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亿万富翁口袋里的创业经
7152600000023

第23章 李嘉诚:创业吃的就是“一招鲜”(2)

李嘉诚在创业初期虽然走了不少弯路,但总体上来说还是非常幸运的。1957年,李嘉诚在业内杂志上看到意大利生产出的塑料花在当地市场上非常畅销,平时就非常努力寻找商机的李嘉诚眼前一亮——这是个不错的赚钱机会。于是李嘉诚不远万里跑到意大利,亲自进入车间,从一个小学徒做起,努力学习塑料花的生产技术,经过一段时间的辛苦努力,李嘉诚终于掌握了塑料花的生产技术。从意大利回来后,李嘉诚立刻下令长江塑胶厂全面开工生产塑料花。没过多久,这种塑料花就风靡香港以及东南亚。李嘉诚的勤奋、辛苦与努力获得了非常丰厚的回报——塑料花的热销为李嘉诚进军地产业储备了大量的资金。1972年,已经在地产业闯出一片天地的李嘉诚将长实集团成功上市。上市的过程是充满艰辛的,因为这一决定遭到了一些股东强烈的反对。李嘉诚让长实集团上市的真正目的是融资,以击败当时香港地产界老大置地公司。面对众人的反对,李嘉诚没有退缩,他夜以继日地分析长实集团和置地公司之间的差距以及各自的弱点,李嘉诚的勤奋与努力最终感动了所有股东,大家同意了长实集团上市的决定。此后不久,香港经济迎来复苏后的全面发展时期,股市在委靡了多年后也迎来了牛市,李嘉诚的资产迅速地翻了好几倍。1977年,李嘉诚经过几年勤奋努力的准备,终于击败香港最大的地产商——香港置地公司,一举拿下香港地铁公司中环站和金钟站的发展权,成为香港自开埠以来最浩大工程的建筑商。1979年10月29日,香港的《时代》周刊称李嘉诚是“天之骄子”。李嘉诚对此很是认同,认为自己就是那个得到幸运女神眷顾的“天之骄子”,而不是自己勤奋努力的结果。1980年,李嘉诚被委任为汇丰银行董事,成为继包玉刚之后汇丰银行的第二位华人董事。1981年,李嘉诚当选为和记黄埔有限公司董事局主席,并且成为香港有史以来第一位入驻英资洋行的华人老板。从1957年生产塑料花赚得第一桶金到1981年入主和记黄埔有限公司,李嘉诚的个人资产已经翻了30多倍,成为香港地产界的“超级大佬”。创业初期的一帆风顺让李嘉诚逐渐在成功中迷失——李嘉诚开始认为一个创业者只要运气好就能取得成功。但是,李嘉诚很快就为自己的错误认识付出了惨重的代价。

1986年,香港经济正处在迅速发展时期,国际航运业的集装箱化开始成为香港物流的主体,这使得早就成为“瓶颈”的港口与正在建造的货柜码头之间的矛盾更加突出。面对这种不利的局面,香港政府决定修建9号码头以缓解物流对经济增长的制约。一时间,众多竞标者都对9号码头虎视眈眈,一场关于9号码头发展权的激烈争夺战蓄势待发。香港人普遍认为只要李嘉诚出手,9号码头的发展权一定是属于长实集团的。因为李嘉诚一直和香港政府保持着良好的关系,而且作为香港地产界的“超级大佬”,李嘉诚财团的实力无疑是最雄厚的。李嘉诚自己也是信心满满,还没开始竞标就已经将9号码头的发展权视为“囊中之物”了。然而,当香港政府公布竞标结果时,所有人都大吃一惊,此前一直被所有人看好的李嘉诚竟然连一个泊位都未竞得,9号码头的4个泊位分别被怡和集团与新鸿基集团拿下。

面对创业中的这一次失利,李嘉诚并没有气馁。他开始认真的反思,最终找出了自己失利的原因——创业成功靠的是勤奋进取,靠的是坚持不懈的努力,而运气只是一个偶然的不确定因素,把运气当做创业成功最重要的因素,无疑是愚蠢的。勤奋、努力这些创业成功的关键因素又一次被李嘉诚重视起来,并再也没有被丢弃过。最终,李嘉诚在创业这条辛苦的道路上,靠着自己的勤奋与努力终于成为华人首富,成为当代的传奇财富人物。

创业就是在抚养自己的孩子

创业的过程是一个由小到大、由弱到强的过程,没有任何的捷径,创业者一定要踏踏实实、一步一个脚印地去创业。——李嘉诚

相信每一个创业者在创业初期都给自己的事业规划了一个美好的前景。当然,这对于提高创业者积极性会有帮助,但是这种乐观的创业态度往往也会造成创业者在创业过程中太过急于求成,进而忽视了创业中必然存在的规律——任何大公司都是由小到大、由弱到强的。一个创业者必须明白创业的过程是一个积累资本、营建渠道、构建关系网的漫长过程,这个过程是循序渐进的,任何想一口吃成个胖子的想法对于创业来讲都是不可取的。以李嘉诚的长江公司为例,如今长江公司是世界知名的大公司,无论是资产还是业务范围都达到了一个常人难以企及的高度和广度。但就是这样一家实力雄厚的公司,其发展过程也必须经历由小到大,由弱到强的路径,李嘉诚说过:“创业就像是在抚养一个孩子,你必须用十足的精力全身心地投入其中,但是你不能指望你的努力会使孩子在一夜之间就长大,所以在创业时你同样也必须遵循这个过程。”

当李嘉诚在一家塑胶企业当上了经理之后,他觉得自己应该有更大的发展空间。于是他开始审视自己的实力,他认定如果他自主创业,一定也会取得成功。

1950年,当时只有22岁的李嘉诚毅然辞去了总经理的职位,开始了自己的创业历程。

在创业初期,李嘉诚的资本相当薄弱。他多年来的积蓄只有七千港元,这点钱难以让他通过自己的实力开办工厂。于是他向亲朋好友借到了四万多港元,开办了一家小型塑胶厂。在给这家工厂取名时,他认为自己在创业过程中一定要本着循序渐进的原则将自己的事业做大做强,所以他摘取荀子的名着《劝学篇》中“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这两句话的含义,给自己的工厂起名“长江”,意思就是希望积细流而成江河,希望自己的企业由小到大、由弱到强。

在工厂创办初期,由于规模较小,而李嘉诚又希望通过加快生产来迅速扩大企业的实力,所以他大量地接订单,大量地出货,而忽视了对质量的把关,结果被客户指责质量有问题要求赔款,工厂收入没有提升反而降了下来。这时,原料商、银行都在催逼货款,使得长江公司一度陷入破产的边缘。在经过重新审视之后,李嘉诚明白了自己是操之过急,太想迅速发展,反而使工厂陷入困境。所以,在后来的生产中,他改变了自己的策略,更加脚踏实地,一步步地发展,通过这样一段时间的积累之后,他的公司终于走出了困境,并取得了长足的发展。

虽然李嘉诚的公司规模逐渐扩大,但是在当时的香港还算不上是一家具有强大实力的公司,李嘉诚明白要想完成这个由弱到强的转变,最需要的就是品牌效应的建立,而对于一家名不见经传的公司来讲,建立一个强大的品牌谈何容易。李嘉诚认为,只有通过诚信经营才能塑造一个大品牌,而诚信的建立,更是一个需要时间检验的过程。所以,在以后的经营中,李嘉诚处处以客户利益为中心,其目的就是通过自己的努力,让公司得到客户的认可,一步步走向强盛。

在“长江”公司的客户中,有个叫马素的美国人曾订购了一批塑胶产品,但是最后不知什么原因临时取消了合同。对于这个变故,李嘉诚没有要求对方赔偿,他还对马素说:“以后要有其他生意,我们还可以再合作。”马素被这个年轻人的宽大胸襟所折服,他认为李嘉诚是个可以成大事的人,于是不断替他向美国的行家推销“长江”的产品。自此,美洲订单如雪片般飞来,李嘉诚也进一步感悟到“吃亏是福”的道理。

创业五年后,“长江”逐渐成为全球首屈一指的大型塑胶厂。李嘉诚也被业内人士称为“塑胶花大王”。

李嘉诚的创业故事在今天的创业中仍有很高的参考价值。尤其是他脚踏实地,一步步将公司由小做大、由弱做强的经历,给创业者们很大启发。创业者必须抛弃一夜暴富的美梦,一步步地成长才能取得最终的成功。

创业不是赌博,更不是一夜暴富的白日梦,创业需要的是耐力和积累。创业者应该把自己的事业当成自己的孩子一样去对待,需要付出辛劳之后,才能见证他的成长。

成功的创业者无不是先敬业后乐业

敬业使一个人乐于工作,尽力把工作做好,从而获得成功和喜悦。敬业的人一定乐业,乐业的人必然成功。——李嘉诚

创业成功的因素有很多,但敬业无疑是其中必不可少的一个要素。因为创业者有了敬业精神,就会对自己所从事的事业产生乐趣,在创业中感觉到快乐,这样创业者就会乐业。很多创业者在创业之初对事业抱有一片热忱之心,显得很敬业。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及创业的深入化,创业者最初的热情便逐渐变淡,进而导致创业者的敬业精神受到影响。对自己的事业失去兴趣之后,必然会导致创业的失败。创业热情既是创业者一种内心信念的表露,也是创业者敬业、乐业的内在动力。创业失败往往距离成功仅一步之遥,其中的差距在于创业者是否敬业,是否对自己的事业有一种快乐的感觉。创业者对自己的事业缺乏敬重心,就会导致对自己的事业感到迷茫并且没有方向感,遇到困难就不知道何去何从,创业成功自然变成了一个遥不可及的梦想。

李嘉诚之所以能够成为华人圈的财富象征,其敬业与乐业的精神可以说是他成就辉煌事业的基石。李嘉诚在创业中所表现出来的勤奋和敬业精神是其他创业者无法想象的。他曾在央视的《面对面》栏目中说:“我17岁就开始做一名推销员,所以我很早就明白了生活的艰辛。要改变这种贫困的生活局面,只有努力去工作,去赚钱。但是钱不是拼命就可以赚到的,你必须对自己从事的职业有热情,有很强的敬业精神,在工作中才能充满活力,并且感受到快乐,这样你就能找到行业规律以及一些窍门,这些会对你的创业产生极大的帮助。”

李嘉诚在开始自己的推销员生涯时,并不是特别喜欢这份职业,敬业精神在他身上根本看不到。在最初做推销员的日子里,李嘉诚的业绩很一般,由于他推销铁桶的对象基本上都是一些日用杂货店,再加上“狼多肉少”的市场环境制约,李嘉诚在激烈的竞争中收入微薄,很难生存。经过几天的思考后,李嘉诚发现主要原因是因为自己缺乏敬业精神,缺乏工作激情,在工作中感受不到乐趣,从而导致自己对工作产生一种懈怠情绪,提不起精神。李嘉诚决定做出改变,他要做一个有敬业精神的、能在工作中感受到快乐的推销员。经过一番辛苦的市场调研后,李嘉诚改变了以往的推销方式,决定越过经销商直接向用户推销产品,这样减少了经销的中间环节,使得价格也自然下降。由于是送货上门,顾客也感到十分方便。在当时,直销的这种推销方式根本不多见,主要原因是推销对象太多,而商品销售需求量少。在经过一番仔细的分析后,李嘉诚将铁桶的推销对象定位为酒店旅馆等服务性行业,他努力地向服务行业推销自己的产品。很快,李嘉诚的业绩就有了大幅度的上升,他只要联系上一家酒店或旅馆,一次就可以推销出一百多只铁桶,这对于一个初涉推销界的年轻人来说不光是获得了惊人的业绩,更有价值的是获得了信心和对工作的热情。

由于尝到了甜头,李嘉诚对这份推销的工作开始产生兴趣,工作很有激情,敬业精神开始提高,最重要的是这份工作让他感受到了快乐。不管多苦多累,李嘉诚都兴致勃勃。他比以前更努力了,别人一天工作8个小时,他一天工作16个小时。但是没过多久,李嘉诚发现自己付出了比以前多一倍的努力,但是业绩并没上升多少。经过又一次的仔细分析,李嘉诚发现,由于铁桶比较耐用,成交一次后,要间隔很长时间才能接到下一次订单。于是李嘉诚将销售对象范围扩大到家庭用户上,但是这样,自己的时间根本难以应付庞大的家庭客户群。通过仔细的观察,李嘉诚决定向喜欢在住所附近聊天的老人们推销自己的产品,并把一些老人发展为自己的义务推销员。就这样,李嘉诚的业绩一路飙升,他的年终业绩几乎是第二名的23倍。正是李嘉诚这种敬业精神让他对自己的工作产生了热情,并且感受到了快乐,使得他能够在竞争激烈的推销业独辟蹊径,在短时间内就成为行业中的佼佼者,并为他以后的创业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从李嘉诚的创业经历中不难看出——敬业精神是创业者必须具备的重要素质。创业者只有拥有了敬业精神,才能在创业的过程中始终保持激情,感受创业的乐趣,最终形成一种良性循环——因为敬业,所以乐业,最终成功创业。

竞争不仅需要勇气更需要智慧

当我身处逆境的时候,我认为我能够走出泥沼,因为我敢于和竞争对手搏命,最重要的是我懂得利用智慧的力量。——李嘉诚

创业就像一场战争,每一个创业者都要像一名英勇的战士一样拿出搏命的精神,只有这样才能和竞争对手较量。在创业这个没有硝烟的战场上,竞争对手之间比拼的不仅是实力,更多的是智慧。很多成功的创业者不仅敢于和竞争对手面对面地搏命,他们还会将更多创业智慧渗透到自己的每一个招数之中,不退缩也不莽撞,直至将竞争对手彻底击败。所以说,创业的过程不但是一个和竞争对手搏命的过程,更是一个与竞争对手斗智的过程。

“超人”李嘉诚的创业过程可以看做是创业史上最经典的与竞争对手以命相搏、斗智斗勇的创业案例。在李嘉诚的创业过程中,最能体现这种竞争精神的代表性事件是——击败香港置地公司,拿下香港地铁中环站和金钟站的发展权。其实,早在长实集团上市之前,初涉地产业界的李嘉诚就有了超越香港地产界龙头老大置地公司的想法。在李嘉诚看来,一个创业者实力不够强大并不要紧,要紧的是创业者不能缺乏与强大的对手搏命的创业精神。只要创业者敢于和竞争对手搏命,并且学会用智慧去巧妙地出击,任何再强大的对手都会落荒而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