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青春鸿鹄生活
7545000000006

第6章 得与寡人之于国也

午间归家,重读孟子之寡人之于国也,深有所思。文以梁惠王曰:“寡人之于国也,尽心焉耳已!河内凶,则移其民与河东,移其粟与河内:河东凶亦然。察邻国之政,无如寡人之用心也。邻国之民不加少,寡人之民不加多,何也?”为始端,在此段梁惠王的话语中,可以看到,梁惠王对于认为自己所得与所付出者不相称,以政好而不得民而疑问,而孟子以“王好战,请以战喻:填然鼓之,兵刃相接,弃甲曳兵而走,或百步而后止,或五十步而后止,以五十步笑百步,则何如?”反问梁惠王,由此而使梁惠王认识到自己的错误之所在,以此教与梁惠王,亦可教与今日之中国学生,当代学生者,学习成绩之攀比无以复加,我得七十分,而你得六十分便开始讥讽,我得二十分,你得十分同是如此,而全不问学术之多少,老师者更以分数之多寡而看待学生,并以无形之中定以班内等级,如此教育,存以何用,然事不仅于此,更可推及与社会,当下之世,以相貌而取人、以地为而待人、以贫富而看人者,不问其德与性而定人者无无有之地。由上说,众人皆嘲比己而下者,奉比己而上者马屁也,比孟子所言以五十步笑百步者又有何出。

孟子后对梁惠王之政教,完全体现其民本思想,如:“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再如:“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如是而体孟子之说,人民之生活,天下之本,生活者又分精神与物质,此两者相辅相成,精神,如人权者;物质,如食物者。无人权而保其生活者,无有,无食物而保其生活者,亦然。人民者,无权利之保障则应争取,不争取者,当是自毁也,当是助纣为虐也。而何以为权利之度,即口出不利政府之言而无以恐惧,此为有权利也。

最后,孟子言道:“王无罪岁,斯天下之民至焉。”以此,使余想美利坚合众国也,政府为民所使,权力在牢笼而无以害人,故成世界之熔炉,接世界各国之精英而成一国。其人民思维开花,科学昌明,国有祸,政府无以罪他人,而是引咎也,国有难,而不仅政府动,全国人民虽平时自由散漫,而此时亦是同心协力也,是以何因造就如此之国?盖曰,其国为人民之国,当是以护之!故可得知,是以政府总是光明正大者,其国必是非民有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