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军事第二次世界大战将领:叱咤英豪
6976700000031

第31章 指挥百团大战

1939年12月,山西省武乡县王家峪八路军总部。

一天,八路军总司令朱德、副总司令彭德怀收到来自冀中军区司令员吕正操等人发来的一份绝密电报。电报说:

“敌最近修路的目的同过去不同……一是以深沟高垒连接碉堡,把根据地划成不能相互联系支援的孤立的小块,便于敌逐次分区搜剿。第二种修法是汽车路的联络向外连筑,敌汽车在路上不断运动,阻挡我军出入其圈内。”电报建议:我八路军“绝不能让敌修成”,否则“将造成坚持游击战争的极端困难局面”。

由日本华北方面军司令官多田骏亲自策划的这一恶毒阴谋,自然引起八路军总部朱德、彭德怀的警惕。

经过多方缜密的研究和精心的运筹,一个出奇制胜的作战计划产生了。

1940年7月22日清晨,一封注明“十万火急”字样的绝密电报,从八路军总部发往分处敌后的各师、军区领导人:聂荣臻、贺龙、关向应、刘伯承、邓小平,发往延安中央军委,发给毛泽东。这份由朱德、彭德怀、左权三人共同签发的破袭正太路战役预备命令,首先阐述了发动这次大破袭的理由,之后,命令要求“直接参加正太线作战之总兵力不少于22个团(聂区10个团、129师8个团、120师4~6个团、总部炮团大部及工兵一部)”,“定于8月10日前完成侦察、器材准备、部队调动等准备工作”,并特别嘱咐:“准备未完毕以前,战役意图只准告知旅级首长。”

命令详尽地规定了战役发起前的各项准备工作。它的文字虽然不长,却凝聚着朱德、彭德怀、左权等八路军总部领导人和刘伯承、邓小平、聂荣臻、贺龙、关向应等部队领导人近4个月反复切磋筹划的心血。

电报发到延安,立即被抄送毛泽东、王稼祥、朱德、洛甫、王明、康生、陈云、邓子恢、任弼时、谭启龙和军委作战局。

1940年8月20日,中国抗日战争历史风云中一个特殊的日子。

这一天晚上,在华北大地上,在晋察冀军区前线指挥所驻地一个叫洪河漕的小山村,在129师前线指挥所驻地石拐村,在120师前线指挥所驻地兴县蔡家崖小院里,在八路军总部驻地王家峪,正处在大战前的紧张气氛中。

22时整,各兵团按统一规定发起攻击。刘伯承和邓小平在师指挥所彻夜未眠,天明时分,开始向总部传发捷报:129师左翼破击队陈赓旅攻占寿阳西之芦家庄,连克碉堡4座,全歼守敌,完全占领寿阳西南的芦家庄车站,将车站西10里内的铁道、桥梁全部破坏。陈旅郑团进攻阳泉附近之敌,与敌400余遭遇激战2小时,将敌击溃,敌死伤过半,缴获轻机枪6挺,步枪60余支。

贺龙指挥120师在阳曲、忻县、朔县、宁武段同蒲铁路,全线出击,到傍晚致电总部:张宗逊旅聚歼静乐东康家会守敌,毙敌200多人,俘获日兵10余名,缴获甚多……

彭德怀在总部一直耐心地等待着,不断收到的捷报使他感到兴奋和欣慰。

从21日晚到22日,八路军总部工作人员更加忙碌,刘伯承、聂荣臻接连数次继续报告正太路各个出击兵团的破袭战况,贺龙、陈再道、吕正操和冀察热挺进军司令员肖克以及其他配合正太路破击战役的部队领导人,也都纷纷来电,报告他们的破击战果。

战况发展顺利,捷报频传,正太、同蒲、白晋、平汉、平绥、津浦、北宁各铁路及各公路干线,敌人的大动脉很快变得“千疮百孔”。

22日午饭后,彭德怀、左权在作战室听作战科长王政柱汇报战况。当问到八路军实际参战兵力时,王政柱嗓音响亮地回答道:“正太线30个团,平汉线卢沟桥到邯郸段15个团,同蒲线大同至洪洞段12个团,津浦线天津至德州4个团……参战兵力共计105个团。”

王政柱话音未落,左权参谋长抢先说:“好!这是百团大战,作战科要仔细把数字查对一下。”彭德怀定性地说:“不管一百零几个团,这次战役,就叫做百团大战好了。”当天下午给各兵团,并报中央军委的电报中,最先使用了“百团大战”这一名称。

1941年,百团大战发生之后,共产党内外对此战都是肯定的。消息传到延安,毛泽东立刻给彭德怀发电报,说:“百团大战真是令人兴奋,像这样的战斗是否还可组织一两次?”而9月4日,蒋介石也给朱德、彭德怀发来嘉勉电,说:“八路军抓住时机,断然出击,给敌人很大的打击,我非常高兴。”

“百团大战”爆发时,正值日、蒋谈判7月23日备忘录的达成,蒋介石和板垣征四郎首脑级会谈拟于8月间在长沙举行。中国共产党当时虽然还不知道日、蒋谈判的具体情形,但感觉到蒋方对日方日益妥协的立场。正是在“百团大战”所鼓动的全国抗日高潮和抗日声浪中,蒋介石不得不将对日妥协的行动停顿下来。

根据八路军总司令部野战政治部公布的战绩,在百团大战105天的过程中,共进行大小战斗1824次,毙伤日军20645人,伪军5155人,俘日军281人,伪军18400人。而八路军也付出了伤亡1.7万人的代价。