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教材教辅大学生身心健康指导
7340300000013

第13章 身体锻炼与身体健康(2)

由于长期进行身体锻炼,呼吸系统的机能改善使肺内的气体交换(氧气由肺入血,二氧化碳由血入肺)进行得非常充分,血液含量增多,从而使新陈代谢旺盛,即能量物质的氧化过程进行得较为完善。

身体锻炼还能提高人体对缺氧的耐受力。在缺乏氧气的条件下,仍能坚持复杂的肌肉活动,如登山运动员在高山缺氧的条件下,不仅能够维持生命活动,而且还能完成艰巨的登山任务。

生命离不开氧气,正常人24小时可吸入大量的空气,在吸入的空气里有各种细菌、病毒、尘埃以及一些有害物质。呼吸系统具有完整的物理、生物、免疫等防御功能,可以抵抗各种致病物质的侵袭,保护呼吸系统的健康。当人体的体质下降、免疫力和抗感染力下降时,病菌就会乘虚而入。首先使上呼吸道黏膜发生炎症。而后向支气管继续伸入,引起支气管炎、肺炎等并发症。如果经常参加身体锻炼,特别是耐力的锻炼,如长跑、游泳、球类项目等锻炼,则能够促进心肺功能增强,新陈代谢旺盛,提高身体对各种疾病的抵抗能力,这样就能及时消除呼吸道疾病,减少感染疾病的机会。

气管炎和支气管炎是呼吸系统常见的疾病,其病因主要是肺组织器官弹性衰弱,导致肺内积存残余空气,使人不能充分吸气,呼气也很困难。氧气供应严重不足,因而出现呼吸功能变坏的种种病状。这种疾病只要通过适当的身体锻炼,增进身体健康,增强自身的体质,提高呼吸系统的功能,是完全可以减轻其症状和预防病变继续发展的。

四、身体锻炼对运动系统的影响

1.身体锻炼对骨骼的作用

正常人有208块骨头,它有支撑体重、传递机械力、保护内脏器官以及供肌肉附着和作为运动杠杆等作用。

科学研究和实验表明,经常参加身体锻炼,能使各关节产生如下变化:管状骨的横断面积增大,骨皮质层厚,骨松质中小梁的分配排列与肌肉的拉力及重力的压力方向更加一致,肌腱附着处(结节粗隆)变高,骨基质的数量增多等。如投掷的运动员,经过一年的练习后,肱骨干直径比正常人可增加1.52毫米,训练3年者可增加2.53毫米。由于某种原因骨质增厚及骨髓腔缩小,骨骼变得重而坚固,能承受较大的负荷。同时,在进行体育活动时做的许多动作中,都需要关节具有很大的活动幅度才能完成,这样就使关节周围的肌肉力量加强,韧带伸展性提高,从而扩大关节运动的幅度和提高韧带的柔韧性和关节的灵活性。同时,既加强了关节的稳定性,又提高了骨的抗断、抗弯、抗压等方面的能力。

经常参加身体锻炼不仅骨骼变粗,还可以使骨骼增长。经常进行身体锻炼的人,比同年龄不经常参加身体锻炼的人身高平均高出47厘米。骨骼之所以增长,是因为骨骼的两端有软质的骨骺,这层软骨在新陈代谢的作用下,不断地骨化而变成硬骨,同时又不断地增生新的软骨。因此,骨骼就会不断地增长。

2.体育锻炼促进身材长高

人的身材高矮受遗传“基因”的影响,但也受后天环境的影响。如生活条件、营养状况和内分泌功能的影响,特别是身体锻炼,不仅能增进健康而且还能使个子长高。

据有关材料统计,近10年来日本人因生活习惯的改变(从席地盘膝而坐改变为坐在椅子上),结果平均身高增加了3.22厘米;澳洲的袋鼠,跳起来主要依靠后腿跳,所以后腿长得长而粗壮,前腿因用场不大,所以长得短而细小。这两个材料就证明了拉马克的“用进废退”定律,经常用力的腿长得就长,不用力的腿长得就短。

人体的高矮主要是由骨骼的长度决定的。到了青年时期,性激素开始分泌,人体的新陈代谢能力旺盛,由于性激素有刺激骨骼迅速生长的作用,所以青年时期是骨骼迅速生长的黄金时期。这个时期如果能系统地、科学地进行身体锻炼,则脑垂体前叶功能会更加活跃,促进脑垂体前叶分泌出更多的生长素,从而使你的身材长高、长大。

3.身体锻炼对肌肉的影响

肌肉是人体运动的动力器官,无论是人的基本活动能力,如走、跑、跳、投、攀登动作,还是劳动的各种技能,都是以肌肉的收缩和舒张为基础的。

肌肉按结构和性能可以分为三大类:骨骼肌、平滑肌、心肌;按其外形可分为长肌、短肌、润肌和轮匝肌。人体骨骼肌有600块左右,占人体重的40%,而四肢肌肉约占肌肉总量的80%。

经常参加身体锻炼的人,能使肌肉强壮,表现为肌纤维增粗,肌肉的体积增大。其重量可增加到占全身重量的50%。实验证明,经过反复锻炼以后,肌肉变粗变强。一根肌纤维经过反复拉伸锻炼后,单位肌力可提高100倍,伸缩速度可加快60倍。从这里可以看出,人体肌肉的潜力是巨大的。

身体锻炼可以使肌纤维增粗,肌肉能及时地得到有利于生长发育的蛋白质,从而使肌肉丰满,体形匀称。

五、身体锻炼能提高人体的抗御疾病的能力

生理医学研究表明,经常参加身体锻炼的人能增强自身的免疫能力,增强人体对疾病的抵抗能力。通过科学的身体锻炼,人体各器官功能水平不仅能够得到提高,而且身体锻炼也是预防疾病的重要的积极的因素。例如,腹壁肌肉的过分松弛无力,容易引起内脏下垂、消化不良等;呼吸功能的衰弱,容易导致肺气肿等疾患的发生;体内物质能量代谢过程的失调,容易引起血脂过高,从而导致冠心病、高血压等病的发生。经常性的锻炼可以增强各器官的功能,从而达到预防这些疾病发生的目的。

1.身体锻炼对疾病的康复具有一定的辅助作用

一些患有某些慢性疾病的人,在医生的指导下通过合理的、科学的锻炼,对疾病的康复有一定的辅助作用。这是因为,锻炼能改善和增强病变器官的功能,譬如肺气肿患者,往往由于肺功能差,肺组织弹性逐渐衰退而引起肺泡经常处于过度扩张状态,肺内组织的功能下降,造成人体呼吸困难,而根据病情进行适当的医疗体育活动,如做专门体操、广播操,或打太极拳、散步等,有助于改善肺通气功能,增强肺组织的弹性。一些运动器官的颈、肩、腰、腿痛等疾病,通过做“练功十八法”、“祛病延年二十势”及太极操等锻炼,可以改善患部组织的血液循环以及软组织的营养及氧气供应,对疾病的康复具有很大的帮助。

2.身体锻炼能促进局部器官病变的好转和恢复

有些疾病往往是由于缺乏必要的体力活动和运动而导致的。如消化不良、便秘以及某些慢性胃肠病。通过适当的身体锻炼,如打太极拳、慢跑、走步、做保健操、保健气功等,能改善神经系统对消化系统吸收功能的调节。适当的身体锻炼还能使体内能量物质消耗增加,改善全身的血液循环,对消化吸收功能的增强很有益处。此外,身体锻炼还能调节情绪,改善神经系统的调节功能,也有助于促进疾病的康复。

六、身体锻炼能提高身体素质、增强体质

身体锻炼的目的就是为了增强体质,促进健康。为此,大学生应该对体质、身体素质、基本活动能力和体力有一个正确的、全面的了解。

体质是一个综合性的概念,是指人的有机体的质量。它是在遗传性和获得性的基础上表现出来的人体形态、结构、生理生化功能和心理因素的综合的相对稳定的特征。体质的强弱,就是由这些方面综合反映出来的,体质是人的生命活动和劳动工作能力的物质基础。

体质包括身体形态发育、生理功能、体能、适应能力和心理状况。

(1)身体形态发育水平。身体形态发育水平包括体格、体形、姿势、营养状况以及身体组成成分等。

(2)生理功能水平。生理功能水平是指机体新陈代谢水平以及器官、系统的效能。

(3)体能。体能是指人的机体在从事身体活动时所表现出来的能力。它包括身体素质(速度、力量、灵敏、柔韧、耐力等)和身体基本活动能力(走、跑、跳、投掷、悬垂、支撑、攀登、爬越、举起重物等能力)。

(4)有机体的适应能力。有机体的适应能力是指人体在适应内、外界环境中所表现出来的机能能力。它包括人体对外界环境的适应能力、应激能力和对疾病的抵抗能力。

(5)心理发育(或发展)水平。心理发育(或发展)水平是指本体感知能力、个性、意志等,表现出精力充沛并具有良好的精神状态、意志品质和气质等。

体力则是为进行运动或劳动所需要的身体能力,可将这些能力分为进行运动能力、持续运动的耐久力、对运动的协调能力等。

从体质概念中可以看到,体质是一个综合性的概念,它包括了身体素质和人的基本活动能力。身体素质与基本活动能力是人的体能的一部分,而身体素质与基本活动能力又是不同的概念。

身体素质和基本活动能力是人们在先天的基础上和后天的生活劳动中发展起来的,所以,任何人都具备一般的身体素质和基本的活动能力,只是各人身体素质和基本活动能力发展程度不同而已。

经常参加身体锻炼可以有效地提高人体各种身体素质和基本活动能力,这是因为身体锻炼是在特殊的条件、特殊的环境下进行的,有机体必须最大地动员和发挥身体各部位的机能,如神经调节、呼吸加强、血液循环加快等,这样天长日久,各个专项素质就会逐渐形成和提高,也都会引起所有的身体素质和基本活动能力的改变与发展,从而能够发展身体素质和提高基本的活动能力。只有全面地发展身体素质,提高身体基本的活动能力才能有效地做好工作,完成艰巨而繁重的学习任务。

身体锻炼能够增强体质,就是因为它能使人的体格不断地健壮,体能获得全面发展,身体素质得到提高,身体各运动系统的功能得到加强,有机体的适应能力尤其是人体对疾病的抵抗能力和适应自然环境变化的能力不断增强,又能使人在锻炼过程中享受身心快乐,提高精、气、神,促进人际交流,在日常的工作和学习中,始终保持一种良好的心理状态,让人精神充沛、精神愉悦。

身体锻炼的科学性与方法

一、生命在于运动

“生命在于运动”这是由法国思想家伏尔泰提出的名言。当今已为全世界不同种族、不同国家的广大群众所接受,成为现代生活中推动人们锻炼身体、强身保健的有益格言。动物学家曾经给这句格言作了很好的注解。学者们将兔子和夜莺从小关在笼子里喂养,它们长大后,外表貌似发育正常,但一放到自然界时,兔子跳跃几下就倒地死去,夜莺投入大自然的怀抱,发出的高昂啼叫竟成为它最后的啼鸣。说明动物如果完全缺乏运动,器官从形态上和健康的动物似无大的差异,但其生理机能弱,应激能力差,一旦进行剧烈的活动,就可能承受不了急剧上升的血压而导致上述悲剧的发生。观察野生动物和家庭饲养动物寿命的差别,也能得到有益的启发:野兔子的平均寿命为15年,而家兔子一般为45年;野猪的寿命比家猪长一倍。野生动物寿命较长的原因,在于它们为了获取食物、自卫和逃避敌人,不得不经常处在奔跑的状态之中,而正是这种经常性的奔跑活动,使得它们的生命比家畜长。这充分说明,生命与运动关系密切。

祖国医学宝库中有许多关于运动与生命关系的记载,例如,《内经》、《千金方》等都有医疗体育方法等的记载。有人模仿飞禽走兽的动作编了各种健身术。例如,后汉的医学家华佗认为“人体欲得劳动”、“动摇则谷气得销,病不得生”,总结和编制了一套名为“五禽戏”的保健体操。模仿虎、鹿、熊、猿、鸟的动作,进行锻炼;如太极拳、八段锦、《易筋经》等健身法在群众中广为流传。唐代名医孙思邈曾说“人欲劳于形,百病不能成”、“养生之道,常欲小劳”。祖国医学的理论与实践说明,运动锻炼是健康的无价之宝,而缺乏运动则是健康的大敌。

缺少运动对健康会带来什么样的不良影响呢?瑞典生理学家索尔廷让受试者卧床停止活动20天,发现受试者由于缺乏身体活动,身体各器官的功能明显下降,心输出量从以前的17.2升下降到卧床后的12.3升,心搏量从90毫升下降至62毫升,心容量从740毫升下降至690毫升;长年生活在严寒世界的爱斯基摩人,在同严寒与野兽的搏斗中练就一副健壮的体魄,但当他们因儿子的狩猎本领超过自己而引退,不再参加狩猎后,健康状态就因为缺少活动而急剧下降。可见缺乏运动将使健康受损,而经常科学地锻炼身体才能给生命增添无限的活力。这些事实充分说明运动对于生命的重要意义。

“生命在于运动”这一光辉命题言简意赅地说明了人类生存与身体锻炼之间的关系。生命存在的形式虽然千姿百态,但究其本质却是哲理相同的。无论是高级还是低级的,无论是动物还是植物,从宏观到微观,从内到外都处在不停的运动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