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灵魂劲歌
7492900000026

第26章 有书作伴苦也甜(9)

湘鄂西革命根据地首府——瞿家湾

瞿家湾位于洪湖市西北66公里处。这里至今仍完好地保存着湘鄂西中央分局、湘鄂西省委会、湘鄂西省革命军事委员会、湘鄂西省苏维埃政府、湘鄂西省工农监察委员会、湘鄂西省《红旗日报》社、湘鄂西省《工农日报》社、贺龙阅兵讲话台、列宁学校等39处革命旧遗址。瞿家湾先后被授予“全国优秀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和“全国十佳优秀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湖北省国防教育基地”。

瞿家湾的来历颇有些民间传奇色彩。北宋以前,瞿家湾人烟稀少,属云梦泽区管辖。从北宋始,有少数外地渔民至此,以捕鱼狩猎为业,兼开荒种田。明弘治九年(公元1496年),江陵东门外草市的瞿文暹因与妻发生口角,一气之下,离家出走至洪湖边。不久与当地一周姓女子结婚,插标为记,开荒种田,是瞿家湾的第一代开拓者。明嘉靖年间,瞿文暹之子胜祥、胜禄在此始建村落,因当时人们以打铳猎野鸭为生,村名“打铳湾”。随着瞿氏家族的繁衍,清乾隆年间将“打铳湾”改名瞿家湾,至道光、咸丰年间,瞿家湾集镇的雏型已初步形成。

清光绪年间,瞿姓中出了一位经营商业的开拓者瞿宏亮,他惨淡经营,开拓了瞿家湾的商业。这时瞿家湾形成了上、中、下瞿家湾三个自然村落(中瞿家湾即今瞿家湾镇)。

瞿家湾成了闻名遐迩的湖乡集镇,布满了店铺、住宅、府第、祠堂等建筑。其中楼房有50余幢,一般民宅百计(仅指中瞿家湾)。这些建筑至今完好。瞿家湾明清一条街多为二层楼房,临街面底层作为铺面,后有厢房、天井、转角楼和堂屋。临街面上层设吊脚阁楼。富豪之家在上层设有居室、贮藏室及其它设施。小户人家的楼层只有贮藏室,在发生水患时,便可居留。凡临街楼房,前楼面向街面伸出一米左右,作成“吊脚楼”檐部用丁头拱,或用精雕的撑拱和出双挑承挑檐枋。

在瞿家湾兵器展览厅,陈列着红缨枪、老式土炮、驳壳枪、大刀、步枪、鱼叉,还有被缴获的机关枪,大部分保持着七十年前的原貌。

我们还参观了中共湘鄂西省委员会旧址。中共湘鄂西省委员会旧址为二进院落,中间有雨棚相连,面宽12.5米,进深17米。我们在中共湘鄂西省委员会旧址前合影留念,并在大厅内召开了新一届湘鄂西省委常委会议,“会议”由“杨书记”(江岸区人大副主任杨人猛)主持。

湘鄂西省苏维埃政府旧址原为瞿氏宗祠,建于清嘉庆年间(1796~1820),为三进院落,占地近六百平方米。1977年成立瞿家湾革命纪念馆。

湘鄂西革命领导人贺龙的住址在湘鄂西邮政局内,对面是杨光达的宿舍。二位领导人的宿舍仍然保持这当初的模样,老式蚊帐,传统床榻,贺龙元帅的房间还挂着一顶古色古香的草帽。只是二位将帅的房内安装了线路,多了一盏日光灯。

湘鄂西革命根据地“田园交响”农具展厅,前厅耙、锄、轭头、犁铧琳琅满目,后院是红军树,树旁是红军当年的碾米滑道。后门边摆放着石臼、石磨、风车,大家闺秀程娟第一次推磨,颇感惊喜与好奇。

湘鄂西革命根据地“春水流年”水车大小不一,款式各异,有五六种水车,可以作多种选择。你看,谷老师、谷秧子、阎缓踩着水车,遐思联翩。我们的心绪仿佛回到几十年前的瞿家湾。

湘鄂西革命根据地《热土咏叹》书画展展出了当代著名书法家画家的墨迹,也有中央首长的墨宝,还有几个外国人的题词。我被一幅山水禽鸟画深深吸引,那好像是中规中矩的水墨画,那幅画而且还配了一副工整而洒脱的对联。

在湘鄂西革命根据地“渔家情韵”婚庆展,我们演绎了瞿家湾婚嫁民俗——抬花轿,“媒婆”由谷未黄扮演,“新娘”由武汉晚报记者程娟扮演,您瞧,程娟正羞羞答答、面若桃花地端坐在大红花轿里面呢!

瞿家祠堂门口两边写着“孝子请入”、“忤逆请出”的字样。里面既设有惩处忤逆之子的工具,也摆有处置“邪淫”女子的竹簟(惩罚的方法是将竹簟将犯戒的女子捆绑起来,加入石头沉入湖中)。这里面当然不能排除家长封建专制的因素。旧时代,严密的宗族组织和根深蒂固的宗族意识。被“沉潭”的往往是因为违反了“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古训,追求恋爱婚姻自由的女子。

漫步于瞿家湾明清一条街,《洪湖赤卫队》的配乐声声入耳,“韩英的声音清脆悦耳。往回走,原来是从进瞿家湾门左边的一个大厅传出,我和谷老师走进去,才发现这里是一座小型电影院,每天循环放映电影《洪湖赤卫队》。此时快近中午,游客比较稀少,电影院内自由零零散散坐着不到十来人。

大家还在前面等着我和谷老师。走出湘鄂西革命根据地首府老远,《洪湖赤卫队》的音乐片断依然在我脑海回荡,经久不息。

瞿家湾以丰富的历史人文景观为依托,展现了一幅幅历史画卷:西周文王祠、明清一条街,古老的建筑文化让游客享受一种痛饮“陈年佳酿”的畅快;以湘鄂西革命旧址群为代表而形成的全国优秀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让人倍感民族精神的伟大。

湘鄂西瞿家湾革命烈士殉难处——青龙寺

青龙寺是由中国佛教协会副会长净慧大师和归元寺已故和尚昌明共同捐资修建。青龙寺门口有座小桥,桥下荷叶碧绿,荷花正艳,溪水清澈。桥前与寺门口分别蹲着一对威武勇猛的雄狮。门楼上面的“青龙寺”三个字,系昌明大师手迹。

跨进青龙寺,一调头,门楼里面写着“回头是岸”四个字,让人不由想起前半句“苦海无边”。门楼往右走,是一座人造的池塘,池水浅黄,池面上有三五条小鱼结伴而行,不时有一二只乌龟浮出水面。听魏勇介绍说,这种乌龟性欲及其旺盛,而且对生态有相当的破坏力。魏勇一边走,一边出荤谜语让大家猜,不时引发一阵笑声,例如“避孕套”打一城市名称,任蒙先生竟然一下子猜出是南京(谐“拦精”)。在大雄宝殿,我左侧正在观看国家领导人视察青龙寺的照片,猛然瞥见杨学武兄走近菩萨的坐席,双手合十,紧闭双眼,虔诚地给菩萨三叩首。

大雄宝殿张贴着佛家的“五戒”条幅。“五戒”分别是: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私通)、不妄语、不饮酒。魏勇兄怡然自得地说,除了“不饮酒”,其它四戒他都可以做得到。就在我们走出寺院的大门,我看见两三个颗饱满的莲蓬,准备找东西摘取,送给谷秧子解馋,那丫头昨天还念叨着洪湖的莲蓬呢!魏勇兄说,佛家门前的生灵不能动的。杀生是对佛的大不敬。

这时,杨学武的四弟的依维柯已经在青龙寺门口等候多时。临上车前,谷未黄老师忽出惊人之语,驳斥了魏勇的观点,谷老师斩钉截铁地说道:“除了饮酒,其它‘四戒’男人一样都难做得到。”谷老师算是戒了酒,但是他却不给自己戴高帽,谷老师的话,引起大家一番沉思。

是啊,每个男人都是有着七情六欲的人,谁能保证自己“不邪淫”呢?现在的生活富裕了,我们几乎每天都在吃动物肉,难道这不叫杀生么?至于男人可以戒掉偷盗之心,我看也难,但是修为高尚的人可以除外。所谓“妄语”,指的是“说假话、胡说;虚妄的话”,做到这样非常困难,谁能保证自己从来不撒谎?

尾声

7月22日下午二点整,我们告别美丽的洪湖,杨学武的四弟开车将我们送到武汉市汉阳古琴台,临下车,杨学武坚持再送我们一程,让我们由衷地感动。杨学武真是一个古道热肠的男人。

这次聚会,时而让我为真挚的友情感动,时而让我流连于洪湖水乡荷花泽国,时而陶醉于浓郁的红色文化氛围里面。在风光旖旎的洪湖,我领略了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的卓尔不群的丰姿,宛如沉醉于温柔的梦里水乡。

纳寒能够结识洪湖蓝田旅游风景区总经理张昆仑、洪湖全盛米业有限公司瞿久祥总经理、内蒙古小平铝塑公司总经理瞿新祥、鄂州电厂驻山西省晋城市办事处主任杨学武,真是荣幸;能够见识任蒙、杨学武、谷未黄、余晓春、魏勇、程娟、谷未黄、谷秧子等师友的风采或文采,岂不快哉妙哉!

感谢美丽的洪湖,热情爽朗的洪湖人。

此时,我坐上从武汉港开往新洲的客车,一阵舒缓悠扬的歌声在我耳畔又响起——

“洪湖水呀浪呀嘛浪打浪啊!洪湖岸边是呀嘛是家乡啊!清早船儿去呀去撒网,晚上回来鱼满舱。啊啊……四处野鸭和菱藕秋收满畈稻谷香人人都说天堂美,怎比我洪湖鱼米乡啊啊……”

【第三辑】

逾越苦难的凄婉天籁

早些时候,在傅德岷编辑的《中国新时期散文理论集萃》一书中,我发现梅洁的散文随笔《我与散文》荣列其中——这是该书中唯一选登的湖北籍散文家的作品。从那时候起,我便对这位湖北女作家肃然起敬。

去年小雪时节,我在周欣书社看到这本《一只苹果的忧伤》,如获至宝。花了一个半月,我终于读完了全书,本想在上月底完成这篇书评。谁知居然无从下手。这样的情况以前也曾有过。比如一年前,我读完了邓一光的《我是太阳》,同样是无法落笔。这样我便产生这样一种感觉:精品大多是这样的吧?太好的文学作品,我们往往无法解读的;即使解读了,未必能够充分揭示出它的精髓。

一、苦难的身世是绝妙的写作源泉

《一只苹果的忧伤》的作者梅洁是湖北郧阳作家,幼年父亲被无辜打成右派,幼小的心灵受到严厉的摧残,成为她一生中挥之不去的梦魇,使得她养成纯洁善良真诚的美好品质。虽然被烙上“资产阶级右派分子”的烙印、有着一份“政审不合格,不同意升学”的档案。但是,梅洁的学习成绩却是出奇的好,在那所她就读的中学中,她的成绩始终名列前年纪六个班前三名,是学校的主力队员,获得过乒乓球三级荣誉证书。悲惨的遭遇,使得梅洁受尽同学和老师的的欺侮与责难。为了治癒父亲的痢疾,“擅自”加盖学校食堂的公章,终于获取红糖,却被自认为是知己的女同学告发,被狠心的班主任陈老师罚写检讨,罚站“整整一个上午”。因为阶级成分不好,因为学校死了一只兔子,被同学冤枉成凶手……

在人生的重要关头,梅洁往往会收获一些感动:儿时伙伴“阿三”那双明亮充满善意的眼睛,郧阳中学看似“严厉冷峻”却随和善良的教务处“邹主任”,犯有支气管哮喘时的慈祥和蔼的“鹏远老师”的关爱,中考揭晓时,襄阳中学班主任李老师的循循善诱,襄樊四中冒着“立场不坚定”的危险力挽狂澜的招生办“程康”老师……这些坎坷与感动,都成为梅洁人生最美好的记忆与精神支撑,梅洁日后写作取之不竭的财富。

由于少女时候家庭遭受文革的侵害,致使梅洁的心灵变得格外敏感而坚强,些微的伤害会让她变得脆弱而易于伤感,所有的关照关怀在她的心灵便会激起轩然大波,收获了许多的感动,养成她对这个世界充满感恩的心态。正是这种健康的心境,使得梅洁在创作中成绩斐然。

有人说:磨难是一所最好的大学。在这所学院里面,梅洁忍辱负重,奋发图强,知恩善报,宁静致远,淡泊明志,终于成就一番非凡的文学事业。诚如作家蓝夫所言:梅洁文学的成功缘于“鄂西北和塞北的苦难嫁接”。

十几年前,梅洁毅然放弃了大学五年经济系本科的专业,放弃了从事了十四年经济工作而该做文学,梅洁那时候刚好三十五岁。三十五岁仿佛是一个从事写作的最佳分水岭的年龄。我看过一本介绍诺贝尔文学获奖作家创作的书籍,从这个年龄开始起步的作家,居然占了其中半数以上。我想,在三十五这个年龄,无论是人生的阅历,阅读的积累,抑或是写作的学养,都为创作深沉厚实的作品提供了丰腴的土壤。如此看来,梅洁先生取得现在的成就,像获得鲁迅文学奖、徐迟报告文学奖、冰心散文奖等诸多权威的文学奖项,乃至因为梅洁独特的人格魅力与文学成就,梅洁的文字被荣耀地篆刻在湖北郧县(原郧阳地区所在地)文化广场的那颗八吨重的象征郧阳的陨石上……便成为顺理成章的事情了。

二、逾越苦难的凄婉天籁

“散文创作是一种侧重于表达内心体验和抒发内心情感的文学样式,它对于客观的社会生活或自然图景的再现,也往往反射或融合于对主观情感的表现中间,它主要是以内心深处迸发出来的真情实感打动读者。”(作家林非论散文)

“真情实感”是梅洁一以贯之的创作准则。无论是对于童年好友阿三、襄阳中学李老师的厚待,还是酸涩的初恋,抑或是对自己的丈夫及两个充满智慧的儿子,梅洁的文字都倾注了绵绵的钟爱与真情。在梅洁先生眼里,无论是友情亲情乡情爱情,都是全力以赴地付出自己真情,有“不到黄河不死心”那种执著与忠诚。真是因为这份多情与这种写作理念,才使得梅洁的散文真实可触,如泣如诉,摄人心魄,余味绕梁,因而具有无穷的艺术魅力。

梅洁的文字,女人情感非常浓厚,多情真情豪情悲情满溢于字里行间。散文这种文体,特别适合于那种重情重义的作家,尤其是性情中人。看了梅洁的散文,觉得她便属于这样的作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