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眼之间,克里斯蒂娜在属于自己的战场上奋战了多年,二战即将结束,胜利就在前方。这意味着,在她的人生中,一个有着重要意义的阶段即将结束。她在这个时期所经历的每一件事,都将沉淀为她心中不朽的记忆,散发着特殊而难忘的魅力。
此时,克里斯蒂娜和安德鲁之间的感情也出了问题,那种亲密和充满激情的关系日渐淡漠。此前他们已经协定好,各自过独立的生活,但是嫉妒和占有之念,使克里斯蒂娜不能真正原谅安德鲁在伦敦时的背叛。尽管他们还会经常在一起,可从前的感觉已经不复存在,再也不可能如昔日般亲密。于是,克里斯蒂娜孤独地离开了。
曾经她每次到伦敦,总会揣满回到安德鲁身边的温暖与渴盼。但这次却没有任何人来问候她,安德鲁已然与她走向了相反的路。那个晚上非常漫长,她独自一人漫步在伦敦的大街上,无限惆怅。
在悲凉而哀伤的日子里,克里斯蒂娜意外地再次遇见了约翰·罗珀。这次重逢加深了他们之间的友谊,使他们真正成为了好朋友。她在他伦敦姨妈的公寓里住了下来,两人通过这样的接触加深了对彼此的了解,因为有了约翰的关照和友情,克里斯蒂娜渐渐走出了安德鲁带给她的失落与伤痛。
而属于克里斯蒂娜的荣誉也陆续到来。1945年初,因为救过两名英国军官的性命,克里斯蒂娜被授予乔治勋章。后来又因为她救过索伦森少校,法国授予她战斗银星十字勋章。那时克里斯蒂娜在英国驻中东部队统帅部下属的行动部门工作,一直到复员为止。l945年5月,她放弃了在英国空军妇女辅助队的工作,部队给了她l00英镑的退役金。
但是没过多久,曾满怀感激之情的英国政府竟然把克里斯蒂娜忘得一干二净了。她的祖国,更是根本没有任何表示来表彰这个英雄女儿。克里斯蒂娜陷入人生的悲剧里,回国后的她即使想寻找卑微的工作都十分困难。虽然她有很多忠心的朋友,但极强的自尊心,让她无法启齿寻求帮助,也不愿意成为别人的负担。即使她最亲密的朋友,对她的经济状况也一无所知。
为了尽快办理好加入英国国籍的手续,克里斯蒂娜回到伦敦。可程序推进得很慢,她只能先找个工作边做边等待。她从事着卑微的职业,离开了战争的克里斯蒂娜有点像失去天空而不知道应该往哪里飞的鸟,有时非常沮丧,好像整个人都要崩溃了,没有硝烟的现实生活竟然比战争还艰难吗?
在那段日子里,克里斯蒂娜做过宾馆被服室里的工作,也做过连锁酒店里的工作。反正都是在出卖自己的劳动力,以保证生活继续下去。有时她会想起当间谍的那段时光,虽然危险,但真的很喜欢也很有激情。那时候的她对未来有着无数的憧憬和理想,不像现在这样,有种什么都破灭了的绝望。
克里斯蒂娜的夙愿在1947年得到了实现,她终于拿到了英国护照。紧紧握着这个崭新的证件,克里斯蒂娜兴高采烈地来到了日内瓦。她想在这里找一份自己喜欢的工作,努力地生活下去。
让她没有想到的是,面试的负责人仔细检查了她的新护照后,郑重地说:“对不起,你现在还不是英国人,只是一个拿到了英国护照的外籍人员。”这个意思是指克里斯蒂娜仅仅算是“移居英国的外国侨民”,而且护照前页上也有着醒目的说明。这件事给克里斯蒂娜带来了巨大的打击,伤心之余,她迫切地想离开欧洲,打算去阳光普照的辽阔非洲,那里会有她所渴望的灿烂及广阔的视野。
克里斯蒂娜来到肯尼亚后渐渐恢复了活力,也重新找到了生活的乐趣。1951年夏天,她突然生出了想免费周游世界的梦想,于是她找到了一份在“劳海因”号客轮上做女乘务员的工作。这份工作的好处就是,不仅可以解决生计问题,还能满足她想去澳大利亚和新西兰航行的愿望。
在船上,克里斯蒂娜的表现有目共睹,她有教养的举止和沉默寡言却积极努力的态度赢得了乘客们的一致好评,当然也引起某些女服务员的嫉妒。41岁的浴室服务员马尔唐尼处处照顾克里斯蒂娜,同时也疯狂地爱上了她。她很感激马尔唐尼对她的保护,从最开始的礼貌和疏远,渐渐地过渡到无话不谈。在没有成为恋人之前,他们先成为了不错的朋友。
其实克里斯蒂娜的生活和内心都很孤独,在船上她几乎没什么朋友,每次受到伤害和侮辱时,虽然强烈的自尊心不允许她表现出来,内心的痛苦可是真真切切。马尔唐尼用热情和热心帮助她,保护她,崇拜她,温暖她,这让她不知不觉慢慢地产生了依赖心理。
两个人渐渐地进入了恋爱状态,毫无疑问越接近才会越看得清彼此。克里斯蒂娜没有想到,这个个头矮小、其貌不扬的马尔唐尼竟是个有暴力倾向的精神病患者。他对她的爱越来越变态,她走到哪里,他就跟踪到哪里,造成她挥之不去的阴影。她开始为自己的选择而后悔,并下定决心准备离开马尔唐尼。
在结束了又一次航行后,克里斯蒂娜回到了伦敦。那是和朋友吃完饭后回到宾馆的晚上,她抱着一大堆制服准备放到地下室的衣箱里去。在楼梯口她惊讶地发现了马尔唐尼,虽然并不想再与他纠缠,但出于礼貌她还是打了招呼,不过态度有些冷淡,也没有要与他过多交谈的意思。马尔唐尼一声不吭,只是脸色苍白地看着她。
克里斯蒂娜不想再理这个男人,继续开行李箱。其实她的心情也十分沉重,知道他精神上的障碍也许随时会发作。他问她是否真的想离开伦敦,她回答说是的。他沉默了一下,又叫她把自己曾写给她的信归还,克里斯蒂娜说已经烧掉了。几乎没有任何预兆,马尔唐尼突然向克里斯蒂娜猛扑过去,并将一把长刀深深地捅进她的胸部。
克里斯蒂娜惊恐地睁大眼睛看着马尔唐尼,虽然有所预感他会对自己使用暴力,但没想过他真的会想杀死她。在这个男人失常而疯狂的举动里,她甚至来不及后悔自己怎么会接受这样的疯子,便痛苦地倒下去了,只传出来微弱的喊声。一名受惊的旅客发现这个情形后,马上给警察和救护医院打了电话,但是一切都太晚了,等救护人员赶到时,克里斯蒂娜已经离开了人世。
马尔唐尼并没有逃跑,他站在那里,凝视着克里斯蒂娜的尸体,反复地说:“我杀她,是因为我爱她。”甚至在上绞刑架前,他唯一重复的话就是:“杀了她才能最终占有她。”这个男人的爱那么偏执,正是这种变态心理害死了他口中心爱的女人。
克里斯蒂娜的离世,极大震惊了她的朋友和同事,他们这才感觉到,战后这段时间对她的了解和关心太少了,想必她一定承受了很多痛苦。克里斯蒂娜活着的时候,人们忽略了她的存在和需要,此时倒是有不少威严的军人代表庄重地聚在这里,围着克里斯蒂娜的遗体,向死去的她深深致敬。
这是她理应享受到的尊敬,她在战争时期为反法西斯所作出的贡献,她的勇敢机智、大义无畏,会让无数人铭记,也会让无数人景仰,虽然她的死,那么让人惋惜。
玛加丽塔·科涅库娃
圣彼得堡市的俄罗斯政治警察博物馆,在2003年展出了一系列从沙俄时代到苏联克格勃时期的众多俄罗斯女间谍画像。画像中的这些女间谍身份各不相同,有的贵为公主,有的藏身青楼。她们从事间谍活动的姿态和手法也各异,有的风流妩媚,有的心狠手辣。而在一系列女间谍肖像中,最引人注目的莫过于一位名叫玛加丽塔·科涅库娃的女间谍。
她是早期社交界的宠儿,雕塑大师的夫人,集美貌、智慧、风度、艺术修养于一身。
而在她贵夫人的身份背后,却隐藏着一个惊天秘密,这个秘密在她去世了十多年后才得以公开一一玛加丽塔竟然是苏联克格勃的间谍。
她以助手的名义来到大科学家爱因斯坦的工作室,而且没有辜负克格勃高层的期望,成功地俘获了爱因斯坦的心。就这样,情报随着玛加丽塔和爱因斯坦的乱世之恋而悄无声息地流了出去,苏联也因此获得了很多尖端科技资料。
多年以后,玛加丽塔精心保留下来的九封书信暴露了她与爱因斯坦的特殊关系,这段神秘而浪漫的恋情,随着当事人的去世和苏联的解体,逐渐浮出水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