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军事中国工农红军西路军·调查研究卷(下)
7204900000113

第113章 靖远县红四方面军强渡黄河纪念碑及雕塑

靖远县红四方面军强渡黄河纪念碑及雕塑

杜树泽

靖远是黄河上游一个古老的县份,境内黄河沿岸有鹯阴口、虎豹口、三角城渡口、索桥渡、北卜渡等渡口。这些渡口自汉唐以来就是丝绸之路北线上的重要渡口。

1936年9月,彭德怀率领红一方面军1.7万人进入靖远县境,策应红二、四方面军北上,为实施宁夏战役计划做准备。10月9日,三大主力红军在会宁胜利会师。红军会师后,蒋介石紧急调动20余万人马前来追剿,企图歼灭红军于黄河以东;同时为阻止红军西渡黄河,攻打宁夏,又令驻守河西的马步青部在虎豹口、红嘴子、三角城等渡口的黄河西岸布防,修筑碉堡、工事,还扣押了各渡口的全部船只。

这时,党中央和中革军委为了实施宁夏战役计划,命红四方面军主力西渡黄河,红四方面军总部即把造船和强渡黄河的任务交给了红三十军。红三十军军长程世才和政委李先念,率领红军部队到大芦子和张家崖湾一带秘密造船,至10月20日,已造木船16只。当地群众成立了渡河委员会,由船户常庆禄任委员长,叶树弟任副委员长,协助红军渡河。10月23日深夜,红三十军先头部队第八十八师二六三团在营房滩偷渡,由于受河道中浅滩阻隔,未能成功。24日夜晚11时,红军在虎豹口渡河,一举成功。红军先头部队登岸后,摧毁了敌军构筑的碉堡和防御工事,击退了马家军河防部队。至10月30日,红三十军、红九军、红四方面军总指挥部、直属队及红五军共21800余人先后渡过黄河,走上了西征河西走廊的征程。

为了纪念红军在靖远强渡黄河的英雄壮举,缅怀革命先烈的丰功伟绩,靖远县人民政府于1995年拨款,在乌兰山顶修建了红四方面军强渡黄河纪念碑。2002年,甘肃省文物局和靖远县人民政府划拨专款,地方人士慷慨捐资,在红军渡河的地方——虎豹口,修建了红军强渡黄河纪念雕塑。

乌兰山红四方面军强渡黄河纪念碑

乌兰山位于靖远县城南侧,红四方面军强渡黄河纪念碑就修建在乌兰山上,与乌兰山公园融为一体。进入靖远县城,纪念碑即映入人们的眼睑。纪念碑正面书“红四方面军强渡黄河纪念碑”12个大字,背面刻靖远县人民政府的碑文。碑文如下:

一九三六年十月,中国工农红军第一、二、四方面军经过艰苦卓绝的长征,在会宁胜利会师。二十四日至三十日,红四方面军总指挥部及所属直属队、三十军、九军、五军,奉命于靖远虎豹口渡河,在我县群众的大力支援下,两万一千余名指战员,冒着敌人的轰炸、封锁,驶木舟,战恶浪,奋勇强渡,鏖战七个昼夜,胜利渡过黄河。十一月十一日,过河部队受命组建红西路军,踏上了悲壮的西征历程。为纪念红四方面军强渡黄河天堑之壮举,缅怀其浴血奋战、英勇献身的光辉业绩,激励后人继承、发扬红军的大无畏革命精神和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夺取社会主义建设的新胜利,特树此碑。

靖远县人民政府

一九九五年十月立

虎豹口红军强渡黄河纪念雕塑

虎豹口原名河包口,位于靖远县城西南约8公里的黄河东岸。这里是1936年10月红四方面军强渡黄河的地方,2001年靖远县在此铸造红军渡河纪念雕塑。雕塑基座为大理石制作,上面竖立着红军雕塑。雕塑由花岗岩雕琢,由四名红军形象组成。两名红军战士高举步枪,召唤红军战士勇猛冲锋;两名战士挎着冲锋枪,正欲前冲;一名红军指挥员单腿跪地,凝视前方,指挥红军战士们冲锋战斗。红军雕塑以飘扬的红旗作背景,更显得形象鲜明而生动。

雕塑基座高约15米,正面(北面)书“中国工农红军强渡黄河纪念雕塑”,南面镌刻李先念题词“为中国人民解放事业牺牲的烈士们永垂不朽”,西面雕刻靖远县人民政府的纪念碑文,东面雕刻有县文化体育局的碑记。

雕塑东侧竖立着一块巨石,上书“虎豹口”三个大字,由靖远籍书法家马文治题写,笔力刚劲流畅,以红漆内饰,更显得苍劲雄浑。

靖远县人民政府的纪念碑文

虎豹口,红军渡,播火种,遍神州。虎豹口是丝绸之路上的重要渡口,位于甘肃省靖远县乌兰乡河靖村,距靖远城西八公里,历来为兵家所重,清康熙《靖远县志》称为边防要路。一九三六年十月十六日,中国工农红军三十军在军长程世才、政委李先念率领下,进驻河靖村,成立强渡委员会,在常庆禄、叶树弟等船工和群众的大力支援下,准备强渡黄河。十月二十三日,红四方面军总指挥徐向前、政委陈昌浩率部抵达虎豹口,下令二十四日夜十一时强渡。李先念政委率先,程世才军长和八十八师师长熊厚发临岸指挥,巧设疑阵,与敌鏖战一夜,次日拂晓,八十八师胜利渡河。至三十日,红四方面军总指挥部、直属队、九军、五军两万余人,冒着敌机轰炸,炮火封锁,驱木舟,战恶浪,先后渡河,组成西路军,徐向前任总指挥、陈昌浩任政委,从而踏上了艰苦悲壮的西征历程。抚今追昔,继往开来,红军精神,流传万代。

靖远县人民政府

二○○二年十一月

本文作者及碑文提供者杜树泽,现任中共靖远县委党史办公室主任兼县志办公室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