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心理贯通一生的心理手册:心理哲学与艺术
7419000000009

第9章 命运——立起不倒的人格(2)

有这样一个故事:

一次,探险的队伍没有赶在最后一次日落前离开南极,他们被留在了地球的极夜。将近两个月的时间,这儿只有黑夜,没有白昼。他们将在冰天雪地中与世隔绝。

寂寞和枯燥像魔鬼似地折磨着每一个人,大家都快要发疯了。就在这时,一位率先提出让大家紧绷生命之弦的人,第一个疯了。他不吃不喝,抑郁的状态不堪一击。大家着急地围着他劝慰着,照顾着,鼓励他坚持就是胜利,光明已经不远。一旦人们对他讲述丰富多彩的生活故事,他的面容就明显地生动起来。于是队友们决定,每人每天轮流给他讲故事。数十天过去了,千奇百怪的生活故事让所有的人都渐渐摆脱了与世隔绝的抑郁状态,一起挨过了黑暗和寒冷的日子。

让人难以料到的是,那个最先提出绷紧生命之弦,并最先倒下去的人,其实并非真的疯了,他是医生,发疯是他的急中生智之策。用自己的疯,唤起队友们的激情。

人格是在成长中发展完善的。人格缺陷的人,可以在环境的锻炼下逐步健康。有一个抢劫银行的人被警察包围,无路可逃,情急中顺手从人群中拉过一个人,用枪顶住人质的头,威胁警察不要走近,并挟持人质向外突围。

突然,人质呻吟起来,最后成为痛苦的呐喊。原来这是一个孕妇,极度惊吓使她宫缩阵阵,鲜血染红了下身,情况十分危急。在即将出世的小生命面前,劫犯犹豫了,是自己逃跑还是救治孕妇?这是一场艰难的选择,也是良心、道德与金钱、罪恶的较量。

终于,他缓缓举起了枪,并将枪扔在地上。围观者为他鼓起了掌。孕妇坚持不住了,倒在地上,众人要送她去医院。已戴上手铐的劫犯说:已经来不及了,我是医生,请相信我!警察打开了手铐;人们背对着孕妇和医生围成一个圈儿,经过一阵忙碌,一声洪亮的啼哭惊动了所有人。人们高呼万岁,向医生致意。

重新戴上手铐的他,亲吻着那个小生命说,谢谢你,是你的勇敢征服了我,挽救了我。

生命的征服就是如此简单!

心理学家发现,人类所有的行为,都是由15种欲望和价值观所控制的。这也许是人类第一次将自己的心理行为列出的一个清单。不同的人基本欲望和要求是不一样的,比如,有的人对性乐此不疲,沉溺一生,而有的人则投入甚少;有的人追名逐利,有的人淡泊名利,有的人重视亲情,有的人则是工作狂,等等现象,完全取决于个人的欲望和价值观。

你的心理是否健康,人格是否健全,每个人都可以自测一下。作者综合各心理咨询门诊的测试题,如果你有兴趣,请你测定一下自己的心理状态:

对新环境你感到恐惧吗?你常想到与死有关的问题吗?出门后怀疑自己没锁门?有人在旁边你的工作会出差错吗?你愿意独处和独立思考吗?遇事总拿不定主意吗?你愿意参加社交活动吗?你迷信专家、权威和领导吗?你总怀疑自己的能力吗?你经常猜疑和嫉妒别人吗?你经常责备自己和指责别人吗?对自己的事业、家庭和前景乐观吗?你迷信鬼神吗?

心理测试题没有标准答案。如果发现自己的心理有某些偏差,请有针对性地进行调节,努力完善自己的人格。人格健全的人是愉快的,所以古人说,君子坦荡荡,小人常戚戚。心理学家认为,人格正常的人寿命长,人格偏离者寿命短。

二我是独一无二的

A、我就是唯一

人是怎么产生的?

宗教认为,人是上帝创造的。

东方文化认为,人是父精母血凝结而成。

医学生物学认为,人是父亲精子和母亲卵子的结合物。

人的产生的确不容易。先不讲生物学进化论,也不讲从猿到人,单就个体的人的产生,那都是“物竞天择”的结果。母亲的卵子从卵巢经过输卵管到子宫,每月一个。怎么单单这一个卵子会受精?假若受精的不是这一个,而是另一个卵子,可以肯定生下来的那个人,就不是你。

父亲的精子每次排出成千上万个。在这成千上万的精子中,只有一个精子可以钻进母亲的卵子,就看哪个精子最有活力,跑得最快。假若钻进母亲卵子里的不是这一个,而是另一个精子,那么生下来的也不是你。

母亲的卵子虽然和父亲的精子结合了,但在到达子宫的途中不顺利,或者虽然到了子宫,但“着床”的位置不合适,或者位置虽然合适,但由于种种原因后来流产了,那你就不可能出生了。

从医学生物学的观点看,每一个个体的人,从受精、着床到胚胎发育,都是这个世界的唯一。

你可能是男性,也可能是女性。但男女比例基本是一半对一半,这没有什么特别;你可以叫这个名字,也可以叫那个名字,这个世界上同名同姓的人很多;你可以从事这一种职业,也可以从事另一种职业,有需要就有事做。这些都没有什么特别。而你真正和别人不一样的,是你的灵魂和心性。

哲学家说,世上没有两片相同的树叶。

连树叶都没有相同的,难道人还有完全一样的吗?

达·芬奇学画,老师先让他画鸡蛋。也许你会说,鸡蛋有什么可画的,画来画去还不都一样吗?但是老师不这么看,达·芬奇也不这么看,鸡蛋和鸡蛋并不一样。画画就是把每一只鸡蛋画出区别来,要画出区别,首先必须看出区别来。达·芬奇用心学画,注意观察事物之间的联系和区别,所以后来他成了名画家,所以才有了蒙娜丽莎的微笑永留世间。

我对你说,对每一位读者说,请你大声对自己说三遍:我在这个世界上是独一无二的!

B、谁能帮我?

这是一个年轻人的自述——

我今年22岁,高考时落榜,寂寞一段时间后,便不得不下海谋生。几经亏本,使我对未来失去了信心,茫然不知所依。本来我是个很有信心的人,可是一个接一个的挫折使我不得不怀疑我自己:我行吗?作为一个男子汉没能在这个世界上立足,后半生我还能创一番事业吗?

从这个时候起,没事时我常常对着镜子照自己。看着看着就情不自禁地冷笑起来,镜子里的那个人不是我,镜子外的这个人也不是我;陌生的我面对一个陌生的镜中人。无限的惆怅,无限的烦恼,我能对他说什么呢?

一个废物,一个没用的家伙,令人厌恶,不屑一顾的可怜虫!

就这样,每天对着镜子看自己,终于我发现,那个镜中人像是一个认识的熟人,我点头向他打招呼,镜中人回答的声音也像是那个熟人的声音。说实在的,我真不愿意像那个人,他是人们公认的窝囊废。想到这儿,我又出现了一种莫名的恐怖,似乎自己要疯了,我真怕自己得了精神病,越想越可怕,紧张万分。

有时候,我也不想照镜子,憎恨镜子中的那个人。有时候恨不能把那个镜子砸了,但又不情愿,很想通过镜子来证实一下,那个镜中人是否真的是我自己。如果说是,却怎么也看不到本属于我的那种闯劲呢?如果说不是,那原来的我又到哪儿去了呢?

这些日子,我就是这样反复地拷问我自己,寻找我自己,我在屋子里又增添了前后左右和屋顶、地面共十几面镜子,以便于我用审视的目光窥视我这个人内心的秘密……

每当我离开这座“镜宫”,走在人群中时,总感到这个世界是那么生疏,那么隔膜,像座海市蜃楼,一点真实感也没有。我有时掐自己的腿,掐自己的胳膊,觉得疼,方知自己是真实的肉体。父母劝我面对现实,从头做起。怎么样做呢?零不就是零么?我一无所有。我甚至连自己都找不着了,还能做什么?

谁能帮帮我,帮我找回我自己?

在病态心理学里,专家们有这么一个常识:如果一个人真的疯了,他就不知道疯,更不承认自己疯,一个真正的疯子是没有自知之明的。

这个年青人把自己的心理表达得很准确,他的头脑是清醒的,说明他在本我与非我之间徘徊,只是有时迷惑。只要有人帮他一把,比如朋友们的一番鼓励,他很可能会恢复常态。

事业上遭受的挫折,同时也挫伤了自信心。他不是不知道自己,只是陷入了否认的误区。一个人只有当他的信心屡受挫折,开始怀疑自己的能力时,处于恨铁不成钢和不认输的心理,才会有否定自己、看不起自己的念头出现。

屡战屡败挫伤了信心和锐气,也挫伤了自己的人格,以致宁愿否认自己。可是连自己都不接纳的人,怎么能得到社会的接纳呢?所以他才对镜自照,而越照越觉得不像自己。不愿意接受失败的自己。不敢面对现实,于是就把现实虚化起来。

这种心理反差,心理学上叫“人格解体”。也就是说,他对自己不认同,对现实不认同,实际上是极端的自我中心和自爱型人格的表现。他用镜子摆了个八卦阵,把自己置于四面八方的镜子中审视自己,拷问自己,把一个完整的人分成主体和客体两个部分。主客对阵,不过是心理矛盾得不到协调统一的表现。

20多岁的人,生活刚刚开始,未来的路很长很长,有的是时间让自己从失败中吸取教训。“而今迈步从头越”,那才是一个真正的人。只有屡败屡战的人,才能赢得最终的胜利。逃避现实,逃避失败,不是勇者风范。

我劝这位朋友赶快把镜子全部去掉,也不要再拷问自己的灵魂了。如果在未来的发展中取得成功,已经失去的信心自然会重新恢复起来。先从小本生意做起,事前周密思考,做些市场调查,制定可行性计划,肯定会把事业越做越大,你的心情也自然会好起来。

一千次徘徊,不如一次行动。对镜空蹉跎,永远找不回来自我。砸碎镜子,走出家门,投身社会,那个坚实的自己就挺立在你的面前!

C、我很重要

二战结束后,日本遭受经济危机,工厂效益不景气,工人纷纷失业。一家濒临倒闭的食品厂,为了挽救命运,决定裁员三分之一。

老板把三种人列入裁员对象:一是清洁工,二是司机,三是无任何特长的仓管人员。老板找他们谈话,说明裁员意图。清洁工们说,我们很重要,如果没有我们清扫卫生,就没有清洁优美有序的工作环境,这样,一方面食品难以保证卫生;另一方面大家也不能全身心地投入工作。司机说:我们很重要,这么多产品,没有我们运输,怎么销往市场?仓管人员说:我们很重要,战争刚结束,社会十分混乱,没有我们看管,仓库里的食品就可能被人偷光抢光。

老板觉得他们说的都有道理,他们的确很重要。经再三权衡,决定不裁员,而是重新制定了管理策略。最后老板在工厂门口悬挂了一块牌子,上面赫然写着四个大字:我很重要。

每当太阳升起,工人们上班的那一刻,第一眼看到的就是这四个字。不管你是干什么的,只要是这个厂子的员工,他们都认为老板很看重他们,因此很卖力气。我很重要,工厂没有我不行。正是这一句话和这一个理念,振奋和调动了所有员工的积极性,不仅使这家小小食品厂迅速起死回生,也为日后的崛起奠定了基础。

任何时候都不要看轻了自己。遭受挫折,心情沮丧的时候,你要大声说:我很重要!你只要看得起自己,觉得自己很重要,自己能行,你的体内就会迸发出巨大的能量和热情,不断激励自己,引向伟大的人生。卡耐基讲过罗杰·罗尔斯的故事——

罗尔斯是个黑人,他周围的孩子逃学、打架、偷窃甚至吸毒,长大后很难获得体面的职业。然而罗尔斯是个例外,他不仅考入了大学,而且成了纽约历史上第一位黑人州长。面对数百名记者,他提到了一个陌生的名字:皮尔。

皮尔是谁?那是他读小学时的一位校长。当罗尔斯走进小学的时候,那些孩子旷课、打斗、砸黑板,根本不与老师合作。校长皮尔发现孩子们都很迷信,于是他在上课的时候多了一项内容——给孩子们看手相。凡是经他看过手相的孩子,日后没有一个不是州长、议员和富翁的。

那天,当罗尔斯伸出小手让校长看手相时,皮尔说:我一看你修长的小拇指就知道,将来你是纽约州的州长。这话着实让小罗尔斯吃了一惊,因为他长这么大,只有一次奶奶说他可以成为一名船长。能当一名船长就很让他振奋,如果自己日后能当州长,这该让他多么振奋啊!

罗尔斯相信了校长的话,记住了校长的话,那是一面旗帜在前面飘扬,那是他的人生奋斗目标。他不再衣帽不整,不再污言秽语,不再逃学打斗,时刻想着我是未来的州长,从小要有州长的样儿。他的学习成绩好了,受到了同学们的拥护,当了班主席,后来考上了大学。51岁那年,他真的成了纽约州长。

罗尔斯在就职演说时说了这么一段话,他说:信念,有时候是一个善意的欺骗,根本算不得什么。但一旦你记住了,坚持下去,它就迅速升值,产生奇异的效果,甚至创造奇迹。

这个至高无上的信念,我以为就是:相信你自己!

D、自卑的人

有年初春,西部地区某小学发生了一起女教师杀死漂亮同事的恶性案件,发人深省。当时学校报案是煤气中毒,一个在宿舍死亡,一个在医院抢救。

死者姓田,22岁,昏迷不醒者姓郝。她俩同为这所小学的老师,同住一间宿舍,平日关系很好,连上厕所都形影不离。当地公安机关并没有轻视这起普通的煤气中毒事件,当即派三名刑警到现场调查。警察发现,中毒死亡的田老师头部有多处伤,后颅骨粉碎性骨折,煤气中毒后挣扎摔伤不致如此严重。现场还发现一枚教学铅球上沾满血迹,炕上血迹斑斑,另外还找到了死者的两颗牙齿……

显然这是一起谋杀案,那位昏迷的郝老师,就成了最大知情人和嫌疑人。尽管她一句话也不说,尽管人们不相信平日胆小如鼠、弱不禁风的小女子会杀人,然而,事实胜于雄辩。她的身上和指甲盖里沾着死者的血迹,而且现场倒插着房门,不可能有外人进入;同时医院证明,她的昏迷不是因为煤气中毒。在大量的证据面前,她实在抵赖不过去了,才讲述了自己犯罪的心理经过。自卑导致嫉妒是这起杀人案的真正原因。

在外人看来,她俩关系很好,其实性格差异很大。郝老师从小不爱说话,除了上学,还要在家洗衣做饭,家庭困难,内心感受到了很大的压力。她性格内向孤僻,胆小畏缩,很少和别的孩子来往。田老师的父亲是教师,家庭虽不富裕,但环境比较宽松,成长中没遇到过什么挫折。她从小养成了活泼开朗的性格。中学毕业后,田老师上的是师范学校,而郝老师上的是县职业中学。虽然毕业后分到同一所小学教书,但郝老师觉得自己各方面不如田老师光彩。

更让人受不了的是,田老师比她长得漂亮,教学业务能力又强,常常受到业务领导和校长的表扬;而郝老师几乎是学校教学能力差的典型。郝老师性格内向不善交际,很少参加集体活动,也很少和他人来往,少言寡语,老气横秋。其他老师当然更喜欢田老师一些。相比之下,郝老师常常觉得自卑和可怜,有时候嫉妒得咬牙切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