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些日子,永之构思采路一书开始动笔,前两文发表后,招致诸家前辈口诛笔伐,对此永之深表遗憾与失望。
诸家前辈对永之所作不加思索便定性为亲共进而以此断定本人亲共主张实的在令晚辈遗憾,本以为以诸前辈十年乃至几十年之研究定能理解永之作书之初衷,然而仅仅五千余字发表,前辈们便按耐不住且一通嘲讽,对永之文章嗤之以鼻,如此行为与毛粉、五毛一干人等又有何异。永之文中所写,确实对政府有很大的包容,当然这里面有考虑在大陆公开发表并使百姓容易接受的考量,但是这也确是永之所认为的国家出路。放眼世界,每一个国家的国体、政体都有自己民族的传统与经验,然而永之与诸前辈交往之中发现,诸位的思想竟然是看到西方就是好的,看到中国就是坏的,试问如此这般岂不是与无知的国人一般愚昧。美国民主体制固然很好,但是照搬过来恐怕不一定适合中国吧,诚然,台湾是成功的,但是稍微对政体国体有些研究的人就应该知道,台湾的政体是中国传统文化与民主思想的结晶,而不是美国式的政体。台湾与美国都是民主国家,都是宪政国家,但是组织形式却有天壤之别,实际上民主、自由是生活方式,宪政、法治是统治形式,此两者相辅相成,且并非死板呆刻,无论哪一个能够实现,定当造就共和社会。
今日我们的中国,如果想要先实现宪政法治,必然会和****的政治主张相违背,那就需要颠覆,轻则内斗、重则内战。不过如果首先实现民主、自由的生活方式,那么民意所使,国家将会平稳的走向宪政,这些并不需要****一党执政的结束,只需要****党内民主的实现以及宪法高于****、党不是统治者而是服务工具的确认。若此得以实现,中国之共和,也就建设完成了。当然,这其中,必然有许多需要国人努力的地方,这需要朝野上下的共同探索以及反对派在宪法框架下与执政党的努力争取。放眼当下,强有力的理论创新才是第一步,而这理论永之认为必然能从几千年以来我们中国自己的文化理论中探索出一条路径,而后沿着他探索出适合中国的共和理念,泱泱华夏,何必照搬英美,若是学习,应当超越。
可能这篇文章一出前辈们又是嗤之以鼻,不过永之以一介晚辈还是想要告诉前辈们,现在你们已经本末倒置,大家奋斗的目标是实现民主自由的生活,实现宪政与法治,真真正正的复兴民族,然而大家的目标显然成了推翻****一党执政地位,要知道,使每一个中国人幸福与自由是本,建立法治、民主的社会是末,而****是否下台更是末中之末,大学所言:“其本乱,而末治者否矣”。大家说永之亲共的时候可曾想过,如果明天早晨********垮台,那么诸位前辈是否有能力统合各方势力,建立理想中的社会。如果没有,那么以保有****的另一种方式实现共和,岂不是完全之策;中庸道:“中也这,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至中和,则天地位焉,万物育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