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教材教辅大学生身心健康指导
7340300000036

第36章 大学生心理特点及成长中的问题(3)

三、闭锁性与寻求理解的冲突

闭锁性是大学生心理发展过程中的一个显著表现。大学生进入青春期后就开始表现出文饰、内隐的特点,他们非常渴望友情、爱情又经常会感到孤独。他们往往根据一定的场合或环境来表达自己的情绪,甚至外显的形式与内隐的体验并不一致。例如,对某种事物明明是厌烦,但由于种种原因或是不好意思却表现出很好的心态,一忍再忍;对某个异性朋友明明是爱慕,想去接近,但由于自尊心或客观环境的限制,有时会表现出无动于衷或做出回避的姿态等。大学生这种矛盾的心理,一方面,他们迫切希望在与他人进行交往中,能够获得他人的注意、关心、尊重、理解和爱护,希望有一个真心可靠的朋友,一个可以和自己在心理上产生共鸣的知己,渴望他人能正确地理解、尊重、欣赏自己,能与自己在心理和情感上进行沟通,以心换心。自己的思想与情绪、情感一旦不被他人理解,得不到满足,便容易产生低落的情绪,感觉内心的空虚,陷入惆怅和苦恼之中,容易产生孤独感,将自己完全封闭起来。另一方面,由于大学生的自我意识发展比较成熟,常常会对自己的内心情感和感受以及内心世界进行自我追问、探索、反省,又将自己的这种内心世界与外界隔绝,也就是时常不让他人来了解自己的内心世界,更不想让他人了解自己的所需所思,希望有一个完全属于自己的心理空间,从而产生闭锁心理。大学生这种心理特征上的二重性,也是他们个性发展过程中必然出现的心理过程,这就容易使大学生的内心世界产生更为复杂的心理冲突。

四、性生理与性心理的矛盾

处于青年发展中后期的大学生,他们身心发展的一个显著特征就是性生理和性机能进入成熟期。然而他们的心理还正趋于成熟过程之中,因此就会产生一些与性生理有关的心理矛盾。大学生的性意识已经成熟和十分活跃,性需要和性冲动的表现很强烈。一方面,他们的性生理的成熟会引起性冲动和性意识;另一方面,他们又必须遵守社会的道德规范与学校的规章制度,以强烈的意志压抑和调整自己的性需要和性冲动,由此形成性意识与性道德规范的矛盾。由于大学生在校学习时间的延长,导致了他们社会化进程的迟缓,他们在经济上尚未独立,还生活在半社会化的校园中,还要进行专业文化学习和专业实训与专业实习,他们在校的主要任务还是要完成学业、选择就业,其主要精力依然是放在学业的完成和知识的获得上,他们的未来还有许多的不确定因素,这一切都将导致他们性心理的成熟往往落后于性生理的成熟,使得他们处于性早熟与性生理需要延迟的矛盾之中。由此而产生种种与性心理有关的心理冲突。这对他们的心理发育与性心理的成熟有着重要的影响,如果处理不当就会引发许多的心理问题甚至性行为问题。恋爱已成为大学校园的一种普遍现象,这也是大学生青春期性生理和性心理发育的必然所致。但大学生又不善于处理这些问题,常因恋爱而影响学习,违反校规、校纪,不能与他人进行正常地交往,不参加集体活动,每天都是在二人世界中度过从而影响学业。所以,大学生应当树立正确的恋爱观,这对其自身的性心理发展与性成熟有着重要的影响。

五、情感与理智的冲突

从大学生的生理角度来看,他们正处于青春的成熟时期。他们的高级神经系统的兴奋与抑制活动占有优势,一方面是情绪、情感的兴奋表现比较突出,另一方面又表现出理智的思考与冷静。这使得大学生的情感发展与表现时常既强烈又不稳定,情感起伏不定,处于动荡不安的状态。因此,他们的情感常常带有明显的两极性:正、负情感交替表现。从大学生的思维发展过程来看,他们的思维已经成熟,而且表现出理性思维的抽象概括性、独立性和创造性的特点。对于一些问题的看法时常会用理性来思考,并进行反思,但又不能全面、客观地分析,从而表现出偏激的一面。从这两个方面来看,大学生的情感与理智时常处于不稳定和相互影响之中,这种情感与理智的冲突给他们的心理发展带来了障碍。在生活和学习中,经常看到有一些大学生为一点儿小事而情绪激动,不能控制自己的情绪而发泄,处理问题感情用事,过于偏激,甚至因一时的冲动而做出追悔莫及的事情,一旦清醒过来又后悔不已。

总之,大学时代是人生发展的关键时期,更是心理发展的“断乳期”。在这一“断乳期”,因脱离父母的“保姆式”的管理而成为生活、社会中的本真意义上的独立的人,并开始逐渐建构自己的内心世界和独立的生活个性,致使他们在这一重新构建自己独立性的过程中和生理、心理、智力的发展走向真正成熟的时期时,必将会产生种种的心理矛盾冲突,成为大学生应该认真对待的重要课题。如果不能很好地解决这些心理矛盾的冲突,就会影响其心理健康而导致心理障碍。

大学生常见的心理困惑

大量的统计数据和大学生心理咨询调查表明,20.23%的大学生有不同程度的心理困惑和困扰。近年一项涉及10多所高校被调查人数超过2000人的调查则显示,当前大学生认为自身心理健康状况“一般”和“较差”的分别占55.4%和26.9%,而自认为“比较好”和“非常好”的只占14.8%。多次调查和多项研究表明,大学生存在心理健康问题的发生率较高,而且不同阶段的大学生都会表现出不同的心理问题。这一结果说明,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不是个别的而是群体的、具有普遍性的问题。

那么,到底是什么原因让大学生产生心理困扰和心理困惑的呢?调查结果显示,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

一、环境适应不良

这类问题主要发生在新生群体之中。从高中到大学,生活条件、学习内容及其方式、人际交往、环境变化、地域的迁移、饮食的不同等都相应地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几乎所有的大学生新生都存在一定程度的不适应,尤其对新环境适应差的学生,其心理变化是巨大的。环境适应是大学生入学后遇到的第一个问题,这给他们的心理发展带来很大的影响,将会影响到他们整个大学时期的学习和生活。

二、人际交往的困惑

相对高中的封闭性来说,大学生活给每个大学生带来了开放、宽松、自由的空间。大学校园就是社会的缩影,所以大学生对人际交往的关注程度往往超过了学习。这是他们社会化进程中必要的发展过程。人际交往和人际关系就成了大学生生活中一个重要和最为棘手的问题。一方面,他们希望在校能交更多的朋友,建立良好的关系和渴望着真诚的友情,渴望被他人理解、欣赏和同情,得到他人的支持和关心。另一方面,他们在交往中又常常以自我为中心,个性突出,遇事多从自己的角度出发,不考虑他人的感受,总是希望周围的人和环境都能够随顺自己的心愿,他们又不懂得交际的技巧与原则。因此在人际交往中时常不能与人很好地交流与沟通。许多学生就产生了自我封闭的倾向,不愿与他人交往。据调查,交际困难已成为诱发大学生心理问题的首要因素,常常表现在难以和别人愉快地相处,没有知心的朋友,缺乏必要的社交技巧,往往因为一点儿小事就会过分计较甚至爆发矛盾与正面的冲突,以及由此而引发的苦闷、情绪低落、孤独、郁闷,或缺少支持、帮助和关爱等痛苦的感受。这样长期下去,就容易形成抑郁症、社交恐惧症、自闭症等心理疾病。

三、学习方面的困惑

学习是大学生的第一任务和主要的活动方式。学业能否完成关系到大学生是否能顺利地毕业走向社会的关键,所以大学生都非常重视学习和学业的完成,都会在学习上积极要求上进,并希望自己能够更多、更好地掌握知识、技术和技能。同时我们应该看到,学业的压力给大学生带来了心理上的压力,学业的负荷越重,学习压力就越大。大学生的学习压力相当一部分是来自所学专业而非所爱。由于不喜欢所学的专业,而且又无法改变所学的专业,这使他们长期处于学习的冲突、矛盾,甚至是痛苦之中。尽管不喜欢学习此专业,但还有许多课业必须完成,只好在学习的矛盾和痛苦中度过。再加上本人的学习方法不当,还要参加一些社团和学校院系组织的活动,以及参加各种证书考试所带来的压力等。致使大学生的精神始终处于高度紧张的状态,一个压力接着一个压力的到来,造成他们缺少学习动力、考试焦虑、学习疲劳过度、注意力不集中、心态焦急、情绪低落、失眠等亚健康状态,大脑不能得到很好的放松,这样就可能产生抑郁、强迫、焦虑、失望,情绪激动等心理疾病,发生心理障碍,甚至产生精神分裂症。

四、生活压力的困惑

据统计,现在大学生中贫困者占全体大学生人数的20%左右,特别困难(特困生)者约占5%7%。生活贫困是大学生生活压力的一个重要方面。尤其是在当今社会,许多大学生都有好胜好面子的个性,家庭的贫困给他们的心理带来许多的压力,他们总是感觉贫穷是没有面子、低人一等、抬不起头、说话没有力量。于是不敢直面对待贫困,与同学相处总是感觉自卑,不愿意与人交往,不喜欢与人说话,将自己封闭起来。这种生活压力的困惑,给他们带来了许多心理问题,很容易产生心理障碍。

五、恋爱与性方面的困惑

由于大学生的性心理和性生理的不同步发展,加上他们缺乏系统的性知识教育,使得他们表现出对性知识的渴望、对异性的幻想与追求、对爱情的憧憬。花园式的校园里,随处可见成双成对的情侣,这已经成为当代大学校园中较为普遍的现象。这是因为,大学生已经处于恋爱年龄阶段,校园又是一个特殊的社会环境,大学生在共同的集体生活中使得他们彼此接触的机会比较多,彼此相互接近而容易产生好感,这样他们之间就很容易擦出爱的火花。由于大学生们的恋爱观、性价值观的模糊,对性意识和性冲动存在不安,性行为失当,这样我们常常看到在浪漫爱情的背后却隐藏着许多的心理问题,大学生恋情的稚嫩及其特有的激情给他们蒙上一层神秘的色彩,同时也酿成了一杯一杯爱的苦酒。如何面对失恋、如何处理好恋爱与学业的关系,都让他们苦恼万分。

在性方面,许多大学生陷入矛盾的旋涡之中,一方面,他们有着强烈的性生理感受和性心理体验,且伴有性冲动;另一方面,社会规范、习俗、校规校纪等对大学生的性行为有严格的约束要求。这种矛盾的困惑确实使不少大学生感到不安与压抑。由于个体的性欲望有其隐性的特点,大学生的这种性压抑往往以多种形式宣泄出来。随着时代的发展,“性解放”观念已经被大多数大学生所接受。调查表明,有相当一部分大学生对恋爱中发生的性交行为持宽容态度。因此,校园性行为和同居的现象时有发生,并且已经成为大学生的心理困惑之一。

六、择业方面的困惑

大学生的就业问题已经成为社会和家长十分关注的问题,也是大学生最为关心的问题之一。虽然现在的就业形势比较严峻,但大学生对就业的期望值比较高。认为自己经过大学的苦读和几十年的努力学习,且花费了父母许多的辛苦培养费,又交给学校那么多的学费,其目的就是让社会理所当然地给予自己回报,能够找到一份比较理想的工作。一方面,他们对“毕业=一份好工作”的期望值比较高,希望自己早日参加社会工作,能够在经济上成为一个独立者,并尽快成为社会人。另一方面,由于社会的竞争压力加剧,就业形势不容乐观,社会给大学生提供的就业岗位又不能满足大学生专业发展的需要,就业上的“双向选择”使得大学生就业和找到一份比较理想的工作是越来越难了。而且对于今天的大学生来说,要承受比过去的大学生更多的心理压力,使大学生在求职中产生了各种矛盾心理:如焦虑、迷茫,失望、犹豫等。如何实现职业理想?如何挑选好的单位?什么样的单位才会适合自己的发展?他们面对选择往往茫然无序、犹豫不决、躁动不安、情绪时好时坏、自我追求的目标受到同伴和群体的制约。这些问题给大学生尤其是即将毕业的大学生带来很大的心理压力和精神压力,自我被痛苦所折磨,很容易在就业问题上产生失衡心理。

七、对网络依赖的困惑

现在,越来越多的大学生被五彩缤纷的童话般的网络世界所吸引,“上网”已经成为大学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学生作为先进科学知识、新思想和新观念的拥有者,有更多的条件可以参与网络生活,从而对网络的依赖性越来越强,网络成瘾问题在大学生中越来越突出。学生花费大量的时间上网,在网上持续聊天、浏览和玩游戏。每天沉湎于虚拟的世界和网络游戏之中,久而久之,就容易影响大学生正常的生活和心理发展。上网时容光焕发、精力充沛,在网上能连续待上几十个小时不休息,整天沉溺于网络,甚至通宵达旦;而下网后,精神疲惫不堪、情绪低落消沉、思维迟钝、目光呆滞、表情木讷、无愉悦感、生物钟紊乱、食欲降低、体重下降、精力不足,自我评价降低和能力下降,对现实生活失去兴趣,人际沟通能力下降,人趋向孤独化,许多上网成瘾的大学生产生焦虑、孤僻、冷落等心理问题,有的学生甚至不惜荒废学业,放弃就学机会,产生网络孤独症、人格分裂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