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三国之帝王路
7595100000296

第295章 惊喜

“三日之前,曹操部将于禁、曹洪突然出现上蔡附近,而我军毫不知情。该夜,曹军勾结城中大族张家,由北门进城,杀的我军措手不及,死伤惨重,只有少数人逃出上蔡……”

当日刘裕接到阳泉来信,当即就决定暂时不去前线,等待阳泉方面的消息。他的决定没错,当夜就有第二封送来,记载了曹军偷袭的始末。当刘裕把这封信看完的时候,不由扼腕叹息,道:“那张家,谁能想到它会反叛?上蔡被敌人围攻不是一次了,其他家族都有背叛的,唯独张家没有反叛,这一次谁又能想到?”

“不过话又说回来,如果不是夏侯兰不在城中,城中没有一个大将,想来张鹤老儿绝对不敢反叛。呵呵,这莫非就是所谓的时也命也?”

“唯一的好消息,大概就是迁徙工作基本完成,只有很少数士兵家属还没有迁徙出来。而夏侯兰和高猛也没有事。说来也真的时也命也,我往日都是特意留下高猛和夏侯兰,使上蔡不至于没有大将。谁又想到这次典韦的死,让高猛沉沦很长时间,好不容易去葛陂休整吧,结果出了这挡事,真是……无话可说啊!”

了解事情始末之后,刘裕也很痛恨张家,但更多的还是感叹曹操的机智。对于战争,他已经看的很开,莫说张家反叛,就是和家反叛他也能接受。当然,接受归接受,可不代表不报复。只要有机会,刘裕不介意给那些人一些教训,也好震慑一下其他人。但可惜,张家他没机会教训了,至少暂时没机会。

感叹完曹操偷袭上蔡之事,刘裕脸色变得凝重,连忙取来地图,仔细的看了起来。

“上蔡失守,影响可大可小,大则可以失整个汝南,小则局限上蔡一城。以曹操现在的情况,应该不大可能把战火点燃到汝南,至于局限上蔡一城估计也不大可能。最大的可能……上蔡附近的地区都要失守,到葛陂附近的不会有事,而汝阴附近极有可能被刘备占据。”

自己一个人思索、分析,大约用了半个多时辰,才把上蔡失守的事分析透彻。当然,这透彻也是相对的,可能他自己觉得透彻了,而实际上还不透彻。不过这一次,他分析的差不多。

“那么,问题来了,我要不要发兵夺回上蔡?”

这个问题,刘裕自己没有答案。要说不想那是假的,可不是想就能夺回来。要夺回上蔡,他要发兵,他要派遣大将,他要劳师动众。问题是,他现在没有那个精力三面开战,尤其是其中两面的对手还是曹操、周瑜。可不夺回来,他又有些不甘,有些不放心。

犹豫了许久,他依旧没有下决定。最后,他决定把这个问题交给徐庶,他相信徐庶一定已经有了决断。可就在他准备写信给徐庶的时候,外面突然有斥候汇报,说有人自称主公旧友,想来拜访主公。

刘裕一听就乐了,在淮南,他哪有什么所谓的旧友。莫说淮南,就是许都,他都没什么所谓的旧友。但他没让士兵赶走那人,反倒饶有兴致的说道:“你把那人带进来吧!”

“呵呵,这种事居然给我遇见,莫非那人是什么大贤?”对于天朝的刘裕来说,这种事情他可是知道很多,但没有遇到过。正是因此,他才没有赶走那人,而是饶有兴致的让人把他带进来。

这事说不定,万一那人真是大贤呢?

不得不说,刘裕撞大运了,来的人确实是大贤——不错,正是有意投靠刘裕的鲁肃。

鲁肃此人可不会优柔寡断,一旦心里有了决断,就雷厉风行的实行。他既然想投靠刘裕,自然立马就过来,看看刘裕值不值得他投靠。但他心想,他虽然在江淮有些名声,但刘裕初来江淮恐怕不知道他,于是他就想了这么个小小的计谋。还别说,真让他见到刘裕了。

却说鲁肃跟着护卫进来,一眼看到刘裕就开始打量起来。而刘裕看见鲁肃,也上下打量起来。

“汝是何人,既称某旧友,为何某不识?”刘裕见鲁肃气势颇为不凡,当即就故意试探起来。他先是沉声问了一句,随后轻轻拔出腰间陌刀。

如果是一般人见到刘裕的动作,估计已经吓的脸色煞白了。但鲁肃丝毫不为所动,不仅脸色平常,就连呼吸都依旧平稳。

“在下淮南鲁肃,听闻将军盛名,想一睹之,故出此下策,还请将军见谅。”

鲁肃丝毫没有拐弯抹角,直接大大方方的说明缘由,使刘裕不觉心中有了好感。

但他不知道,即使他不这么说,只说自己的名字,刘裕也会好感大盛,只因为他叫鲁肃。

这不,刘裕一听“鲁肃”二字,当即眼中精光大盛,仿佛看见羊的狼,急切的问道:“你是鲁肃鲁子敬,淮南名士也?”

刘裕的表现,让鲁肃不觉愕然,准备好的话也说不出口,只是疑惑的点点头,然后问道:“难道将军知道某?”

“哈哈,淮南鲁子敬,天下谁人不知?”听到鲁肃承认自己的身份,刘裕不由兴奋的大笑道。

而鲁肃虽然依旧脸色平静,但他眼中的笑意表明他对刘裕的话,还是特别受用的。

“将军缪赞了,肃哪有什么名声,不过是邻里称道罢了。”虽然心里高兴,但鲁肃还是谦虚的说道。

刘裕自然知道那是鲁肃的谦词,也不管,直接殷勤的说道:“子敬,曹孟德趁此时机夺我上蔡,不知子敬何以教我?”

乍闻此事,鲁肃也是一惊,显然没有料到曹操会偷袭上蔡,并且还成功了。可不等他惊讶,刘裕已经将那封信交给他。他心里有些激动,知道这不仅是代表刘裕考验他,也代表刘裕信任他。

说来也是好笑,如果是旁人,一定会说刘裕鲁莽,便是鲁肃站在旁人的位置也会这么说。但当鲁肃是当事人的时候,他不觉得刘裕鲁莽,只觉得刘裕信任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