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心理学习要懂心理学
7413400000035

第35章 智力因素——把自己培养成财富(2)

记忆的大敌是遗忘。增强记忆力,就是尽量避免和克服遗忘。在学习活动中只要进行有意识的锻炼,掌握记忆规律和方法,就能改善和提高记忆力。下面介绍增强记忆的十一种方法。

1.集中注意力

记忆时只要全神贯注、专心致志,排除杂念和外界干扰,大脑皮层就会留下深刻的记忆痕迹而不易遗忘。如果精神涣散,一心二用,记忆效率就会大大降低。

2.浓厚的兴趣

如果对学习材料、知识对象索然无味,即使花再多时间,也难以真正记住。

3.在理解基础上记忆

理解是记忆的基础。只有理解的东西才能记得牢、记得久。仅靠死记硬背,则不容易记住。对于重要的学习内容,如能做到理解和背诵相结合,记忆效果会更好。

4.过度学习

即对学习材料在记住的基础上,多记几遍,达到熟记、牢记的程度。过度学习的最佳程度是150%。

5.及时复习

遗忘的速度是先快后慢。对刚学过的知识,趁热打铁,及时温习巩固,是强化记忆、防止遗忘的有效手段。

6.经常回忆

学习时,不断回忆,可使记忆错误得到纠正,遗漏得到弥补,使学习内容难点记得更牢。闲暇时经常回忆过去识记的对象,也能避免遗忘。

7.读、想、视、听相结合

可以同时利用语言功能和视听觉器官的功能来强化记忆,提高记忆效率,比单一默读效果好得多。

8.运用多种记忆手段

根据情况,灵活运用分类记忆、特点记忆、谐音记忆、争论记忆、联想记忆、趣味记忆、图表记忆、缩短记忆及编提纲、做笔记、卡片等记忆方法,均能增强记忆效果。

9.掌握最佳记忆时间

一般来说,上午6~8时,9~11时,下午3~4时,晚上7~10时,为最佳记忆时间。利用上述时间记忆难记的学习材料,效果较好。

10.科学用脑

在保证营养、积极休息、进行体育锻炼等保养大脑的基础上,科学用脑,防止过度疲劳,保持积极乐观的情绪,能大大提高大脑的工作效率。这是提高记忆力的关键。

11.积极暗示

许多人常常感叹“我记性不好”,这与天赋有一定关系,但主要是对自己的记忆力信心不足和缺乏记忆方法。面对一连串的外语单词或一大堆材料,有些人想:这么多,我能记住吗?其实,这就给自己的记忆设了障碍。应该给自己打气:“我一定能记住。”这是积极的心理暗示。想想你小时候就能熟背唐诗的情形;想想你以往考试前精心复习,取得了前几名,就会对记忆充满信心。

专家提示

在规定的时间里记忆数字、人名、单词等,可以锻炼强记能力。比如,在等公交车时,你规定自己在车来之前记住广告牌上的几个电话和地址。第二天,看看你是否全记住了。别以为这样很无聊,这可是在充分调动你的左右脑,防止大脑老化,提高记忆力,而且一分钱不用花。这种方法随时随地都可以用。当然,你也可以随身带写有单词的卡片,用上下学时间记上面的单词。

测试

测测你的记忆力

下面的小测验是用来检测你的记忆力的。认真阅读每题,与自己的情况相符合回答“是”,不符合回答“否”。

1.我对人名的记忆力少得令我感到尴尬。

2.我的词汇量很丰富,在描述一件事物时,总能使用大量同义词。

3.刚进入一个新班级,我能很快记住班里同学的名字。

4.对于学过的知识,我不看笔记本,就能很快地说出相关知识点的内容。

5.我很奇怪一些人为什么会提笔忘字。

6.我不做一大堆笔记,而是选择性地记住有用的信息。

7.对于计划要做的事,我一般都会记得去做。

8.我的脑海中总是有很多实例和轶事,以便增加说话的意义和趣味。

9.我经常利用一些技巧,比如谐音、联想等方法来记忆单调的信息,如电话号码、密码、地址、单词等。

10.我一般能记住一些重要日期,比如别人的生日和周年纪念。

评分标准

答“是”计1分,答“否”计0分,最后各题得分相加,算出总分。

测试结果

8~10分:说明你的记忆力超出平均水平。

4~7分:说明你的记忆力一般。

0~3分:说明你的记忆力不好,需要改善。

二、如何自我培养记忆力

心理困惑

我是一名高三的学生。就要参加高考了,在考前复习过程中,需要记忆和背诵的东西太多了,简直压得我们透不过气来。真希望能有一个“知识注射器”,把需要识记的东西一次性“注射”到我们的头脑里。可是不能,我整天为背记而苦恼,我觉得自己太笨了,总是记不住。有什么方法能帮助我培养记忆力吗?

专家指点

遗忘是学习的“大敌”,没有记忆,就没有知识的积累,尤其是在中、高考时,也许就是那一时的遗忘而酿成了终身的遗憾。因此,同学们需要学会记忆,克服遗忘。人的记忆力就像是人体上的肌肉,越锻炼就越发达。记忆也存在技巧,掌握了记忆技巧,记忆的效率就可显着提高。因而,同学们要注意记忆力的自我培养。

根据心理研究和经验,可以归纳为以下几点。

1.及时复习

因为遗忘的规律是先快后慢,识记后第一天遗忘率达到高峰。因此,课上学习的内容必须于当天抓紧时间复习,这样可以避免学习后发生的快速遗忘。特别是外语,最好当天复习,效果更佳。

2.理解记忆

人们对理解了的事物印象比较深刻,所以,不管是文科的内容、基本理论,还是理科的公式、定理,都需要深刻地理解,弄通弄懂。在此基础上记忆要比死记硬背的效果好得多。

3.提纲记忆

中、高考的考纲是最关键的学习材料。通过对考纲的分析和思考列出子提纲,然后根据子提纲来逐层记忆,从而带动记忆整个学科的考试内容,这样把学科内容连贯起来,更容易记忆。

4.综合记忆

在语文学科中有一些好文章、好句子需要记牢背熟。有的学生全文背了一遍又一遍,可常常是把开头和结尾部分记得十分牢固,中间部分无论如何都记不住。那是因为记忆受到大脑前摄抑制和后摄抑制的影响。如果先把课文通读几遍,然后分段背诵,最后再全文背诵,这就是综合记忆。综合记忆的效果是不错的。

5.比较记忆

把某一学科中不同特点的、需要背诵的材料分组归类,通过比较,找出相同点和不同点,这样比较容易记忆。

6.尝试背诵

有两种方法:一是从头到尾一遍一遍地念,念到全背下来时才算完;二是先念几遍,然后不看书试着背诵,背不出来或遗漏的地方再看书纠正,这样直到全部背下来为止。实验发现第二种方法(尝试背诵法)比第一种方法好。

7.形象记忆

利用图表、图解和图示等直观形象,把知识之间的联系和关系表现出来,使人一目了然,容易理解、记忆。

8.在积极情绪中记忆

情绪对人的记忆效果有重要的影响。研究表明,用催眠术造成被试者两种心情(愉快和不愉快),然后令被试者在这两种心境下去记忆,结果发现愉快心境下的记忆效果好。

9.多交朋友

有关研究表明,群居动物比独居动物的记忆力强。也就是说,社会交往有助于人的大脑神经细胞存活,进而提高记忆力。因此,在复习时要加强和同学的交流与沟通,这将有助于记忆。

10.勤动脑筋

有关研究发现,大脑使用的程度越高,接收的信息就越多;反之,如果不勤动脑,那么接收的信息也就越少。因此,在复习阶段特别要注意勤思考,多问一些为什么,这是培养记忆力最有效的方法。专家提示

保持充足的睡眠也是保持记忆力的条件。考试之前“开夜车”,第二天反而回忆不起来应试的内容。反之,在学习和练习新知识后,好好睡上一觉,第二天记住的知识要远远多于熬通宵的人。此外,保持心情沉着、冷静,使大脑得到良好的休息,保持原有的生活节律,同样有助于保持记忆力。

三、怎样提高记忆力

心理困惑

我是一名初中二年级的学生。学习成绩一直是我自己,也是家人头疼的一件事情。我感觉自己很笨,因为老师和同学都经常这样说。我学习成绩很差,总是背不出课文,而别人却总是能够背得很流利。如果我也能和其他同学背得一样好,我的学习成绩也会很棒,将来一定能有所作为。可是我怎样才能提高记忆力呢?

专家指点

培根说:“一切知识,只不过是记忆。”心理学家认为:每个人都有较好的记忆力,但善于利用它的人却不是很多。那么,怎样提高记忆力呢?

1.浓厚的兴趣

古人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对所学的内容有了浓厚的兴趣,就会积极主动而且心情愉快地学习。这样,注意力高度集中,强化各感觉器官和思维器官的活动,形成大脑的兴奋中心,将各种知识信息不断地传给大脑的神经中枢,从而留下较深的印象。反之,对所学学科不感兴趣,长期处于被动学习的状态,你的学习就不安心,记不住。因此,要提高记忆力,首先应培养自己对学习的兴趣。

2.掌握规律

着名德国心理学家艾滨浩斯经过反复实验,绘出了一条记忆的遗忘曲线。曲线表明,遗忘的规律是先快后慢。第一天的遗忘速度最快达66.3%,以后遗忘越来越慢。一个月后遗忘总量为78.1%,以后就基本上不再遗忘了。所以要提高记忆力,必须在刚刚学过后马上复习。同时,有意义的事物不容易遗忘,所以要尽量想办法去理解识记事物的意义,也可帮助提高记忆力。总之,掌握规律是提高记忆力的关键。

3.理解和复习

心理学家认为,记忆有两个条件。一是在大脑中建立联系或产生联想,达到理解。理解的东西才能记得牢固,因为理解的实质是建立起各知识点的广泛联系。这样,在记忆时就可“顺藤摸瓜”。二是这种联系要加强,加强联系靠复习,经常复习就能记得牢,“重复是记忆之母”。

4.联想记忆法

即在学习一种新内容时,运用联想,假借意义对记忆有很大的帮助。一般说来,联想记忆有以下几点:(1)接近联想,如由重力场联想到电场、磁场;(2)相似联想,如由钢笔联想到铅笔、原子笔;(3)对比联想,如由战争联想到和平,由严寒联想到酷热;(4)关系联想,因果关系联想等。

5.发扬苦战攻关的精神

现在不少同学抱怨自己的记忆力不好,其实并非记忆力真的不好,而是不肯下工夫去记忆。因此提高记忆力的另一个关键是充分发挥自己的非智力因素即苦战攻关和意志坚强的精神,多读、多背、多记是提高记忆力的根本途径。

6.适当休息

人们的各种学习活动都是由大脑皮层相应的区域主管,进行这些活动时,在大脑皮层相应的区域就会产生相应的兴奋点。如果兴奋点长时间在“某一区域”出现,该区域就会疲劳,注意力分散,思维迟钝,记忆力减退。适当休息就会使大脑皮层原来兴奋、劳碌工作的相应部位得以平静,消除疲劳。心理学家实验证明:在记忆新的事物时,每记忆30分钟后,休息5分钟,其效果远远超过长时间地连续记忆。

7.科学的方法

贝尔纳说过:“良好的方法能使我们更好地发挥运用天赋的才能,而拙劣的方法可能阻挡才能的发挥。”掌握了科学的记忆方法,能够帮助自己以最短的时间和最少的精力、最快的速度达到学习的目的。记忆的方法很多,如:联想记忆法、比较记忆法、尝试记忆法、轮换记忆法、表格记忆法、提问记忆法、口诀记忆法等,每种方法都有其独特的作用,同时也有一定的局限性。同学们要选择好适合自己的方法,多种方法综合运用,定会增强记忆力。

最后送给大家一段记忆谚语:背诵是记忆的根本,理解是记忆的基础,重复是记忆的窍门,争论是记忆的益友,趣味是记忆的动力,联想是记忆的媒介,应用是记忆的催化剂,卡片是记忆的仓库,疲劳是记忆的敌人。

专家提示

记忆的目标越明确、越具体,记忆的效果就越好。心理学实验证明,两组学生同时看一篇课文,对甲组提出背诵要求,对乙组则不提任何要求,结果是甲组的记忆效率比乙组高两倍。因此,学习时,强迫自己记住该记住的东西,执意不忘掉它,就会达到最佳记忆效果。

四、如何提高记忆效率

心理困惑

我是一名高三学生,马上就要参加高考了,可是还感觉有很多东西没有背下来。为了应对高考,我们需要背记的东西太多了,每天从早上起来就开始背,直到很晚休息。可是背得多忘得也多,到了高考时,可能很多背过的东西都已经忘得差不多了。我想知道,如何才能提高记忆效率呢?专家指点

在高考复习一段时间后,有一些同学就开始抱怨高考复习太辛苦、太累,感觉要背诵的东西太多太杂,很苦恼。因而,如何提高记忆效率就成为高考复习中亟待解决的问题。心理学研究表明:记忆活动是有规律可循的,灵活掌握和运用记忆方法能使高考复习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下面介绍几种行之有效的记忆方法,供大家参考。

1.明确记忆的目的,提高兴趣和责任心

我们先从日常生活中找一个例子来说明吧,比如,我们问住在楼上的人,他们经常上下,楼梯有几级?绝大多数人回答不出来。然而问一个住在楼上的盲人,他却能回答出来。为什么呢?因为前者没有记忆楼梯级数的目的和需要,而后者则相反。这说明目的明确,记忆才有效果。

因此,学生在学习中要先预习,事先在不懂的地方做记号,听课时加以注意,原来不懂的地方就容易理解和记住了。此外,责任心强、热爱自己的工作和学习,也能增强记忆。因此,记忆的发展,同是否有明确的记忆目的密切相关,并随着人们对待工作、学习的热情、兴趣、责任心的增强而增强。

2.利用无意记忆,培养有意记忆的能力

人的知识经验,有很多都是无意记忆积累起来的。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看过、听过的事物和想过、做过的许多事情,当时并没有刻意去记住它们,但这些事物却自然而然地记在脑子里,成为个人知识经验的组成部分。比如,语文老师绘声绘色地朗读课文,历史老师生动有趣地讲故事,地理老师在黑板上随手画的中国地图,理化老师的某个实验,等等,老师并没有要求学生记住,而学生却记得很牢。

心理学的研究说明,无意记忆具有很大的选择性。那些在生活中具有重大意义的事物;适合人的兴趣、需要、活动目的的事物,能激起情绪活动的事物,对人的影响比较深,常常容易记住。所以无意记忆只要安排得当,利用得法,对学习有很大的作用。利用无意记忆巩固知识,可以少花精力,但不能保证知识的系统性。学习主要依靠有意记忆,但仅有这种记忆,又会使人感到厌倦。因此,在学习中必须把无意记忆与有意记忆结合起来,交替进行。

3.把意义记忆与机械记忆结合起来

这两种记忆是紧密联系、密切相关、相辅相成的。一方面,在机械记忆时尽可能把它意义化,有助于提高记忆效果;另一方面,意义记忆也要有机械记忆的帮助,才能保证记忆的精确性。因此,同学们在学习中应当把意义记忆与机械记忆结合起来。同时,应以意义记忆为主,因为意义记忆较机械记忆具有更多的优越性。心理学实验证明,意义记忆比机械记忆效率高。因此,学习中要尽量克服读书“不求甚解”“死记硬背”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