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建筑闽赣万重山:向莆铁路建设纪实
7497000000069

第69章 风采篇(27)

魂系隧道高工情

--记向莆铁路公司隧道专业高级工程师李安平

黄和平

2012年6月26日,位处福建永泰境内的高盖山深处,一场短兵相接的鏖战正激战正酣。全长17.612公里的高盖山右线隧道正进入最后掘进攻关时刻。上午10时18分许,随着上下的挖掘机铁铲有力一挥,被最后一道土石隔挡的长隧轰然贯通。分别从两头相向掘进的中铁一局、二局近百名员工,有的挥动着彩旗、高歌喝彩;有的相互奔向对方紧紧地拥抱在一起。经过四年零八个月的艰苦奋战,这座在向莆全线,以突涌水汹涌、涌水量大闻名,有第二长隧之称隧道,终于迎来胜利时光。同时,高盖山隧道的贯通,也标志着在全长635.861公里的向莆线上的113座正线隧道全部贯通。

此时,在众多见证庆贺贯通的来宾中,一位年近五旬的汉子心情格外地不平静:他为全线隧道的全部贯通而心怀喜悦,为一路走来历尽艰险,最后安全抵达而备感欣慰。他就是向莆公司工程部隧道专业主任工程师,负责全线隧道专业技术管理的高工李安平。

李安平,1960年出生于陕西省安塞县一个教师的家庭,清贫的家境和严格的家庭教育使李安平从小就严于律己、学业优良。大学时就立志报效祖国。1981年,李安平从山海关桥梁厂技工学校毕业,投身于祖国铁路建设,1986年以优异成绩从西安铁路工程职工大学铁道工程专业毕业后与隧道结下了不解之缘。32年来,他南征北战、四海为家、风餐露宿、与山石为伍。在西延、宝成、西康、内昆等多条线路干线的几十座隧道里度过了人生的黄金年华。从西延铁路线867米的明义沟隧道、全长2201米的宝塔山隧道、西康铁路全长2300米太峪燕尾式隧道、内昆线全长3230米的黄荆坝隧道和全长3619米的甘家坡隧道、西合线全长12268米的东秦岭隧道、兰武二线全长20050米的乌鞘岭隧道,到台金高速公路全长7605米苍岭隧道、终南山公路全长18020米终南山隧道、太中银公路全长11388米横山隧道,都留下李安平辛勤的汗水和足迹。他也从中铁一局五处五零四队的一名见习生,成长为中铁五公司首批技术专家委员会委员,并被推荐进入集团公司海外部隧道专业专家库。毫不夸张地说,李安平的历史就是中铁一局集团公司在改革开放三十年过程参与铁路长大隧道施工的编年史。

2007年5月,李安平从西北黄土高原飞降东南沿海的福建,调进向莆铁路公司,任工程部隧道专业主任工程师,负责向莆铁路隧道专业管理,同时兼管项目施工组织设计编制等工作。

青山作帷幕,江河当笙歌。向莆铁路建设为李安平铺就了一座大舞台,他将如何在这座舞台上亮相自己的身姿,一展骄人的风采?

创新施工送计献策为一线

早在向莆公司筹建初期,李安平就全面参与公司整章建制、初步设计方案的审查与优化、招标文件编制、向莆总体施工组织制订和施工图审核,以及施工建设管理全过程等工作。作为施工源头的初步设计和做好施工图纸审查,李安平深知做细做优这项工作的重要和意义。源头做得优,施工工程事半功倍,反之亦然。因此,他对全线各标段的设计方案和各参建单位报送上来的具体施工组织方案,都逐页逐项认真核查。有华东第一长隧之称的青云山隧道,左线长22.175公里,右线长21.843公里,纵贯于国家4A级风景区巍巍青云山和老鹰尖山国家生态保护区腹底,是向莆铁路全线的重点控制工程。隧道设计四座斜井全长7797米和一座通风竖井217.45米。隧道最大埋深890米,穿过12条断层,其中5条为强富水。长距离反坡排水,是这座特长隧道施工的难题之一。根据施工图纸提供的数据,仅一号斜井洞内的4个断层,每天产生的涌水量就达2万多立方。

如何解决特长隧道的反坡排水,做到经济环保,同时确保施工的安全质量和工程进度?李安平运筹帷幄,志在必胜。施工伊始,李安平与担负具体施工任务的中铁二十三局领导、工程技术人员,深入现场实地踏勘。在施工初期的一个个白天黑夜,李安平往返在青云山隧道进口、出口、四座斜井和一座竖井的数十公里山路上,观察地形、酝酿方案。多次的实地踏勘和反复论证,根据隧道1号斜井洞口到正洞左右18米左右的高崖,李安平决定把原设计改变为由洞口向内210米处形成交汇点,此点向斜井入口形成70%的上坡,向正洞左右线形成10%的上坡,这个点位就成了整个斜井最低点。同时,在这个点位开挖一条1.8×1.4米,长度为204米的泄水洞,在泄水洞出口设置三级污水处理系统,洞口周围设置截水沟。这样,正洞和斜井里的水就能通过1号斜井的排水沟,自然流到204米处,经池小洞排到洞外,使反坡排水变成顺坡排水。这一方案报铁道部审批后,很快获批实施,为青云山隧道顺利贯通起到了关键性作用。

这一创新,加快了施工进度,减小了反坡抽水造成的污染,同时节约了资金。担负青云山隧道进口施工任务的中铁二十三局三公司,因改反坡为顺坡排水而使施工效率大增,在按时完成自身开挖任务的同时,再接再厉,帮相向对打的自家单位四公司多开挖了五百米。

这一创新,也为中铁二十三局日后在青云山隧道施工赢得一项项荣誉和褒奖,起到重要作用。在向莆铁路公司组织开展的几次劳动竞赛和重点控制性工程推进劳动竞赛中佳绩频传。青云山隧道项目指挥部先后荣获中华全国铁路总工会“火车头杯”、南昌铁路局“标准化项目经理部”、向莆公司“四好领导班子”、劳动竞赛和重点控制性工程推进优胜单位、中国铁建“客专建设‘五比五创’劳动竞赛安全生产”第一名、“模范职工之家”称号,四川省总工会、国资委“工人先锋号”、“先进基层党组织”称号。青云山隧道1号斜井、进口右线分别被南昌局和向莆铁路公司评为“标杆工区”、“标准化工地”等集体荣誉近50项。饮水思源,这些耀人的荣誉背后,也倾注着李安平的心血智慧和汗水。

魂系向莆座座隧道总关情

作为向莆全线隧道技术管理“总教头”的李安平,深知自己辖区隧道家底和一些长大隧道的禀性:全线共有正线隧道113座,延长284.784公里,联络线隧道3座,其中10公里以上隧道9座,6至10公里隧道9座,4至6公里隧道3座,4公里以下隧道92座。隧道的延长里程占正线里程45%。再看这些隧道所处的地质状况:高山深埋、沟谷浅埋、断层破碎带、高地温、硬岩岩爆、软岩大变形、强富水等不良地质非常普遍。福建段地质发育植被茂密,地表及地下水极为丰富,长大隧道工程及不良地质隧道是向莆线控制铺架的最关键工程,风险高,管理难度极大。

困难对弱者是“拦路虎”,对勇者是“砺刀石”。

面对这道道难关,李安平科学谋划,精心组织。在建设管理过程中,他严格审核施工单位上报的施工组织设计和专项方案,把长大隧道及不良地质隧道的地质预报及预案和相关措施落实作为控制风险的重要手段,对施工中出现的重大问题,及时组织有关各方会勘,参与有关重大方案的专家论证会,制订切实可行的方案,并抓好督促落实;定期不定期组织巡查重点隧道,发现问题及时督促整改,有效降低了施工中的安全风险;对重点控制工期隧道的关键线路进行看板管理,及时对照计划与实际完成情况,提出整改措施,使关键线路工期可控。

2009年下半年起,向莆铁路隧道施工开始进入攻坚克难时期。青云山、高盖山、戴云山、雪峰山、金瓜山、棋盘石等座座长大隧道全面开工。李安平更忙了,经过两年多的跑现场、钻山洞,李安平以卓有成效的工作,赢得了领导和同志们的信任。

工程在顺利进展,隧道在一米米地延伸,可李安平不敢有丝毫懈怠。毕竟是第一次打这么多、这么长的隧道,灾情随时都可能发生。

2009年10月9日,由中铁二局集团承担施工的高盖山隧道3号斜井距正洞404米处的掌子面发生涌水,斜井被淹320米。4个月后,此斜井右洞掌子面实施爆破作业的右正洞469公里加856米处再次发生涌水。2011年9月9日,作业至472公里加234米处时,拱顶部被高压水击穿,涌水伴有大量角砾状填充物涌出,淹没正洞500米。由中铁二局集团担负施工的这一高盖山标段总计发生突发涌水19次,导致4次淹井,总涌水量为设计预测量的十几倍,导致工期延迟半年以上。

李安平怀着沉重的心情,面对严峻的压力和考验,他决定把自己的办公地点搬到前沿一线。在治水最紧张的关头,他昼夜守在现场,与公司邀请来的铁道部工程建设管理中心、铁四院和公司内部的专家、技术人员一起研究方案。通过对现场多次的调查分析,李安平与专家们决定“十八般武艺”全用上:针对涌水不同的水文环境特点,组织施工人员排堵结合、疏封齐用。水大坡陡,他们就进行大反坡排水;有的在涌水洞内坑建水仓,扩大仓容;为确保抽水安全顺畅,他们加大投入自备发电机等设备。施工中,争取排放作业、绕避作业、带水作业、顶水作业和改造作业等多种方法。反坡排水注浆、动水注浆、静水注浆、密水围岩再造等多项先进技术也被轮番用。经过不懈努力,高盖山“水魔”终于在李安平这些充满智慧和韧劲的工程技术和施工人员面前低下了头。

2012年6月26日,全长17.612公里的高盖山隧道顺利贯通,也标志着全线113座正线隧道全部贯通。

雪峰山整治软岩大变形,从另一侧面展示了李安平作为隧道技术专业主任工程师的风采。

坐落在福建西北将乐县一大山深处的雪峰山隧道,全长17842米。该隧道穿越22条断层破碎带,不仅有岩爆、突水、软岩变形等不良地质,部分地段有高地温。2009年4月30日,雪峰山隧道开工仅半年,现场技术人员惊讶地发现,雪峰山隧道进口左线初期支护的拱墙有一处发生变形。同年5月4日,隧道进口右线初期支护与左线里程较为接近的地段也发生了变形。软岩变形就像《西游记》里描写的“稀柿洞”一样,这边刚完成施工作业,那边又塌下来。有时要经过多次返工,施工步履维艰。

从2010年6月开始,在仰拱填充顶面、二衬拱墙、拱腰、拱脚部位相继出现纵向和横向多条裂缝。其中仅左线仰拱填充就有21条,累计长度384.5米。2010年11月7日,在仰拱填充裂缝处钻芯取样分析,左线裂缝深度最深82厘米,右线裂缝深度最深129厘米。

李安平为了掌握雪峰山软岩大变形的第一手资料,一次在隧道进口段初次支护“变脸”,右线变形量拱顶沉降达1700毫米,边墙收敛达1085毫米后,决定亲自到现场把变形情况摸一摸。

第一时间,他抵达现场。

“我进去看一看。”他说着就戴上安全帽。

“李高,这时进去太危险。”担负施工任务的中铁十八局指挥长崔连友,望着他从福州赶来、风尘仆仆的疲惫身躯劝道。

“没事,你们不是也进去过吗?作为隧道技术主管,我岂能临阵退缩?”他说。

只见他利索地换好雨鞋、戴上安全帽,踩着坎坷不平的路面就往里钻。

变了形的拱顶“龇牙咧嘴”面目狰狞,有的仰拱填充顶面裂缝最大宽度达17毫米,拱墙裂缝最大宽度6.5毫米,后经仰拱填充裂缝处钻芯取样分析,左张裂缝深度最深82厘米,右线裂缝深度最深129厘米。

摸清进口段软岩变形情况后,李安平与公司领导立即向南昌局和铁道部反映,先后邀请铁道部工管中心、鉴定中心、部质监总站以及设计院、科研院等有关专家现场踏勘。中科院院士卢耀菇、国家级勘察设计大师史玉新、中铁西南科学研究院院长王建宁等莅临雪峰山。李安平与国内这些一流的隧道专家一道,在现场先后召开22次专题会,确定整治方案,形成会议纪要十多份,多次改进、优化施工方案。

2011年11月22日至28日,李安平与专家们对雪峰山进口衬砌开裂段处理方案进行最后一次会审,形成一致意见:地表处理采取及时修建截排水沟,减少地表水对洞顶周围岩的影响;基底采用微型桩(累计22391米)和刚性袖阀管注浆(累计30334米)加固处理;凿除仰拱地段开裂严重的填充层,重新施作;拆除左线开裂严重的拱墙二衬,重新施作;对拱墙裂缝较小地段用环氧树脂修复;底板30厘米混凝土结构改为钢筋混凝土与仰拱以钢筋连接成叠合结构……

整治,取得成功!

2011年5月27日,激动人心的日子,全长17842米的雪峰山隧道全线贯通。

经过近5年的努力,李安平经受住了青云山隧道大突水、棋盘石隧道的岩溶突水、雪峰山隧道的软岩大变形、金瓜山隧道的岩爆、高盖山隧道的突涌水等种种考验,全线隧道按期顺利安全贯通。

面对未来消除隐患铸安全

在隧道全线贯通的日子里,李安平没有停下行进的脚步。他的思绪仍记挂着座座隧道后续施工的状况,他的身影仍不时出现在座座大小隧道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