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心理心理影响一生
7455000000014

第14章 心理伴你一生(1)

人的一生除了生理的自然成长、成熟外,心理也在不断地成长着,直至成熟。

一个人从刚出生起,就有心理活动现象了。婴幼儿主要用哭来表达心理愿望,他们渴望被重视,受尊重。到了青少年时期,心理处于一个躁动不安的时期,此时应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引导心理向着健康的方向发展。中年时期是个心理危机的高发期,同时又是事业的高峰期,所以承受的心理压力很重,这是一定要学会合理调适。进入老年后,心理已趋向成熟了,但也面临着很多心理障碍,需要社会、家庭和自身积极配合,进行调适。纵观人的一生,每个时期都有着不同的心理现象和心理问题。所以,心理是伴随人一生的。

孩子是父母的掌上明珠,是我们的未来和希望。在教育中,父母虽然很重视孩子的身体健康和知识方面的教育,但对孩子的心理和情绪变化却关注不够。这样的疏忽往往影响了儿童的心理发育,导致心智发育不健全,这些都会给他们成年后的社交和工作带来障碍。所以要尽可能多地了解儿童的心理成长特点及有关心理疾病的特点,从而更有针对性地培养孩子,使其打下良好的心理素质基础。

一、婴儿时期的心理发展

婴儿期的年龄范围是0~3岁,这个时期的儿童生理和心理发展非常迅速,是人生发展的第一个重要阶段。在这个时期,婴儿的动作和感、知觉发展得好与坏,在一定程度上对促进或延缓婴儿心理发展水平影响深刻,因此从早期就应该注意对婴儿进行动作和感、知觉的训练。

在婴儿的成长过程中,动作和感、知觉的每一步发展都具有深远的意义,因为这些都是婴儿心理发展的前提和基础。婴儿运用已有的动作模式和感、知觉对外界的刺激做出相应的反应,从而获得对外界环境的最初认识,并且使婴儿与周围人的交往从被动依赖逐渐转向具有主动性的行为转化,诱导婴儿社会交流能力的发展。

婴儿的动作发展受生物预置程序的制约,遵循着一定的规律,从整体动作向分化动作发展,从不随意动作向随意动作发展,具有一定的方向性和顺序性。主要动作是手的抓握动作和独立行走。

感、知觉发展主要指婴儿的视觉、听觉、味觉、嗅觉、肤觉、空间知觉发展,这时婴儿的认知上已有了一定的记忆、思维,语言也有了一定的起步。

很多父母可能认为婴儿,尤其是刚出生的婴儿是不具备情绪反应能力的。其实这是错误的,研究显示,婴儿天生即具有情绪反应的能力,即使刚出生的婴儿也有哭、笑或四肢乱蹬等情绪反应,但这时的情绪反应也大多是先天性的,是遗传本能使然,且与生理需要是否满足也直接的关系。

随后,在后天环境的影响下,在动作和感、知觉的发展过程中,情绪开始不断分化,能逐渐体验到痛、恐惧等,并且自我意识也开始发展。

心语提示

婴儿期是人生的最初阶段,也是一个打基础的重要阶段,如果抚养不当,就可能会给他们带来各种心理问题。因此,在保证婴儿充足的营养和睡眠的同时,也要积极关注婴儿的心理和情感需要,针对不同类型婴儿的个性气质,促进婴儿的感、知水平和动作训练。

二、幼儿时期的心理发展

幼儿期的年龄范围是3~6岁。这个时期,游戏是他们的主要活动,幼儿的认知、思维、学习和社会性过程大都是通过游戏来实现的。游戏是促进儿童认知发展的重要途径,是儿童参与社会生活的特殊形式。幼儿通过游戏来实现自我价值,体现创造性能力,培养健全的人格,增强体质。

在这个时期,游戏对幼儿来说是很重要的。研究表明,幼儿的游戏表现出一定的社会性发展规律。

婴儿期主要是单独游戏,自己一个人玩,并不接近其他孩子;幼儿初期则是平行游戏,几个孩子虽然在一起玩,但彼此之间没有交流与合作;幼儿中期进行的是联合游戏,几个儿童共同做一个游戏,只是虽有言语交流,但不受任何规则的约束,也没有什么角色之分。

开始于幼儿后期的则是有意识的合作游戏,几个儿童自发地、有组织地进行特定内容的游戏,彼此之间有了合作的意识,并且遵守共同的游戏规则。

在幼儿时期,同伴关系对儿童人格的形成起着重要的作用,这种作用有时包括父母都无法取代。儿童在与同伴交往中学习如何与他人建立良好的关系,如何保持友谊和调解冲突,如何坚持个人的意见或听从别人的主意,如何处理不友好和冷淡,如何对待竞争和合作,如何处理个人和团队之间的关系。

因为共同的游戏要求儿童遵守一定的规则、承担责任、服从权威、完成任务,要求善于团结协作、互助互让,这些都能有效地健全儿童人格的发展,从而增强儿童的社会责任感。

同伴可以作为儿童与他人比较的对象,提供儿童关于自我的信息,在与同龄伙伴的交往过程中逐渐认识到自己在同伴中的形象和地位。如果儿童被同伴接纳,受到同伴的赞许和尊重就会产生一种心理上的满足。尤其是儿童上小学后,他们的归属感从家庭向伙伴转移,他们需要伙伴的支持和友谊,以获得安全感和精神寄托。

所以,成人尤其是父母一定要重视、珍惜儿童的伙伴关系,应为孩子创造建立适宜的伙伴关系的条件,并积极协助和引导,让孩子多交朋友。

除儿童的社会意识发展迅速外,这个时期也是幼儿语言发展的关键时期,语言是人与人交流的工具,它对儿童的心理发展影响深刻。在这个时期,儿童的记忆开始加强,思维由直接行动思维向间接形式过渡,转化为具体形象思维,具有具体形象性、符号功能、有一定的计划性和预见性。

此时,抽象逻辑思维也获得初步发展,提出的问题也从“是什么”向“为什么”的模式转化,具有一定的概括能力和推理能力,并且初步有了道德意识和性别意识。

这时,幼儿也进入了成长中的第一反应期。随着自我意识的发展,儿童的独立欲求也显着提高,他们的活动范围日益扩展,从对母亲的全面依赖,向一定程度的独立发展,对身边的事情总想“我自己做”,对父母的帮助、提示或阻止总是用“不”来反抗,这也是人生成长中的第一反抗期。

心语提示

针对幼儿期的心理特点,这一阶段儿童的心理卫生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组织多种形式的游戏;鼓励孩子与同伴交往;培养良好的生活行为习惯;培养其独立性;加强语言、表达、思维等方面的能力训练。

三、童年时期的心理发展

童年期的年龄范围是7~12岁,属于小学阶段。童年期儿童的生活内容逐渐地从以游戏为主转向以学习为主。这个阶段儿童的主要任务是通过学校教学,从而系统地掌握学习方法和学习态度。

童年期儿童的自我意识、自我概念进一步加强。自我概念是指对自我形象的认识,包括对自我存在的认识,以及对个人身体能力、性格、兴趣、思维等方面的认识。

童年期儿童自我评价的独立性和批判性日益增长和提高,内容逐渐扩大和深入,而且稳定性越来越高。但即使如此,直到小学高年级儿童对自我的认识仍带有浓厚的具体性和绝对性。

此时,儿童自我评价的能力远远比不上评价别人的能力。儿童在评价别人时往往说得头头是道,而在评价自己时却模棱两可。因此,成人特别是父母、老师在评价儿童时一定要慎重,过高或过低的评价都对儿童今后的发展不利。

进入小学后,父母与儿童的关系发生变化。首先儿童与父母待在一起的时间明显减少,父母关注儿童的时间也有所减少;其次,父母在儿童教养方面由主要处理儿童诸如发脾气、打架等问题更多地转向处理诸如学习、做家务、同伴交往等问题;父母对儿童的控制也在变化,以前大部分重要决定都由父母做出,而上学后父母只是在一定距离内监督和引导儿童的行为。

儿童期孩子处于比较复杂的交往关系中,儿童伙伴集团在此时开始形成。心理专家按照在同伴交往中的特点将儿童分为三种:

受欢迎的儿童:受欢迎的儿童一般学习成绩较好,并且乐于助人,独立活动能力强,善于交往并易于合作。

不受欢迎的儿童:这类儿童往往攻击的可能性较强,对人不友好、不尊重同伴、缺乏合作精神,并且常常出一些坏主意和搞一些恶作剧。

受忽视的儿童:多表现出退缩、胆怯、喜欢安静,并且伴随有依赖或顺从心理。他们既不被同伴喜欢,也不被同伴讨厌。

随着同伴之间交往的密切,儿童开始逐渐形成其自己的伙伴集团。他们从刚入学时的彼此不熟悉,到通过学习和集体活动的交流,开始组成团伙并经常一起活动,大约是从小学二年级开始的。到小学五六年级时,儿童的伙伴社会交往倾向显着提高,而逐渐减少了对父母和老师的依从关系。

心理专家提醒,童年期的儿童往往会发生一种攻击性行为,即欺负与被欺负行为。女孩子使用的多是语言和心理欺负,男孩子使用更多的则是身体欺负。经常受到欺负的儿童通常表现为情绪抑郁、注意力涣散、孤独无语、逃学、学习成绩下降,严重的甚至导致自杀。而经常欺负他人的儿童则容易增加暴力倾向,甚至导致暴力犯罪。此时,家长和老师要加强对孩子的正确引导。

童年期孩子从自由散漫的生活进入有约束的学习生活,是需要一段适应的时间和过程的,因此家长和老师要做好儿童入学的心理准备,要注意培养孩子的学习兴趣,并使其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例如,让孩子知道上课前要带齐学习用品,上课时遵守课堂秩序,课后要按时完成作业,并教会孩子使用正确的学习方法,包括识字、写字、阅读以及预习、复习、记忆、考试等的方法。

心语提示

儿童期是人生成长的初期,正处在性格形成的关键时期,因而具有极强的可塑性。在这段时期内,老师、父母及其他经常生活在一起的家庭成员的言行、性格及教育方式对儿童性格的形成都有着重要的影响。所以要加强对孩子品行的培养,让孩子在良好的氛围中养成良好的品行,这将使孩子终身受益。

四、儿童孤独症心理调适

儿童孤独症,又称为儿童自闭症,是一类以严重孤独、缺乏情感反应、语言发育障碍、刻板重复动作和对环境奇特的反应为特征的精神疾病。以社会相互作用、语言动作和行为交往三方面的异常,及3岁前起病为特征。通常发生于3岁之前,并且一直延续终身,是一种严重情绪错乱的疾病。

据欧美各国统计显示,约每1万名儿童中就有2~13例孤独症患者。目前,在我国约有50万名左右的孤独症患儿,这给患儿的家庭和个人都带来了很大的痛苦。

目前,关于儿童孤独症的病因问题尚无定论,心理学家认为可能与遗传因素、器质性因素(脑损伤、脑病变)、神经病学以及家庭环境等因素有关。儿童孤独症的患儿中,男孩多于女孩,其主要症状表现为:

1.孤独离群。患儿没有与人交往的倾向和要求,有的患儿从小就表现出这种特征,如不喜欢和父母亲近,不愿人抱等。他们对集体生活毫无兴趣,从不主动找别人玩,即使有别的孩子找他玩,他也会躲开,总喜欢独自活动。

2.言语障碍突出。大多数患儿言语较少,严重的几乎终身不语,会说会用的词汇很有限。有的即使会说,也是声音很小或只是简单地重复着一些话。有的只会模仿别人的话,不会提问和回答。有的在言语交流上还常常混淆人称代词,如把自己说成是“你”或“他”。

3.兴趣狭窄。患儿表现为行为刻板重复,强烈要求维持环境保持不变,常常在较长的一段时间内专注于某种或某几种游戏,如常常着迷于单调地摆放积木,而不愿尝试其他的一些活动。

4.大多智力发育落后和不均衡。多数孤独症的患儿发育比同龄迟缓,少数患儿智力正常或接近正常。但有些患儿又在智力活动的某一方面出奇的好,如不少患儿的机械记忆能力很强,尤其是在文字符号的记忆方面。

5.其他症状。特殊依恋,如对小汽车、猫、狗等表现出特殊的兴趣;怪异行为,如遇到任何东西都要用鼻子去闻一闻;异常胆小,如听到汽笛声也会吓得大哭;运动方面缺乏平衡能力,如始终学不会骑车。此外,患儿的身体素质要么非常好,要么非常差,大多易患与植物神经失调有关的喘息病、自体中毒症等。

虽然目前还没有治疗儿童孤独症的特效药,但如果及早发现并施行特殊教育、行为矫治、药物治疗的话,还是会取得良好的效果的。

吴小月是个3岁的小女孩,正在上幼儿园。入学一段时间后,老师发现这个小女孩一直不爱说话,几乎没见她和谁说过哪怕一句话,也不和其他小朋友交往。同龄的孩子都很感兴趣的事,她却显得很冷淡,而且也不像别的孩子那样喜欢问个不停。最近,老师又发现吴小月还有个特殊的爱好,那就是她每天都陶醉于重复地翻一本书中,而对周围的人和物视而不见,即使她妈妈坐在她身边,她也不看一眼。

老师经过了解后得知,吴小月的父母都很忙,在小月刚出生3个月后,她妈妈便上班了,经常把她一个人锁在家里,到了上幼儿园的年龄后,她父母才将她送到了幼儿园。并且也常常是一个月也难得来一次心理专家认为,导致小月患上孤独症的主要原因是父母与孩子的交流过少。小月在口语发展的关键时期便生活在这样一个环境中,直接导致了她语言发育迟缓、性格变异和社会适应困难等问题。

后经诊断发现,其实小月的其他能力都很正常,就是语言能力发育迟缓,并伴有性格上的明显变异现象,属于孤独症。对于孤独症,心理专家建议采用综合治疗手段进行治疗,主要包括:

1.加强亲子间的情感交流

父母应多与孩子亲近,多与孩子交流,多陪孩子一块做游戏、到儿童娱乐场所玩耍,多鼓励孩子与其他小朋友一同玩耍。对孩子,不仅要进行语言上的交流,也要多进行些身体接触,让孩子充分体会到父母对他的关爱。

同时,家长也要克服自己的焦虑、自责、急躁等负面情绪,要有足够的耐心和坚持,这样对孩子孤独症的的治疗才能产生较好的效果。

2.加强言语训练

言语障碍是孤独症患儿的一个突出症状,因此对患儿进行语言训练是是非常重要的,在训练中应注意这些问题:

(1)对一个刚开始理解语言的患儿,父母对他说话应尽量使用孩子能理解的简短的语句,如说“毛毛,吃饭!”时孩子有反应,而说“毛毛,别玩了,饭快凉了,过来吃吧。”时孩子不会有反应。要循序渐进,不可操之过急。

(2)训练时要尽可能地运用具体形象的物品、图片、动作、行为,演示并带他们重复以帮助理解、记忆。如教孩子拍皮球,应拿着皮球边讲解边示范,并让孩子模仿。这样患儿就比较容易了解“拍皮球”这个短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