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军事第二次世界大战盟国秘密:内幕真相
6988400000016

第16章 无可奈何的选择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中美两国飞行人员为了打败共同的敌人——日本帝国主义共同创造了世界航空史上的壮举——飞越“驼峰”,它为同盟国最终战胜貌似强大的敌人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使亚洲——特别是中国战场有效地阻止了日本帝国主义的撤退,使其不能派出更多的兵力和物力去支援欧洲战场。

飞越“驼峰”行动中,中美两国飞行人员不畏艰难困苦,不怕流血牺牲,完成了大量的空中运输任务,为美国航空兵从中国基地出发对日本进行战略空袭提供了军需保障;为中国军队提供了抗日作战急需的物资,对中国抗日战争的胜利,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都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当人们回首这段往事的时候,发现当年飞越“驼峰”的壮举是那样地令人振奋,同时也令人感到惊奇和难以置信。

“七七事变”后,日本侵华战争全面爆发,蓄谋已久的日军向中国发起了疯狂的进攻。几个月之内,日军便占领了大部分中国领土,北平、天津、上海、南京等大城市相继失守,1938年10月,广州、武汉沦陷,中国华东地区通往国外的主要海上通道以及香港经粤汉线的重要国际运输线均被切断,中国内地从外界获取抗战物资的通道只剩下3条陆路运输线:一条是从云南昆明经滇越铁路通往海防;第二条是从昆明经滇缅公路到缅甸的腊戍再转仰光;最后一条就是从新疆的公路通往苏联。然而,随着日军的步步逼进,不久,这3条陆路运输线也先后被切断、封锁了——1940年9月,日军占领了越南的河内和海防等地,由中国云南至越南的滇越铁路运输线被日军切断。1941年6月22日,德国法西斯军队向苏联发起突然进攻,几百万德军以闪击战从多个方向向苏联进攻,直逼莫斯科——此时的苏联全国动员抗击德军的侵略,自顾不暇,对中国的物资供应已微乎其微,通往苏联的物资运输通道也就名存实亡了;仅存的唯一一条国际运输线——中国云南至缅甸的滇缅公路又因道路崎岖,地形复杂,管理不善,车辆缺乏而导致运输量很小,并于第二年缅甸失陷后彻底中断了。

美国军官陈纳德在抗日战争期间率领“飞虎队”来华援助中国抗日。至此,中国与外界的物资运输通道,均已被日军全部封锁,中国与国际间物资联系已被完全切断,中国的出口物资运不出去,外援和进口的军用武器装备、器材也进不来。面对这种严峻形势,中国决定打破日军封锁,开辟新的国际运输通道——中国至印度的空运线。

1942年1月30日,中国国民党政府代表宋子文向美国总统罗斯福递交了备忘录,指出:日本正在南太平洋发起全面进攻,中缅公路已处于极端危险之中,仰光港已关闭,必须开辟一条通往中国的新的空运航线,即从印度的萨地亚到中国的云南、四川。

抗战初期,美国政府曾尽量避免与日本发生直接对抗,惟恐两国之间发生战争,但又不愿意放弃中国这个广大市场,所以,对中国抗日战争的态度是不冷不热。1941年12月,“珍珠港事件”爆发、太平洋战争开始后,美国政府对日本的态度发生了根本变化,因此对中国这次提出的中美共同开辟“驼峰”空运的建议,采取了比较积极的态度。

1942年1月31日,即中国代表提交备忘录的第二天,罗斯福总统就表示同意,并让宋子文与军人分配委员会负责人哈里·堆普金斯及有关官员具体研究协商开航计划。

刚开始时,美军中曾有人对“驼峰”空运的信心不足,认为飞机不会飞得如此之高,开辟空中物资运输线不切实际,流露出消极悲观的情绪。对此,美国总统罗斯福出于战略利益的大目标,坚持要开通这条航空运输线。5月初,他重申:通往中国的通道,无论有什么困难,必须保持。美军遵照总统命令与中国合作,终于开通了这条飞越世界屋脊的“驼峰”空中运输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