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艺术收藏指南(现代生活百科)
7656800000020

第20章 杂项类(3)

梅花纹,其纹如梅花头,此琴纹也很难得。蛇腹纹,其纹横贯琴面,彼此相距一寸到二寸,节节相似,如蛇的腹下花纹。羊毛纹,又称细纹,纹如毛发,大多分布在古琴的两侧,虽千百成条也均匀分明,带有这四种花纹的古琴,多为宋以前之物。伪制古琴亦在断纹上做手脚。据说旧时作伪者常用信州薄连纸,先漆一遍,再加灰纸,使其有断纹,或于冬日用猛火烘琴,使之极热后,用雪块激裂,或用小刀刻画断裂。如此泡制的“古琴”,其断纹也有逼真的,但琴的漆色与旧琴差别很大。古琴上的漆传至今日,漆色乌黑无光泽,漆的材质与木的材质凝结为一体,而伪制古琴,其漆色无法掩蔽,仔细一看即可分辨。

由于古琴自身具有深厚的人文积淀,其精品早就价格不菲。

民国年间赵汝珍在《古玩指南》中提到,唐代的琴,有时还可遇到。

这是因为在中国过去社会心理中都认为,琴是名贵的东西,或视为神圣之器,所以古琴在流传过程中大家都很爱护它,珍惜它,决不会有意地损坏它,这就是今天还能见到千年以上之物的原因。唐代以前的古琴,其断纹之美妙佳丽,好像出自鬼斧神工,见到的人无不喜爱,故唐代一般的古琴非千元不能购得,而同期的有历史背景或巧匠所制精品,其价则在万元以上。赵汝珍还在书中记述了他当时的亲见亲闻。他说,去年天津某名琴收藏家用2.5万元从山西亢家买到一张汉代琴,大家都认为要价太高了,只有购买者自己很觉满意,所以这个价钱肯定有它的道理。现在北京市面上的古琴价钱,有断纹者,每张都在千元以上,没有断纹的也要四五百元,而且琴弦的价值也在增高,真正的冰弦从前不过卖四五十元一套,今天贵的要二三百元一套。

以上所举均为民国时的价格。若拿今天情况来说,本文开头提及的“泽材”琴和“中和”琴的售价,恐并不算高,且数年后也极有盘升的可能。

六、玩钟藏表提起钟表,许多人都以为这是外国人的发明。其实不然。历史早已证明,我国是世界上最早创造钟表的国家。今天人们保存和玩赏的钟表,也不全是国外的舶来品。

大约在殷商时代,我国已经有了用以测量日影长度的仪器一圭表。春秋以后,又有了测定真太阳时的日晷。此外,还有一种利用液体的流量计算时间的“刻漏”,其历史可能更早些。我国最早的机械钟出现在汉代,它的发明权应属东汉时的科学家张衡。《晋书》记载:“至顺帝时,张衡又制浑仪,以漏水转之于殿上室内,星中出没与天相应,因其关捩,又转瑞萁荚于阶下,随月虚盈,依历关落。”顺帝时约为2世纪初。张衡发明的这种水运浑仪,当是世界最早的天文仪和计时仪相结合的综合仪器。到了唐代,一行和尚(俗名张遂)、梁令瓒等人发明创造了世界上第一台巨型天文钟--水运浑天仪,成为擒纵机构的创始人。宋代科学家苏颂发明的天球仪,有150多个机件,内装有近似现代钟表的锚式擒纵机构,能报时打钟。1278年,元代郭守敬制作专门计时的机械钟。

鎏金珐琅钟1360年,詹希元创制的以砂为动力的“五轮砂漏”,不仅能自行鸣钟击鼓,还以指针和字盘指示时间,其传动的轮子也已接近现代的机械钟装置。国外机械钟是14世纪开始发展的,擒纵结构也是14世纪才开始掌握,比我国晚了7个多世纪。可以说,钟表之祖,当属中华。

17世纪以后,国外的资产阶级革命取得了胜利。科学技术受到重视。在较短的时间里,钟表制造业也得到了发展,出现了发条、摆、游丝,采用摆轮一游丝作调速器;并且出现了工字轮式擒纵器、自由锚式擒纵器,导致发明了手表。后来又发明了上弦、拨针机构。至18、19世纪,手表制造已普遍运用机械化生产,达到一个新水平。

法国鎏金珐琅瓷钟就在这个期间,即17-19世纪初,我国的钟表制造技术也在日趋完备,并未停滞不前。清朝中叶已有专门从事钟表制造的作坊,当时的钟表手工业者已能造出多种式样的自鸣钟、摆钟、问钟、音乐钟等,表盘也由原来的一针、二针,发展到三针、四针,以计日、时、分、秒。北京故宫交泰殿有一座我国现存最大的座钟,高约6米,钟后有楼梯,供上弦与拔钟时使用。这只大座钟就是我国自己制造的,齿轮零件明星地有中国土法锤、旅痕迹。机件虽然又重又大,但走起来十分准确,逢时逢刻打点,声音宏亮。1910年墨西哥庆祝独立100周年,清政府派特使前往,携带4只铜制钟表作为礼品,也都是中国自己制造的。

中国人玩钟表始于清朝的皇室贵族。雍正、乾隆等几代皇帝都对钟表有浓厚的兴趣。如雍正四年(1726年)五月六日,太监杜寿交来西洋日晷一件,呈之于雍正皇帝,雍正敕令:“照此日晷做一件,其做法、花纹俱照此样,不必刻西洋字,刻汉字。”(见杨乃济《雍正喜好之物》)乾隆皇帝对那些造型奇特、又能表演节目的钟表更是喜爱备至,曾多次下令,让宫廷做钟处制造各种钟表。王公臣下的家中也多陈设钟表。小说《红楼梦》中就多次提到贾府陈设的钟表。

以销售古旧钟表为主的古董铺清人喜爱钟表,大都不考虑钟表的计时功能和实用价值,而主要是猎奇、玩赏,或显示主人的高贵、富有。有些人玩钟表,是因为它们新颖、精美,并能同乐器一般发出美妙动人的音乐。所玩钟表,既有国外的输人品,也有本国自行制造的精品。乾隆年间,我国广州和苏州都制造钟表,并经常向宫廷进献。皇宫内设有做钟处,专为大内制造各式钟表。外国钟表主要来自欧洲,以英国、法国制造的最多,也有瑞士、德国、美国等国制造的,不少是作为礼品进贡至宫内的,多数则是通过广州海关购买的。

随着清王朝的倒台,各种各样珍贵钟表已不再为皇室贵族和官吏富豪所独有。近代以来,钟表已开始进入普通家庭,成为一种生活器物。

中西经济文化交流的日益频繁,以及民间对旧式钟表的大量拥有,为国内的钟表玩好者提供了契机。古今中外,各式钟表,五花八门,种类繁多,玩钟藏表者虽也有求全者,但多数还是有侧重。从大的方面讲,钟表,就包括钟和表两大类。有人以钟为主,有人以表为主。

钟,不仅包括现代的机械时钟,还包括中国古代打更报时、祭祀祈祷用的青铜钟或铁制钟。天津的龚望先生就收藏几只小型的青铜古钟,其中一只还雕有花纹和铭文。上海的王安坚先生有一只名谓“四百天”的德国座钟。这只扭转摆式玻璃钟上足发条后,能够走上一年零一个多月,与现代一年换一节电池的电子石英钟相比,它在走动的时间方面还是处于领先地位。

清乾隆以来,苏州生产的木制插屏钟,一般称作“苏钟”,广州生产的钟一般称作“广钟”。苏钟和广钟可称是将机械钟与中国古典美融为一体的产物。它们具有现代机械钟的报时功能,又给人以古香古色的美感。50年代,尚有不少老式家庭陈放着这种苏钟或广钟。它们与中国古典家具摆在一起,相映生辉,使厅堂之内显得愈加堂皇高雅,为居室平添了一种文化氛围。我的一位朋友平生最欣赏的就是那些造型古雅、独具风格的中国传统形式的钟表。

他收集了几十只苏钟、广钟和近代中国制造的其他形式的大小钟表。他的家也够上一座小型的中国古典钟表博物馆了。

表,则以近现代的产品为多。但玩家最倾心的是那些年代较久、华贵而能代表身份的“古董表”。如“嵌环珠万花不落地”怀表、早期的金壳“蓝篇”表,就十分名贵。18世纪,俄罗斯雪尔夫城有个钟表制造商,别出心裁地造出一只“天文”挂表。这只表的表面缀满天上的星辰,不仅能显示出月亮的盈亏,而且能指出太阳的升沉。这类“古董表”就是玩家梦寐以求的稀见之物。

有的人玩钟表讲求系列性。就是对钟表中的某一产品从其创始而至发展到现代最高水平的各代产品进行系统的收存。以表而言,劳力士、欧美茄是“重头”。但就这两个牌子来说,也经历了数百年的发展,其产品也在不断更新样式、结构和功用。因此,仅劳力士一种或欧美茄一种,就分别是一个系列。系列收存是很不容易的,某一产品在发展过程中的各种换代产品难以搜寻,而其第一代“开山祖”更是得之不易。就拿电子表来说,第一代电子表叫摆轮式电子手表,是50年代由瑞士研制出来的,另外还有第二代、第三代、第四代。电子表本来不值钱,但要进行系列收存,将各代电子表收集齐全,却绝非是一件简单的事。

玩钟表讲究“原装原件”,即零件不能有后配的,最好是未经修理,甚至应有原链、原盒。这样的钟表,其收藏意义和玩赏价值才是可观的。

七、收藏须知佛教造像佛教造像是中外收藏家倾心以求的珍贵艺术品。民国年间,赵汝珍在《古玩指南》中已将造像列入古玩的一个专项,与书画、瓷器、古钱等相提并论。当时,精品的价格高得惊人。据说,1918年河北省正定县有一农民在犁地时犁出一尊北魏鎏金菩萨造像。这尊造像身高约二尺,有莲花座,外围有栏杆,每个栏杆都是一尊小佛像。北京的几个古玩商得知后,合伙以3万元大洋买下,转手以15万元卖给了日本人。

然而,近几十年来,佛教造像的价格很不稳定。尤其是“文革”以后,起落愈加明显,呈现出由低谷走向回升的趋势。

70年代初,佛教造像的平均价格一度曾陷入最低的境地。一些私人持有者甚至根本不了解这种宗教艺术品的真正价值,大多以低价出手。当时一尊北朝石雕造像只卖到30元至100元。有人仅出20元就买到一尊通高7.5厘米四足方座的北齐时的铜质造像。

以上都是笔者亲眼所见。佛教造像的价格跌落到如此地步,应该说是一种偶然。当时主要是受时尚的影响,多数人尚未从偏狭的观点中摆脱出来,对宗教艺术品的珍贵价值没有足够的认识,买卖双方大都处于盲目状态。

80年代初,一些人开始认识到造像的价值,价格随之上升。但对造像价格的评估仍存有偏颇。在古物市场的民间交易中,许多买卖者并不注重研究作品的年份和造型,而是停留在以大为贵的肤浅认识上。当时尺寸较大的铜质造像卖到几百元,最高达千元,而小一些的,即使是北魏作品,也未必有人能识。这说明造像的潜在价值尚有待挖掘。

北魏铜鎏金佛造像北齐铜鎏金如来坐像90年代初,由于人们鉴赏水平的提高和对宗教艺术品的崇尚,求购佛教造像者日增,价格迅速上涨。笔者从行里打听到,我国大陆,当今明清造像的价格与80年代初相比已增长了几倍。在古物市场,一尊高度在30厘米左右的清代鎏金铜造像能卖到数千元,精品数万元,而且还不易得见。价格涨幅最大的是南北朝、隋唐时代造像。20年前被许多人忽略的石造像现已卖到三四万元乃至几十万元。《观音珍藏》一书载:北齐武平六年石雕观音像,高35.8厘米,价值约120万港元;东魏白大理石观音像,高61.5厘米,价值约250万港元。《佛像珍藏》一书载:一件北魏金铜佛像,高仅12厘米,约值8万港元:北齐石灰岩观音像,高127厘米,约值180万港元,唐代大理石佛坐像,高63厘米,约值60万港元:唐代砂岩佛像,高约68厘米,约值70万港元:北魏石灰岩佛像头部,高约50厘米,约值70万港元:唐代白大理石佛像头部,高约35厘米,约值50万港元。在港台地区,许多人购藏造像精品更是不惜重金。据《龙语文物艺术》报道:1990年5月在香港举行的苏富比大型拍卖中,一尊明代的鎏金禅坐佛像以495万港元成交,多出最低估价近一倍;另一件明代鎏金三藏坐,像以77万港元成交。如果是同等尺寸的南北朝时代鎏金造像精品,则更不知要高出上述成交价的多少倍。于此可见,佛教造像是很有投资潜力的。

明铜鎏金千手观音像清夹晫卓漆观音坐像中国佛教造像的收藏价值和保值意义与作品自身的艺术水平基本上是一致的。我国自魏晋以来,佛教造像成千上万,虽然各代都有精品,但总的来说,还是以六朝、隋、唐的作品成就为最高,收藏造像首先要着眼于这段时期的精品。有人评定铜造像的价值仅以尺寸大小为依据,这就难免走上购藏的误区。因为唐以前的金铜造像最大的不过二三十厘米,小的仅几厘米。单纯强调尺寸,容易把购藏目光转向明清作品而失掉收藏南北朝及至隋唐精品的机会。有人评定石造像过分追求完美无缺,以为略有小残便要不得,这也是不对的。石造像完整无缺当然珍贵,但实际情况是,经过南北朝和唐代的几次灭佛,石造像通体无缺的甚少。收藏石造像不比收藏古瓷器,如果稍有小残便不予投资购买,就很难得到造像真品。夹疗漆观音坐像南北朝和隋唐时代的佛教造像有的还雕凿文字,称“造像题记”。文字数量不等,多则数百,少则几个或十几个。

文字多的,记录的一般是达官贵人或上层人物的事;文字少的,所记的一般是平民百姓的事,上面多有纪年和造像人。如“大魏太延五年乙卯,佛弟子赵忠为男军途困难许造像一驱,永奉存祀,四月三日造”的造像题记,便是较有代表性的一类。造像题记对南北朝和隋唐时代造像的收藏价值有重大影响。这一时期的精品,无题记者价钱略低,有造像题记者身价倍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