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科普UFO档案
7638500000017

第17章 UFO与文明的交织(1)

文化的隐情

龙在中国被神化成能隐能显,能呼风唤雨、腾云驾雾,还会口喷大火,无所不能,带有一种权威性的动物。

在世界上很多国家也都流传着龙的故事,它与中国传说有许多相似点。这是为什么?

中华民族总喜欢自称为“龙的传人”,但究竟“龙”是什么,谁也解释不清。北京故宫博物院专家认为,从龙的形象上看,中国至少有5种龙:出土于襄汾陶寺的彩陶龙纹盘似蛇非蛇,似鳄非鳄;红山文化出现的龙似猪;良渚文化出现的龙与鳄相类似;甘肃渭河流域出土的龙似大鲵;与现代“龙”最相近的则是号称“中华第一龙”的濮阳西水坡的蚌塑龙。

蚌塑龙在墓葬中用蚌壳堆塑而成。那么它的含义是什么呢?据美国哈佛大学的张光直教授考证,认为这近于道教之所谓的“三”,黍是神仙腾空飞遁之术,可以高低从心,一日千里。

能乘的人当然有行空之能,这种人会是谁呢?我们想除了外星人有此“技艺”之外,恐怕千百年前的地球人是做不到这一点的。也许,古代人看见了或听前辈人讲过外星人驾驶着某种机器可能似“龙”形的)与地球人接触的事,地球人奉他们为神,大加崇拜,并一代传一代,认为自己是“龙的传人”,并视“龙”为权力、强大的象征,而这后来又逐渐成为封建统治者的王权标志。

《说文》上讲:“鳞虫三百六十,而龙为之长,龙能幽能明,能小能大,能短能长,春分而登天,秋分而入渊。”这简直就像科幻小说中变化多端的宇宙考察船。

中国古人始终相信龙在天上,如果他们没见过或没听过祖辈说过龙,那么龙的概念怎么会产生?

UFO现象表现的奇异怪诞、有时有声、有时无声、形状各异、轨迹迷离,使古代目击者感到惊奇、震撼,故而或将之记载在册,或将发生地更名,或将皇帝年号改名。因为古人没有现代UFO知识,故往往将看到的UFO形容成仙槎、飞车、炬火、神珠等(唐、宋、元、明、清各代),而再古老的一段时间,在公元前后的汉朝或再往前推,当时人们是否把这些UFO理解为“龙”和“凤”的传说呢?UFO研究人士认为,这与UFO事件及其他奇异事件有关。

这一点可从中国历史上的帝王年号得以验证。年号的字面意义,基本上是取其吉祥,如太平、永和之类。但事实上也有例外,年号,特别是改元的年号,总是为了纪念某一特殊事件或奇异现象的。以第一个使用年号的汉武帝刘彻来说,他所用的年号都有具体含义,如“建元”表示开始使用年号纪年;“元光”是因为这一年在天空发现了一颗长星;“元狩”是因为这一年捕获了一种奇异的生物;“元鼎”是因为这一年在水中发现了一个怪异器皿……这样看来,我们是可以从历代年号的研究中,获得对于UFO研究有用的资料的。据初步统计,发现可能为纪念UFO现象而起的年号,可以分为关于龙的、关于凤的,以及关于其他奇异现象的三大类。

中国历代关于带龙的年号就有14个之多:见龙、白龙、青龙、黄龙、神龙、景龙、龙飞、龙升、龙凤、龙纪、龙兴、龙启、龙朔、龙德。在这些年号中,“龙”的意义除了象征皇帝的神圣和权威之外,多数与当年发现了圆柱状或蛇形奇异物体有关,一部分年号就是因为发现了这种类似于传说中的“龙”的物体而更改的。

汉代关于“龙”的记载与年号。“龙兴”是汉代公孙述所立的年号,原因是当时有龙出于府中,因而以龙纪年。据《后汉书·公孙述传》说:“会有龙出其府殿中,夜有光耀。述以为符瑞,因刻其掌,文曰‘公孙帝’。建武元年四月,遂自立为天子,号成家,色尚白,建元‘龙兴’元年(25年)。”

魏代关于“龙”的记载与年号。“青龙”是三国时魏明帝曹睿立的年号,原因是这一年有龙观于井中,因而改元。据《魏纪》说:“青龙元年(233年)春正月甲申,青龙见摩陂井中。二月,帝如摩陂而观龙改元。”表明魏明帝曾亲自看过这条“龙”。

唐代关于“龙”的记载与年号。“龙纪”是唐昭宗李晔立的年号,原因是当年昭德殿中忽然烟雾弥漫,后发现一枚球状不明物,时人以为是“金龙子”,因而以“龙纪”为年号。此事在《大唐杂汜》中有详细记载:“唐昭宗文德二年(889年)正朔,御武德殿,有紫气出昭德殿东隅,郁郁如烟。令大内留司寻其所出,得金龙子一枚,长五寸许。群臣称贺,帝曰:‘朕不以金龙为祥瑞,而以偃息干戈为祥瑞,卿等各宜尽忠,以体朕怀。’门下奏请改文德二年为‘龙纪’元年。”

五代十国关于“龙”的记载与年号。“白龙”是五代十国时期南汉刘龚立的年号,原因是该年有白龙现于三清殿,因而改元。据《五代史》说:“乾亨九年(925年),白龙见南宫三清殿,改元‘白龙’,又更名‘龙夫门’,应龙见之祥。”

从上述数例可以看到,所谓“龙”,有各种颜色,有青色的,有白色的,还有黄色的(229年,因夏口武昌黄龙现,吴天帝孙权改元“黄龙”);有的“龙”能发出光来,如“夜有光耀”;有的“龙”其实是一个球状不明物体,如“金龙子一枚”。据此可推测这些都是UFO现象。

关于“凤”的年号有11个之多:天凤、元凤、五凤、仪凤、永凤、龙凤、鸣凤、神凤、凤历、凤凰、凤翔。在神话传说中,凤和龙一样,也是象征神圣和吉祥的动物。如果某些年号是因为发现了“凤”而立的,那么所谓“凤”很可能是一罕见的UFO,把UFO看成是奇异的鸟,这种事在古今中外都不鲜见。

以“五凤”年号为例,这个年号在历史上被用过3次,即公元前57年汉宣帝刘询用一次,254年吴会稽王孙亮用一次,618年隋朝的窦建德又用一次。据史书所载,都是因为当年发现有5只“大鸟”降落才用此年号的。《宋书·符瑞志》说:“孙亮建兴二年(253年)十一月,大鸟五见于春申,吴人以为凤凰,明年改元为‘五凤’。”又《唐书·窦建德传》说:“(隋大业)十三年(617年)正月,筑坛场于河间乐寿界中,自称长乐王,年号丁丑……武德元年(618年)冬至日,于金城宫设会,有一大鸟降于乐寿,群鸟数万从之,经日而去,因改年为‘五凤’。”

UFO专家认为,这5只相继飞来的“大鸟”,极可能是一个UFO群。在古籍中有许多对这种UFO群的记载,有些就是由5个UFO飞行物组成的。当时人们把这种不明飞行物附会成凤凰,只好为了说明自称天子的人是合乎天意的罢了,不足为怪。

除了把不明飞行物附会成凤凰之外,也有把它说成是其他鸟类的,如后秦姚苌的年号“白雀”(384年-385年),隋出现的年号“白乌”(613年),唐出现的年号“朱雀”(813年-817年),吴大帝孙权的年号“赤乌”(238年-250年)。无论是“雀”,还是“乌”,都可能是一种鸟状的不明飞行物。《三国志》中有孙权的诏书曰:“间者赤乌集于殿前,腾所亲见,若神灵,以为嘉祥,若改年宜以‘赤乌’为元。”此“赤乌”是孙权“亲见”,又认为“若神灵”,可见是确有其事而又非常奇异的,那就极可能是UFO了。

关于其他奇异现象的记载与年号很多,只略举数例,以见一斑。大足、神龟、神兽、神爵、景耀、麟嘉、麟德、大中祥符、天瑞景星。在以上年号中,魏孝明帝的年号“神龟”(518年-519年),万俟丑奴的年号“神兽”(528年-530年),都是因为发现了奇异生物而得名的,那奇异生物究竟是UFO,还是天外来客,不得而知。唐代武则天的年号“大足”(701年),唐高宗的年号“麟德”(664年-665年),一个是因为在成州发现了所谓“佛迹”而改元的,一个是因为以绛州发现了所谓“麒麟”,并在含无殿前发现了所谓“麟趾”而改元的。“佛迹”与“麟趾”也有可能是UFO或E.T.(外星人的缩写)留下的痕迹。此外,汉宣帝的年号“神爵”(公元前61年-公元前58年),是由于有“神爵”从天而降而得名的,“神爵”不知为何物,拿今天的观点看,很可能是外星人从飞碟中从天而降,故称之“神爵”。蜀汉后主的年号“景耀”(258年-262年),是由于天空出现“景星”而得名的,据《史记·天官书》说:“景星者……其状无常。”那么它有可能是天文上真正的景星(光色变化的流星),也可能是一种变幻形状和颜色的UFO。因为当代天空中也发现过这种UFO。

南诏郑仁旻的年号“天瑞景星”(大约公元910年),据说也是由于天空出现“其状无常”的“景星”而得名的。

宋真宗的年号“大中祥符”(1008年-1016年),据说是由于空中降下“天书”而得名的。“天书”虽未详何物,但其事可怪。这种现象可能是对有人曾传说过的“毛毡”状UFO的误解。因为我们知道,UFO是奇形怪状的。到目前,根据目击统计已有130多种UFO形状,上述各类事件都可能是一起起不同UFO活动的记录。

神话,是华夏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中国古代神话浩如烟海,从天地宇宙,到河流山川;从图腾信仰,到生活百科;从飞禽走兽,到精怪鬼神,无所不包,无所不容。我们在阅读这些神话时,如果仅仅只把它们当成神话作为饭后茶余的消遣,那么这些神话的价值也就不是很大了。如果我们作些深层次的思考,就会发现那些神话中隐藏着许多秘密。如果再把这些秘密加以解析,就能得出令人惊讶的结论。

有些也许并不是神话,而是关于古代出现的UFO形象的描述和记载。到底是神话还是UFO,让我们看一看下面的神话记录。

晋张华《博物志·外国》中有一段话:“奇肱民善为拭扛,以杀百禽。能为飞车,人风远行。汤时西风至,吹其车至豫州。汤破其车,不以视民。十年东风至,乃复做车遣返。”

这段文字没有交待“飞车”是何材料所做,规模如何。仅从文字上看,这飞车似乎只是风筝之类的东西,但既称“车”,想来定然似车了。再看看这制造“飞车”的人,更非寻常之辈。《山海经·海外西经》云:“奇肱之国在其北,其人一臂三目,有阴有阳,乘文马。有鸟焉,两头,赤黄色,在其旁。”我们就不得不想,这有着两头鸟“护卫”着的“一臂三目”之人,制造的“飞车”仅仅是寻常风筝吗?

唐段成式《酉阳杂俎·雷》记载了一种“霹雳车”。“介休县百姓送解牒,夜止晋祠宇下。夜半有人叩门云:‘介休王暂借霹雳车,某日至介休收麦。’良以有人应曰:‘大王传语霹雳车正忙,不及借。’其人再三借之,逐见五六人秉烛自庙后出,介休使者亦自门骑而入。数人共持一物,如幛扛,上环缀旗幡,授马骑者,曰:‘可点领。’骑者即数其幡,凡十八叶,每叶有光如电起。至其日,百姓率亲性,据高阜候天色。及午,介山上有黑云,气如窑烟,斯须麦千余倾。”这“霹雳车”为何人所有,文中没说,但其形其势已描写得很是具体,声色俱在。我们不禁要问:有着如此威力的“霹雳车”究竟该为何物?难道仅是想像吗?

今天的一些事件也颇与“霹雳车”等相似,如1994年底贵阳都溪林场被袭即是。1994年11月30日凌晨,有两个火球从贵阳市郊的都溪林场上空经过,发出火车行进般的轰鸣声。尔后,该林场近30公顷、长达3000米的林木便被折断。当地人称这次事件为“空中怪车事件”。

在晋王嘉撰的《拾遗记》卷四记录了“沦波舟”的事:“始皇好神仙之事,有宛渠之民,乘螺公而至,舟形似螺,沉行海底,而水不浸入,一名沦波舟,其国人长十丈,编鸟兽毛以蔽形,始皇与之语及天地初开之时了如亲睹。”按此说,该舟已与潜水艇无异了,而外形似螺,又与一些书刊中描绘的飞碟何其相似!

《太平御览》卷九三九引《林邑国记》:“飞鱼身圆,长丈余,羽重沓,翼如胡蝉,出入群飞,游翔翳荟,而沉则泳海底。”这种“鱼”长丈余却是圆形的,并生羽翼,既可飞在空中又可沉入海底,这样的鱼是否真有?如若没有,前人又缘何会想像出这么一种鱼来呢?

如果说,把上列的飞车、霹雳车、沦波舟、飞鱼等说成是不明飞行物还有些勉强的话,那么请您注意下列几则记载。

《拾遗记》卷一:“尧登位三十年,有巨查浮于四海,查上有光,夜明昼灭,乍大乍小,常浮绕四海,十二年一周天,周而复始,名曰贯月查。”这“贯月查”如何来的?怎么会“乍大乍小”?为何有自己的轨道(“浮绕四海”)?且有自己的时间规律(“十二年一周天”,也即每12年出现一次)?这些,都是不解之谜,是否算货真价实的UFO?

宋沈括的《梦溪笔谈·异事》中也活灵活现地记载了不明飞行物的情况。其中说,北宋嘉裕年间,有一飞行物状如明珠,常出没在江苏扬州、天长一带的湖泽中,达18年之久。“一夜忽见其珠甚近,初微开其房,光自吻中出,如横一金线。俄倾忽张壳,其大如半席,壳中白光如银,珠大如拳,灿然不可正视,十八里间林木缘有影,如初日所照,无处但见天赤如野火。倏然远去,其行如飞浮于波中,沓沓如日。”能发出如此强光的飞行物,除了飞碟还有什么?

清袁枚《续子不语》卷九:“宜兴西北乡新芳桥邸,农耕地得一物,圆如罗盘,二尺余团围,外圈绀色,似玉非玉;中镶白色石一块,透底空明,似晶非晶,突立若盖。卖于镇东药店,得价八百文。塘栖客某过之,赠以十千。至崇明卖之,得银一千七百两。”可以相信此物绝非虚构的了。但此物看似精心制作的却又非人力所能为之。除了是从宇宙中遗失的,还可作何解释呢?

以上这些,它们与飞碟有关吗?

《古今图书集成·刊舆内》郑一四载:“五块石。(成都)府城治南万里桥之西有五石相叠,高一丈余,围绕之。相传下有海眼,昔人尝起其石,风雨暴作。”五石相叠,亦算一奇,更奇者是“下有海眼”,将石搬移便会“风雨暴作”。许多飞碟的见闻不都是与水有关的吗?

《潜确类书》第二六载:“辛女岩在辰州府卢溪县大江之左,奇峰绝壁,高峻插天,有石兀立如人。相传高辛氏女子于此化为石。隔江对峙一岩,有机一乘,船一只,悬于岩孔,乃其遗迹也。”人化为石的传说可谓多矣,然此处“有机一乘,船一只,悬于岩孔”却令人生疑,是否因这江边岩孔有这无人能知从何处而来的机、船才衍生了高辛氏女化为石人的传说?《山海经·大荒北经》曾载在卫丘有高辛民村林“大可为舟”,然“机一乘”又为何物?

清景日珍《说嵩》卷四云:“太宝南麓终结相公庵稍东,为启母石,当崖之下。崖陡岩危一阙随,尽于山址,矗然雄立。盖自山崩附者,而传为启母,名所由来久矣。石方正三十尺,厚称之。西有欹厂,如大厦,可容数十人。北坡一石,抵平可席,传‘石破北方’者也。正而如裂,古蚨填塞殆满,启蒙体俱有镂字,苔蚀极厚,高徒不可摹视。”此启母石虽奇,亦无非鬼斧神工的自然造化。然如此奇石而又“遍体俱有镂字”,所镂何字,何年何月所镂,又无人得知。这就告诉我们,此石绝非平凡之石了。

与此类似的还有《山海经》所言的“帝台之棋”,其《中次七经》曰:“休与之山,其上有石焉,名曰帝台之石,所以铸百神者也,服之不蛊。”此帝台之棋是否亦非寻常之石?如果我们大胆设想此石以及五块石、启母石等乃是人为的,可不可以呢?“它们也可能是按照飞行器上发出的指令建造的”,“是为了对‘神’说:‘请在这儿着陆!一切都按‘您’的吩咐准备好了’,这样想有什么错呢?”不明现象研究专家埃里希·冯·丹尼肯在《众神之车》中如是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