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科普让蓝天成为白云的家(星球保卫战)
7460100000012

第12章 将酸雨“绳之以法”(4)

在煤使用前,先用水将煤洗一下,这当然不是为了干净,而是洗煤能达到脱硫的效果。由于煤和硫铁矿的密度不同,通过常规的洗煤就可除去 30%~ 50%的硫铁矿,如果采用更为先进的泡沫浮选工艺洗煤,则可以除去煤中 40%~ 90%的硫铁矿。

另外,在洗煤的过程中,还可以把可溶性的硫酸盐一起除去。

生物技术脱硫是一种燃烧前脱硫的方法,它是利用微生物将铁矿石中的 2价铁变成 3价铁,把单体硫变成硫酸,从而在源头上实现了清洁生产的目的,是一种有发展前途的治理方法,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受到世界各国的重视。 除了生物技术脱硫法,还有其他一些脱硫方法,如化学浸出法、微波法、磁力脱硫法、溶剂精炼脱硫法等,这些方法也都试验成功,已经或正在应用到燃烧前的脱硫实践中去。

目前,烟气脱硫被认为是控制二氧化硫最行之有效的方法。烟气脱硫主要分为干法、半干法和湿法。

所谓干法烟气脱硫,是指脱硫的最终产物是干态的。主要有旋转喷雾干燥法,炉内喷钙尾部增湿活化、循环流化床法、荷电干式喷射脱硫法、电子束照射法、脉冲电晕法以及活性炭吸附法等。

湿法烟气脱硫,是指脱硫系统位于烟道的末端、除尘器之后,脱硫过程的反应温度低,因此反应过程是气液固混合反应,其脱硫反应速度快、效率高、脱硫剂利用率高。湿法烟气脱硫主要有石灰石(石灰)抛弃脱硫法、石灰石(石灰)石膏脱硫法、双碱脱硫法、氧化金属物脱硫法、氨脱硫法、海水脱硫法等。

在发展新能源、使用新技术应对酸雨上我们已经取得了很好的成绩,那作为公众的我们还能在哪些方面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呢?

1.用好秸秆,变废为宝

禁烧秸秆,让秸秆变废为宝,用途很多,可以说是一种环保的资源,下面一起看一下秸秆是怎样被我们巧妙利用的吧!

(1)秸秆还田做肥料。稻草还田有许多好处:

土壤中粗微团聚体含量明显提高,土壤总孔隙度增加 1.5%,土壤容量降低,土壤有机质、速效氮、速效钾等含量明显提高。

冬季稻草覆盖蔬菜,土壤含水量提高 6.44% ~8.58%,土壤 5厘米处温度提高 0.66~ 1℃。在施用氦、磷肥基础上配合稻草还田,稻谷平均增产率为10%。

利用秸秆与畜禽粪便易氧堆肥或秸秆堆肥技术制造有机复合肥。

(2)秸秆可以制作沼气。秸秆经厌氧发酵后产生沼气,已广泛用于百姓家庭,副产物是沼渣、沼肥、沼液。沼渣可用来喂养猪、鱼,沼肥可做有机肥,是理想的土壤改良剂。

秸秆占农村能源消费的 70%左右,但利用效率不高,且能排放少量大气污染物和氮氧化物酸性气体。因此利用秸秆可发展沼气池,生产沼气取暖和做饭,沼气池渣尚可肥田,且减少酸性气体排放。目前我国农村已建成各种沼气池超过 500万座,产生沼气相当于 70万吨标准煤,将来秸秆将主要用于还田和生产沼气。例如,烧一亩玉米秸秆相当于损失 13千克碳铵和 15千克磷肥。可以机械粉碎后还田;秸秆青贮,氨化后发展无粮饲料;经生物菌腐化秸秆后,沤制有机肥。如此,既减少了污染,又利用了秸秆中的营养元素,何乐而不为呢?

(3)秸秆气化做能源。我国的低热值秸秆气化效率在 70%左右,气化集中供气技术在国际上已处于领先地位,低热值燃气的固定床、流化床生物质气化装置开始投放市场,已用于燃气供热和农村集中供生活用燃气。

(4)秸秆生产环保餐盒。利用稻麦草浆做的快餐盒各项指标良好,价格低廉,而且生产过程无毒、无污染。该种快餐盒被丢弃后会很快降解,能增加土壤肥力,即使焚烧处理也无毒气放出,不会对环境构成威胁。

(5)秸秆制作木门。农作物秸秆如稻草、麦秆、高粱秆、玉米秆、果壳、锯末等均可生产聚合秸秆木门。既节约了资源,又实现了变废为宝。

(6)秸秆制纤维素。利用自然界中的麦秆、高粱秆、玉米秆、棉秆等含有纤维素的物质经过化学处理与机械加工制成的纤维,属于化学纤维中的人造纤维,具有吸湿性好、容易染色、抗静电、较易于纺织加工等特性,可以与棉、毛、麻、丝混纺交织。也可制成止血纤维、纱布、绷带及医用床单、被服等。

(7)秸秆可以生产炭品。利用作物秸秆生产炭品是另一秸秆利用技术,先将秸秆烘干或晒干,然后粉碎并造粒,再把颗粒放置在制炭设备中,同时隔绝空气或只供给少量空气,并对其进行加热,这时秸秆就会发生热解,并被转化成固体木炭。秸秆制炭实际上是一个热解过程。

到目前为止,我国已开发出了配套的秸秆挤压成型、炭化、木焦油提取等设备。利用这些设备可以提取秸秆中的碳和发热量,在硬度和密度方面比普通木炭要好,在单位发热量方面比煤热量高,不仅可以用于冶炼业,而且还可以用于人们的日常生活。秸秆炭燃烧的特点是无烟、无味、无毒,所以受到了大众的欢迎。

2.发展绿化,净化空气

在当前酸雨污染比较严重的情况下,筛选和培植抗酸雨的农作物和树种,是一项很重要的举措。如我国西南地区的山茶、柑橘、橙、桧柏、侧柏等,既是该地区的名优特产,又是抗酸雨的经济作物和林木。樟树为常年绿色阔叶树种,有较强抗酸雨能力,可用其更换马尾松等易受酸雨侵害的针叶树种;在园林建设中,可多植桂花、茶花、女贞等抗酸树种。

绿化可以大面积、大范围、长时间地净化空气,是治理酸雨污染的一条重要途径。树木、草地、花卉均可调节气候,涵养水源,保持水土和吸收有毒气体,当然也包括对二氧化硫等气体的吸收。有的树木吸收二氧化硫的能力很强,如 l平方米的银杉可以吸收 60千克的二氧化硫,其他的强吸收二氧化硫的树种有金橘、红橘、桑树、樟树等,花卉中的紫薇、菊花、石榴等也对二氧化硫有着较强的吸收能力。

3.公众参与,共治酸雨

在与酸雨的抗战中,公众的参与也是必不可少的,下面就来看看公众可以在哪些方面参与。

(1)环境保护需要环保工作者献身。作为终身为之奋斗的事业,我国许多科学工作者为了研究我国酸雨的形成规律,贡献了自己的全部精力。

(2)中小学生应该积极参加环保活动,其中包括防治酸雨。例如,学生可以在校园内,种植一些对酸雨敏感性植物,来观测酸雨对环境的影响;通过种植抗酸雨经济作物、花卉等来改造环境。通过这些活动可以增加学生的环保知识、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

(3)环保需要正确的公众舆论。为了使公众了解更多的环保知识,应该加大环保宣传力度。然而青少年在环保宣传方面比成年人更有优势,例如他们宣传的形式多样,可以为他人讲故事,办画展……这更能为大众所接受,从而产生了重大的社会效益。宣传环保知识是每个公民的责任和义务,大家应该积极参加。

4.面对酸雨,各国要一起行动

酸雨是一个国际性的问题,世界上酸雨最严重的欧洲和北美许多国家在遭受多年的酸雨危害之后,终于都认识到大气无国界,不能依靠一个国家单独解决酸雨污染的问题。1979年11月,在日内瓦举行的联合国欧洲经济委员会的环境部长会议上,通过了《控制长距离越境空气污染公约》,并于 1983年生效,开始了对二氧化硫等污染气体的控制。各缔约国都加强了对引起酸雨的气体的排放控制,也取得了一些效果;但是,人类的很多行为还是会造成大量的酸性物质排放到空气中,尤其是战争对局部空气污染影响巨大,下面的这个例子很能说明问题。

一支登山队在 1991年攀登珠穆朗玛峰时遇到了大雪,当时令他们颇为震惊的是,从天上飘下来的是黑色的雪花。由于雪花的颜色为黑色,所以整个天际漆黑一片。对于这一现象,科学家进行了深入研究,研究表明,之所以会下黑雪是因为在 1990年爆发的海湾战争中,参战方出动大量飞机,投掷大量炸药,大量的酸性气体排放到空气中,空气受到了严重污染。这场战争造成了严重的经济损失,很多油井长时间燃烧,排放出滚滚浓烟,使白昼如同黑夜,人们白天开车要打开车灯,步行则要靠手电筒照明。日照量的减少严重影响了植被和土壤。而燃烧排放出了大量的二氧化硫和二氧化碳,使其在空气中的含量大大超过正常值,与此同时,酸雨侵蚀很多地区,严重影响了植物的生长。另外,酸雨造成水质污染,人们无法正常饮用。这些石油燃烧后排放出的大量尘埃不断地弥漫扩散,经印度洋上空的暖湿气流向东移动,在飘过喜马拉雅山上空时就凝成了黑雪降落下来。总之,黑雪降落是大气受到严重污染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