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历史上最著名的女间谍
7406200000018

第18章 远离战争的幸福岁月

1912年8月13日,在新西兰的惠灵顿,南希·韦克睁开那双明亮的眼睛看到了来到这个世界的第一缕曙光。虽然她已经是家里的第六个孩子,但仍然让父母感到无比喜悦,他们认为,每个儿女都是上天的恩赐,而哥哥姐姐们也对这个最小的妹妹充满了好奇。

可爱漂亮的南希在惠灵顿待的时间并不长,她甚至都没来得及好好打量这个青山环绕、毗邻大海的城市便要离开了。才20个月大的南希要随家人搬到澳大利亚的悉尼去,并将在那里开始她真正的人生。

南希的童年过得无忧无虑,到了该接受教育的年龄时,她被送到了当地的学校。聪明的南希轻松地完成了自己的必修课业,随着时间的流逝长成了一名亭亭玉立的少女。

少女时期的南希并不是很乖顺的女孩儿,有着自己独特的思想,也有着叛逆的精神。她不喜欢把上层社会的规矩放在眼里,也不喜欢循规蹈矩地去做事情。父母对这个小女儿有时也十分头疼,作为虔诚的基督教信徒的南希的母亲,更是对叛逆的女儿一脸无奈。他们也知道,愈加严厉的管教愈会增加青春期少女的反叛意识。由于年龄的差距较大,南希也是游离于哥哥姐姐们的世界之外,这让她成了一个不太合群的孩子,而且脑子里常常充满了幻想。

不仅如此,或许是叛逆精神无形中启发了南希的自立意识,l6岁的时候,她就已经非常独立,甚至可以外出工作了。南希在一家医院做护士,工作虽然辛苦忙碌,但十分充实,觉得生活完全在自己的主宰之下。那段短暂的时光,帮助南希树立了最初的职业精神。

离开医院后,南希又去念了大学,她知道知识将对人的一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她竭力吸取文化营养的同时,美丽的大学时光悄然而逝。毕业不久,20岁刚过的南希便离开家乡去了英国,在那里充分体验了一个人身在异乡的感受。不久她成为了一名记者,这样的工作比较自由,也符合她的性格。她每天和一群年轻人无忧无虑地穿梭于欧洲的城市之间,采访、写稿子,很充实也很快乐。她喜欢这种激情洋溢的生活,而且与同样热爱自由的法国人相处得很愉快,他们都有着不拘小节的性格。

身在欧洲的南希亲眼目睹了希特勒的上台。20世纪30年代初期的德国,内部局势十分混乱,希特勒正是在这样的动荡中登上了政治舞台。他用自己激情四溢的演讲,饱满的热情和煽动力,迷惑了众多德国民众。纳粹精神就这样轰轰烈烈地兴起与推广着,与此同时反犹太运动更是在无情的进行之中。

在维也纳,南希亲眼看到犹太人被铐在一起,而纳粹分子在残忍地鞭笞他们。这样的行为深深地触到了南希的心理底线,也许就是从那时开始她心里埋下了反对纳粹行为的种子。

在这枚种子尚未发芽时,南希的爱情之树先开花结果了。与英俊而潇洒的法国工业家亨利·菲欧卡的相识,是她情感生活里很重要的收获。南希喜欢法国人的热情、浪漫和热爱自由的天性,而亨利对这个来自澳大利亚的美丽姑娘颇有好感,对她自然的个性也十分欣赏。

两个人认真地交往了一段时间,对彼此的了解不断加深,对于对方的爱恋也日益升华,1939年,南希与亨利举行了婚礼,正式结为夫妇。婚后的生活十分和谐,两人性格上的差异不大,而且又有着许多共同的爱好和习惯。比如饮食上他们都喜欢香槟和鱼子酱,时常会对坐而酌,好不惬意。工作之余,他们也都热衷于旅游和参与社交活动,或者携手逛街,或者并坐在湖边钓鱼。那里有他们的乡间别墅,可以俯瞰马赛港,这是属于他们最浪漫的时光。

以至于很多年以后,南希仍然可以饱含深情地对别人说:“亨利是我此生最爱的人,他是我的丈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