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中国文化博览2
7524100000038

第38章 建筑(18)

1300多年漫长岁月的风雨剥蚀、70多次四级以上地震的严峻考验,小雁塔仍屹立不倒!1487年,陕西发生了6级大地震,把小雁塔中间从上到下震裂了一条一尺多宽的缝。然而时隔34年,在1521年又一次大地震中,裂缝在一夜之间又合拢了。人们把小雁塔的合拢叫“神合”。

1555年9月,一位名叫王鹤的小京官回乡途中夜宿小雁塔。听了目睹过这次“神合”的堪广和尚讲的这一段奇事后,惊异万分,就把这段史料刻在小雁塔北门楣上。其后1556、1563年和1691、1721年又分别发生这样的离、合现象。1965年对小雁塔进行修复时,专家发现古代工匠根据西安地质情况特地将塔基用夯土筑成一个半圆球体,就如同一口“大锅”,小雁塔就坐落在“锅”中央,受震后压力均匀分散,这样小雁塔就像“不倒翁”一样,虽历经70余次地震,仍巍然屹立。

大雁塔、小雁塔已成为西安的标志性建筑。看着雁塔,听着晨钟,让人沉浸在悠长的历史长河之中,引起无限遐想……

云南大理三塔

人们一踏上去大理的观光旅程,差不多都向往那里的苍山、洱海和三塔。苍山,风云多变,时而笼着残雪,示着云环;时而沐浴细雨,林莽生烟。洱海,绮丽多姿,黄昏时偎着晚霞,依着山影;清晨时光影熹微,像拥抱着初醒的晓阳。三塔,千年依旧,历经沧桑,伫立于山海之间,犹如金茎柱天,透着魅力的风采。

据说,古时候苍山十九峰,峰峰有塔,大小村寨里也都建有数不清的各种名目的塔,舍利塔、风水塔、镇邪塔等等。但干百年来由于天灾人祸的浩劫,如今只剩下30多座了,其中尤以三塔保存得最好,最为雄伟。三塔原是崇圣寺的一个组成部分。崇圣寺是一座规模很大的佛寺。明代大旅游家徐霞客曾在日记中作如下记载:“是寺在第十峰下,唐开成中建,名崇圣寺,前三塔鼎立,而中塔最高……”可见当时,塔后有崇圣寺,可惜这座大寺已荡然无存。

三塔中最大的塔又名千寻塔,这是座密檐式建筑,共有16层,为我国现存偶数古塔中层数最多者。塔内为空心,在古代有“井”字形楼梯供人攀登。元代诗人李京作《游大理》诗赞道:“槛外千峰插海波,芙蓉三塔玉嵯峨。银山殿阁天中见,黑水帆桥镜里过。”形象生动地写出了塔的雄姿及周围景色的秀丽。塔顶四角铸有4只巨大的金翅鸟。这种鸟在佛经上说是释迦牟尼的护法神,喜欢以龙为食。据地方文献记载,大理地区历史上多水灾,同时,这里气候潮湿,大蟒蛇很多,常常出来伤害人畜。当地人认为是龙妖水怪作怪,他们还相信龙妖水怪敬塔而畏鹏,因此建塔铸鸟而镇之。有人还说这4只金翅鸟原是金铸的,现已不存。现在看到的金翅鸟是铜制的。在塔前照壁上有大理石镌刻的“永镇山川,四个苍劲的大字。

千寻塔塔身的壁龛,原来都供奉着佛像。由于历次地震的破坏以及人为的因素,佛像现已散失,有部分流散于国外。据史书记载,建塔共铸了1.14万个佛像,用了20275公斤铜。千寻塔西,等距约70米的地方,有南北两座小塔,均为平面八角形密檐式空心砖塔。两塔式样完全相同,均为十层,高均为42.4米,一至八层为空心直壁,内撑十字架。每层出檐,角往上翘。塔通体抹石炭。好似玉柱擎天。塔身有佛像、莲花、花瓶等浮雕,每层各不相同。两小塔相距97米,三座塔形成鼎足之势。

关于三塔的修造年代,经考证,以南诏丰祜时期(824-859)建塔的可能性较大。这主要是根据塔的建筑形制和云南当时的政治经济情况,以及佛教传播到云南的时间来分析确定的。据王崧《南诏野史》记载:“开成元年(836),嵯巅建大理崇圣寺,基方七里,圣僧李贤者定立三塔,高三十余丈。自保和十年至天启元年功始定。”丰祜时期是南诏社会从奴隶制进入农奴制时期,这时社会极为兴盛,建寺、造像、修塔等佛教活动相当盛行。如此看来,三塔至今已有1000多年的历史了。

历经千年岁月的洗礼,大理三塔的建筑水平的确令人赞叹。明代正德乙亥(1515),大理发生了强烈地震,千寻塔“折裂如破竹”,但10天后竟又自动弥合,安然无恙。1925年大理又发生强烈地震,城内房屋倒塌了99%,而三塔岿然不动,仅震落千寻塔塔刹。

究竟是谁,在生产力水平极为低下的1000多年以前,设计建造了迄今仍足以令人引以自豪的大理三塔,一说是皮逻阁称王南诏时的高僧李贤所造;比较可信的说法是大工匠恭韬、徽义所造的。这两位匠人的生平事迹现已无法考察。不过从千寻塔与同时代的西安小雁塔的建筑风格极为相似这一点来看,唐朝政府曾派工匠主持这项工程的建造是无疑的。首先,唐代密檐式塔大多是方形,第一层塔身无繁复的装饰,千寻塔也有同样的特点。其次,内地的密檐式塔塔身下部特别高大,以上各层距离很短,塔身以上各层没有门窗等结构,千寻塔也具有同样的特征。再次,就是连建塔方法也很相似,中原一带流传“鱼衔梁、土堆亭”的建筑方法,而这里修建三塔时,也采用垫一层土修一层塔的方法。由于塔身很高,建筑施工时,在塔下堆砌一个斜坡土台子。以便运送建筑材料。塔身建高一层,土台子也随之升高一层,斜坡则相应延长。当近70米高的16层塔建成时,土台子的斜坡已延伸到大理五圣桥一带了。由此可见,大理三塔是汉族人民和大理地区各族人民智慧的结晶。

自塔顶向东眺望,但见洱海烟波浩渺,白帆点点。湖中岛屿像织女手中的金梭,正在编织着一块碧绿的锦缎。耳边阵阵微风轻拂,脚下如丝般的白云游走,苍洱胜景尽入眼底。三塔洁白如玉笋、美如出水芙蓉的身影,在大理方圆几十里的范围内,都能望见,她们是银苍、玉洱的旖旎风光的点睛之笔。

云南缅寺塔

西双版纳,号称“孔雀之乡”,除了这里到处都有孔雀外,还因为她本身就美得像一只孔雀。傣族人民以前把孔雀当作图腾崇拜,认为孔雀是他们的祖先,这也是得名的一个原因。西双版纳景色迷人,那里有热带原始森林的迷人风光,有犀鸟和野象之类的珍禽异兽,有傣乡情趣的竹楼和竹楼里质朴的主人,有纯真古老的习俗和多采多姿的节日。西双版纳的风景、情趣和习俗,除去原始森林和野象之外,几乎全都集中在色彩斑澜的“缅寺”和缅寺塔上。

在西双版纳这片美丽的土地上,“有寨必有寺”,“有寺必有塔”。高高的佛塔,往往是一个寨子所在的标记,就像一颗颗镶嵌在这“孔雀之乡”的明珠那样惹人注目。

缅寺塔多为圆形或多角形,其低伏的塔身,高耸俊秀的塔刹,显得绰约多姿,与喇嘛塔粗犷庞大相较,虽为同宗,但风格迥异。在众多的缅寺塔中,最具盛名的塔是“曼飞龙塔”。它坐落在云南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景洪县大勐龙,因其塔身洁白,位于曼飞龙后山上而得名。它和汉族、藏族地区的佛塔不大一样,既不是楼阁式,也不是密檐式,而是由9个塔组合而成的一种变异金刚宝座式塔。整个塔群有一个1米多高的基座——须弥座,座上最外圈为8个佛龛,佛龛后面是8个小塔,正中心则是一个大塔。大塔高16.3米,小塔高8.28米。8个小塔簇拥着大塔,如众星拱月,百鸟朝凤,使大塔显得更加崇高,小塔则显得井然有序。每座塔都是下大上小,像是串起来的大小不同的一串珍珠。塔顶最高处,是尖尖的塔刹,由覆钵、相轮、日月板等组成,全部镶金。9个塔刹闪闪发光,刺向蓝天,远远看去,既像是傣戏中国王的王冠,又像是一簇破土而出的仙笋。怪不得傣族人民称呼它为“塔诺”。“诺”在傣语中是竹笋的意思,这称呼是十分贴切恰当的。

据考证,曼飞龙塔建于傣历565年,也就是南宋嘉泰四年(1204),距今已700多年了。全塔为砖砌、实心,外表涂了一层特制的植物胶拌和着的砂浆,牢固异常。塔身上还有各种精美的浮雕、塑饰和彩画,佛龛内过去还供有佛像。负责建塔的设计师是三个印度僧人,主持建造人是大勐龙人古巴南批。它的建筑形式,参考了东南亚国家流行的小乘教佛塔的建筑形式,又结合当地的建筑传统。具有浓厚的民族风格。再加上造型优美、颜色洁白的塔身,以及尖尖的金色塔刹,衬映着蓝天,配以碧绿浓郁的椰树,更觉分外皎洁、和谐。它优美的艺术造型,是我国多民族的建筑艺术中,绽开的一朵绚丽的奇葩。

傣族人民原来是不信佛教而信仰原始多神教的,至今还普遍存在着万物有灵的多神崇拜影响。1000多年前,在统治阶级的倡导和支持下,佛教的一支小乘佛教从印度经缅甸、泰国传入我国。在长期的发展中,小乘佛教同当地的本土文化相结合,渗透到人民生活、生产的各个领域中,延续至今。西双版纳的傣族村寨,几乎每村有一座佛寺,大村寨还有两三座的。傣族人一生都同佛教分不开。

在西双版纳呆上一段时间,你就会发现许多傣家节日都与缅寺和缅寺塔有关,其中独具风情的,恐怕要算“赕帕”和“赕塔”了。所谓“赕帕”,是小男孩的节日。在西双版纳傣族里,每年新历二月间都要进行“赕帕”仪式。“帕”傣语为和尚,“赕”傣语为奉献,“赕帕”就是把儿子奉献到庙里当和尚。这仪式相当讲究,家里人要用轿子把七八岁大小的儿子送去履行出家手续,这是傣族人的传统习惯和风俗。男孩子特别是长子,都要入“缅寺”学习知识。因为在西双版纳,男人只有做过和尚,才被看做有文化和有社会地位的人。这就是为什么在傣寨到处都可以见到剃发削眉身披袈裟稚气未脱的小和尚的缘故。当一个时期和尚,然后多数人再还俗过正常人的生活,少数人则继续留在佛寺学习提高。

所谓“赕塔”,是为了美好的未来向佛祖奉献。每年新历十月或十一月下旬,就是“赕塔”的日子。耸立在西双版纳各处山头上的缅寺塔。都无一例外地被色彩缤纷的各种奉献物打扮得花枝招展。从清晨到黄昏几乎全寨子的人都要赶到塔下,祈求佛祖的赐福。人们拿着鲜花、水果等奉献品,个个赤着脚,神情严肃地登上塔台,按顺时针方向绕塔三圈,边绕圈边诵着经句,而心里向佛祖诉说着自己的愿望,同时找个恰当的位置摆上自己的奉献品。除了个人参拜外,还有集体的仪式,人山人海的跪拜,人山人海的绕圈,场面相当壮观。

作为我国的一座古塔,曼飞龙塔表现了傣族人民在建筑方面的高超技艺和卓越的艺术水平;同时,由于曼飞龙塔具有缅甸塔的风格,所以说它:“中外合璧,九刹合一。”

北京圆明园

位于北京西郊的圆明园遗址,曾经有过辉煌的昨天,曾经有过令世人为之倾倒的壮美景观。在它鼎盛的时候,那里是湖光山色、亭台楼阁、花鸟鱼虫、风和景明,自然风光和人文景观完美地结合在一起,美妙绝伦。圆明园是我国古代集园林和中西建筑精粹于一身的建筑典范,也是我国古代园林建筑发展到最高峰时的产物。

圆明园的修建,有史可考的是在1709年。是年,清圣祖康熙把海淀挂甲屯之北的明代皇戚之废墅赐给其四子雍亲王胤稹(后来的清世宗雍正皇帝),作为府邸和园,并亲赐名为圆明园。当时圆明园规模尚小,但有些园景已初具规模,如牡丹台(后更名为镂月开云)。雍正继位后,设置了专门的官员对圆明园进行管理,并从1725年起对圆明园进行了大规模的修建。据载,乾隆时期命名的“圆明园四十景”中至少有28景在雍正时已初步建成。到了乾隆时期,开始了对圆明园的大规模修建。乾隆在位的60年中,圆明园几乎没有一天不在修建。特别是长春园内的西洋楼的修建,更是建筑史上的一大奇观。圆明三园(即圆明、长春、万春三园)除圆明园外其他二园皆成于乾隆时期,而且规模日趋宏大,达到了圆明园的全盛时期。乾隆以后,建园工程也并未停顿,仍在不断地进行着,直到1860年被英法联军烧毁。圆明园从开始兴建到被焚毁前后共经过了151年的经营,在这个过程中清统治者花费了难以计数的财力、物力和人力。圆明园的修建共花多少银子已难计算,仅据道光年间圆明园岁修需10万两来计算,151年岁修费达1500余万两,而且康乾盛世时期修补费要远远超出道光年间的修补费。何况这其中还没有计人新建和翻修所需银两。同时在园内还珍藏着许多中外古今的孤本秘籍、名人字画、鼎彝礼器、金珠珍品、铜瓷古玩,因此,它的价值是无法用具体的数字来估计的。

圆明园的外围总长度是20华里,总面积有5200余亩,比现存的最大皇家园林——颐和园还大850亩。圆明园主要由圆明、长春、万春三园组成,三园的建筑从整体布局来看基本上是建在由水道、湖泊和水塘连成的水网上面,园内溪流纵横、大小湖泊星罗棋布,弯弯曲曲的河流像蛛网一样。若驾着小船沿着水路行驶,可以游遍园内大小每个景区。开挖水系的土方被堆成了台地和小山,上面建有亭子;山谷地带则是庭院和花园,其中还点缀着假山、太湖石和奇花异草以及郁郁葱葱的林木。

圆明园是三园之中占地面积最大、景物最多的一园,园名由康熙命名,殿额也是康熙亲笔所题。雍正在他写的《圆明园记》中这样来解释圆明的涵义:圆明意志深远,殊未易窥,尝稽古籍之言,体认圆明之德。夫圆而入神?君子之时中也;明而普照,达人之睿智也。圆明园内有著名的“正大光明”等40余景。1744年(乾隆九年),依照热河避暑山庄36景4个字的题额之例,以4个字为一组题圆明园景40个,并在每一景内附上“乾隆御赋诗”一首。另外在这著名的40景之外还有藻园、文源阁、舍卫城、三潭印月、紫碧山房、断桥残雪等著名景致。圆明园内有门18座,水闸3个。它的水源是发源于玉泉山,由西马厂流入西南进水闸,再分散于园内各处成为大大小小的湖泊,再由湖泊经明春门北的五空出水闸流出园墙,最后经长春园的七孔出水闸,流入了东边的清河。圆明园主要分成三个景区,西部景区、福海景区和北部狭长风景带。西部景区是园内面积最大,建筑群最集中的地方。这一区南起大宫门,北到多稼如云,共有建筑群30余处。福海景区的福海是圆明园内最大的一个湖,它的面积26万多平方米,稍小半颐和园中的昆明湖,10个小岛环列于其海岸。整个福海的形状是内方外圆形,类似古时的圆形方孔钱。福海一区的建筑主要取材于神仙传说,特别是海中央的“蓬岛瑶台”,更似仙境一般。靠圆明园北墙自西向东有一个狭长的风景带,主要景致有紫碧山房、断桥残雪、鱼跃鸢飞、北远山村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