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边原是片很大的庄稼地,现在已然荒弃,没有庄稼,只长了些乱蓬蓬的野草,轻风吹来,就像一群纤歌曼舞的女人在搔首弄姿。只是近日来为了游客的需要,古墓博物馆的馆长娟子投了点小资金,在这里建了个凉亭;还以小湖为中心,筑了个小花园,供游客小憩时赏景。
小湖后面连着的中指峰下面却是一片光滑的山壁,因为年深日久,壁上长满了青苔和茂密的野藤,野藤后面却喷涌出一条瀑布来,清清的水流像一条舒展开来的白练,欢快地跳落进峰下的湖水中,溅起朵朵浪花,荡漾在湖面上。
湖上浮着几只野鸭子,还有群鹭鸟,一个个悠哉悠哉地左顾右盼,时不时地把头伸进湖水里,叼出一只小鱼来,然后高高伸起头,把小鱼儿生生咽进肚里。
秦教授听爷爷讲过一个故事。那是在很早很早以前,附近村子里有对青年,男的叫杨铁柱,女的叫秦玉英。玉英姑娘不仅生得美貌,而且能弹一手好琴;铁柱很壮实,膀大腰圆,不光一人能打别人好几个人的柴禾,而且还有一手好箭法。
铁柱和玉英自小一块玩耍,长大后就结成了夫妻。
那时候,这里村前村后都是树林,河谷间流淌着四季不断的泉水,村里人上山种地,下河捞鱼,日子过得很富足。
忽然有一天,山里来了一条恶龙,它口里喷出毒雾和火焰,毒死了水里的鱼虾,也烧死了山上的树木,连带着村里人也死了许多。看着肆虐的恶龙,村里许多人只好逃到别处谋生。这时,年轻力壮的铁柱决定为民除害,杀死恶龙。他告别了新婚的妻子,背着一把铁弓和一柄长剑,一个人上了山。
山上到处是烧焦的树木和腐烂的枝叶,还有那些未能来得及逃避的动物的尸体。
铁柱在山上走了九日九夜,爬过了九座高山,终于发现了那条恶龙。
看着恶龙庞大的躯体,铁柱也感到心惊;他藏在一块巨石后面,对着恶龙连连发出九枝铁箭,铁箭贯穿了恶龙的身躯,恶龙的鲜血染红了山涧的溪水。
尽管这样,疯狂的恶龙并没有毙命,它蹿出洞来,尾巴击碎了山石,张着血盆大口向铁柱咬来;铁柱拔出长剑,同恶龙搏斗起来;恶龙的巨尾击打在山石上,山摇地动,掀起了漫天尘埃;恶龙喷出的毒烟,让铁柱头晕眼花。
最后,铁柱乘着巨龙扭转它庞大躯体的时候,将长剑插进巨龙的心脏;巨龙轰然倒下,但它在倒下的时候仍然用巨爪压住了已经精疲力竭的铁柱。
在经过一阵拼死挣扎之后,巨龙终于死了,但铁柱也已经遍体鳞伤。当玉英同村里人找到铁柱的时候,他奄奄一息地躺在已然死去的恶龙身边。
铁柱死了,但他为民除害的事却在这里流传开来。人们为了纪念他,便在这里建庙立祠。这时的玉英已怀了孩子,她决定守着铁柱的墓,终生陪伴他;好心的村民帮她在这里建了房屋,居住下来;村里人怕她孤寂,也在这里居住下来,年复一年,就在这里形成一个村落,这就是现在的宰相垴。村里人说,那条恶龙的血至今都在流淌。你要不相信,他们会领你到五指峰下,让你看山脚下流出的红色泉水。其实,秦教授对红水做过研究,里面含有大量的三氧化铁和朱砂,以致把泉水染红,造成了村民的联想。
秦教授知道,这种相沿而来的传说往往有两种情况,一是反映先民的一种意愿,一种精神寄寓;另一种则是对当时发生的事进行的忠实记录,当然不免夸张和想象的成份。
在生产力极不发达,生产条件十分落后的条件下,先民们所拥有的只能是一种与大自然奋争拚博而表现的无所畏惧的牺牲精神,和对这种精神的赞扬和歌颂,这种精神也造就了人类从荒蛮走向文明,成为主宰人间万物的精灵。
秦教授为探测古洞做了许多工作,而这些工作又是在一种秘密状态下进行的。因为前几天采石场发生的事让他震惊,也使他警悟,他不想因为他的发现而使一座古迹再遭破坏;他有一种预感,他的这次工作一定会有惊人的不同寻常的发现。
秦教授没有马上进入山洞,他进行的前期工作,是对山洞周围的岩石进行考证。在考证中,他发现了岩石中大量存在的碳化了的树木和一些古树的化石;也发现了包藏在石块中的一枚巨大的牙齿化石。
这个发现,使他联想到十八世纪英国刘易斯小镇上的那位曼特尔医生,正是他从妻子发现的一块牙齿化石中,叩开了恐龙这个在太古洪荒时代,称霸地球一亿五千万年的物种世界的大门。
时至今日,对恐龙的认识己成了妇孺皆知的事,对这枚牙齿,秦教授只做了简单的对比和对照,就确定它是一枚恐龙的牙齿化石,而且很可能是肉食龙类中最大最凶残的暴龙,这种龙可以咬穿猎物的骨头,可以一口吞下重五百磅的猎物。
然而,令人不解的是,迄今为止的科学发现表明,恐龙时代还没有人类,先人的传说何以会把人类同这种动物的斗争联系在一起呢?喜欢在海滩筑巢的恐龙,何以在这崇山峻岭中现身?
随之而来的发现,让秦教授更加惊讶不已,他在裸露的岩石中发现了许多菊石贝壳化石。这个发现表明,太古时代的这片土地,一定是浩瀚大海中的一片沙滩,一角海岛;只是沧海桑田的变幻,埋葬了大自然太多的记忆,我们只能从一点一滴的发现中去遥思默想,推演升华,进行一种只属于现代人的不完全的思维和辩证。正是以上发现,增加了山洞的神秘,也坚定了他这次探测的决心和信心。
今天,他要完成的作业是,进入山洞,进行深入的探索,他相信,这个曾被人利用的深入山腹的石窟,一定隐藏着什么秘密。
山洞隐没在山壁中间,垂挂的青藤又掩住了洞口,从外面看去很难发现。到达洞口只有一条奇奇怪怪的小径,是人工凿成的,看上去根本不像是路,只是几个浅浅的石坑,壁上还有供人攀爬的石坑,只有你亲自走上去,把这些石坑联系起来,才可能发现它是进入山洞的路径。
秦教授抬头看了看,时间大约上午十点左右,明艳的太阳照下来,暖融融的让人很惬意。
秦教授站在山壁前,看看过去踏踩过的浅坑,只见里面长满了青苔,显然没有人上去过。他蹲下身来,系紧了长筒球鞋的鞋带,便一步一蹭地向上攀去。
大概是年龄的缘故,秦教授费了很大的力气才爬到洞口,人还没站稳,就见从洞里飞出一只秃鹫来,扑楞楞地冲天而去,险些把秦教授撞下山。
秦教授定了定神,打开随身的手电筒,小心翼翼地来到洞口。
从洞口回望,山下是层层迭迭的梯田。一片片绿色在黄土地上铺开,犹如一块巨大的地毯;近处山野里的果树林里,花开正艳,装点出片片艳丽的春色来;远处千山迭翠,轻烟如带,淡淡的山岚和缭绕的薄雾把浓重的黛色笼入一片朦胧之中;犹似一幅荡人心魄的云锦天章,一幅瑰丽奇妙的山水画。
幽深的山涧里,欢快奔流的溪水泠冷作响;繁花似锦的花树枝头,飞动的小鸟儿轻吟低唱;阵阵钟鸣、声声梵歌,又在空寂中敲出一种凝重来。
这产生在大自然的音响,构成一曲奇妙的奏鸣曲,让人感到那么生动、和谐而又充满无边的感召力。
秦教授收回目光,缓缓地向洞深处走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