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一代谋圣:张良
7201200000006

第6章 传奇人生

(一)劝都关中 谏封雍齿

刘邦在楚汉之争中胜出后,面临的最大任务便是建立新政权。在政权所在地的选择上,刘邦同样也是依靠张良决策。

当时,有一名戍卒娄敬,他路过洛阳时,通过虞将军的引见面谒刘邦,劝说刘邦迁离洛阳,定都关中。

刘邦认为定都之事关系重大,于是召集群臣商议。群臣多数是关东人,当然不愿意离开洛阳去关中了,他们说:“洛阳东有成皋,西有崤山和渑池隘道,背倚黄河向洛水,同样有险可守,无须定都关中。而且周朝建都洛阳,国运数百年之久;秦朝建都关中只传两世即灭亡,哪个有利哪个有弊,这是很明显的。”

刘邦心中很难抉择,再次想到了张良。

张良向刘邦分析说:“洛阳诚然东有成皋,西有崤山和渑池,背靠黄河,面向洛水,有险固之处,但是洛阳地区地域太狭小,方圆不过数百里,而且土地贫瘠,出产不多,又四面受敌,不适合作为都城。关中地区,左有崤山、函谷关天险,右有陇蜀的塞隘;中部平原,沃野千里;南面的巴蜀地区资源丰富,北面又适于畜牧。西面、南面、北面都是天然的屏障,只须少量军队就可以固守,只有东部地区面对诸侯,所受军事威胁要小很多。在诸侯安定的时候,诸侯的粮食物品可以沿着黄河、渭水大量供给关中京师。而一旦诸侯有变,关中军粮充足,便可以顺流而下,提供军输。所以,关中地区,可以说是金城千里、天府之国,娄敬建议定都关中是对的。”

张良看问题,总具有全局的、战略的眼光。他的每一次分析都全面透彻,堪称完美无缺。听完张良的意见,刘邦心中的疑虑尽消,即刻下令建都长安。

实际上,张良肯定娄敬建都长安的建议,对稳定新生的汉政权,确有战略意义。因为,刘邦先后分封了许多诸侯王,即楚王韩信、淮南王英布、梁王彭越、赵王张敖、韩王信、衡山王吴芮、闽越王无诸、南越王赵佗等。这些诸侯王中,除吴芮、无诸、赵佗在本国起保境安民的作用外,其余诸王都拥有强大的兵力,各据一方,可与朝廷对峙抗争。而刘邦也以这些诸侯王的势力为心腹大患,并用了七年的时间,处心积虑地将他们一一消灭。

汉六年(公元前201年)分封功臣。虽然张良从未单独带兵打仗,但刘邦不顾群臣争议,封张良三万户,由他本人在齐国地区挑选。

张良从来不在乎利禄,他婉转地答谢说:“当年臣下在下邳起事,得幸与皇上相会于去留城的路上,这是上天把臣下我授给陛下,以辅佐陛下为民除暴解危。此后,陛下采纳臣下的计谋,幸而不时起到积极作用,如陛下因此要分封臣下,那就将我与陛下第一次相会的地方,也就是留邑,封给臣下,臣下就满足了。三万户之封,臣不敢当!”

刘邦了解张良的脾气,便按照张良的意思,封留邑给张良,称留侯。

但是,随后刘邦才封了二十余人,就无法分封下去了。因为大家都为分封争吵不休,难有分晓。

有一天,刘邦与张良在洛阳南宫旁漫步,远远地看见一些将领三五成群地聚在一起商量什么。刘邦便问:“那些人神神秘秘的,在做什么呢?”

张良对这些将领们的心态都了如指掌,回答道:“陛下还没有注意到吗?他们是想谋反呢。”

刘邦有些惊讶,问:“现在天下刚开始安定,为什么又要谋反呢?”

张良于是停下脚步,对刘邦分析道:“在开始起事反秦的时候,陛下与这帮将领们一样都是老百姓,出身低微。如今您做了天子,您所封的是像萧何、曹参等那帮亲人,所诛杀的是平生仇怨之人。这段日子军吏都在核对功绩,可以肯定,天下虽大,也不足以令所有的将士得到分封。这些人半生戎马,流血流汗,却不一定得到分赏,说不定还会因为什么小过错就被陛下诛杀,心里当然不服。于是就相聚想要谋反了。”

刘邦又问怎么办。张良反问刘邦:“群臣上下,人人都知道,您生平最讨厌的人是谁?”

刘邦说:“那就是雍齿了。雍齿与我有旧怨,还屡次当众侮辱我。我真想杀了他,只是由于他立下不少功劳,不忍杀。”

张良马上接着说:“请陛下立即先封雍齿。这就可以做给群臣看,让他们知道您封赏了自己最讨厌的一个功臣。这样,其他有小过失而惧怕您疑心诛杀的人,就可以放心,不会再谋反了。”

刘邦当即降旨设宴,宣布封雍齿为什方侯,并令丞相御史尽快办理定功行封的手续。宴会散后,群臣心情轻松多了,大家都高兴地说:“连雍齿这种被皇上讨厌的人都分封为侯了,我们还紧张什么呢?”

张良此举,不仅纠正了刘邦任人唯亲、徇私行赏的弊端,而且轻而易举地缓和了矛盾,避免了一场可能发生的动乱。他这种安一仇而坚众心的权术,也常常为后世政客们如法炮制。

(二)明哲保身 传奇人生

张良素来体弱多病,自从汉高祖入都关中,天下初定,他便托辞多病,闭门不出。随着刘邦皇位的渐次稳固,张良逐步从“帝者师”退居“帝者宾”的地位,遵循着可有可无、时进时止的处事原则。在汉初刘邦剪灭异姓王的残酷斗争中,张良极少参与谋划。在西汉皇室的明争暗斗中,张良也恪守“疏不问亲”的遗训。

张良自从随刘邦迁都长安以后,即告病不问政事。他还解释说:“先祖先父都曾经是韩国的宰相,韩国被灭后,我散尽万贯家财,为国人报仇。现在凭三寸不烂之舌,居然成为帝王的左右,受封万户,位为列侯。对一个士人来说,算是走到了巅峰,应该知足了。从此以后,我要舍弃一切世俗事务,悠闲地追随赤松子修道。”

看到汉朝政权日益巩固,国家大事有人筹划,自己“为韩报仇强秦”的政治目的和“封万户、位列侯”的个人目标亦已达到,一生的夙愿基本满足。再加上身染病患,体弱多疾,又目睹彭越、韩信等有功之臣的悲惨结局,联想范蠡、文种兴越后的或逃或死,深悟“狡兔死,走狗烹;飞鸟尽,良弓藏;敌国破,谋臣亡”的哲理,惧怕既得利益的复失,更害怕韩信等人的命运落到自己身上,张良乃自请告退,摒弃人间万事,专心修道养精,崇信黄老之学,静居行气,欲轻身成仙。但吕后感德张良,劝他毋自苦,张良最后还是听从了劝告,没有遁入空门。

以后,他真的很少出门,一心在家练习导引、辟谷之术,独自享受怡然自得的人生。

张良不仅有高明的处世策略,还有卓越的生活态度。不过,即便是张良如此想要超脱凡俗,寻找自我,也很难真正逃脱世事纠缠。

汉王七年(公元前200年),由于太子的废立问题,张良又被牵入政治。

这年前后,刘邦一心想废太子刘盈,改立自己宠爱的戚夫人所生的儿子赵王如意为太子。大臣们极力反对,但没有效果。刘盈的母亲吕后很是焦急,不知道该怎么办。

这是有人提醒吕后说:“留侯子房先生足智多谋,皇上对他的话言听计从。”吕后便派自己的弟弟建成侯吕泽专程找张良求教。

张良是宣称不见任何人的,吕泽只好强行闯入张良的庭院。见张良在练功,急切的吕泽也不讲客套,劈头就说:“先生经常为皇上谋划,现在皇上要改立太子,您难道可以不闻不问吗?”

张良马上解释问题的要害,道:“过去我幸而能为皇上谋划,而且得到皇上的信任,是由于那时皇上常常处于困难之中。现在天下安定,皇上是出于感情想改立太子。骨肉之间的事情,就是有一百个张良去劝说皇帝,也不会有效果的。”

吕泽仍然赖着要张良替他出个主意,近乎哀求,于是张良说:“其实,这件事真是无法以口舌雄辩去解决。我知道有四位隐士,年岁都很大了,皇上对他们极为尊敬,有几次要请他们出山任职,为朝廷服务,他们都因为皇帝怠慢士人,逃匿山中,不愿出山做官。然而皇上仍然敬重他们。现在,你若能不吝惜金玉璧帛,派说客带上太子的亲笔信函,以谦卑的言辞、上等的车马去迎请四隐士,他们应该会来。等请了四隐士来,找个机会带他们上朝,让皇帝见到他们,应该会对太子有些帮助。”

这四名隐士,就是历史上的“商山四皓”。

一日,刘邦在宫中举行宴会。饮酒时,太子刘盈前来侍候,身后跟着进来四位须发皆白、神态飘逸的老者。刘邦一看,觉得奇怪,就问:“这几位老先生是谁?”

商山四皓见刘邦问话,当即回答:“臣等四人是‘商山四皓’。”

刘邦听了他们的名字,再一一看过四人,更是大为惊讶,说:“我三番五次邀请你们出山,你们避开我,回绝我,如今你们为何不请自来,追随我的儿子?”

四人回答说:“陛下轻视士人,又喜欢骂人,我们忍受不了轻蔑侮辱,所以不敢应召,宁愿避居深山。如今听说太子仁义孝顺,待人和气,敬爱士人,天下人莫不愿追随太子。所以我们相约前来。”

刘邦万万没有想到隐居商山的四位名士会前来投效太子刘盈,又想起元老大臣,尤其是张良,都反对自己改立太子,感到事情已经到了难以改易的地步,便对商山四皓表示:“既然如此,就烦请四位老先生好好照顾调教太子吧。”

宴会结束,商山四皓随太子谢宴而出。刘邦看着四人的背影,对身边的戚夫人说:“我们一直准备改立太子,但你看,太子有‘商山四皓’这样的长者辅佐,羽翼已成,势难改动了。”于是,打消了改立太子的念头。

改立太子风波过去之后,张良干脆离开长安,告病还乡,隐居于屯留县东北的白云山中。

纵观张良的一生,不仅在臣子间受人敬仰,与人无隙,在君主心中也是一个一尘不染、超然洒脱的人物。因而在中国历史上,张良便成为一个具有传奇色彩的人物。

张良是汉初功臣中为数不多能得善终的人之一。刘邦建汉以后,不仅那些中途加入其阵营、关系较疏远的将领如韩信、英布、彭越遭受厄运,身亡族灭,就连那些与其关系亲密的人也不免被关押、抓捕的命运。张良的一生为何如此完美呢?首先恐怕是由于他树立了远大的理想。张良热爱自己的祖国和人民,在淮阳学礼,他就认同儒学理性学说,深明“盛衰之根源,治国之纲纪”。其次与他的智慧有关,张良的知识结构很完美。他的社会理想、文明追求来自儒学;他的战略理论来自兵家;他的赏罚严明的精神来自法家;而他的超脱的人生态度则来自道家。像这样,对前人的丰富多彩的文化遗产能兼收并蓄、取其所需、善加运用的,张良可谓千古一人。

张良的卒年, 《史记》记为高后二年(公元前186年),《汉书》记为汉惠帝六年(公元前189年),此处存疑。

张良的晚年活动鲜为人知,所以被人们蒙上一层神秘色彩。而张良死后究竟葬于何处,也成为千古之谜。

关于张良的墓地,人们曾有多种猜测。一种观点认为,张良墓地在今河南省兰考县。兰考县城西南六公里的三义寨乡曹辛庄车站南侧,紧靠陇海铁路确有一座张良墓,墓冢高10米,周围长100米,保护区面积35000平方米。周围古柏环绕,郁郁葱葱,似有一定来历。另一种观点认为,刘邦死后,吕氏专权,张良便托病隐居于东昏县(今河南兰考)西南的白云山,死后就葬于该地。后世的戏曲、小说也有相似的描写,说张良纳还冠盖,辞朝学道,刘邦追至白云山,张良幻化而去,从此不知下落。可见这种看法是有所依据的。第三种观点认为,张良墓地在今徐州沛县。据唐代《括地志》记载:“汉张良墓在徐州沛县东六十五里,与留城相近也。”又载:“故留城在徐州沛县东南五十五里,今城内有张良庙也。”当初刘邦封侯的时候,曾许诺让张良“自择齐三万户”。但张良以在留城与刘邦首次相见为理由,要求封给他留城。既然封地在留,死后便理应葬于留城附近。这一看法以唐代文献为依据,且与史实较接近,也有一定说服力。还有人认为,张良墓地在今湖南张家界的青岩山。当地山水奇丽、林木清幽,是著名的风景区。据 《仙释志》记载:“张良,相传从赤松子游。有墓在青岩山,时隐时现。”《陵墓志》也记载:“汉留侯张良墓,在青岩山。良得黄石公书后,从赤松子游。”邑中天门、青岩各山,多存遗迹。核以史实,张良确实曾在封侯之初,便向刘邦作了“愿弃人间事,欲从赤松子游”的表白。综合上述记载,说他晚年前往景色秀美的青岩山,隐居学道,死后即葬于该地,并不是不可能的。

张良虽是文弱之士,不曾挥戈迎战,却以军士谋略家著称。他一生反秦扶汉,功不可灭;筹划大事,事毕竟成。历来史家,无不倾墨记载他那深邃的才智,极口称赞他那神妙的权谋。北宋政治家王安石曾写诗赞道:“汉业存亡俯仰中,留侯于此每从容。固陵始议韩彭地,复道方图雍齿封。”我们应该肯定张良的一生有助于秦亡汉立的历史进程,他在中国历史中的地位也值得我们重视,尽管人们对他还有非议,或者至少存在值得探讨的地方,比如前期反秦的动机及其暗杀秦王的不正当行为,但人无完人,不能以偏概全地刻意要求张良完美。

数百年后,李白曾路过下邳,感慨张良一生,境由心生,作诗道:

子房未虎啸,破产不为家。

沧海得壮士,椎秦博浪沙。

报韩虽不成,天地皆振动。

潜匿游下邳,岂曰非智勇?

我来圯桥上,怀古钦英风。

惟见碧流水,曾无黄石公。

叹息此人去,萧条徐泗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