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艺术评剧
7203200000004

第4章 评剧的剧目(1)

评剧在解放前上演的剧目,包括拆出时期的剧目,总共有二百三十多部,由评剧首演的传统剧目也有一百余部。

肖军、温东山、洪深、欧阳予倩等人曾为评剧写剧本,但数量不多。毕生为评剧写剧本的只有民间戏曲作家成兆才,共写了一百零二部。

清同治十三年十一月十二日(1874年12月20日),成兆才生于河北省唐山市滦南县扒齿港镇绳各庄的一个贫农家庭,祖父和父亲均为长工。成兆才从12岁起给本村大户放猪、打工。他勤劳俭朴,聪明过人,多才多艺,横笛、板胡、唢呐等乐器无师自通。每年正月办花会时,乡亲们都争着看他扮妞。15岁那年,他就成了当地的秧歌名角了。为了能看唱本,他如饥似渴地想要读书。但是,家贫不能入学,他便利用一切可能的机会向识字的人学认字。16岁时,本村古槐堂私塾聘请金秀才教书。成兆才听说后,经常站在窗外偷偷跟金先生学识字,很快学会了《百家姓》《三字经》《千字文》等启蒙读物,并在闲暇时以树枝为笔,在沙滩上练习写字,不久竟粗通文墨了。这年,父母为他成婚。结婚后,为了养家糊口,成兆才拜莲花落艺人金开福(艺名金长腿)为师,学唱莲花落,并加入了二合班。

光绪十七年(1891年),成兆才首次进天津演出。这年,滦州发生饥荒,随之又流行瘟疫,成兆才的父母相继去世,他只得弃艺还乡。但因无法维持生活,又同族兄成兆文到喜峰口外唱莲花落行乞。不久,妻子和两个孩子也染病而死,成兆才不胜悲哀。为了生活,他同叔父成永玉又先后加入丰润县魏庄赵小斋班和乐亭县庙上崔家班演唱莲花落,除当演员,有时还当领班,当箱倌,从此成了职业莲花落艺人。箱倌是管理、设计戏曲服装的技师。

由于成兆才勤奋好学,很快成为一名能与西路莲花落著名艺人“西来顺”相媲美的男旦,深受群众的喜爱,因而荣获艺名“东来顺”。

在艺术实践中,成兆才深感对口莲花落节目过于单调,不能满足观众的欣赏要求和演员艺术水平的发挥。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他开始编写《乌龙院》等剧本,作品多为移植、改编其它剧种的剧本,从此开始了长达三十年的创作生涯。他编写的剧目表现了清末农村生活,反映了农民朴素的道德观念和对美好和睦家庭的向往,因而受到农村观众的热烈欢迎。

成兆才为评剧创作、改编、整理了一百零二部剧本,不论是《开嗙》《开店》《花为媒》《因果美报》《占花魁》等启蒙剧目,也不论是流传已久的《杜十娘》《劝爱保》《打狗劝夫》《安安送米》《回杯记》《败子回头》《珍珠衫》《杨三姐告状》等传统剧目,都是他为后人留下的艺术财富,是评剧文学传统的代表,因此后人称评剧为“成家戏”。

评剧形成、成长在半封建半殖民地的旧中国,正是民族民主革命兴起、壮大的特定历史时期。因此,评剧的剧本创作,在内容、形式、艺术上都深深打上了那个时代的烙印。

1891年至1908年是莲花落向评剧过渡的“拆出”阶段,当时的班社主要活动在冀东农村。这时的剧本创作重点选择的是农民熟悉的故事,反映的是民间生活,如风趣活泼的《借髢髢》,调解家庭纠纷的《小姑贤》《打狗劝夫》和积米奉亲的《安安送米》等,适应了民间道德观念的需要。

《借髢髢》剧情简介:髢髢是假发。《左传·哀公十七年》载:“公自城上见己氏之妻发美,使髡之,以为吕姜髢。”这是说哀公从城上看到己氏的妻子头发长得好,便让人剪下来给夫人吕姜做了假发。故事讲的是清代嘉庆年间,河南道口木匠王二愣娶了一个美貌妻子。一日,新媳妇欲回娘家,为将自己打扮得更加漂亮,特意去邻居三嫂家借髢髢。三嫂有心和她开玩笑,遂以怕她从驴上掉下来摔坏髢髢,怕她娘家人多手杂摸坏髢髢,怕她娘家闹耗子咬坏髢髢为借口,假意不借。爱美心切的新媳妇经百般解释,千般恳求,最后终于破涕为笑地将髢髢借到了手,高高兴兴地回了娘家。此剧语言清新,故事生动,生活气息特别浓郁。

《小姑贤》剧情简介:姚氏25岁死了丈夫,含辛茹苦地将一儿一女抚养成人。女儿英英生来聪明伶俐,儿子继孟十分孝顺。继孟娶妻后夫妇感情很好,而带有封建思想的姚氏对此却很不高兴。姚氏偏爱女儿,视如掌上明珠,对媳妇却视为眼中钉,常常无事生非地打骂媳妇。一天,媳妇给她端上早饭,她挑剔地说菜缺盐少酱不对胃口,并故意为难媳妇,要媳妇马上做出86样饭来给她挑选。媳妇实在没有办法做出,姚氏借口说媳妇有意与她作对,拿起鞭子就打。这时,恰好女儿英英进屋,连忙劝解,答应去替母亲另做一碗面来。英英见嫂子做得不错,就把嫂子做的那碗面端出去围房子转了一圈,又重新端了进来。姚氏以为真是女儿做的,一面吃,一面不住地夸奖。姚氏吃过饭又找媳妇的茬儿,嫌她扫过的院子不干净,纳的鞋底不整齐。英英怕母亲又责怪嫂子,就说扫过的院子和纳好的鞋底都是她干的。姚氏立刻转怒为喜,夸自己的女儿能干。英英见母亲这样偏心,很不满意,便当场说出了事实真相,使母亲颇为尴尬。姚氏恼羞成怒,反咬一口把罪名加在媳妇身上,诬陷她把小姑教坏了,要把媳妇打死。英英见事情搞糟了,便急中生智,一面劝母亲把嫂子交给哥哥管教,一面教哥哥怎样假装打嫂子。继孟按照妹妹之计,故意气冲冲地把妻子拉到屋里,用棍子打椅垫,让妻子装哭和装死哄吓母亲。姚氏以为媳妇真的被打死了,闹出人命,自己要吃官司了,吓得直打哆嗦。英英见母亲后悔了,才假装去救嫂子,嫂子也装作死而复生。姚氏见媳妇醒了过来,这才放了心。英英乘机帮助母亲打通封建思想,假意哭闹着要去投井自杀,怕自己将来出嫁后,也遇到像母亲这样的婆婆。姚氏一见女儿如此这般,非常着急,面对女儿提出的条件:以后不能再给嫂子气受,让嫂子吃穿都与她一样,姚氏无奈,只好答应。从此以后,姚氏不再挑媳妇的毛病,婆媳和睦了,家庭生活也幸福美满了。

《打狗劝夫》剧情简介:赵家兄弟赵连壁、赵连方分家另过,忽一日大哥赵连壁家中失火,烧得片瓦无存。眼看要过春节了,大哥到二弟家中借粮。不料二弟嫌贫爱富,不叫大哥进门,却和一些狐朋狗友到酒楼去喝酒。连方之妻得知兄长到家中来借粮,立即将大哥让到家里,准备好酒好菜招待。然后命丫鬟将狗打死,扒皮后穿上衣服,叫丫鬟到酒楼去给丈夫送信,说家中发生命案。赵连方得知后吓坏了,急忙和几位酒友商量办法,哪知几个人听说他家发生命案,一哄而散。赵连方回到家里,见大哥听说他家发生命案后主动前来帮二弟埋尸。通过这件事,赵连方体会到骨肉亲情的重要,立即同大哥和好了。

《安安送米》剧情简介:姜诗娶妻庞三春,生子安安。婆母陈氏病了,三春为其祈祷。小姑邱姑不贤,进言于母,诬告三春。母命姜诗责打三春,三春忍气吞声。邱姑欲溺死三春,怂恿其母命三春至江心取水,幸得龙王相助,汲水而归。邱姑又生一计,将毒药放入茶中,诬三春要害婆母。姜诗无奈,逐三春出门,被老尼救入庵中。安安至孝,日日为母亲积攒粮食。数年后,安安已经为母亲积米三升,送至庵中,被三春忍痛逐回。邱姑嫁出后,陈氏又病了,苦思邱姑,经多次催促方至。陈氏恨邱姑不孝,咬去邱姑一指,母女从此绝情。此时,陈氏方想起孝顺的三春,深悔当初所作所为。安安说母亲尚在,乃遣姜诗接回三春,一家团聚。后来,安安考中状元,邱姑被雷击死。

《乌龙院》剧情简介:宋江接到梁山请其投山的密信和赠金,赠金退回,密信被其妾阎惜姣发现。惜姣早已私通张三郎,亲密无比,便以密信要挟宋江,逼其献出赠金,并将其给予张三郎。宋江说早已退回赠金,惜姣不信,骂不绝口,说要报官。宋江无奈,一刀将惜姣杀死。

《开店》剧情简介:唐太宗时,马寡妇李氏因其夫马如虎早故,一人育子敬婆,开店为生。山西举子狄仁杰赴京应试,途中住进李氏店中。李氏见狄仁杰风流潇洒,心生爱慕之情,备献殷勤,却遭狄仁杰拒绝,留诗劝诫而去。从此,李氏一心教子,后来其子赴京高中第一名,娶狄仁杰之女为妻。马寡妇与狄仁杰重逢,不胜感慨。

《因果美报》剧情简介:陈贵德已婚,其妹陈玉梅待嫁。陈妻有外遇,被陈玉梅察觉。陈妻反诬陈玉梅与人私通,引起陈玉梅未婚夫生疑,将陈玉梅休弃。陈玉梅诉冤于县衙,知县不辨真伪,竟错判陈玉梅通奸之罪。陈玉梅含冤自缢,知县错断遭报,妻女暴病而死。陈玉梅显魂,托店客江广成代为伸冤,江广成见陈玉梅貌美,要求成亲,陈玉梅不允,找来阴司妓女作陪,店主得知,报与知县。知县来店查看,见妓女竟是自己妻女的鬼魂。这时,陈玉梅显魂,掐死知县。此剧故事源于《聊斋志异》,又名《箱中出鬼》。

《劝爱保》剧情简介:周士春之子爱保,生性愚痴。其妻姜氏不贤,诬其妹兰香有外遇,逼其自缢身亡。继而又赶走双亲,双亲冻死途中,被兰香鬼魂救活。邻居张氏不满爱保夫妇所为,劝说反遭拒绝,张氏便将周老夫妇接回自己家中赡养。兰香在阴间控告姜氏,并将其灵魂勾去过十八层地狱后还阳。姜氏自诉阴间报应,悔过自新,迎回双亲。

《败子回头》剧情简介:王昌嫌妻子貌丑,随父亲到四川讨账,结识了一个妓女,名叫花翎。花翎假意愿随他从良,并赠头发一缕为表记;王昌也打下门牙,对她表示诚意。此事被王昌之父所知,命王昌假扮乞丐去试花翎。花翎不再理睬王昌,并以恶语相讥。王昌悔悟,当场焚毁为花置买的珠宝首饰,花翎羞愧自缢。王昌之父又令王昌假扮乞丐去试其妻,其妻毫不嫌弃,王昌大为感动,与妻子重归于好。

1909年至1918年期间,评剧进入唐山等城市,所处的环境以及所接触的生活都较以前有了很大的变化,因此这一时期的剧本创作有了显着的变化。这一时期正是八国联军入侵、辛亥革命胜利,以及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阶段。外国资本主义的侵入严重地破坏了我国自然经济的基础,地主阶级与商业资本互相结合,加重了对农民和市民的剥削。代替清王朝的地主、军阀、官僚与帝国主义势力密切勾结起来,对人民进行着残酷的盘剥和迫害。广大农村和城市中下层市民破产了,许多良家妇女沦为娼妓,仅唐山就有七八百家妓院;罪恶的社会势力又孵育出了一大批土豪、地痞、流氓、恶棍……广大人民陷入水深火热之中。这种痛苦生活是成兆才等人所亲身经历的。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那些反抗邪恶险诈、追求正直、自由的事件,充满人民性的古老传说和具有现实意义的历史故事尤其能够引起人民群众的共鸣。因此,这一时期的评剧剧目更多的是取材于《今古奇观》中思想性较强的故事与民间生活中脍炙人口的传说,如《占花魁》《杜十娘》《珍珠衫》《乔太守乱点鸳鸯谱》《移花接木》《芙蓉屏》《百年长恨》《二县令》《金钗钿》,与现实故事《洞房认父》等。

《占花魁》剧情简介:北宋靖康年间,金兵入侵汴梁,女子瑶琴南逃,被恶人卖入勾栏为妓,取名花魁。有少年秦仲挑担卖油,遇花魁后心仪其美,遂积银十数两前去夜会花魁。适逢花魁醉酒,秦仲不敢打扰。花魁深感其诚,赠其银两。后来,花魁因不愿为恶徒姜霸陪酒,被扒光衣服弃于雪塘之中,恰巧被路过的秦仲所救。花魁见其忠厚,可以托终身,遂与其结为夫妻。

《杜十娘》剧情简介:名妓杜十娘虽身份卑微,但却相信世间还有真爱,在青楼中苦苦等待那个愿意为她赎身带她远走高飞的男人出现。在一天夜晚的演出中,杜十娘与书生李贾一见钟情,坠入爱河。她将自己的积蓄交给李贾,使他得以顺利地为自己赎身。从良后的杜十娘对未来充满希望,满心欢喜地和李贾坐船回家。李家对杜十娘曾是妓女一事耿耿于怀,不肯接受她。李贾心烦意乱,借酒消愁时巧遇同学孙富。孙富早已垂涎于杜十娘的美色,愿以高价买下杜十娘,李贾接受了孙富的条件。杜十娘得知此事后痛心疾首,打开百宝箱,将自己积攒一生的珠宝首饰展示给李贾看,然后抱着百宝箱投河自尽,李贾追悔莫及。

《珍珠衫》剧情简介:蒋兴哥出外贸易,其妻王三巧在家。薛婆引诱王三巧与陈某成奸,王三巧赠陈某珍珠衫一件。后来,陈某与蒋兴哥偶遇,蒋兴哥见到珍珠衫,方知王三巧失节。蒋兴哥回家后,将王三巧休回娘家,王三巧遂改嫁知县吴坚。陈某听说王三巧被休改嫁,思念成疾,病死店中。其妻陈氏卖身葬夫,适配蒋兴哥,并将珍珠衫带回蒋家。后来,蒋兴哥因人命案被羁押在吴知县处,王三巧见到蒋兴哥,不忘旧情,称其是表兄,恳求吴知县开脱。蒋兴哥获释,才知王三巧营救。二人见面,悲喜交加。吴坚问明情由,念其夫妻情深,准其破镜重圆。

《乔太守乱点鸳鸯谱》剧情简介:刘家有一子一女,其子聘定孙珠姨为妻,其女慧娘自幼许配华世元。珠姨之母寡居,其子孙玉郎已聘李氏之女为妻。这时,刘华两家都拟为其子完婚。将近吉期,刘子患病,孙家想延期,刘家不从,并决定以女儿慧娘代兄拜堂。孙家也怕女儿守寡,暗以儿子孙玉郎代姐姐过门。花烛之夜,玉郎和慧娘弄假成真,成了夫妻。事泄之后,刘华两家同诉于乔太守,乔太守征得各家同意,遂断慧娘嫁玉郎,珠姨嫁许世元,玉郎原定的李家女改嫁刘家,以了此案。

《移花接木》剧情简介:闻俊卿自幼女扮男装,与杜子仲、魏撰之同窗读书,杜、魏二人才貌不相上下,俊卿选嫁时难以定夺,遂暗祈上苍,箭射飞鸟,得箭者为婿。箭被杜子仲所得,转手送给魏撰之。俊卿误以为魏撰之得箭,便说射鸟者是其妹,魏以斑指为凭,请代为求婚。后来,俊卿之父闻确入狱,俊卿乔装进京,为父申冤。途宿客店,邻女景芳莲爱慕求婚,俊卿假意应之。到京后,发现魏杜二人均已考中进士,魏撰之早已先返。俊卿与杜子仲相见,被杜子仲识破女儿身,遂向她求婚,二人成为夫妇。归家后,魏杜二人争婚,俊卿与杜子仲移花接木,将景芳莲嫁给魏撰之。

《芙蓉屏》剧情简介:崔俊臣携妻王氏去温州赴任途中,被水寇顾永抢劫。崔俊臣被推入水中,王氏被逼与其子成亲。王氏趁机逃出,入庵为尼。顾永一夜暴富,也觉心亏,遂进庵祷告,并将从崔俊臣那里劫来的芙蓉屏赠予老尼。王氏见画屏思夫,题诗抒怀。老尼将画屏赠给祁庆春,祁永春又转赠御史高谦。崔俊臣落水被救,正在高谦府中。见画屏及妻王氏题诗,便将这次不幸遭遇告诉高谦。高谦将王氏接入高府,与丈夫团圆,顾永被捕正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