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中国改革三步走
7127300000029

第29章

这次顺德改革路径,不是往小政府大社会的方向发展,而是往强政府、强社会方向发展。政府大部制后,形态上部门确实减少,职能上也发生转变,但是政府管理社会的能力不能减弱。

任何的改革都要尊重政治传统和政治遗产,此前我们的体制就是一个国家动员、行政主导的行政体制。我不赞同那种小政府、大社会改革路径,中国国情和欧美国家不一样,他们的社会自治程度高,所以政府不用事无巨细管理社会。而中国国情不一样,我们社会自治程度比较低,社会组织不发达,所以不能将政府变成一个小政府,而是要把政府变成一个强政府。新加坡政府治理模式和经验,也证明顺德这样的改革路径的有效性。

2.顺德改革具有可复制性

南都:但据我所知,目前大部制改革所产生的效果尚未明显。比如,当地社会的GDP未见有明显大幅度提升。

郑:改革就是利益再次调整。现在很多基层政府崇拜GDP,当地社会发展好坏通过经济指标来衡量,我认为,此次顺德大部制改革背后的指标则是老百姓支持率,是社会稳定程度。顺德乃至整个珠三角发展了30多年后,大量的财富被藏于民间和社会,整个社会已经相当富裕。在这样的社会结构下,检验大部制改革指标,当然要依赖社会稳定等非GDP指标考核。

另外,我想补充一下,因为藏富于民,财富创造多是依赖于民间智慧和创新,所以政府不用刻意推动,政府最应该做的是做好公共服务,服务好企业,服务好老百姓生活。

南都:目前广东有20多个县区行政单位正在推进行政体制改革。其中,与顺德同属一市的佛山、南海、禅城、三水和高明等区,去年就按照顺德方案整合区属相关部门,但在今年5月,有的区又将调整后的部门改了回来。你怎么看这个问题?

郑:我个人认为,顺德大部制方案更多是按照自己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情况来设计。据我了解,三水、高明等地以农业发展为主,这两个区都将农业局并进经贸局内。这样的方案设计明显和当地经济发展水平不相符,所以方案肯定会水土不服。大部制方案的实质就是政府转变职能,而不是减少了多少个部门,重点在于新设部门要能更好地为当地社会服务。

南都:很多人认为顺德改革取得成效得益于大量资源的注入和政策支持,特别是得益于广东唯一“省管县”的政治待遇,而其他城市不具备这样的条件,因此这样的改革在推广上没有可复制性。

郑:我想解释一下,包括顺德大部制改革在内的改革和发展内部逻辑是不同的,发展一般是自下而上,而社会层面的改革必须符合并且引导现实变化,必须适应社会经济变动,不能用乌托邦式的理想来设计。

大部制行政体制改革肯定是政府改革的方向,关键要在制度设计上,结合当地情况,这样才能为当地社会和经济发展服务。因此,我觉得顺德大部制方案有可复制性,是指可供复制的是其服务社会的职能,而不是学习其减少了多少部门。

南都:很多公务员抱怨整合后,他们工作量大了好多,总是有做不完的事情,你怎么看这个问题?

郑:此次大部制改革就是在调整利益关系,公务员对此有所抱怨是在情理之中,但是从长远来看,只有深入地改革,整个社会才能稳定。我觉得要通过制度设计化解公务员的抱怨情绪,比如通过职级调整以及工资待遇体现。我们改革不是为了消灭某个阶层具体的利益,而是要公正合理地调整既得利益者的利益,这样社会才能稳定,才有改革共识。

另外,我实地了解了顺德大部制情况,坦率说,目前确实没有出现很好的效果。整合后大部制尚处于“物理变化”阶段。我在实地调研中,也听到一些人抱怨。这些抱怨很正常,关键要把内部职能梳理清楚,人尽其责,才会显示出“化学反应”。

3.改革动力来自民间和社会

南都:此前我们对于改革的基本逻辑是“摸着石头过河”,请问这个逻辑背后有怎样的动力?

郑:我想,改革大概可分为两个阶段,从1978年到1992年,通过几次制度摸索,我们找到了市场经济路子,这主要是在经济层面。

在社会层面的探索却一直没有停止。比如顺德这次大部制改革以及容桂社会管理体制方面的创新。在我看来,这样的改革动力则是来自民间。我想,任何改革都是调整利益关系,都要影响既得利益集团的利益,所以包括顺德在内的任何地区的改革都会遇到问题,但关键是要有来自民间和老百姓的支持。这是改革的最大动力。这样还民利益的改革才能持续下去,而不会因为领导人和体制等问题导致改革中断。另外,这样的改革得有社会基础,比如像顺德这样藏富于民的社会内部就有一股动力推着政府去改革。改革让民间和社会获利后,来自社会的力量自然就会推着政府改革,这样的改革最为直接和有效。

南都:顺德大部制改革已经进行了两年多,其他综合配套改革也即将开展,你认为顺德下一步的改革可以在哪些方面进行重点突破?

郑:我觉得,这次顺德大部制改革,动力都是来自民间。大部制后,顺德政府机构被进一步压缩,客观地讲,政府有些职能,只有通过社会组织和力量来完成。这也逼得政府需培育社会力量来进行社会管理体制创新。下一步,顺德改革必须赋权于社会。

6月3日,我实地走访了顺德容桂街道,也看了他们正在开展社会管理体制创新的改革。说实话,我也是第一次见到用这样的力度来培育社会力量、社会组织参与社会管理。比如,他们利用村或社区福利会资金来购买NGO服务,利用NGO组织购买其他社会组织服务。当然,在这个过程中,政府并没有无为而治,而是会监督这些NGO组织的服务内容和效果,这就是强政府概念。另外,在培育这些组织时,政府也拿出自己的物业供其免费使用。同时,容桂也是珠三角地区典型的藏富于民的地区,社会力量很强大,政府应该很好地利用这些力量参与社会管理。我也听说,目前容桂还选用一些非专职党委委员,参与到具体管理工作当中。容桂的改革是赋权于民的社会管理体制创新改革。

4.广东特点是强政府、强社会

南都:目前国内很多地区都在进行各种模式的改革,你怎么看江浙一带的改革?他们的改革与深圳、顺德乃至广东改革有怎样的不同?

郑:除广东外,其他地区的改革模式大致相同,都是属于国家动员模式。比如江浙一带的改革,如江苏江阴、昆山县的发展就是一种国家动员模式,以GDP主义为发展目标和考核主要内容,这是典型的强政府、弱社会发展模式。而就顺德来说,我认为是社会驱动模式,因为其民间力量强大,所以社会推动改革力量很强大,当然政府也应该顺势而为,成为强政府。

我个人比较看好顺德乃至珠三角的发展模式。当然,顺德改革并不是没有问题,我觉得国家、省这些层面可以给顺德更多的自治权力,这样可以更好地开展改革。另外,就是政府机构设置上,顺德如何与佛山、省等部门对接,这都需要广东省给予一些待遇,才能使得改革阻力变得小一些。

南都:从你的言论可以看出,你对广东的改革模式比较赞赏,甚至力挺这样的改革模式。

郑:此前,我曾一直写文章称赞广东改革,因为其顺势而为,让社会力量参与到政府管理社会当中。我认为广东有望形成强政府、强社会的社会形态。具体来说,强政府、强社会的核心有两点:一是政府放权,把不该集中的权力放给社会,给社会一定的生长空间;二是在此开放的基础上,政府要重点监管社会。顺德改革中的做法就体现了这样的思路和价值。

我觉得深圳改革和顺德改革都具有深远意义。深圳的改革代表了省一级政府机构改革,而顺德代表县(市)一级政府机构改革。如果顺德大部制改革,包括社会管理体制改革能够探索出一条路子来,然后中国县域按照此路径进行改革,社会无疑会变得稳定很多。

另外,我自己比较赞赏顺德制度探索,不管其失败还是成功。现在很多人看待事物,往往带有民粹主义倾向,一味强调中国的社会不公平现象、消极看待中国现状、片面崇尚西方自由民主。要知道,不通过改革是无法解决这些社会问题的,因此,任何改革都有必要坚持下去。

(本文发表于《南方都市报》

记者:尹冀鲲,2011年6月7日)

十一、中国的“共享价值”

不要讲任何意识形态,也不要强调什么儒家,而要讲共享价值。中国的“共享价值”就是人本主义。

——郑永年

2009年7月11日,星期六。上午9点半刚过,盛夏的室温已飙升至35摄氏度,广州科技图书馆一楼的学术报告厅座无虚席。这里是每周一期的公众论坛,由《南方都市报》承办。今天的演讲人是郑永年,新加坡国立大学东亚研究所所长,英国诺丁汉大学当代中国学学院中国政策研究所教授、研究主任。

近年来,郑永年以其独立而深入的中国研究,以及视角独到的专栏,日益引起国际学术界及中国政府决策部门的重视。“对中国时局非常清醒”,无论是学术界还是普通读者,都对郑永年有如是评价。

1962年,郑永年生于浙江余姚农村,和千千万万“60后”一样,成长于物质匮乏的年代。

“那时很苦,但我后来想,如果没有小时候在农村的辛苦生活,对于社会现实,我可能没有这么深的感触。”

1981年高考,看到考分远远超出预期,郑永年在志愿表上填报了北京大学。由于郑永年英语考得不错,符合国际政治系的要求,招生办一通电话打到公社找到他的老师,问他愿不愿意去国际政治系就读。

当时的他,完全不知国际政治系要学些什么,就答应了。就这样拿着简单的行李,他懵懵懂懂地离开了封闭的小山村,前往未知而广大的新世界。

初到北京,看到城市考进来的大学生“唱歌跳舞什么都会”,郑永年一度并不自信。他看到了与家乡完全不同的两个世界,学校里有如此丰富的藏书!他掉进了文学的陷阱里,开始了大量、如饥似渴的阅读,“图书馆常常找不到座位,大家读书都读得开心得不得了。”那个时期的他,沉浸在文学世界里,对社会、国家,对个体的看法尚未形成。

20世纪80年代的大学生,寒暑假有很多机会参加社会实践,“我们去过很多地方。例如云南的少数民族地区,宝鸡下面的农村等,大部分都是去农村实习。”郑永年发现,所谓的教科书,与现实的差距实在太大,对于政治学、社会学这类学科来说,比起读书,某种程度上,实地观察更重要。

改变发生在他攻读研究生时。1985年,本科毕业的郑永年获得了推免资格,开始读研。“读研之后,我不再是文学青年。突然不喜欢文学书籍了,转而开始喜欢一些理论著作,我开始了理论研究。本科的时候一直在读书,研究生阶段,参加公共活动的时间多一些,我开始思考一些现实问题,对国家和改革也有了一些自己的看法。而且那时我已经开始翻译一些西方的书,当时中国缺少这样的人。我在翻译中接触了一些西方的理念。”

毕业后,郑永年选择了留校任教,“原因很简单,还是因为喜欢读书。”1990年,在执教两年之后,他拿到美国普林斯顿全额助学金,踏上了彼时盛行的“留学号”。

从东方到西方,从小山村到世界顶尖学府,郑永年对东西教育的最大感触,是东西方所持方法论的不同。“西方教人去想,中国教人去接受别人的想法。所以中国的大学在创造力上比不过人家。”

在普林斯顿待了五年,拿到政治科学硕士与博士之后,郑永年又去哈佛攻读博士后。去哈佛的初衷,是源于国外从20世纪90年代起甚嚣尘上的“中国威胁论”的论调。郑永年发现这种论调没有任何坚实的理论和学术基础。他决定用研究成果和西方学者进行理论。

完成学业后,郑永年接受邀请,加入了新加坡东亚研究所。这是新加坡政府的一个智库,定期向新加坡政府,尤其是李光耀办公室提供分析研究报告。2005年,诺丁汉大学成立一个中国政治研究所,邀请他过去担任研究主任。2008年他又回到了新加坡任教。

除了国际知名学者的身份,郑永年的名字被中国读者熟悉,还因为他的专栏。从1997年到2006年,他为香港《信报》写作专栏,写了整整10年;从2004年起,他开始在新加坡《联合早报》撰写专栏,以批判者的眼光看待种种当今现实。他批评教育制度、分析农民工问题、民族问题、外交问题,倡导宪政改革,清醒又理性的文字受到很多读者的追捧。甚至专门有读者在网上给他建了“郑永年粉丝俱乐部”。

他笑称“最大的爱好是写专栏”,而且,是标题中往往少不了“中国”两个字的专栏。“可是我不算一个专栏作家,只是一个业余的专栏作家。我的专栏,写的都是我的研究内容。正因为我了解中国,我想得更多的就是如何去改进它。知识分子不应只是教书育人,更应该关心后人,关心公共问题。”

他很强调专栏的文字要深入浅出。“讲一个东西,如果自己讲出来别人都听不懂,只能证明自己还没研究透,没想清楚。”他的思考也是无时不在的。“在新加坡的时候,我喜欢跑步,边跑边想问题。说起来,很多专栏文章,都是我在跑步时想出来的。”

郑永年学术的价值,在于他的独立而深入。因为这个过人之处,中国政府中的某些高层官员都时常让他作幕僚参考,甚至请他写演说辞,但也是因为这个特性,他写出的东西往往又为某些官员所不喜。

他的忧虑溢于言表。他说中国是现在唯一一个周边被核武装国家环绕的大国,中国面临的外交形势,以及国际形象不容乐观;中国的海权被压缩得非常厉害;中国周边国家能源丰富,但却不愿与中国分享,中国只能舍近求远,到非洲开发,而中国却没有一个像样的非洲问题专家,很多非洲国家都政局不稳,谁考量过其中的风险?

他面容清俊,额发较少,是典型的学者样貌。即使在海外游学多年,他依然保留着江浙口音。讲到激动处,他身体前倾,捋捋袖子,带着些许孩童的执拗。

问他多长时间回一次国,他说有时是一周一次。

1.中国要有自己的核心价值观

《人物周刊》:您之前在文章里提到过“中国不是一个现代民族国家”。那么“现代民族国家”是一个什么样的形态?

郑永年:我说中国还不是现代民族国家,是指中国还没有整合起来,缺乏有效的整合机制。“现代民族国家”的形态应是这样,首先基本的公民权人人享有,无论是少数民族还是农民工。其次,基本的整合一定要有。光靠一个强制性的政策那是不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