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哲学孟子的智慧
7475400000021

第21章 离娄下(2)

曰:“薄乎云尔,恶得无罪?郑人使子濯孺子侵卫,卫使庾公之斯追之。子濯孺子曰:‘今日我疾作,不可以执弓,吾死矣夫!’问其仆曰:‘追我者谁也?’其仆曰:‘庾公之斯也。’曰:‘吾生矣。’其仆曰:‘庾公之斯,卫之善射者也;夫子曰吾生,何谓也?’曰:‘庾公之斯学射于尹公之他,尹公之他学射于我。夫尹公之他,端人也,其取友必端矣。’庾公之斯至,曰:‘夫子何为不执弓?’曰:‘今日我疾作,不可以执弓。’曰:‘小人学射于尹公之他,尹公之他学射于夫子。我不忍以夫子之道反害夫子。虽然,今日之事,君事也,我不敢废。’抽矢,扣轮,去其金,发乘矢③而后反。”

【注释】

①逢(péng)蒙:羿的学生和家众,后来叛变,帮助寒浞杀了羿。

②羿:又称后羿,传说是夏代有穷国的君主。

③乘矢:四支箭。

【评析】

孟子虽然没有把后面的话讲完,但其意思却是非常明了:子濯孺子善于选择和教育学生,注重学生正直的人品,相信学生尹公之也会像他一样选择和教育学生,所以知道庚公之斯不会杀他。但羿却不善于选择和教育学生,对于逢蒙的人品失察失教,终究招致杀身之祸,因此,对于被害也自己也负有一定责任。

逢蒙艺成害师,早已为人所不齿,形成了大家的共识,孟子却提出了自己独到的见解,认为师徒都有责任在内。乍一听来,我们会和他的学生公明仪一样认为没有什么道理,但细心一想,也就觉得并非没有道理了。比如说我们今天有些人“引狼入室”,引小偷进家门,往往是由于房主人自己平时不谨慎,把一些不三不四的人带进屋,使之见财起意,产生歹心,结果发生失窃甚至谋财害命的惨案。这能说房主人自己一点责任也没有吗?这还只包含了交往中要注意识人察人的一方面,没有包含对学生进行品德教育方面的问题。假如并不只是教逢蒙箭术,并且也教他做人的道理,简言之,既传艺,也传德,兴许就不会发生那样的悲剧了吧。

由此,从逢蒙杀羿一事上,我们至少可以得到两方面的教训:一方面,不仅选拔干部,认识朋友需要考察、认识人,就是收学徒、招学生也同样需要慎重选择。另一方面,无论是教学徒、教学生还是培养其他什么人,都一定要从德与才两个方面着眼进行教育与培养,使之全面发展,成为德才兼备的人。只有做到了这两个方面,才不会酿成祸端,使自己反遭其殃,后悔莫及。当然,无论从我们今天的教育方针还是从我们的干部制度来看,都是非常注意这两个方面的。只不过,实际操作中做得如何,还有待调查研究。那就以孟子这段话,把逢蒙杀羿这件事,作为提醒我们注意的一份案例,一个经验教训吧。

【原文】

孟子曰:“西子①蒙不洁,则人皆掩鼻而过之;虽有恶②人,斋戒沐浴,则可以祀上帝。”

【注释】

①西子:指春秋时越国美女西施,这里以她代指美女。

②恶:这里与“西子”相对,主要指丑陋。

【评析】

幸好只是不洁,问题还不很大,如果是麻风病、“爱得死”(艾滋病)之类的,那可就惨了!岂止是掩鼻而过?多半是谈“西子”而色变了吧。

反之,面貌奇丑如雨果笔下的卡西莫多,可以在巴黎圣母院做敲钟人。上帝当然会接受他的祭祀,并为他祝福。所以,有美有善不足恃,贵在保持勿失;有丑有恶不足惧,贵在自新。

这就是美丑善恶相互转化的辩证法。

自我把握尤其重要。

【原文】

孟子曰:“君子所以异于人者,以其存心也。君子以仁存心,以礼存心。仁者爱人,有礼者敬人。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有人于此,其待我以横逆①,则君子必自反也:我必不仁也,必无礼也,此物奚宜至哉②?其自反而仁矣,自反而有礼矣,其横逆由③是也,君子必自反也:我必不忠。自反而忠矣,其横逆由是也,君子曰:‘此亦妄人也已矣。如此,则与禽兽奚择④哉?于禽兽又何难⑤焉?’是故君子有终身之忧,无一朝之患也。乃若所忧则有之:舜,人也;我,亦人也。舜为法⑥于天下,可传于后世。我由未免为乡人也,是则可忧也。忧之如何?如舜而已矣。若夫君子所患则亡矣。非仁无为也,非礼无行也。如有一朝之患,则君子不患矣。”

【注释】

①横逆:蛮横无理。

②此物:指上文所说“横逆”的态度;奚宜:怎么应当。

③由:通“犹”。下文“我由未免为乡人也”中的“由”也通“犹”。

④择:区别。

⑤难:责难。

⑥法:楷模。

【评析】

“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

这是一段典型的劝人互敬互爱的文字,在论述中又强调了个人修养中的反躬自省。读起来,使人感到与西方基督教的精神有相通之处。

就像我们今天流行的歌曲所唱的那样:

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

让这世界有真心的爱,让这世界充满情和爱!

道理并不深奥,可以说是不言而喻。关键是要有热情的行动。

如果人人都有这种行动的热情,许多人际之间的矛盾就会没有了,许多事情就要好办得多了,社会的文明程度就会提高了。问题是,我们从幼儿园时就接受这种互敬互爱的教育,而实际到底做得如何呢?

恐怕也应该接受孟子的建议,来一点反躬自省吧。

【原文】

孟子曰:“世俗所谓不孝者五:惰其四支①,不顾父母之养,一不孝也;博养好饮酒,不顾父母之养,二不孝也;好货财,私妻子,不顾父母之养,三不孝也;从②耳目之欲,以为父母戮③,四不孝也;好勇斗很④,以危父母,五不孝也。”

【注释】

①四支:即四肢。

②从:同“纵”。

③戮:羞辱。

④很:同“狠”。

【评析】

孟子说:“通常认为不孝的情况有五种:四肢懒惰,不管赡养父母,这是第一种;酗酒聚赌,不管赡养父母,这是第二种;贪吝钱财,只顾老婆孩子,不管赡养父母,这是第三种;放纵声色享乐,使父母感到羞辱,这是第四种;逞勇好斗,连累父母,这是第五种。”

这五种不孝与“不孝有三,无后为大”的三种不孝又有所不同,加起来,不就是“不孝有八”了吗?

对于现代人来说,这五种不孝的情况都仍然程度不同地存在着,但其中最为典型、最切中时弊的恐怕是第三种了:好财货,私妻子,不顾父母之养。

新闻媒体报道也罢,漫画讽刺也罢,街谈巷议也罢,这一类事情的确是见得很多了。

养下不养上。下是“小皇帝”,上是“老长工”。

这些人怎么就没有想到,自己有一天也会老啊,而“小皇帝”又会有他们自己的“小皇帝”。

自己不就成为“老长工”了吗?

如此恶性循环,岂不悲哉!

由此可见,提倡孝敬父母,强调赡养父母,人人有责,到今天不仅没有过时,反而还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原文】

齐人有一妻一妾而处室者,其良人①出,则必餍②酒肉而后反。其妻问所与饮食者,则尽富贵也。其妻告其妾曰:“良人出,则必餍酒肉而后反;问其与饮食者,尽富贵也,而未尝有显者来,吾将间③良人之所之也。”

蚤④起,施⑤从良人之所之,遍国中⑥无与立谈者。卒之东郭墙间⑦,之祭者,乞其余;不足,又顾而之他——此其为餍足之道也。其妻归,告其妾,曰:“良人者,所仰望而终身也,今若此!”——与其妾讪⑧其良人,而相泣于中庭⑨,而良人未之知也,施施④从外来,骄其妻妾。

由君子观之,则人之所以求富贵利达者,其妻妾不羞也,而不相泣者,几希矣!

【注释】

①良人:古代女对丈夫的称呼。

②餍(lǚ):饱。

③间(jiàn):窥视。

④蚤:同“早”。

⑤施(yì):斜。这里指斜行,斜从跟随,以免被丈夫发现。

⑥国中:都城中。

⑦墙间:坟墓间。

⑧讪:讥消、讥骂。

⑨中庭:庭中。

⑩施施(shī):得意洋洋的样子。

【评析】

这已经成为一则很著名的寓言故事了。孟子为我们勾画的,是一个内心极其卑劣下贱,外表却趾高气扬、不可一世的形象。他为了在妻妾面前摆阔气,抖威风,自吹每天都有达官贵人请他吃喝,实际上却每天都在坟地里乞讨。妻妾发现了他的秘密后痛苦不堪,而他却并不知道事情已经败露,还在妻妾面前得意洋洋。读完这一段故事,令人感到既好笑,又有几分恶心。孟子的讽刺是辛辣而深刻的。孟子的原意是讽刺他那个时代不择手段去奔走于诸侯之门、求升官发财的人,他们在光天化日下冠冕堂皇,自我炫耀,暗地里却行径卑劣,干着见不得人的一些勾当。

在我们今天读来,也仍然可以感到现实生活中有这位齐国“良人”的影子。他们当然已不可能像这位齐国“良人”那样“有一妻一妾而处室”,无“妻妾”可“骄”了。但是可以“骄”同事,“骄”朋友嘛。今天我与某书记钓鱼,明天我与某局长喝酒,后天又是某大款请我上茶楼,如此等等,不一而足。某小品讽刺用名片打扑克,鞭挞的不就是这位齐国“良人”似的人物吗?

【故事】

视名利富贵如粪土

汉朝时,汉文帝有段时间,不幸患上了脓疱疮,全身多处流着脓血,周围的侍人多感到难以服侍。唯有善于溜须拍马的邓通最为乖巧,每天都用嘴在汉文帝的身上吸吮脓血,而且为了不污汉文帝的鼻目,邓通总是把脓血直接吸入肚中,让汉文帝感到十分舒畅。

邓通趋炎附势,得到了汉文帝的宠爱,却得罪了汉景帝。有一天,汉文帝问邓通:“天下谁最爱我?”邓通即答:“太子。”因此,当太子入宫侍候汉文帝时,汉文帝就叫太子学邓通的样子,吸吮自己身上的脓血。太子感到十分恶心,却不得不硬着头皮去做,并终于知道这是因邓通的言行所致。所以,太子就觉得邓通是个十分可恶的人。

太子即位,即汉景帝,他免去了邓通的官职。接着,又以别的罪名抄了邓通的全部家产,连一根别头发的簪子也没有给他留下。邓通衣食无着,又乞讨无门,终于被活活地饿死了。

另一则故事则发生在清朝。

清兵入关后,清朝的官员由两部分组成,一为明朝降臣;二为满族大臣,前者蓄发盘髻,后者则剃发梳辫。

每次上朝时,官员们各分两班站立,彼此相安无事,但不久,这一格局即被拍马屁者打破。

一日,明朝降臣孙之獬一改常态,剃发梳辫上朝,想以此来邀宠献媚,跻身于满族大臣之列,却因他是汉人而未被满族大臣们接纳;汉族大臣们又以他形貌装束一如满人,认为他不应位列汉族大臣之中。

孙之獬左右不讨好,恼羞成怒之余,就给顺治皇帝上了奏章,认为清朝允许明朝遗民保留原有的装束,只会损害清朝皇帝的威仪。

顺治皇帝见奏,大为赞赏,遂发布了“留头不留发,留发不留头”的剃发令。

天下反清复明的志士闻此,对孙之獬恨之入骨。不久,山东的一支义兵攻入淄川,杀了孙之獬全家。

这两则故事讲的都是真人真事,邓通拍马屁,是为获得汉文帝的欢心,却受到了汉景帝的厌憎,顾此失彼,最终并没有好下场。孙之獬拍马屁,看似维护了满族皇帝的权威,却受到了天下人的声讨和义兵的征伐,招来了杀头之祸。

趋炎附势之徒,所求的无非是富贵名利。诸葛亮说:“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这句话体现了诸葛亮视名利富贵如粪土的情怀,我们在名利面前,也应该好好约束自己,君子爱财取之有道,千万不能做溜须拍马、趋炎附势之人。

把握住现在拥有的一切

“图未就之功,不如保已成之业”。就是在告诉我们,珍惜住现在拥有的,才是最重要的事情,做到这一点,我们才可以有进一步之想。

战国时期,孟子周游列国去推广自己的思想。他到了魏国之后,魏惠王问他:“我一直都很尽心尽力地治理我的国家,河内受灾,我就把那里的百姓迁到河东,同时把河东的粮食运到河内;河东饥荒,我就把那里的百姓迁到河内,再把河内的粮食运到河东。我也曾经考察过其他国家的政治,他们的君主也不见得比我更尽心,有一些甚至还比我差得多。可是尽管如此,为什么看不到其他国家的百姓减少,也看不见我国的百姓增多呢?”

孟子说:“做国君的,最重要的事情不是增加国内的百姓人数,而是要尽力使现有的百姓休养生息,安居乐业。可是我发现魏国现在的情况根本不是这样,富贵人家的猪狗吃了百姓的粮食也没有人制止,道路上有了饿死的人,国家也不开仓赈民,官吏竟然还说这是年成不好的原因,不是我的错误。这种做法与用刀子杀了人却说不是自己所为有什么不同吗?做国君的要真正治理好国家,就不应该去归罪年成,而是要动手改革政治,实行仁政。”孟子的意思就是在劝说魏惠王“与其图未就之功,不如保已成之业”。

战国七雄中除了秦国之外,其他六国不但不想如何自保,反而常常互相侵略,所以他们亡国也就是理所当然了。反观秦国,将自己的国家治理好之后,才着手消灭他国,统一天下,这才是最正确的做法。

珍惜住已有的基业,才能有能力去谋划未来。所以,我们在做事时,要抓住自己已经拥有的一切,充分利用已有的资源,不能一味地去追求更高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