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多人对于“万亿”这个单位都缺乏具体的概念,有个办法让它变得直观:1万亿秒钟之前,我们居住的这个星球上没有一个人会读书写字。古老的中国以及罗马帝国远未诞生。基督教、犹太教或是伊斯兰教的创始人也都还没来到人间。这就是1万亿秒钟之前,现在,我们来谈谈1万亿美元。通货膨胀的潜力是巨大的。不仅如此,即便是华尔街也没有无限度的金钱,因此,通过兜售政府债券的方式筹借资金必将吸收到大量基金,而这些基金原本可以进入创造私人工作机会的私人投资领域。
在经历了20年低通货膨胀率的年代之后,人们很容易忘记通货膨胀能够造成的危害。20世纪70年代的“滞涨”对于至少一半尚未出生,或是没有成年的美国民众来说是陌生的。滞涨年代,经济遭受通货膨胀之苦的同时增长停滞,失业率及银行贷款利率均高达两位数。今天的许多美国人甚至没有意识到80年代初期经济的艰难——普遍的商业倒闭和高企不下的失业率——随即美联储收紧了货币政策,以解除通货膨胀的危害。
在这一过程中,美联储主席保罗·沃克尔成为了美国的万恶之首,而罗纳德·里根总统由于支持沃克尔的做法而导致其支持率骤然下降。最终,货币政策效果尽显,美国因而享受了长达两个世纪低通货膨胀下的经济增长。但是,当时,没有人能够知道“最终”会怎样,许多人感受到的只有伤害。当然,如果通货膨胀继续,并发展到失控,人们遭受的伤害毫无疑问会更加巨大。不过,人们能够感受到的,只有存在的具体的伤痛。
通货膨胀并非失控的政府开支的唯一遗产。不断增长的国债完全可以看作圣诞节过后的梦魇。曾经一度,凯恩斯主义经济学家们很忽视巨额国债的问题,他们宣称,“我们不过是自己人欠自己人而已”,构成国债的绝大多数的政府证券的买家都是美国公民。问题并非如此简单,即便是回到凯恩斯经济的全盛时期。而直至2007年,在公开发行的政府债券中,已有接近45%的份额由境外的个人或机构所持有。也就是说,未来,美国后代们将不得不将价值数万亿美元的产出运送到中国或是其他美国国债的债权国。
“刺激”之于私营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