现在流行的话语说,它的出镜率是非常高的。山城延安比我想象的要喧嚣得多,也繁华得多。延河两岸楼房林立,街上是穿梭的车辆和嘈杂的人流,喇叭里播放的音乐既有高亢的秦腔,又有流行歌曲,与西北的其他城市几乎没有什么区别。革命圣地延安,给初访者以这样一个侧面展示着自己,表明它已经步入市场经济的阔海。在我们入住的延河饭店旁边,有一家叫做实验餐饮部的饭馆,我们兴味盎然地进去吃了一顿饭,结账的时候才知道被狠狠地宰了一把。再回首门头上书写的“实验”二字,颇觉其中意味深长,看来沿袭传统的革命老区人民憨厚朴实的思维定势,难免与现实有所抵触。我这样说,其实并无贬义。山中一日,世外千年,城市与山区毕竟是大不一样的,延安是革命圣地不假,但远非陶渊明笔下的世外桃源,如果拒绝现代商业文明,那才是咄咄怪事呢。

第二天,我们轻装前行,直奔目的地而去。凤凰山、杨家岭、枣园、王家坪、宝塔山等等,才是我们此行的目标。那几排坐落在半山腰的看似普普通通的窑洞,更能够给我们以灵魂的冲击,让我们觉得非常亲切,见物而动情,凝神而思索。

我们第一天参观的分别是凤凰山和杨家岭革命旧址。1935年10月,共产党中央机关及其领袖们入住延安。当时,党中央以及毛泽东等人入住延安后,房屋和窑洞都是借用老百姓的,条件十分艰苦。就是在这些既简陋又陈旧的窑洞里,党中央多次召开决定中国未来命运的重要会议,领导了著名的延安大生产运动和延安整风运动;就是在这些既简陋又陈旧的窑洞里,毛泽东伴着一盏孤灯,伏在一张木桌上写出了他的惊世大作《实践论》《矛盾论》《论持久战》《愚公移山》《为人民服务》和《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就是在这些既简陋又陈旧的窑洞里,毛泽东会见了柯棣华、爱德华、安娜·路易斯·斯特朗、诺尔曼·白求恩等国际友人,并和他们亲切畅谈。后来,斯特朗曾经撰文说,有毛泽东这样亲民的领袖,中国革命怎么能不胜利呢?

在枣园,我们参观了当时的五大书记——毛泽东、朱德、刘少奇、周恩来、任弼时的旧居,同样令人心生敬仰之情。在枣园书记处礼堂的会议室里,有一幅照片格外醒目。这就是我们后来经常看到的,毛泽东登上飞机后向送别的人们挥手告别的那幅照片,时间定格在1945年8月28日,绝对堪称经典。要知道,毛泽东决定赴重庆谈判时,自己竟然没有一身像样的衣服,头上戴的那顶盔式太阳帽还是周恩来的。在这里,我们应该特别感激作家方纪先生,是他将这一难能可贵的、瞬间定格的历史镜头,用妙笔抒写成了著名的散文《挥手之间》,然后得以广泛传播。

在王家坪,我们参观了中共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和八路军总司令部。就是在这里,中国共产党领导八路军、新四军,以及解放区军民坚持了八年敌后抗战,取得了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在毛泽东的居所内,我们还看到了毛泽东和儿子毛岸英在延安留下的唯一的合影照片。弥足珍贵的照片上,从苏联回国不久的毛岸英年轻俊朗、英气蓬勃……

随着参观行程即将结束,我的心情也开始变得有些怅然起来。是的,斯人已去,庭树依旧在,小院的石桌上虽然没有那时的一杯清茶,刀刻的棋盘上还似留有一缕鏖战的硝烟。窗明几净,一台小小的石砚,几支已被写秃的毛笔,墨已凝结,仍觉能够觑见那挑灯熬夜的著书人。枝头枣未红,灶黑锅冷点水无,好像那迎接战友和亲人的土炕还是热乎乎的……置身这样的氛围,虽说身体是现实主义的,但灵魂却是浪漫主义的,同时又觉得自己的这点文气实在是不够用。但我相信自己的感受,虽然许多的感受一时半会儿说不清楚,珍藏在记忆里亦无不可。

几回回梦里回延安,

双手搂定宝塔山。

千声万声呼唤你,

——母亲延安就在这里。

与方纪先生的《挥手之间》一样,贺敬之先生的《回延安》,也是我们都很熟知的文学名篇,中学课本里就有。在包括纪念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在内的有关活动中,我们不止一次满怀深情地朗诵过,并为之心旷神怡,为之欢欣鼓舞。遗憾的是,由于时间太紧,我们此行没有能够如愿登上那座沐浴了千年风雨的宝塔山。我们只好站在延河桥上,让革命圣地的象征,做了留念照片上的背景。不过,和陕北人民的遗憾相比较,我们的这点遗憾也许根本就算不了什么。

1947年3月18日傍晚时分,在二纵队司令王震和周恩来的一再催促下,毛泽东缓缓步出窑洞,恋恋不舍地向处在暮色苍茫中的延安古城望了一眼后,离开了他生活、工作和战斗了十三年之久的延安,从此再没有回去过。之后,陕甘宁边区人民十分怀念毛泽东,有陕甘宁边区民歌《毛主席是大救星》为证:

莲花生在水里头,

毛主席在咱心里头;

百灵子过河沉不了底,

忘了娘老子也忘不了你……

1996.5.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